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Al 2(SO 4)3·18H 2O为铝源,以钠盐和钾盐的单盐或复合盐为熔盐,铝源与熔盐比例为1:4,采用熔盐法制备片状氧化铝粉体。主要探究熔融盐种类、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产物氧化铝形貌和粒径尺寸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熔盐为Na 2SO 4+K 2SO 4复合盐,煅烧温度1200℃,保温6 h。利用熔盐法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径为5~20μm,厚度为100~500 nm,径厚比为30~50形貌规则、分散性良好的片状氧化铝粉体。
【基金项目】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6GXNSFDA380024),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190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Al 2(SO 4)3·18H 2O为铝源,以钠盐和钾盐的单盐或复合盐为熔盐,铝源与熔盐比例为1:4,采用熔盐法制备片状氧化铝粉体。主要探究熔融盐种类、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产物氧化铝形貌和粒径尺寸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熔盐为Na 2SO 4+K 2SO 4复合盐,煅烧温度1200℃,保温6 h。利用熔盐法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径为5~20μm,厚度为100~500 nm,径厚比为30~50形貌规则、分散性良好的片状氧化铝粉体。
其他文献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教育认证以及教育部打造“金课”的背景下,在专业课也要融入思政元素的要求下,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对不断深化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见解,从教学设计的概念、内容到实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充分发挥教学设计的艺术,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经过精心设计,使高分子化学课程在工程人才的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互联网信息技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各行各业都将其融合到相关产业中,教育界也同样如此。为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我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途径,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将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自主合作学习、远程实验平台等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融入到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与效率,改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油或煤、焦作为原料制气,在氧化工艺气化过程中都存在着过氧爆炸可能。由于气化炉工艺原料物性的改变,使工艺操作条件更为苛刻,安全生产难题也接踵而至。借鉴石化行业重油气化炉过氧爆炸事故,分析气化炉过氧原因、爆炸存在的可能性,思考装置过氧问题核心,探讨避免煤焦气化炉过氧的对策,采取了针对性的预防,通过改进措施的逐渐实施,因气化炉过氧而导致停车的次数明显减少。使煤焦气化工艺运行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院天然药物化学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提取方法主要为浸渍法、煎煮法和回流提取法,较为单调落后,已不适应新时期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将超声法应用于天然药物化学经典实验项目中的教学改革,在成分提取、样品溶解、仪器清洗等方面的操作中进行应用,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超声法解决实验问题,开拓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利用分形理论对规范级配进行了重新划分,然后通过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最优级配,在此基础上研究掺入废旧沥青混合料和铁尾矿砂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特征及其应力应变曲线特点。研究发现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强度随着RAP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但仍然满足高等级公路基层规范要求,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掺量60%到达峰值;应力应变曲线随着铁尾矿砂掺量变化基本没有影响,随着RAP的增加,越来越平缓。
为了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吸引国际学生来校留学,并进一步提高本国学生国际化素养和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决定开设具有竞争力的全英文授课课程。本文综合阐述了大学化学的第二部分即《大学化学II》的全英文课程的建设情况,包括授课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确定,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及多方位的考核方式。全英文授课是学校一项长期发展规划,全英文授课主要面向留学生,但也可面向中国学生。
标准缓冲溶液作为pH测定的基准用于酸度计的校准,在化学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pH值的准确计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典型实例对标准缓冲溶液的两种pH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依据水溶液中H+浓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某些情况下两种计算方法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指出了两种计算方法适用范围上的差别及其使用的限制条件。
酚与醇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OH,所以在性质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酚-OH和醇-OH的性质将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所处的化学环境与官能团的性质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从而学会全方位的看待问题,更好的掌握知识。本次设计中采用手机APP、网络平台、仿真软件、flash动画等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难指导,学生难练习,操作不规范等难题,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基层教学组织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落实具体建设目标起着核心支撑作用.在宁波大学建校30余年,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成立仅有10余年的现实基础上,基层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且含有丰富思政元素的一门科学学科。高校教师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有机化学教学过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本文以“烯烃亲电加成”一课为例,具体探讨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