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大学肩负着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国际化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显著特征。为此,我国高校都把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之中,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成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办学等途径来培养能够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首先在于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重新审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我国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正逐步走上“开放式”办学道路,以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为目标,因此,确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必须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扩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球化视野、开放性气度、融合性概念、交互性发展、全方位交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改革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探索比较早,并且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具備开放的思想观念、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创造性的思维、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识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文理渗透,相互交叉,以综合型、基础性和理论性为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兴趣,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追求真理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国际化
国际化教育内容应力求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工作和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衔接或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课程国际化就是要在课程讲授、课程结构设计、课程管理、教材建设等过程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技能的人才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以国际观念为指导,在课程内容中展现国际的和跨文化的知识。
培养国际化人才,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开始,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顾个性培养与社会责任。课程内容设置中由三大课程模块,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这三者相互交叉,相互配合。课程设置应按照“注重基础,强化交叉,突出前沿”的原则,构建适合国际化人才成长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分层设计。同时,建立完善的课程质量评价制度,以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养国际化人才,还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推广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开展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为主,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创意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力提高其创新素质。
三、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的国际化
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应该一方面加大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出国进修交流制度,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教师全球招聘的制度建设,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采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方针,在全世界范围内聘请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者,做到对国际学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国际学术环境的融合。按照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在国内外引进一流的主讲教师,确保各门课程师资队伍的高度国际化和前沿化。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全力支持本土教师提升国际化水平。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个熟悉国际规范的管理机构和一支适应国际化办学的管理队伍。重视和培养学校管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是确保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是中国大学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模式。国际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在引进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节约了学生的费用;既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又可以减少人才的流失。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中,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定义:“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不设立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项目往往和高校中原有的教育项目并存,更多地集中在课程和师资的引进。高校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联系,大力推进学生海外学习计划,不断拓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渠道,通过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国际学术会议、海外实习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派遣学生赴国际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了解学术前沿。积极主动地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支持和帮助优秀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国际一流大学深造。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通过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路径实现高水平办学目标已在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界达成共识。我国高等教育同样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内涵而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并提升对建成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度。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内涵,与世界一流大学尚有差距,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求培养人才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还要求具有全球竞争力与世界担当。世界一流大学也正是通过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与世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与竞争力。准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是提升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学飞.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刘晓峰. 地方高校国际化问题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4]汪霞. 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 高等教育研究,2010
作者简介:乔丽清,汉族,女,1986.5,山西忻州市人,研究生,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首先在于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重新审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我国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正逐步走上“开放式”办学道路,以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为目标,因此,确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必须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扩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球化视野、开放性气度、融合性概念、交互性发展、全方位交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改革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探索比较早,并且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具備开放的思想观念、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创造性的思维、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识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文理渗透,相互交叉,以综合型、基础性和理论性为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兴趣,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追求真理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国际化
国际化教育内容应力求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工作和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衔接或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课程国际化就是要在课程讲授、课程结构设计、课程管理、教材建设等过程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技能的人才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以国际观念为指导,在课程内容中展现国际的和跨文化的知识。
培养国际化人才,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开始,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顾个性培养与社会责任。课程内容设置中由三大课程模块,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这三者相互交叉,相互配合。课程设置应按照“注重基础,强化交叉,突出前沿”的原则,构建适合国际化人才成长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分层设计。同时,建立完善的课程质量评价制度,以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养国际化人才,还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推广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开展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为主,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创意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力提高其创新素质。
三、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的国际化
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应该一方面加大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出国进修交流制度,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教师全球招聘的制度建设,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采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方针,在全世界范围内聘请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者,做到对国际学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国际学术环境的融合。按照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在国内外引进一流的主讲教师,确保各门课程师资队伍的高度国际化和前沿化。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全力支持本土教师提升国际化水平。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个熟悉国际规范的管理机构和一支适应国际化办学的管理队伍。重视和培养学校管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是确保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是中国大学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模式。国际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在引进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节约了学生的费用;既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又可以减少人才的流失。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中,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定义:“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不设立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项目往往和高校中原有的教育项目并存,更多地集中在课程和师资的引进。高校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联系,大力推进学生海外学习计划,不断拓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渠道,通过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国际学术会议、海外实习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派遣学生赴国际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了解学术前沿。积极主动地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支持和帮助优秀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国际一流大学深造。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通过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路径实现高水平办学目标已在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界达成共识。我国高等教育同样需要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内涵而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并提升对建成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贡献度。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内涵,与世界一流大学尚有差距,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求培养人才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还要求具有全球竞争力与世界担当。世界一流大学也正是通过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与世界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与竞争力。准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共性特征是提升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学飞.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Z].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刘晓峰. 地方高校国际化问题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4]汪霞. 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 高等教育研究,2010
作者简介:乔丽清,汉族,女,1986.5,山西忻州市人,研究生,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