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津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对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建议,以期找到适合本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物普查;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71-03
天津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经过田野调查、GPS资料录入、汇总、整卷归档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分析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统计
宝坻区共有文物点125处,其中古遗址65处、古墓葬36处、古建筑15处、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4处、其他3处。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年代分类统计
(三)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环境状况分析
宝坻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南麓,北部地区为冲积平原,南部地区为沉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在城区中心,海拔12.93米(渤海高程),最低处在黄庄洼东南部的葫芦沽、苑家场、王家铺附近,海拔1.9米。根据地形特点形成高上地区和大洼地区两个地貌单元,西北部为高上地区,东南部为大洼地区,区内有潮白新河、蓟运河、青龙湾河、北京排污河四条一级河道,武河、百里河、鲍丘河、绣针河、箭杆河、窝头河六条二级河道,所有河流均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文物分布与地形地貌有紧密关系。同时发现,文物点沿河流周边分布。
普查显示,文物分布与人文环境也有紧密关系,经济、政治、交通、文化发达的地区,文物分布较多。宝坻区交通四通八达,津蓟铁路贯穿南北,京沈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公路、九园公路纵横交错。东西向的通唐公路与南北向的津围、宝平公路在城区交汇。大口屯镇发现遗址13处,占遗址总量的20%。牛道口镇发现遗址8处,占遗址总量的12%。两镇特点是交通发达,人口众多,均为大镇,经济为农工兼营体制,农业、商业、运输业、屠宰业和服装业发展迅速。林亭口镇发现古墓葬7处,占古墓葬总量的19%。该镇建于明永乐年间,交通、经济、文化发达,是清朝工部尚书兼翰林李菡的故里。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情况及特点
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相对集中,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宝坻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燕山南麓,北部地区为冲积平原,南部地区为沉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文物分布与地形地貌有紧密关系,呈现西北多,东南渐少的特点,西北部文物占普查文物总量的55%。同时,文物点沿引泃入潮、潮白新河、百里河、窝头河、鲍丘河、蓟运河、锈针河等河流周边分布。
普查显示文物与人文环境有紧密关系,经济、政治、交通、文化发达的地区文物分布较多,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年代特色
在宝坻区12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年代最早的为新石器时代,最晚的可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间跨度很大,各历史时代都有遗存保留,时代续列较为健全,年代的早晚与文化遗存的多少成正比。特别是辽、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数量明显增多,其中辽代遗存占24﹪,元代遗存占16﹪,明代遗存占13﹪,清代遗存占18﹪,其余遗存所占比例较为均等,这与宝坻区的历史文化沿革具有较为清楚的对接。宝坻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聚居。金大定十二年(1172)设县,至今已有830年建县史。
(三)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文化特色
在多年的考古调查中得知,宝坻这一区域的古代文化,北面受红山文化的影响,南面受龙山文化的影响,从原始社会晚期到现在,都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特有的各种文化交融、碰撞、融合的文化风格。
新石器时代文化独树一枳: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牛道口遗址1980年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出土新石器时代遗物有磨制石斧、石杖首、玉匕、玉块等,其中龙山文化遗物有泥质灰陶素面器盖、泥质黑陶弦纹杯、方格纹陶片、陶环和燧石器等,填补了天津地区的考古遗存编年。
2013年,相关工作人员对歇马台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土了大量考古学实物标本,既有鬲、甗、盆、罐、瓮、尊、豆、钵、纺轮和网坠等生活实用器,也有鼎、豆、壶、盘、匜等仿青铜的陪葬礼器。早期发掘研究表明,歇马台遗址的遗存主要分三期,每期遗存均程度不同地体现出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第一、二期遗存均属青铜时代,第三期遗存属于铁器时代。歇马台遗址地处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汇地带,这次对遗址的发掘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歇马台遗址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编年体系,厘清歇马台遗址的聚落结构与性质。
宝坻区燕秦文化底蕴深厚。秦城古遗址位于宝坻城南4.5公里处,现城垣遗址高3~6米,城垣总长度3000多米,遗址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1989年10月至1990年,试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发现大量的燕国晚期和秦代的板瓦、筒瓦、瓦当、钱币、铜矛、铜簇、石斧等众多文物。出土的“范阳”和“泉州”二县官印具有秦印特征,据研究得知,秦城建于战国晚期,是燕国为防御齐国入侵建的戍城。秦统一后,秦始皇东巡曾两次驻跸于此,故称秦城。按《水经注》记载,此城极可能为秦右北平郡郡治。
另外,宝坻区还有20世纪遗产文化后起之秀。如小靳庄向阳桥,桥为圆弧拱,敞肩式,该桥为文革时期建造,极具时代特色,对研究在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中我区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天津市20世纪遗产的典型范例。
三、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分析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类型中“好”占总量的3%,文物类型主要为古建筑,主要为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力度较大,保护措施较强。“较好”、“一般”占总量55%和31%,文物类型主要为古遗址和古墓葬,主要分布在耕地,保存力度较强。“较差”和“差”占总量8%和3%。文物类型主要为古遗址和古墓葬,主要分布在耕地,由于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大量实行机械化深翻作业,地表广泛进行平整,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破坏较大。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损害变化原因分析
经分析,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遗址、古墓葬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量的52%和25%。由于宝坻区是农业大区,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古遗址、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农村耕地。同时,由于宝坻区为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雨量较大,水土流失较为明显,土壤沙漠化日益严重,人为因素为主要是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大量实行机械化深翻作业,地表广泛进行平整,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破坏较大。
四、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启示
(一)切实加强古遗址、古墓葬保护管理工作
宝坻区田野调查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1个乡镇、763个行政村,是天津市涉农文物大区。地下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地上文物的保护工作难度更大。地下文物不为人所知,难以掌握分布的确实情况;地下文物一旦发现,必须迅速妥善处理,以免遭到严重破坏。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遗址、古墓葬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量的52%和25%,古遗址、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农村耕地,在新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中应加强对原有遗址的保护,对新发现的遗址应加强前期勘探调查。
(二)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普查在册登记文物的保护措施,加强“四有”建设
2012年,已公布《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现正积极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保护协议书签定工作,组建完善了保护小组,为宝坻区新增6处文物保护单位安装了保护标志牌。
(三)利用普查成果制定全区文物工作总体规划
2012年,宝坻区人民政府重新公布全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秦城古遗址、石经幢、宝坻大觉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分别为打扮庄遗址、程泗淀遗址、赵各庄抗日斗争遗址、小靳庄向阳桥、六各庄朝阳桥 、安家桥桥、杨氏民居、吉祥庵。目前,宝坻区已开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调研工作,完成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
(四)将文物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要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管理强的文博专业队伍,切实提高全区文物工作水平。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凡在文保单位和已普查登记的文物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基建项目,其立项论证、选址等,都必须充分征求文物职能部门意见,依法设置专门文保机构,依法建立群众性文保组织,并指导他们积极开展工作。要大力加强文物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和健全文物保护责任制。工作预案要认真研究、制定、完善,并坚决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文物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盗掘、盗窃和走私贩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因失职、渎职造成文物损坏和流失的,必须依法严惩,对保护文物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贯彻落实“十六字”文物保护方针,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坚持把对重要文物建筑的抢救维修放在首位并优先安排的原则,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加强管理。从2011年起,宝坻区对秦城遗址四周架设护栏,现已架设500米,使乱挖土现象得到扭转,文物安全形势得到明显改善。从2014年起,宝坻区开始实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坻大觉寺的维修保护工程,现已完成对大觉禅寺建筑本体开展的测绘勘察工作,维修工程正在稳步开展加强属地管理原则,完善了“区—乡镇街—村”三级管理网络。同时,不断加强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责任,依法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切实加强文物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加大文物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设,确保文物安全和文化遗产事业有序发展。
(六)发挥文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宝坻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开放经济、城乡一体和共建共享之路,深入实施环境立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三大发展战略,筑牢新城、园区、乡镇街三大发展平台,加快形成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大力扶持艺术品交易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体系。
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20世纪建筑遗产小靳庄向阳桥、郭杨各庄石闸、清扬石闸等文物类型,按照宝坻区文化兴区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应加强20世纪遗产、红色旅游、“文革”文物景观开发利用,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打响“文化宝地”的品牌。
(七)拓宽文化遗产保护视野
从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 从重视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以上转变,不断拓宽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从而探索文物开发与保护的新模式。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物普查;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71-03
天津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经过田野调查、GPS资料录入、汇总、整卷归档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分析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统计
宝坻区共有文物点125处,其中古遗址65处、古墓葬36处、古建筑15处、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4处、其他3处。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年代分类统计
(三)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环境状况分析
宝坻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南麓,北部地区为冲积平原,南部地区为沉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在城区中心,海拔12.93米(渤海高程),最低处在黄庄洼东南部的葫芦沽、苑家场、王家铺附近,海拔1.9米。根据地形特点形成高上地区和大洼地区两个地貌单元,西北部为高上地区,东南部为大洼地区,区内有潮白新河、蓟运河、青龙湾河、北京排污河四条一级河道,武河、百里河、鲍丘河、绣针河、箭杆河、窝头河六条二级河道,所有河流均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文物分布与地形地貌有紧密关系。同时发现,文物点沿河流周边分布。
普查显示,文物分布与人文环境也有紧密关系,经济、政治、交通、文化发达的地区,文物分布较多。宝坻区交通四通八达,津蓟铁路贯穿南北,京沈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公路、九园公路纵横交错。东西向的通唐公路与南北向的津围、宝平公路在城区交汇。大口屯镇发现遗址13处,占遗址总量的20%。牛道口镇发现遗址8处,占遗址总量的12%。两镇特点是交通发达,人口众多,均为大镇,经济为农工兼营体制,农业、商业、运输业、屠宰业和服装业发展迅速。林亭口镇发现古墓葬7处,占古墓葬总量的19%。该镇建于明永乐年间,交通、经济、文化发达,是清朝工部尚书兼翰林李菡的故里。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情况及特点
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相对集中,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宝坻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燕山南麓,北部地区为冲积平原,南部地区为沉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文物分布与地形地貌有紧密关系,呈现西北多,东南渐少的特点,西北部文物占普查文物总量的55%。同时,文物点沿引泃入潮、潮白新河、百里河、窝头河、鲍丘河、蓟运河、锈针河等河流周边分布。
普查显示文物与人文环境有紧密关系,经济、政治、交通、文化发达的地区文物分布较多,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年代特色
在宝坻区12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年代最早的为新石器时代,最晚的可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间跨度很大,各历史时代都有遗存保留,时代续列较为健全,年代的早晚与文化遗存的多少成正比。特别是辽、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数量明显增多,其中辽代遗存占24﹪,元代遗存占16﹪,明代遗存占13﹪,清代遗存占18﹪,其余遗存所占比例较为均等,这与宝坻区的历史文化沿革具有较为清楚的对接。宝坻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聚居。金大定十二年(1172)设县,至今已有830年建县史。
(三)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文化特色
在多年的考古调查中得知,宝坻这一区域的古代文化,北面受红山文化的影响,南面受龙山文化的影响,从原始社会晚期到现在,都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特有的各种文化交融、碰撞、融合的文化风格。
新石器时代文化独树一枳: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牛道口遗址1980年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出土新石器时代遗物有磨制石斧、石杖首、玉匕、玉块等,其中龙山文化遗物有泥质灰陶素面器盖、泥质黑陶弦纹杯、方格纹陶片、陶环和燧石器等,填补了天津地区的考古遗存编年。
2013年,相关工作人员对歇马台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土了大量考古学实物标本,既有鬲、甗、盆、罐、瓮、尊、豆、钵、纺轮和网坠等生活实用器,也有鼎、豆、壶、盘、匜等仿青铜的陪葬礼器。早期发掘研究表明,歇马台遗址的遗存主要分三期,每期遗存均程度不同地体现出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第一、二期遗存均属青铜时代,第三期遗存属于铁器时代。歇马台遗址地处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汇地带,这次对遗址的发掘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歇马台遗址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编年体系,厘清歇马台遗址的聚落结构与性质。
宝坻区燕秦文化底蕴深厚。秦城古遗址位于宝坻城南4.5公里处,现城垣遗址高3~6米,城垣总长度3000多米,遗址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1989年10月至1990年,试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发现大量的燕国晚期和秦代的板瓦、筒瓦、瓦当、钱币、铜矛、铜簇、石斧等众多文物。出土的“范阳”和“泉州”二县官印具有秦印特征,据研究得知,秦城建于战国晚期,是燕国为防御齐国入侵建的戍城。秦统一后,秦始皇东巡曾两次驻跸于此,故称秦城。按《水经注》记载,此城极可能为秦右北平郡郡治。
另外,宝坻区还有20世纪遗产文化后起之秀。如小靳庄向阳桥,桥为圆弧拱,敞肩式,该桥为文革时期建造,极具时代特色,对研究在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中我区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天津市20世纪遗产的典型范例。
三、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分析
(一)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类型中“好”占总量的3%,文物类型主要为古建筑,主要为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力度较大,保护措施较强。“较好”、“一般”占总量55%和31%,文物类型主要为古遗址和古墓葬,主要分布在耕地,保存力度较强。“较差”和“差”占总量8%和3%。文物类型主要为古遗址和古墓葬,主要分布在耕地,由于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大量实行机械化深翻作业,地表广泛进行平整,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破坏较大。
(二)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损害变化原因分析
经分析,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遗址、古墓葬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量的52%和25%。由于宝坻区是农业大区,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古遗址、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农村耕地。同时,由于宝坻区为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雨量较大,水土流失较为明显,土壤沙漠化日益严重,人为因素为主要是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大量实行机械化深翻作业,地表广泛进行平整,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破坏较大。
四、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启示
(一)切实加强古遗址、古墓葬保护管理工作
宝坻区田野调查面积近1500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1个乡镇、763个行政村,是天津市涉农文物大区。地下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地上文物的保护工作难度更大。地下文物不为人所知,难以掌握分布的确实情况;地下文物一旦发现,必须迅速妥善处理,以免遭到严重破坏。宝坻区不可移动文物类别中古遗址、古墓葬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量的52%和25%,古遗址、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农村耕地,在新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中应加强对原有遗址的保护,对新发现的遗址应加强前期勘探调查。
(二)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普查在册登记文物的保护措施,加强“四有”建设
2012年,已公布《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现正积极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保护协议书签定工作,组建完善了保护小组,为宝坻区新增6处文物保护单位安装了保护标志牌。
(三)利用普查成果制定全区文物工作总体规划
2012年,宝坻区人民政府重新公布全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分别为秦城古遗址、石经幢、宝坻大觉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分别为打扮庄遗址、程泗淀遗址、赵各庄抗日斗争遗址、小靳庄向阳桥、六各庄朝阳桥 、安家桥桥、杨氏民居、吉祥庵。目前,宝坻区已开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调研工作,完成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
(四)将文物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要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管理强的文博专业队伍,切实提高全区文物工作水平。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凡在文保单位和已普查登记的文物点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基建项目,其立项论证、选址等,都必须充分征求文物职能部门意见,依法设置专门文保机构,依法建立群众性文保组织,并指导他们积极开展工作。要大力加强文物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和健全文物保护责任制。工作预案要认真研究、制定、完善,并坚决落到实处。要切实加强文物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盗掘、盗窃和走私贩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因失职、渎职造成文物损坏和流失的,必须依法严惩,对保护文物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贯彻落实“十六字”文物保护方针,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坚持把对重要文物建筑的抢救维修放在首位并优先安排的原则,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加强管理。从2011年起,宝坻区对秦城遗址四周架设护栏,现已架设500米,使乱挖土现象得到扭转,文物安全形势得到明显改善。从2014年起,宝坻区开始实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坻大觉寺的维修保护工程,现已完成对大觉禅寺建筑本体开展的测绘勘察工作,维修工程正在稳步开展加强属地管理原则,完善了“区—乡镇街—村”三级管理网络。同时,不断加强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责任,依法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切实加强文物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加大文物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设,确保文物安全和文化遗产事业有序发展。
(六)发挥文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宝坻区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开放经济、城乡一体和共建共享之路,深入实施环境立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三大发展战略,筑牢新城、园区、乡镇街三大发展平台,加快形成以新型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大力扶持艺术品交易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体系。
宝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20世纪建筑遗产小靳庄向阳桥、郭杨各庄石闸、清扬石闸等文物类型,按照宝坻区文化兴区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应加强20世纪遗产、红色旅游、“文革”文物景观开发利用,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打响“文化宝地”的品牌。
(七)拓宽文化遗产保护视野
从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 从重视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向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以上转变,不断拓宽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从而探索文物开发与保护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