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03年,福安市上白石镇引进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经试验观察,筛选出适合该地推广的金观音、黄观音,进行无公害示范栽培。介绍两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及乌龙茶病虫害无公害综合技术研究、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与效益的研究、加工新工艺研究情况等。
关键词 高香型乌龙茶;特征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
2003年,福安市上白石镇开始引进乌龙茶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等新品种试种。在引种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试验观察,筛选适合本地推广的高香、高产的乌龙茶优良品种金观音、黄观音,进行无公害示范栽培,在财洪下坪仔村建立苗圃园4hm2,培植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种苗1 000~1 200万株。
1引进示范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1.1金观音(茗科1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株育种法育成,已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推广。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審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
(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子房茸毛中等。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且整齐,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初。产量高,可达3 000kg/hm2。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2)栽培要点。适于乌龙茶茶区栽植。幼年期生长较慢,宜选择纯种健壮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1.2黄观音(茗科2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7~1997年,采用杂交育种法,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0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及粤、湘、川、浙、苏等省有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性系,二倍体,早生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尚厚脆。芽叶黄绿色带微紫色,茸毛少,子房茸毛中等。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较高,可达3 000kg/hm2以上。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制优率特高;制绿茶、红茶,条紧细,香高爽,味醇厚。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特高。
(2)栽培要点。适宜在乌龙茶区和部分红茶、绿茶茶区种植。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种植。幼龄期茶园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适时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2乌龙茶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
根据闽东乌龙茶的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建园时对土壤进行消毒、保护和利用害虫蜂等天敌昆虫、分批及时采摘或采除大量的卵粒、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生物防治、严格按照农业部公布的限用农药进行合理使用等综合措施,使乌龙茶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的要求。
3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与效益的研究
以有机肥为主,根据闽东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等特点,改善各季肥料比例。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具体要求,确定是否配合施用速效性化学肥料及其用量、平衡施肥技术应用、茶园绿肥种植技术应用等。
4乌龙茶加工新工艺研究
根据闽东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对乌龙茶的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探索更能适于闽东地区乌龙茶加工的新工艺。由于闽东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闽东茶叶的鲜嫩度、品质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针对这些特点,对闽东乌龙茶在晒青、凉青、摇青、杀青等加工环节上进行改进,主要对晒青、凉青、摇青、杀青的程度和时间的改进,使得闽东的乌龙茶具有当地的地方特色。
此外,邀请省茶科所茶叶专家对茶技员和种植大户进行栽培技术及加工工艺培训,计划培训200人次;建立乌龙茶高香型品种无公害示范基地20hm2,依托前洋金香茶叶加工厂,进行加工示范;带动推广无公害栽培高香型乌龙茶品种200hm2。带动凤山茶厂、丰旺茶叶加工厂等。
计划至2008年3足龄茶树产茶青叶9 000kg/hm2,茶叶制优率达85%~90%,卫生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茶叶无公害指标要求。质量指标:外形条索壮实、紧结、匀整;色泽绿油润、砂绿明,内质香气清香、持久;滋味清醇甘甜,味韵明显;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软亮、尚匀整、稍有余香。清香型乌龙茶达一级标准以上。
关键词 高香型乌龙茶;特征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
2003年,福安市上白石镇开始引进乌龙茶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等新品种试种。在引种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试验观察,筛选适合本地推广的高香、高产的乌龙茶优良品种金观音、黄观音,进行无公害示范栽培,在财洪下坪仔村建立苗圃园4hm2,培植高香型乌龙茶品种种苗1 000~1 200万株。
1引进示范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1.1金观音(茗科1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株育种法育成,已在福建乌龙茶茶区推广。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審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被认定为国优品种。
(1)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稀,叶质厚脆。芽叶紫红色,茸毛少,子房茸毛中等。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且整齐,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初。产量高,可达3 000kg/hm2。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具有铁观音香味特征,制优率高。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2)栽培要点。适于乌龙茶茶区栽植。幼年期生长较慢,宜选择纯种健壮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肥活的黏质红黄壤园地种植,增加种植株数与密度。
1.2黄观音(茗科2号)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7~1997年,采用杂交育种法,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一代中通过单株选种育成。1990年以来,在福建乌龙茶区及粤、湘、川、浙、苏等省有栽培。1998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为国优良种。
(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性系,二倍体,早生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尚厚脆。芽叶黄绿色带微紫色,茸毛少,子房茸毛中等。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较高,可达3 000kg/hm2以上。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结,色泽黄绿润,香气馥郁芬芳,具有黄金桂“透天香”的特征,滋味醇厚甘爽,制优率特高;制绿茶、红茶,条紧细,香高爽,味醇厚。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特高。
(2)栽培要点。适宜在乌龙茶区和部分红茶、绿茶茶区种植。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种植。幼龄期茶园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适时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2乌龙茶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
根据闽东乌龙茶的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建园时对土壤进行消毒、保护和利用害虫蜂等天敌昆虫、分批及时采摘或采除大量的卵粒、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生物防治、严格按照农业部公布的限用农药进行合理使用等综合措施,使乌龙茶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的要求。
3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与效益的研究
以有机肥为主,根据闽东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等特点,改善各季肥料比例。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具体要求,确定是否配合施用速效性化学肥料及其用量、平衡施肥技术应用、茶园绿肥种植技术应用等。
4乌龙茶加工新工艺研究
根据闽东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对乌龙茶的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探索更能适于闽东地区乌龙茶加工的新工艺。由于闽东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闽东茶叶的鲜嫩度、品质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针对这些特点,对闽东乌龙茶在晒青、凉青、摇青、杀青等加工环节上进行改进,主要对晒青、凉青、摇青、杀青的程度和时间的改进,使得闽东的乌龙茶具有当地的地方特色。
此外,邀请省茶科所茶叶专家对茶技员和种植大户进行栽培技术及加工工艺培训,计划培训200人次;建立乌龙茶高香型品种无公害示范基地20hm2,依托前洋金香茶叶加工厂,进行加工示范;带动推广无公害栽培高香型乌龙茶品种200hm2。带动凤山茶厂、丰旺茶叶加工厂等。
计划至2008年3足龄茶树产茶青叶9 000kg/hm2,茶叶制优率达85%~90%,卫生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茶叶无公害指标要求。质量指标:外形条索壮实、紧结、匀整;色泽绿油润、砂绿明,内质香气清香、持久;滋味清醇甘甜,味韵明显;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软亮、尚匀整、稍有余香。清香型乌龙茶达一级标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