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黄皮果提取物(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及EFCL 1.5和3.0 g·kg-1组.EFCL 1.5和3.0
【机 构】
:
广东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广东医学院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
【基金项目】
:
广东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黄皮果提取物(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及EFCL 1.5和3.0 g·kg-1组.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EFCL;30 min后ig给予52℃二锅头白酒12 ml·kg-1;24 h后处死小鼠,制备血清,取肝组织制备10%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常规HE染色和淀粉酶-过碘酸希夫法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分别升高28.0%和28.9% (P <0.01),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分别由(706±46)kU·g-1蛋白和(251±61)mg·g-1蛋白降低至(515 ±68)kU·g-1蛋白和(126±18)mg·g-1蛋白,而MDA含量由(204 ±21) μmol· g-1蛋白升高至(258±50) μmol·g-1蛋白(P<0.05);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FCL 1.5和3.0g·kg-1组小鼠血清ALT活性分别降低了18.3%和19.8%,血清中AST活性分别降低了6.4%和9.7% (P <0.05,P<0.01);EFCL 3.0 g·kg-1组肝组织匀浆中GSH水平和SOD活性分别升高了61.4%和14.8% (P <0.05,P<0.01).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肝组织病理形态检测可见,EFCL 1.5和3.0g·kg-1组小鼠对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样变、水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降低NF-κB的表达及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其他文献
什么筷子最健康1.最佳选择——竹筷子:在我们挑选筷子的时候,竹筷子是首选,也是最佳选择。它无毒无害,很环保,也是所有筷子中价格最便宜的。质量好的竹筷子,遇高温也不会变形。2.次选
活框、活格养蜂法是笔者在近30多年以来的养蜂生产实践中,经启发、探索、应用,取得初步良好效果。现借馇蜂杂劫以抛砖引玉、互为沟通,为开创我国蜂业新天地而共同努力奋斗。
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事关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的根本。本文从财政投入体制演进、财政投入方式转变和资金的有
在厂矿企业中,大量的设备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进行控制。而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商务太多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文章从实际出发,对串行通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大坝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土料和现场填筑两方面总结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了填筑质量,坝面过程控制到位,确保施工安全.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干预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干预手段,以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方法,观测
This paper gives a new method into 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telecom investment projects, I.e. Real Option. This may overcome the defects resulted from employing
阐述了目标激励机制在科技期刊人才开发中的重要性,结合办刊实践具体论述了编辑工作过程中的组稿、编校、学习目标的设置以及在目标设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The importa
The method for pricing the option in a market with interval number factors is proposed. The no-arbitrage principle in the interval number valued market and the
采用问卷调查对中国企业首席信息官的生存状况以及设置首席信息官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企业首席信息官的实际级别主要是部门经理,大部分企业首席信息官出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