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激趣促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语法成为他们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部分:学生语法意识比较薄弱,语法知识体系紊乱,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乃至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学科知识型学生社团——英语语法社就应运而生了!
  英语语法社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本着“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汉式’英语思维,攻克语法难关,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这一活动宗旨,突出高考重要考点,通过多种生动的练习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语法部分的掌握,指导学生把握规律及特殊用法,把使用英语变成一种习惯,让语法真正与语言融为一体。因此,语法社的宗旨,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也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体会语法的奥妙,自然地接受语法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近几年,许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语法不重要。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英语跟汉语一样是一门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而且,语法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语法知识体现在方方面面。以完形填空为例,它将各种语法知识如名词词义辨析、形容词和副词词义辨析、动词和动词短语词义辨析、介词和连词、三大从句、非谓语动词甚至是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都融入短文中进行考查,只是考法更灵活,更情景化。完形填空其实就是一道考查语法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的题目。许多学生因为语法基础薄弱,又不会结合上下文做题,往往失分较多。所以,学生一定要有将“死语法”运用到“活情境”中的能力。
  还有,在英语写作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借助一些语法知识提高作文的档次。如: 使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避免句式单一;使用非谓语动词使句子简洁明了;巧用倒装结构增强句子的表现力……
  由此可见,语法与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学好语法知识,是学生英语学习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就会寸步难行。因此,语法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是英语学习的“魂”。但是,学生不能死学语法,而要“活”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才会去主动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只有让学生对学习语法感兴趣,“语法促学”才不是空谈。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学生对他们一直觉得枯燥无味的语法感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在语法社的活动感悟,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1.“书海探秘”活动。利用学生无限的求知欲,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浏览报刊等,搜索并整理与教材学习有关的语法知识,使他们能够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中学会取舍,少走弯路。
  2.简报制作。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手边的试卷、练习册、课外辅导书籍及报刊等资料,通过剪辑与粘贴制作成简报,来整理与提取要点,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自制简报后,能够产生驾驭所学知识的成就感,还能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知识共享。
  3.示范与研讨。在通往高等学府的路途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掉队,如果能有人及时拉他们一把,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语法社特地邀请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语法社中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与经验的交流,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4.名师陪练。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我深知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我想到了利用外援。比如,在“二轮复习完形填空突破”活动中,我社特邀高三实验班的张莉老师为语法社成员答疑解惑,专门就如何快速、高效地做好完形填空题进行讲解和突破训练。张莉老师曾经就这一专题上过县级公开课,经验丰富,指导到位,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通过名师的讲解和陪练,学生们做完形填空的技巧和能力确实得到了突破和提升。
  5.在歌曲与影视欣赏中学语法。与日常教学不同,课外的语法社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活动形式和内容也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和大纲。利用很多学生喜欢唱英文歌曲的特点,我将歌曲引入了语法社活动中。以“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这首歌为例,歌中有这么一句:“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仅此一句歌词中就包含了两大语法结构:由复合引导词wherever, whatever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以及“waiting for you”这一非谓语动词形式。如果 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授这两项语法,学生常会感到困惑甚至厌倦。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在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的同时,还为歌曲配上了图画,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见图1):
  图1家中日夜辛劳的父母,日日夜夜在门口翘首企盼,痴痴地等待着儿女们学成归来啊!优美的旋律再加上引人深思的图片,最终让学生感悟到: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爱情歌曲,它既能体现爱情的美好,同样也能体现亲情的感人。从而使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通过欣赏英文歌曲,不仅使学生深刻地记住了较难的语法结构,还对他们进行了情感渗透和思想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英文电影中的语法内容更丰富且形象具体。例如,语法社成员共同欣赏了著名英语电影“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大家将影视对白中的语法与课堂中学到的语法进行对比发现,好多语法如定语从句、倒装句、虚拟语气、否定前移、倍数表达和非谓语动词等在电影对白中用得地道、生动、贴切、自然,而且非常的生活化和口语化,丝毫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高深莫测。这次观影活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语法在电影中的魅力,明白了语法其实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娱乐中学习语法,学生兴致高,学习效果好,兴趣更加浓厚。(附部分电影截图,图上的电影对白中含有语法知识,见图2、3、4、5)
  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法也是一样。语法是无处不在的,不只是在教材上才能学到语法,只要善于发现,处处都能学到语法。例如路上一些标语、路牌等,其中体现了不少语法知识。在今后的课外社团活动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体验去发现更多、更美、更有用的东西,更加牢固地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学情、讲实效”。  一、重学情  1.分析学生整体情况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各种教学活动设计和安排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师首先应对自己所教班级全体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或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语言水平、潜能发展、学习要求等方面都有差异。一些名校、重点高中的高二实验班学生和高三学生一起参加高考前模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教师对学生作文技能的传授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之间始终存在差距,为什么在作文教学中知识技能的讲授并没有促成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呢?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素材、作文知识储备不足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的作文训练留给学生思维主动发展的空间远远不足。  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作文教学的目标能力相脱节,从而造成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形成对作文的抵触心理。因此,我们
千古文章意为先,好文章,第一是立意好。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写文章是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这就要求作文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材料。一篇好的文章,读后应该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力量。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中心,就是文章的统帅。中心明确,是好文章的首要条件。写好文章必须重视立意。  古往今来,不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短
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这段话的后半句深刻揭示了“手段”对完成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实现德育教育,英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手段”。本文以高一英语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述笔者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新课标教学目标有三维: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文学的教学,也是思想教育课。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对学生美的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塑造学生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效地塑造
传统作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痛,教师批改作文也头痛。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师生双方都被动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学生写得其法,改亦有道,方能治好这些痛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写作兴趣  要让学生不再为写作文头痛,重要的是让学生写得其法,有兴趣写,有能力写。而此“法”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写作技法是有差异的,更偏重于教师的教育和指
当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多媒体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将产生的影响,把多媒体作为学习语文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辅助手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加入而更有兴趣。但是,多媒体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应把握何种原则,以何种方式呈现则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整合的基本方式  1.整合的基本方式可以有两
口语教学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口语表达交际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口语任务化活动教学对学生口语训练意义重大,能够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口语交际的习惯,使其学习活动变得目标明确。学生有了学习任务,其思维和想象变得活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口语任务活动,全面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关注新闻,练习述评   古人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
写作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经过句子、段落、文章逻辑、体裁格式等多方面的训练。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自信心  写作本来就是一件让人感到吃力的事情,很多学生连学到的基本知识都难以巩固和运用,怎么能写出内容充实、句法搭配完善、时态语态完全不出现错误的句子呢?再说由于上课时间紧,教师总是很难腾出更多的时间教学生如何完成英语写作训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制义务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背诵的优秀诗文不少于240篇(段)。”纵观小学初中阶段,学生们所阅读的篇章仍旧以语文教材为主,且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十分有限。因此,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已经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感性认知,“随性”阅读  课外阅读有别于课内阅读,应当突出阅读的开放性和广泛性。笔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