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语法成为他们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部分:学生语法意识比较薄弱,语法知识体系紊乱,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乃至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学科知识型学生社团——英语语法社就应运而生了!
英语语法社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本着“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汉式’英语思维,攻克语法难关,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这一活动宗旨,突出高考重要考点,通过多种生动的练习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语法部分的掌握,指导学生把握规律及特殊用法,把使用英语变成一种习惯,让语法真正与语言融为一体。因此,语法社的宗旨,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也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体会语法的奥妙,自然地接受语法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近几年,许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语法不重要。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英语跟汉语一样是一门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而且,语法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语法知识体现在方方面面。以完形填空为例,它将各种语法知识如名词词义辨析、形容词和副词词义辨析、动词和动词短语词义辨析、介词和连词、三大从句、非谓语动词甚至是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都融入短文中进行考查,只是考法更灵活,更情景化。完形填空其实就是一道考查语法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的题目。许多学生因为语法基础薄弱,又不会结合上下文做题,往往失分较多。所以,学生一定要有将“死语法”运用到“活情境”中的能力。
还有,在英语写作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借助一些语法知识提高作文的档次。如: 使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避免句式单一;使用非谓语动词使句子简洁明了;巧用倒装结构增强句子的表现力……
由此可见,语法与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学好语法知识,是学生英语学习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就会寸步难行。因此,语法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是英语学习的“魂”。但是,学生不能死学语法,而要“活”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才会去主动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只有让学生对学习语法感兴趣,“语法促学”才不是空谈。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学生对他们一直觉得枯燥无味的语法感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在语法社的活动感悟,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1.“书海探秘”活动。利用学生无限的求知欲,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浏览报刊等,搜索并整理与教材学习有关的语法知识,使他们能够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中学会取舍,少走弯路。
2.简报制作。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手边的试卷、练习册、课外辅导书籍及报刊等资料,通过剪辑与粘贴制作成简报,来整理与提取要点,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自制简报后,能够产生驾驭所学知识的成就感,还能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知识共享。
3.示范与研讨。在通往高等学府的路途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掉队,如果能有人及时拉他们一把,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语法社特地邀请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语法社中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与经验的交流,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4.名师陪练。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我深知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我想到了利用外援。比如,在“二轮复习完形填空突破”活动中,我社特邀高三实验班的张莉老师为语法社成员答疑解惑,专门就如何快速、高效地做好完形填空题进行讲解和突破训练。张莉老师曾经就这一专题上过县级公开课,经验丰富,指导到位,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通过名师的讲解和陪练,学生们做完形填空的技巧和能力确实得到了突破和提升。
5.在歌曲与影视欣赏中学语法。与日常教学不同,课外的语法社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活动形式和内容也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和大纲。利用很多学生喜欢唱英文歌曲的特点,我将歌曲引入了语法社活动中。以“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这首歌为例,歌中有这么一句:“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仅此一句歌词中就包含了两大语法结构:由复合引导词wherever, whatever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以及“waiting for you”这一非谓语动词形式。如果 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授这两项语法,学生常会感到困惑甚至厌倦。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在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的同时,还为歌曲配上了图画,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见图1):
图1家中日夜辛劳的父母,日日夜夜在门口翘首企盼,痴痴地等待着儿女们学成归来啊!优美的旋律再加上引人深思的图片,最终让学生感悟到: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爱情歌曲,它既能体现爱情的美好,同样也能体现亲情的感人。从而使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通过欣赏英文歌曲,不仅使学生深刻地记住了较难的语法结构,还对他们进行了情感渗透和思想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英文电影中的语法内容更丰富且形象具体。例如,语法社成员共同欣赏了著名英语电影“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大家将影视对白中的语法与课堂中学到的语法进行对比发现,好多语法如定语从句、倒装句、虚拟语气、否定前移、倍数表达和非谓语动词等在电影对白中用得地道、生动、贴切、自然,而且非常的生活化和口语化,丝毫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高深莫测。这次观影活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语法在电影中的魅力,明白了语法其实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娱乐中学习语法,学生兴致高,学习效果好,兴趣更加浓厚。(附部分电影截图,图上的电影对白中含有语法知识,见图2、3、4、5)
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法也是一样。语法是无处不在的,不只是在教材上才能学到语法,只要善于发现,处处都能学到语法。例如路上一些标语、路牌等,其中体现了不少语法知识。在今后的课外社团活动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体验去发现更多、更美、更有用的东西,更加牢固地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英语语法社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本着“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汉式’英语思维,攻克语法难关,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这一活动宗旨,突出高考重要考点,通过多种生动的练习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语法部分的掌握,指导学生把握规律及特殊用法,把使用英语变成一种习惯,让语法真正与语言融为一体。因此,语法社的宗旨,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也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体会语法的奥妙,自然地接受语法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近几年,许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语法不重要。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英语跟汉语一样是一门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而且,语法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语法知识体现在方方面面。以完形填空为例,它将各种语法知识如名词词义辨析、形容词和副词词义辨析、动词和动词短语词义辨析、介词和连词、三大从句、非谓语动词甚至是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都融入短文中进行考查,只是考法更灵活,更情景化。完形填空其实就是一道考查语法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的题目。许多学生因为语法基础薄弱,又不会结合上下文做题,往往失分较多。所以,学生一定要有将“死语法”运用到“活情境”中的能力。
还有,在英语写作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借助一些语法知识提高作文的档次。如: 使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避免句式单一;使用非谓语动词使句子简洁明了;巧用倒装结构增强句子的表现力……
由此可见,语法与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学好语法知识,是学生英语学习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就会寸步难行。因此,语法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是英语学习的“魂”。但是,学生不能死学语法,而要“活”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才会去主动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只有让学生对学习语法感兴趣,“语法促学”才不是空谈。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学生对他们一直觉得枯燥无味的语法感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在语法社的活动感悟,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1.“书海探秘”活动。利用学生无限的求知欲,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浏览报刊等,搜索并整理与教材学习有关的语法知识,使他们能够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中学会取舍,少走弯路。
2.简报制作。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手边的试卷、练习册、课外辅导书籍及报刊等资料,通过剪辑与粘贴制作成简报,来整理与提取要点,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自制简报后,能够产生驾驭所学知识的成就感,还能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知识共享。
3.示范与研讨。在通往高等学府的路途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掉队,如果能有人及时拉他们一把,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语法社特地邀请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语法社中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与经验的交流,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合作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4.名师陪练。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我深知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我想到了利用外援。比如,在“二轮复习完形填空突破”活动中,我社特邀高三实验班的张莉老师为语法社成员答疑解惑,专门就如何快速、高效地做好完形填空题进行讲解和突破训练。张莉老师曾经就这一专题上过县级公开课,经验丰富,指导到位,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通过名师的讲解和陪练,学生们做完形填空的技巧和能力确实得到了突破和提升。
5.在歌曲与影视欣赏中学语法。与日常教学不同,课外的语法社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活动形式和内容也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和大纲。利用很多学生喜欢唱英文歌曲的特点,我将歌曲引入了语法社活动中。以“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这首歌为例,歌中有这么一句:“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仅此一句歌词中就包含了两大语法结构:由复合引导词wherever, whatever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以及“waiting for you”这一非谓语动词形式。如果 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授这两项语法,学生常会感到困惑甚至厌倦。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在让学生欣赏和学习的同时,还为歌曲配上了图画,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见图1):
图1家中日夜辛劳的父母,日日夜夜在门口翘首企盼,痴痴地等待着儿女们学成归来啊!优美的旋律再加上引人深思的图片,最终让学生感悟到: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爱情歌曲,它既能体现爱情的美好,同样也能体现亲情的感人。从而使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通过欣赏英文歌曲,不仅使学生深刻地记住了较难的语法结构,还对他们进行了情感渗透和思想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英文电影中的语法内容更丰富且形象具体。例如,语法社成员共同欣赏了著名英语电影“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大家将影视对白中的语法与课堂中学到的语法进行对比发现,好多语法如定语从句、倒装句、虚拟语气、否定前移、倍数表达和非谓语动词等在电影对白中用得地道、生动、贴切、自然,而且非常的生活化和口语化,丝毫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高深莫测。这次观影活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语法在电影中的魅力,明白了语法其实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娱乐中学习语法,学生兴致高,学习效果好,兴趣更加浓厚。(附部分电影截图,图上的电影对白中含有语法知识,见图2、3、4、5)
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法也是一样。语法是无处不在的,不只是在教材上才能学到语法,只要善于发现,处处都能学到语法。例如路上一些标语、路牌等,其中体现了不少语法知识。在今后的课外社团活动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体验去发现更多、更美、更有用的东西,更加牢固地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