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艺术模仿、“发现”、艺术净化等观点,都对现代电视节目有着深刻的影响力。节目不仅要具有艺术美感,更要注重教化作用,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诗学;精神;电视节目;影响
一、“模仿说”对节目制作的启迪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起源于模仿。“从孩提时候起,人类就具有模仿的本能。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善于模仿。我们喜欢模仿的作品,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喜欢观看对事物的最准确的描述,尽管看到这些事物,比如,最低等动物的形象和尸体的状态,我们会觉得痛苦。这是因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不仅对哲学家,对一般人也是如此。只是对于普通人,他们的学习能力可能更有限。他们喜欢看见相似的东西,因为他们在看的同时,也在获得信息,判断所描述的事物是某一事物,比如,‘这就是那个东西的画像’。”[1]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我们不难看出,基于对由模仿而产生的事物的相似感、熟悉感,使人们更易接受和认同所描述的事物。在现代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于节目定位和栏目制作中要敏锐地把握观众的这种对相似感和熟悉感的偏好。将核心受众牢牢抓住,然后再争取更多的边缘受众。比如《乡村季风》栏目主要的节目观众是农民朋友,节目贴近农民生活,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
二、对“发现说”的新思考
在对悲剧的描述中,亚里士多德提到,情节是悲剧的灵魂。情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发现”。“像‘发现’这个词本身所暗示的,它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面临好运和恶运的两个人,由这个‘发现’而导致或爱或恨得关系。”[2]他认为在所有形式的“发现”中,最好的一种是从事件本身产生出来,通过可能的事件,揭示出结果,引起观众的惊奇。亚里士多德的“发现”说,对传媒业也有着较深远的影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报道中,要求客观性报道,即“用事实说话”,而报道者尽量不掺杂自己的感情成分或思想倾向的诱导。由观众在自己的阅读或观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得出结论。事实证明,观众更喜欢这种通过自己的“发现”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愿意媒体直接给出结论。在电视节目中,有一种“发现”是通过设置悬念来产生的。悬念是诱饵,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观点认为,悬念是“戏剧性故事的讲述者运用更有诱惑力的技巧……来吊你的胃口……从广义上讲,他埋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感情的,然后把它留到最后爆炸。就这样,他能把戏剧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就是悬念。”[3]悬念的设置已经越来越受到电视媒体的重视。比如《新闻调查》、《走进科学》等栏目已经在发展中逐渐强调悬念意识、问题意识。
三、情感净化的功能
《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讲到要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净化。他说“我们知道悲剧结构最好应该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应该描述能够引起怜悯和恐惧情感的事件,这是悲剧模仿艺术的特殊功能。”[4]悲剧的要求是唤醒人们的善良天性,引起人们的怜悯或恐惧情绪,进而在使人们内心的情感得到升华。悲剧中的恐惧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恐惧。悲剧往往会先是让观众感到面对某种压倒一切的力量的那种恐惧,如悲剧中不可抗拒的命运等,然后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却又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高度。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鼓舞振奋。
电视节目的最终宗旨也是要唤醒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们更加笃信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进步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电视本身集视听觉手段于一身,普及性强,反馈及时,它通过深沉或轻松娱乐的方式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颂扬人文精神、净化心灵是电视传播的责任,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本质的关注,应该成为电视文化人不可或缺的品格。
我们要在实践中借鉴和学习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节目制作中,不断丰富节目形式,提升节目思想内涵,博采众长,使节目不仅要具有艺术美感,更要注重教化作用,引导社会向健康、正直、和谐的方向发展。
注释:
[1][2][4]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0.第13、41、47页.
[3]周健、王培锋.论悬念的焦点[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胡智锋、张国涛.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3]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曾祥敏.电视采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章启群.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范志华(1987.4-),女,山东滨州人,现就读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诗学;精神;电视节目;影响
一、“模仿说”对节目制作的启迪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起源于模仿。“从孩提时候起,人类就具有模仿的本能。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善于模仿。我们喜欢模仿的作品,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喜欢观看对事物的最准确的描述,尽管看到这些事物,比如,最低等动物的形象和尸体的状态,我们会觉得痛苦。这是因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不仅对哲学家,对一般人也是如此。只是对于普通人,他们的学习能力可能更有限。他们喜欢看见相似的东西,因为他们在看的同时,也在获得信息,判断所描述的事物是某一事物,比如,‘这就是那个东西的画像’。”[1]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我们不难看出,基于对由模仿而产生的事物的相似感、熟悉感,使人们更易接受和认同所描述的事物。在现代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于节目定位和栏目制作中要敏锐地把握观众的这种对相似感和熟悉感的偏好。将核心受众牢牢抓住,然后再争取更多的边缘受众。比如《乡村季风》栏目主要的节目观众是农民朋友,节目贴近农民生活,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
二、对“发现说”的新思考
在对悲剧的描述中,亚里士多德提到,情节是悲剧的灵魂。情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发现”。“像‘发现’这个词本身所暗示的,它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面临好运和恶运的两个人,由这个‘发现’而导致或爱或恨得关系。”[2]他认为在所有形式的“发现”中,最好的一种是从事件本身产生出来,通过可能的事件,揭示出结果,引起观众的惊奇。亚里士多德的“发现”说,对传媒业也有着较深远的影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报道中,要求客观性报道,即“用事实说话”,而报道者尽量不掺杂自己的感情成分或思想倾向的诱导。由观众在自己的阅读或观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得出结论。事实证明,观众更喜欢这种通过自己的“发现”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愿意媒体直接给出结论。在电视节目中,有一种“发现”是通过设置悬念来产生的。悬念是诱饵,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观点认为,悬念是“戏剧性故事的讲述者运用更有诱惑力的技巧……来吊你的胃口……从广义上讲,他埋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感情的,然后把它留到最后爆炸。就这样,他能把戏剧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就是悬念。”[3]悬念的设置已经越来越受到电视媒体的重视。比如《新闻调查》、《走进科学》等栏目已经在发展中逐渐强调悬念意识、问题意识。
三、情感净化的功能
《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讲到要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情感得到净化。他说“我们知道悲剧结构最好应该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应该描述能够引起怜悯和恐惧情感的事件,这是悲剧模仿艺术的特殊功能。”[4]悲剧的要求是唤醒人们的善良天性,引起人们的怜悯或恐惧情绪,进而在使人们内心的情感得到升华。悲剧中的恐惧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恐惧。悲剧往往会先是让观众感到面对某种压倒一切的力量的那种恐惧,如悲剧中不可抗拒的命运等,然后那令人畏惧的力量却又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高度。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鼓舞振奋。
电视节目的最终宗旨也是要唤醒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们更加笃信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进步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电视本身集视听觉手段于一身,普及性强,反馈及时,它通过深沉或轻松娱乐的方式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颂扬人文精神、净化心灵是电视传播的责任,对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本质的关注,应该成为电视文化人不可或缺的品格。
我们要在实践中借鉴和学习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节目制作中,不断丰富节目形式,提升节目思想内涵,博采众长,使节目不仅要具有艺术美感,更要注重教化作用,引导社会向健康、正直、和谐的方向发展。
注释:
[1][2][4]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0.第13、41、47页.
[3]周健、王培锋.论悬念的焦点[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胡智锋、张国涛.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3]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曾祥敏.电视采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章启群.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范志华(1987.4-),女,山东滨州人,现就读于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