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仅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这种方法对学生多种能力素养的培养具有相当积极的价值——比如合作力、思维力、实践力等等——这恰恰与当前课课程教育目标理念相契合。值得广大教师积极在课堂上组织应用。本文从分组和评价两个方面上就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分组;评价
合作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其作用和价值是多元的——除了活跃学习氛围、体现学习主体性之外,它还能够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交流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数学情感等多个方面的素养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应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而且应该多用、善用。本文没有对合作学习的每个环节和要素进行研究,而是择选了两个容易被教师忽视和不容易把握的两个点(分组和评价)进行了研讨。
一、 科学合理的分组
合作学习首先要面对分组——不少教师不重视这个环节,就是简单把学生按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法,是最省事的,最便利的,也不见得就没有效果,但可以肯定,这种没有对学情和需求,也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分组,其效率是比较低的。一般来说,分组有两种可取的策略:
第一是同质式分组,就是把学生按学习成绩进行排名,然后按名次先后进行分组。第一到第四名为一个小组,第二到第八名为一个小组……依次类推——这种分组策略的优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力水平相近,思维同步性比较高,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指导。比如在教完二元一次方程之后,有些学优组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去重点突破三元一次方程,而学弱组则可以不强调这部分学习。如果经常按成绩变化进行重组,那么,还对激发学生上进心有相当的益处。但这种分组有个弊端,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最后面的小组可能会效率较低——因而,这种分组适用于班级学习水平比较接近的情况。
第二是异质式分组,仍然是按成绩排名,但要分成四个档次,每个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各档——这样,各组间的实力基本相当,而组内差异比较明显。这种分组利于学生学习心态建设,利于公平教育的落实,比较适合班级成绩分化明显的。在这种小组中,后进生能够得到学优生的有效帮助,而弥补教师精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思维理不清,这时,在合作中学优生就可以顺便给予点拨,对提升其学习成绩有一定帮助。
二、 优化评价的形式
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之后,教学评价就成了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在非小组合作的学习情态下,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或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都是以个体为对象的。而应用合作学习之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评价对象,即小组。这样,我们组织小组学习就必须对他们的学习效率、成果、过程等等进行监管和指导,评价自然就是其中最显见的环节。而且,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进行专门的探讨,是因为它有不同于个体的评价需求和方法、策略,也有不同于个体的评价目的。
一般来说,小组合作的评价可以主要关注这么几个要点:
第一,评价要针对小组集体,而不宜再突出个人。如果,我们在对一个小组进行评价的时候,总是强调某位同学在小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这个小组的凝聚力就会丧失,而且对小组其他同学其实就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批评。所以,评价应特别突出集体,比如从小组总成绩、进步值、效率、合作情况等等,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获得荣誉感或承担责任。
第二,评价依然是以鼓励和激励的策略为主——因为,在小组合作情态下,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或心态会被小组冲淡或纠正,原先个人不积极学习的情况会变少,甚至消失。这时候,教师应有意放大因小组的带动而产生的这种积极变化,使之作用于学生个人,让每个学生感觉是自己原因发生了学习情态上的积极变化。这对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情感具有极好作用。而如果教师仍然去“用心”挑毛病,反而会对学生有意无意间的学习进步起到了制约和打压作用。而且,负面的评价对合作学习来说,打击面过大,一些在小组中积极努力的学生会被误伤——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第三,评价的方式可以创新。对于学生个体评价,不太容易采用一些过于活跃的方法,比如比赛法、对抗法(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这些不是评价方法)——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进行比赛(除了笔试),在课堂上是不容易操作的,容易造成混乱。而合作小组被评价对象数量少,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组间的对抗游戏或比赛活动。用比赛或对抗结果作为评价,对学生学习意愿、兴趣度和竞争性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以上,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应用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组和评价。其他具体操作,比如怎样指导、怎样构建情境、怎样驱动等等,笔者认为,分组和评价这两个方面更容易被教师忽视、更不容易把握,所以专门拿出来研讨,以资借鉴。
参考文献:
[1]高磊.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4).
[2]周全理.淺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文摘版,2016(8).
作者简介:
钟梅,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分组;评价
合作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其作用和价值是多元的——除了活跃学习氛围、体现学习主体性之外,它还能够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交流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数学情感等多个方面的素养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应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而且应该多用、善用。本文没有对合作学习的每个环节和要素进行研究,而是择选了两个容易被教师忽视和不容易把握的两个点(分组和评价)进行了研讨。
一、 科学合理的分组
合作学习首先要面对分组——不少教师不重视这个环节,就是简单把学生按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法,是最省事的,最便利的,也不见得就没有效果,但可以肯定,这种没有对学情和需求,也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分组,其效率是比较低的。一般来说,分组有两种可取的策略:
第一是同质式分组,就是把学生按学习成绩进行排名,然后按名次先后进行分组。第一到第四名为一个小组,第二到第八名为一个小组……依次类推——这种分组策略的优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力水平相近,思维同步性比较高,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指导。比如在教完二元一次方程之后,有些学优组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去重点突破三元一次方程,而学弱组则可以不强调这部分学习。如果经常按成绩变化进行重组,那么,还对激发学生上进心有相当的益处。但这种分组有个弊端,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最后面的小组可能会效率较低——因而,这种分组适用于班级学习水平比较接近的情况。
第二是异质式分组,仍然是按成绩排名,但要分成四个档次,每个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各档——这样,各组间的实力基本相当,而组内差异比较明显。这种分组利于学生学习心态建设,利于公平教育的落实,比较适合班级成绩分化明显的。在这种小组中,后进生能够得到学优生的有效帮助,而弥补教师精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思维理不清,这时,在合作中学优生就可以顺便给予点拨,对提升其学习成绩有一定帮助。
二、 优化评价的形式
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之后,教学评价就成了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在非小组合作的学习情态下,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或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都是以个体为对象的。而应用合作学习之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评价对象,即小组。这样,我们组织小组学习就必须对他们的学习效率、成果、过程等等进行监管和指导,评价自然就是其中最显见的环节。而且,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进行专门的探讨,是因为它有不同于个体的评价需求和方法、策略,也有不同于个体的评价目的。
一般来说,小组合作的评价可以主要关注这么几个要点:
第一,评价要针对小组集体,而不宜再突出个人。如果,我们在对一个小组进行评价的时候,总是强调某位同学在小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这个小组的凝聚力就会丧失,而且对小组其他同学其实就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批评。所以,评价应特别突出集体,比如从小组总成绩、进步值、效率、合作情况等等,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获得荣誉感或承担责任。
第二,评价依然是以鼓励和激励的策略为主——因为,在小组合作情态下,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或心态会被小组冲淡或纠正,原先个人不积极学习的情况会变少,甚至消失。这时候,教师应有意放大因小组的带动而产生的这种积极变化,使之作用于学生个人,让每个学生感觉是自己原因发生了学习情态上的积极变化。这对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情感具有极好作用。而如果教师仍然去“用心”挑毛病,反而会对学生有意无意间的学习进步起到了制约和打压作用。而且,负面的评价对合作学习来说,打击面过大,一些在小组中积极努力的学生会被误伤——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第三,评价的方式可以创新。对于学生个体评价,不太容易采用一些过于活跃的方法,比如比赛法、对抗法(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这些不是评价方法)——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进行比赛(除了笔试),在课堂上是不容易操作的,容易造成混乱。而合作小组被评价对象数量少,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组间的对抗游戏或比赛活动。用比赛或对抗结果作为评价,对学生学习意愿、兴趣度和竞争性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以上,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应用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组和评价。其他具体操作,比如怎样指导、怎样构建情境、怎样驱动等等,笔者认为,分组和评价这两个方面更容易被教师忽视、更不容易把握,所以专门拿出来研讨,以资借鉴。
参考文献:
[1]高磊.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4).
[2]周全理.淺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文摘版,2016(8).
作者简介:
钟梅,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泸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