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主流文化和各阶层、群体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由社会分层带来的文化分层之必然结果,文化分层的本质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因此,加强文化建设要尊重文化分层基础上的文化多元性,消除多元文化中的文化垃圾、促进文化整合,最终缩小阶层文化的差距,树立共同的主流的文化,促进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发展氛围。本文从社会分层带来文化分层,进而作用文化建设这一逻辑来探究如何从分层视角开展更具操作性的文化建设策略,以黑龙江省作为参照对象,从社区文化、企业文化、黑土地域文化及草根文化四个典型文化类型寻找适合省情的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同时强提出“理念文化”建设应成为文化建设的核心策略。
[关键词]社会分层;文化分层;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共同构筑了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社会现状的文化建设策略研究有很多角度,例如人本主义角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等,但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不是无差别的文化,而是多元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深化发展阶段,传统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社会阶层分化剧烈,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文化诉求,虽然时空压缩观念、空间超常的维度走进了文化分层视域,但文化在不同的阶层仍被有区别地体验、协商和反抗,各种形态的文化各自为战加剧了文化分层的形成。当前我国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主流文化和各阶层、群体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局面,这一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社会分层带来的文化分层之必然结果,文化分层的本质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因此,加强文化建设要尊重文化分层基础上的文化多元性,运用各种手段消除多元文化中的文化垃圾、促进文化整合,最终缩小阶层文化的差距,树立共同的主流的文化,促进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发展氛围。本文试图从社会分层带来文化分层,进而作用文化建设这一逻辑来探究如何从分层视角开展更具操作性的文化建设策略,并以老工业基地、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作为参照对象,寻找适合其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社会分层视角下文化建设的研究思路
首先,对于社会分层、文化分层的概念要加以界定。
1.社会分层:文化分层源自社会分层,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理论流派较多,阶层划分尚未在学界达成一致,大体有三种研究取向或范式:1.市场经济取向:认为社会资源是按照市场原则分配的,因此社会分层强调以职业为分层标准。陆学艺以职业分化及其所包含的三种资源(组织、经济、文化)占有状况将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陆学艺,2002);郑杭生提出人们职业属性的变化影响着阶层属性的变动,职业位置本身具有资源分配与占有的关系特性,将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分为七大职业阶层(郑杭生,2004)。2.国家社会主义取向:认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对于社会资源分配仍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郑杭生主编,2004)。3.社会利益群体取向:中国社会利益群体可以分为特殊受益阶层、普通受益阶层、相对利益受损阶层和绝对利益受损阶层(孙立平、李强、沈原2004)。
2.文化分层:基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复杂性,文化分层也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化两层次说: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对中国文化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文化分层理论。李亦园提出文化层次的“上层的士绅文化”与“下层的民间文化”之分。(李亦园,1996)。
在两分法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包含“中层文化”的三分法:陈建宪认为“民间文艺是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陈建宪,1992);王元化提出“中间媒介”的学理概念,将“中间媒介”界定为“民间文化”,认为“精英的文化是通过民间文化的渠道渗透到老百姓那里。所以,大传统是通过小传统的渠道传到民间去的”。(王元化,1998)。
基于以上研究,以当前主流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对照,对于社会分层主要考虑其拥有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不同划分为八个社会阶层,即管理者阶层、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服务业者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失业者阶层。文化分层选择了三分法:分为精英文化、市民文化、民俗文化三个层次,针对黑龙江省特殊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特点,总结符合省情的社会分层状况,针对黑龙江省文化发展中呈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草根文化以及黑土地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构建“理念文化”这一核心策略。
二、文化分层视角下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
由于占有社会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不同,各社会阶层也必然在文化分层层面形成分化,我们将当前我国的文化类型分为了精英文化、市民文化和民俗文化三个层次,具体在操作层面上,结合当前黑龙江省文化发展的独特导向,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颇具黑龙江特色的文化建设方向上。
1.后单位制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实际上包括一“硬”一“软”两个方面,即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所谓利益共同体,是指社区作为人们物质生活的共同区域这一面向;所谓文化共同体,是指社区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共同体、为人们提供归属感这一面向。利益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就伴随着文化共同性的增加,且为人们频繁互动、相互信任提供物质的基础,文化共同性的增加又反过来促进利益共同体形成,二者相互建构、良性互动。
作为国企改革前沿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新时期里社会重心下移、“社区”取代“单位”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这种后单位制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具备了许多新特点。如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说,从内心渴望来看,人们总是会拒绝个体化和社会原子化的过程,而更愿意在那些不断产生归属感、最终产生文化认同的共同体中聚集到一起1。在差异中寻求认同,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困境。对于当前黑龙江省社区建设来说,文化共同体的培育任务艰巨,这不仅是因为市场机制对于日常生活的过度渗透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以利益纽带为主,还与当今后单位制时代社区转型有关。黑龙江省尤其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等过去以国有重工业企业为主的城市社区,过去多以老式单位家属院为主,那种单位、家庭、社区文化高度一体化的社区文化正在被今天日常生活的公共化和人际关系的疏松化所侵蚀。社区建设面临着社区参与困境,作为社会主要成员的职业群体的主要生活空间已经由于社会分层、文化分层不再集中在社区内,他们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严重不足、社区资源匮乏和整合难度加剧,社区流动人口众多等等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重建在现代化过程中被侵蚀了的亲密感、归属感等文化共同体精神,因此,从文化角度寻求共同的精神内核是关键:
第一,开掘历史传统创建本土特色。传统与现代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状态,而是一体相联、互为表达、彼此推进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应该智慧的处理二者的关系,积极开掘社区的历史传统,形成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品牌,使其发挥提升社区品位、凝聚社区精神、促进社区认同的载体。
第二,打造睦邻文化促进公共交往。梳理人们的交往关系,开展能够有效沟通的交往行动,保证生活世界的合理化状态,同时也保证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和谐关系,使他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功能。睦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特色,但在现代城市社区中,这种优良传统已经严重萎缩,门对门的两家人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不少地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已开始通过举办“邻居节”等方式打造睦邻文化,这是重建交往理性的有效探索。
第三,构建标识系统提炼社区精神。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凝聚文化精神,提炼能够表达意识共同性的标志对于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将群体的情感寄托聚集到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上。对于社区认同来说,标识系统同样很重要。我们看到,几乎所有文化建设搞得好的社区,都有自己的社徽、社旗、社歌,而且都能够在这上面体现本社区的特色,提炼出本社区的精神。
2.独具特色的农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长期形成的被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及经营战略等的集合体,它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承继性、时代性、层次性。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目前已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健康畜牧养殖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垦人形成了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北大荒精神一直鼓舞着人们奋发图强。这一独特的企业文化类型是黑龙江省文化建设的又一特色。
北大荒的企业文化有其自身特质,军旅文化成为北大荒精神的重要内涵。多年来,复转军人担当领导职务,他们把部队的价值取向、理念意识、思维方式、决策机制、管理方式与北大荒地域文化嫁接,同时军垦文化与江南乡土文化和知青文化等,相互交融,已经形成了富有北大荒特色的黑土文化,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江南人的精明能干,城市知识青年的好学上进,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团队风格。然而随着社会分层的复杂化,文化分层带来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也十分突出:
一是企业重行政命令,忽视文治作用。在管理上,垦区以行政命令为主,令行禁止是其优良传统。在上级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各农场普遍存在家长制、官僚主义的作风。
二是企业缺乏专门机构,文化体制不畅。黑龙江农垦现行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致使基层的领导在思想和行动上产生依赖性。企业受上级的直接领导,独立性是相对的;同时,顾及眼前利益多考虑长远的利益少。一些干部在决策上往往顾及决定自己命运的上级利益和干部自身的利益。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有效地实施企业文化是农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农垦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下两点: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为中心,生产经营科学化。农垦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这些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农业作为基地牺牲了一些利益,各种基金的提取又增加了农业职工的负担。垦区的农工在企业的发展中,比农民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农垦企业的物质文化要将企业的整体利益与农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才能真正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企业才能有活力。
二是以职工群众为重点,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职工群众的行为,铸就了农垦的行为文化。如果说农垦的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那么农垦行为文化可称为农垦文化的幔层,即第二层,也就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它包括农垦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体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农垦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3.传统文化积淀下的黑土地域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黑龙江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工厂企业大量兴建,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在这里造就了哈尔滨“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身份。以“四大精神”为代表体现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开拓进取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黑龙江的投入和重视使得黑龙江经济迅速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工业化,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在当年是成效显著的,然而当年迅速发展的工农业体系今天却阻碍了黑龙江的发展。黑龙江的工业、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国有体制均比重极大,体制改革之后对于黑龙江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文化层面上,正是由于过于高度的集体化使黑土地域文化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官本位思想、“等、靠、要”思想,曾有人笑谈“北京靠中央、广东靠开放、山东靠老乡、黑龙江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虽有谐谑之意,但体现出了黑龙江在改革开放之后思想上没能迅速转变,从而制约了发展。
因此,振兴黑龙江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从政策、经济角度着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证明这种方式的效率是低下的,应该发挥黑土地域文化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建设黑龙江,并调动巨大的精神力促进发展、规避黑土地域文化中的不利方面。
一是“北大荒精神”气质不能变。黑龙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开拓精气质不能改变。旧有的国有机使人民更依赖大企业或大型的组织,并能在此种体制下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如果背其道而行,盲目学习南方经验是行不通的,因为黑土地域文化中根本不具备独自经商这样的气质。所以在振兴龙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旧有的雄厚的工业基础,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核是关键。振兴黑龙江的工业需要发挥黑土地域文化中开放包容的优秀的品质。现代世界全球化、知识经济都要求工业生产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中,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才是工业发展的动力。黑龙江对于外国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如何继续发挥这种吸引力,吸引人才推动振兴龙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对待新技术上,更应该发挥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开放品质,提升工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旧体制的束缚要挣脱。虽然黑龙江人性格中对大集体的依赖性较强,但旧体制中的消极方面是必须要极力摆脱的,比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官本位”、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消极方面极大地阻碍了黑龙江的发展,不但使振兴龙江主观上举步维艰,更使得外部优秀资源难以进入黑龙江,甚至对黑龙江有排斥和抵触情绪。
4.活力与困惑并存的草根文化
哈耶克曾所过,有一条基本的常识那就是,让人们排成一队在路上只准并排着前进,这是阻碍人类进步的最好的办法。2我们脱离蒙昧进入文明,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有等级的社会。人类要有秩序地推进文明,我们整个社会主体就必然会分成等级,我们要不停地去反省它,让它造成流动,但它是不可完全消除的。
未来的文化建设是建设一种精英的文化,知识分子的文化,还是劳苦大众的文化呢?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关于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句话也说:“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当中的主体作用”,应该说未来文化的发展,你既不应该只是精英的文化,也不应只是知识分子的文化。现代文化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幸福的标准,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幸福,它的副产品就是精神文化的繁荣。进入现代性生存,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理解的幸福的标准,和他实现幸福的特殊途径。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享受已经创造出来的文化,而且更有权利和义务自己创造文化。这就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的内涵。
“草根文化”就是平民文化,大众文化。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绝对是原生态文化。
“草根文化”的风起云涌从一定意义上看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补充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了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主流文化进行了辅助和补充,使文艺体现出了真正的“雅俗共赏”之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草根文化也制造了很多无节制的娱乐垃圾和选秀泡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草根文化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因此草根的发展必将会遇到众多的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对于草根本质方面的定义尽快加以明确和分析定位使人们对于草根文化能进行恰当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一棒子大死或盲目地推崇。其次,提高“草根英雄”的相关素质,充分发挥创新作用,避免走如俗套。
三、“理念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策略
综合以上阐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尤其独特的文化分野,使得文化分层具有类别性、区隔性、冲突性以及流动性的基本特征,然而文化分层虽然带来了文化建设的难度,但个性中依然存在共性,这是社会建设能够实现多元文化共建共荣的基础,当前文化建设的最为核心的目标和内容应是“理念文化”建设。
理念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为基本的观念,包括人自身的信念、信仰、理想、道德观、价值观等。它区别于制度文化。制度文化规定了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准则,而理念文化则是老百姓处于观念、思想状态的文化。理念文化的建设也就是人心的建设,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百姓认同改革开放大业的人心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新闻舆论、文学、戏剧、电视、广播、电影、音乐、舞蹈等等,但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于人自身的理念、信念、信仰、理想、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的局面下,中国多方面的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改革看,就发生了就业体制变革、住房体制变革、医疗体制变革、养老体制变革等等。如此众多和重大的体制变革当然会对于人们的理念、信念、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所以,改革、变革,体制、规范的变化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很大的不一致,因大规模开发、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食品安全、劳资关系、失业下岗等等也促成了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从而在文化上带来了更大的差异。当前时代,既是最好的发展机遇的时期,同时由于结构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丛生的高风险时期。而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对于理念文化造成冲击。
要想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在理念文化建设上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第一,社会定义的一致性,一个国家要团结一致,它的全体国民对社会基本事物的定义要一致,今天在社会定义、社会理念、社会信念、价值观的建设上,文化体制改革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创造符合国情、要符合真理检验标准的原则,要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第二,对于社会群体奋斗目标的共识。今天,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认同于致富的目价值目标。但是,反思一下把致富、世界上成功的民族,都是强调公正、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是目标,赚钱只能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致富就是目标,那么评价成功的标准就成了有了大钱就是成功者,低收入就是失败者。这样的理念是十分可怕的。在任何社会,巨富者总是极少数,如果以财富为评价标准的话,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就会有被社会排斥的感觉。所以,我们必须反省国民的奋斗目标,在媒体宣传上不应简单地宣传所谓致富的目标。
第三,社会所认同的目标与社会所能提供的手段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当一种文化设定社会目标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是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当发现能够实现目标的路径过于狭窄时,一个办法是扩渠道、拓宽路径、增加合法手段,另一个办法是修正理念文化所设定的社会目标,最终是为了实现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协调。否则社会就会处于矛盾、疏离、冲突的状态。
如果实现了这三个要素,社会就比较容易整合、统一、稳定、和谐。但是,目前我国的现实是,在这三个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而这三个要素的建设不是靠经济建设、物质财富建设就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2]谢·弗兰克著.社会的精神基础[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史蒂文森著:文化公民身份:全球一体化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莫特著.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7]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G].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马睿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实习员,研究专长为文化社会学。
注释
1黄家亮: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生活共同体构建,《中国文化报》2010年7月23日
2【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19页,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该成果为2014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研究成果.
[关键词]社会分层;文化分层;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共同构筑了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社会现状的文化建设策略研究有很多角度,例如人本主义角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等,但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不是无差别的文化,而是多元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深化发展阶段,传统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社会阶层分化剧烈,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和文化诉求,虽然时空压缩观念、空间超常的维度走进了文化分层视域,但文化在不同的阶层仍被有区别地体验、协商和反抗,各种形态的文化各自为战加剧了文化分层的形成。当前我国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主流文化和各阶层、群体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局面,这一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社会分层带来的文化分层之必然结果,文化分层的本质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因此,加强文化建设要尊重文化分层基础上的文化多元性,运用各种手段消除多元文化中的文化垃圾、促进文化整合,最终缩小阶层文化的差距,树立共同的主流的文化,促进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发展氛围。本文试图从社会分层带来文化分层,进而作用文化建设这一逻辑来探究如何从分层视角开展更具操作性的文化建设策略,并以老工业基地、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作为参照对象,寻找适合其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社会分层视角下文化建设的研究思路
首先,对于社会分层、文化分层的概念要加以界定。
1.社会分层:文化分层源自社会分层,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理论流派较多,阶层划分尚未在学界达成一致,大体有三种研究取向或范式:1.市场经济取向:认为社会资源是按照市场原则分配的,因此社会分层强调以职业为分层标准。陆学艺以职业分化及其所包含的三种资源(组织、经济、文化)占有状况将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陆学艺,2002);郑杭生提出人们职业属性的变化影响着阶层属性的变动,职业位置本身具有资源分配与占有的关系特性,将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分为七大职业阶层(郑杭生,2004)。2.国家社会主义取向:认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对于社会资源分配仍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郑杭生主编,2004)。3.社会利益群体取向:中国社会利益群体可以分为特殊受益阶层、普通受益阶层、相对利益受损阶层和绝对利益受损阶层(孙立平、李强、沈原2004)。
2.文化分层:基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复杂性,文化分层也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文化两层次说: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对中国文化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文化分层理论。李亦园提出文化层次的“上层的士绅文化”与“下层的民间文化”之分。(李亦园,1996)。
在两分法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包含“中层文化”的三分法:陈建宪认为“民间文艺是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陈建宪,1992);王元化提出“中间媒介”的学理概念,将“中间媒介”界定为“民间文化”,认为“精英的文化是通过民间文化的渠道渗透到老百姓那里。所以,大传统是通过小传统的渠道传到民间去的”。(王元化,1998)。
基于以上研究,以当前主流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对照,对于社会分层主要考虑其拥有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不同划分为八个社会阶层,即管理者阶层、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服务业者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失业者阶层。文化分层选择了三分法:分为精英文化、市民文化、民俗文化三个层次,针对黑龙江省特殊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特点,总结符合省情的社会分层状况,针对黑龙江省文化发展中呈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草根文化以及黑土地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构建“理念文化”这一核心策略。
二、文化分层视角下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
由于占有社会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不同,各社会阶层也必然在文化分层层面形成分化,我们将当前我国的文化类型分为了精英文化、市民文化和民俗文化三个层次,具体在操作层面上,结合当前黑龙江省文化发展的独特导向,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颇具黑龙江特色的文化建设方向上。
1.后单位制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
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实际上包括一“硬”一“软”两个方面,即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所谓利益共同体,是指社区作为人们物质生活的共同区域这一面向;所谓文化共同体,是指社区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共同体、为人们提供归属感这一面向。利益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就伴随着文化共同性的增加,且为人们频繁互动、相互信任提供物质的基础,文化共同性的增加又反过来促进利益共同体形成,二者相互建构、良性互动。
作为国企改革前沿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新时期里社会重心下移、“社区”取代“单位”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这种后单位制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具备了许多新特点。如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说,从内心渴望来看,人们总是会拒绝个体化和社会原子化的过程,而更愿意在那些不断产生归属感、最终产生文化认同的共同体中聚集到一起1。在差异中寻求认同,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困境。对于当前黑龙江省社区建设来说,文化共同体的培育任务艰巨,这不仅是因为市场机制对于日常生活的过度渗透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以利益纽带为主,还与当今后单位制时代社区转型有关。黑龙江省尤其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等过去以国有重工业企业为主的城市社区,过去多以老式单位家属院为主,那种单位、家庭、社区文化高度一体化的社区文化正在被今天日常生活的公共化和人际关系的疏松化所侵蚀。社区建设面临着社区参与困境,作为社会主要成员的职业群体的主要生活空间已经由于社会分层、文化分层不再集中在社区内,他们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严重不足、社区资源匮乏和整合难度加剧,社区流动人口众多等等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重建在现代化过程中被侵蚀了的亲密感、归属感等文化共同体精神,因此,从文化角度寻求共同的精神内核是关键:
第一,开掘历史传统创建本土特色。传统与现代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状态,而是一体相联、互为表达、彼此推进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应该智慧的处理二者的关系,积极开掘社区的历史传统,形成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品牌,使其发挥提升社区品位、凝聚社区精神、促进社区认同的载体。
第二,打造睦邻文化促进公共交往。梳理人们的交往关系,开展能够有效沟通的交往行动,保证生活世界的合理化状态,同时也保证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和谐关系,使他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功能。睦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特色,但在现代城市社区中,这种优良传统已经严重萎缩,门对门的两家人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不少地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已开始通过举办“邻居节”等方式打造睦邻文化,这是重建交往理性的有效探索。
第三,构建标识系统提炼社区精神。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凝聚文化精神,提炼能够表达意识共同性的标志对于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将群体的情感寄托聚集到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上。对于社区认同来说,标识系统同样很重要。我们看到,几乎所有文化建设搞得好的社区,都有自己的社徽、社旗、社歌,而且都能够在这上面体现本社区的特色,提炼出本社区的精神。
2.独具特色的农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长期形成的被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及经营战略等的集合体,它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承继性、时代性、层次性。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目前已建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健康畜牧养殖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垦人形成了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北大荒精神一直鼓舞着人们奋发图强。这一独特的企业文化类型是黑龙江省文化建设的又一特色。
北大荒的企业文化有其自身特质,军旅文化成为北大荒精神的重要内涵。多年来,复转军人担当领导职务,他们把部队的价值取向、理念意识、思维方式、决策机制、管理方式与北大荒地域文化嫁接,同时军垦文化与江南乡土文化和知青文化等,相互交融,已经形成了富有北大荒特色的黑土文化,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江南人的精明能干,城市知识青年的好学上进,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团队风格。然而随着社会分层的复杂化,文化分层带来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也十分突出:
一是企业重行政命令,忽视文治作用。在管理上,垦区以行政命令为主,令行禁止是其优良传统。在上级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各农场普遍存在家长制、官僚主义的作风。
二是企业缺乏专门机构,文化体制不畅。黑龙江农垦现行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体制,致使基层的领导在思想和行动上产生依赖性。企业受上级的直接领导,独立性是相对的;同时,顾及眼前利益多考虑长远的利益少。一些干部在决策上往往顾及决定自己命运的上级利益和干部自身的利益。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有效地实施企业文化是农垦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农垦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下两点: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为中心,生产经营科学化。农垦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这些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二、三产业的发展上,农业作为基地牺牲了一些利益,各种基金的提取又增加了农业职工的负担。垦区的农工在企业的发展中,比农民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农垦企业的物质文化要将企业的整体利益与农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才能真正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企业才能有活力。
二是以职工群众为重点,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职工群众的行为,铸就了农垦的行为文化。如果说农垦的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那么农垦行为文化可称为农垦文化的幔层,即第二层,也就是浅层的行为文化。它包括农垦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体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农垦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3.传统文化积淀下的黑土地域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黑龙江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工厂企业大量兴建,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在这里造就了哈尔滨“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身份。以“四大精神”为代表体现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开拓进取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黑龙江的投入和重视使得黑龙江经济迅速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工业化,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在当年是成效显著的,然而当年迅速发展的工农业体系今天却阻碍了黑龙江的发展。黑龙江的工业、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国有体制均比重极大,体制改革之后对于黑龙江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文化层面上,正是由于过于高度的集体化使黑土地域文化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官本位思想、“等、靠、要”思想,曾有人笑谈“北京靠中央、广东靠开放、山东靠老乡、黑龙江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虽有谐谑之意,但体现出了黑龙江在改革开放之后思想上没能迅速转变,从而制约了发展。
因此,振兴黑龙江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从政策、经济角度着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证明这种方式的效率是低下的,应该发挥黑土地域文化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建设黑龙江,并调动巨大的精神力促进发展、规避黑土地域文化中的不利方面。
一是“北大荒精神”气质不能变。黑龙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开拓精气质不能改变。旧有的国有机使人民更依赖大企业或大型的组织,并能在此种体制下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如果背其道而行,盲目学习南方经验是行不通的,因为黑土地域文化中根本不具备独自经商这样的气质。所以在振兴龙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旧有的雄厚的工业基础,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核是关键。振兴黑龙江的工业需要发挥黑土地域文化中开放包容的优秀的品质。现代世界全球化、知识经济都要求工业生产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中,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才是工业发展的动力。黑龙江对于外国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如何继续发挥这种吸引力,吸引人才推动振兴龙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对待新技术上,更应该发挥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开放品质,提升工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旧体制的束缚要挣脱。虽然黑龙江人性格中对大集体的依赖性较强,但旧体制中的消极方面是必须要极力摆脱的,比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官本位”、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消极方面极大地阻碍了黑龙江的发展,不但使振兴龙江主观上举步维艰,更使得外部优秀资源难以进入黑龙江,甚至对黑龙江有排斥和抵触情绪。
4.活力与困惑并存的草根文化
哈耶克曾所过,有一条基本的常识那就是,让人们排成一队在路上只准并排着前进,这是阻碍人类进步的最好的办法。2我们脱离蒙昧进入文明,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有等级的社会。人类要有秩序地推进文明,我们整个社会主体就必然会分成等级,我们要不停地去反省它,让它造成流动,但它是不可完全消除的。
未来的文化建设是建设一种精英的文化,知识分子的文化,还是劳苦大众的文化呢?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关于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句话也说:“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当中的主体作用”,应该说未来文化的发展,你既不应该只是精英的文化,也不应只是知识分子的文化。现代文化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幸福的标准,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幸福,它的副产品就是精神文化的繁荣。进入现代性生存,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理解的幸福的标准,和他实现幸福的特殊途径。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享受已经创造出来的文化,而且更有权利和义务自己创造文化。这就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的内涵。
“草根文化”就是平民文化,大众文化。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绝对是原生态文化。
“草根文化”的风起云涌从一定意义上看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补充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体现了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主流文化进行了辅助和补充,使文艺体现出了真正的“雅俗共赏”之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草根文化也制造了很多无节制的娱乐垃圾和选秀泡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草根文化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因此草根的发展必将会遇到众多的困难和挫折。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对于草根本质方面的定义尽快加以明确和分析定位使人们对于草根文化能进行恰当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一棒子大死或盲目地推崇。其次,提高“草根英雄”的相关素质,充分发挥创新作用,避免走如俗套。
三、“理念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策略
综合以上阐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尤其独特的文化分野,使得文化分层具有类别性、区隔性、冲突性以及流动性的基本特征,然而文化分层虽然带来了文化建设的难度,但个性中依然存在共性,这是社会建设能够实现多元文化共建共荣的基础,当前文化建设的最为核心的目标和内容应是“理念文化”建设。
理念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为基本的观念,包括人自身的信念、信仰、理想、道德观、价值观等。它区别于制度文化。制度文化规定了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准则,而理念文化则是老百姓处于观念、思想状态的文化。理念文化的建设也就是人心的建设,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百姓认同改革开放大业的人心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新闻舆论、文学、戏剧、电视、广播、电影、音乐、舞蹈等等,但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于人自身的理念、信念、信仰、理想、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的局面下,中国多方面的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改革看,就发生了就业体制变革、住房体制变革、医疗体制变革、养老体制变革等等。如此众多和重大的体制变革当然会对于人们的理念、信念、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所以,改革、变革,体制、规范的变化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很大的不一致,因大规模开发、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食品安全、劳资关系、失业下岗等等也促成了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从而在文化上带来了更大的差异。当前时代,既是最好的发展机遇的时期,同时由于结构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丛生的高风险时期。而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对于理念文化造成冲击。
要想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在理念文化建设上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第一,社会定义的一致性,一个国家要团结一致,它的全体国民对社会基本事物的定义要一致,今天在社会定义、社会理念、社会信念、价值观的建设上,文化体制改革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创造符合国情、要符合真理检验标准的原则,要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第二,对于社会群体奋斗目标的共识。今天,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认同于致富的目价值目标。但是,反思一下把致富、世界上成功的民族,都是强调公正、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是目标,赚钱只能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致富就是目标,那么评价成功的标准就成了有了大钱就是成功者,低收入就是失败者。这样的理念是十分可怕的。在任何社会,巨富者总是极少数,如果以财富为评价标准的话,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就会有被社会排斥的感觉。所以,我们必须反省国民的奋斗目标,在媒体宣传上不应简单地宣传所谓致富的目标。
第三,社会所认同的目标与社会所能提供的手段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当一种文化设定社会目标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是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当发现能够实现目标的路径过于狭窄时,一个办法是扩渠道、拓宽路径、增加合法手段,另一个办法是修正理念文化所设定的社会目标,最终是为了实现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协调。否则社会就会处于矛盾、疏离、冲突的状态。
如果实现了这三个要素,社会就比较容易整合、统一、稳定、和谐。但是,目前我国的现实是,在这三个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而这三个要素的建设不是靠经济建设、物质财富建设就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2]谢·弗兰克著.社会的精神基础[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史蒂文森著:文化公民身份:全球一体化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莫特著.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7]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G].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马睿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实习员,研究专长为文化社会学。
注释
1黄家亮: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生活共同体构建,《中国文化报》2010年7月23日
2【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19页,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该成果为2014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