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VS思维
1.语言与思维是相关的,语言能够对人们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产生影响。
2.记忆是大脑的“内存”,负责信息的加工整合。如果提取到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利于对该信息的操纵,信息处理就会产生困难,从而影响思维和认知。
3.如果语言比较丰富,那么相关信息的表达和存储就会比较丰富。这些知识提取到工作记忆系统中时,就会有助于认知。
4.语言是符号系统的一种。所有的符号系统在理论上,都会对大脑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产生影响,而且其中的原理和机制也是大致相同。一个好的符号系统可能更直接、更直观、更有利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5.如果母语中对某一件事物没有作出较为细致的区分,而另一门语言却作了区分,那么,当人们在学习了这门第二语言以后,他会发现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由母语所造成的这种认知和思维上的不足,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使用双语相当于“健脑体操”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操双语对大脑是一种训练,相当于“健脑体操”,让大脑更健康。人们用玩填字游戏和其它活动来保持脑力,但其实学习并使用双语所带来的效果更显著,包括注意力、抑制力和对声音的解码能力。此前进行的类似调查还显示,使用双语有助于防止早老性痴呆。双语者平均比单语者晚4年受到老年痴呆症的攻击,即便出现了症状,他们首次接受治疗的年龄也平均晚3年。
研究认为音乐家也属于操双语的人群。以此类推,程序员比较聪明是不争的事实。 那些通晓多门外语的人更有更加敏捷的观察力,并且在应对精神挑战的时候,反应更加敏捷,即使这些挑战和语言能力并不相关。
有趣的是,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讲中文需要更多脑力劳动”。研究者指出,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用不同的方式对语言进行解码。众所周知,令外国人对中文“闻而生畏”的一个原因是,在这门语言里,同样的音用不同的声调说出来就变成了不同的意思。研究者认为,大脑对中文的解码机制与听音乐相似,动用到更多的大脑部位,需要更多脑力劳动。
用外语思考让人更理性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用外语思考提供了一种有益的 “认知距离”,可以促进分析性的思考,减少下意识的、情绪性的反应。“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语,这一发现也具备了长远意义。” 研究认为,会外语的人在财务决策时也可能用到外语,用外语思考能使人三思而后行。
1.语言与思维是相关的,语言能够对人们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产生影响。
2.记忆是大脑的“内存”,负责信息的加工整合。如果提取到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利于对该信息的操纵,信息处理就会产生困难,从而影响思维和认知。
3.如果语言比较丰富,那么相关信息的表达和存储就会比较丰富。这些知识提取到工作记忆系统中时,就会有助于认知。
4.语言是符号系统的一种。所有的符号系统在理论上,都会对大脑的思维结构和认知产生影响,而且其中的原理和机制也是大致相同。一个好的符号系统可能更直接、更直观、更有利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5.如果母语中对某一件事物没有作出较为细致的区分,而另一门语言却作了区分,那么,当人们在学习了这门第二语言以后,他会发现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由母语所造成的这种认知和思维上的不足,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使用双语相当于“健脑体操”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操双语对大脑是一种训练,相当于“健脑体操”,让大脑更健康。人们用玩填字游戏和其它活动来保持脑力,但其实学习并使用双语所带来的效果更显著,包括注意力、抑制力和对声音的解码能力。此前进行的类似调查还显示,使用双语有助于防止早老性痴呆。双语者平均比单语者晚4年受到老年痴呆症的攻击,即便出现了症状,他们首次接受治疗的年龄也平均晚3年。
研究认为音乐家也属于操双语的人群。以此类推,程序员比较聪明是不争的事实。 那些通晓多门外语的人更有更加敏捷的观察力,并且在应对精神挑战的时候,反应更加敏捷,即使这些挑战和语言能力并不相关。
有趣的是,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讲中文需要更多脑力劳动”。研究者指出,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用不同的方式对语言进行解码。众所周知,令外国人对中文“闻而生畏”的一个原因是,在这门语言里,同样的音用不同的声调说出来就变成了不同的意思。研究者认为,大脑对中文的解码机制与听音乐相似,动用到更多的大脑部位,需要更多脑力劳动。
用外语思考让人更理性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用外语思考提供了一种有益的 “认知距离”,可以促进分析性的思考,减少下意识的、情绪性的反应。“考虑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语,这一发现也具备了长远意义。” 研究认为,会外语的人在财务决策时也可能用到外语,用外语思考能使人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