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说明了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更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当前的地理课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实际,学生一味地为了应付升学而被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沉闷,成了接受地理知识的容器。这样就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培养出书呆子型的学生。他们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灵活运用,教材几乎全成了从理论到理论的东西。
一、地理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体现地理课的实用性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每天的天气预报与人们外出、农业生产的安排、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假期的外出旅游等等方面都与地理知识有关。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理环境,并面临着一系列不利局面。如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紧迫的环境问题。在教学当中,如能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传授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知识与人类环境相协调的环境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就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地理学科存在的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因素。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让学生由于兴趣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中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主动摄取知识,积极思考,并能意识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改变一贯的“地理副科”的偏见。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教师不断在课堂上把枯燥的地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学生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自觉地将地理课中涉及到的部分概念,理论与自己周围事物相联系,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达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目的。
二、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
1.创设生活情景,提升主体地位。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2.挖掘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已不是惟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较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样,使烦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巩固所学知识。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4.解析热点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从关于美伊战争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美国的侵略是为石油而来;美军士兵经历了沙漠生活的严峻考验;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以后,人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都难以保证,只能依靠椰枣;大多数伊拉克人身着长袍。解析以上現象,我们可以得知:伊拉克是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伊拉克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拉克盛产椰枣;伊拉克属于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洋海啸灾难,可以通过了解海啸的发生地、时间、灾难性,来解析地震与海啸的关系;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区;有刚刚发生过的冰雪灾害,汶川的大地震灾难,让学生了解这些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怎样抗震减灾,怎样把地震灾害减小到最小程度。联系时事,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分析能力。
5.进行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例如,正确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看云识天,推测天气变化,运用地理知识看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等。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开展环保调查:参观附近化工厂,造纸厂或钢铁厂,了解他们对环境污染的类型,并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也可组织环保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活动。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一、地理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体现地理课的实用性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每天的天气预报与人们外出、农业生产的安排、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假期的外出旅游等等方面都与地理知识有关。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理环境,并面临着一系列不利局面。如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紧迫的环境问题。在教学当中,如能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传授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知识与人类环境相协调的环境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就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地理学科存在的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因素。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让学生由于兴趣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中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主动摄取知识,积极思考,并能意识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改变一贯的“地理副科”的偏见。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教师不断在课堂上把枯燥的地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学生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自觉地将地理课中涉及到的部分概念,理论与自己周围事物相联系,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达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目的。
二、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
1.创设生活情景,提升主体地位。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2.挖掘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已不是惟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较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样,使烦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巩固所学知识。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4.解析热点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从关于美伊战争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美国的侵略是为石油而来;美军士兵经历了沙漠生活的严峻考验;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以后,人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都难以保证,只能依靠椰枣;大多数伊拉克人身着长袍。解析以上現象,我们可以得知:伊拉克是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伊拉克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拉克盛产椰枣;伊拉克属于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洋海啸灾难,可以通过了解海啸的发生地、时间、灾难性,来解析地震与海啸的关系;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区;有刚刚发生过的冰雪灾害,汶川的大地震灾难,让学生了解这些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怎样抗震减灾,怎样把地震灾害减小到最小程度。联系时事,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分析能力。
5.进行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例如,正确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看云识天,推测天气变化,运用地理知识看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等。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开展环保调查:参观附近化工厂,造纸厂或钢铁厂,了解他们对环境污染的类型,并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也可组织环保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活动。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