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创新的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总体良好,但也存在发展中的新问题,而“桥头堡”建设大格局和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要求云南旅游必须有一个大的飞跃,十分有必要对旅游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尽快走出一条创新型的旅游发展新路。本文试图就云南的旅游创新提出一点新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旅游创新;创新思路;创新模式
  本文系基金项目:云南财经大学实训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旅游企业管理实务,项目编号:19412100010
  云南地理环境独,旅游资源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特。云南囊括了中国大部分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地貌更是世上独一无二;云南既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有条件天然的休养度假场所;特别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旅游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加上云南是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是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从而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云南旅游发展经历了从“观光接待”到“经济产业”再到“支柱产业”的转变升级过程,然而由于其它省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云南旅游业逐步进入发展的反思期,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与周边省区产生一定差距,2006年1月,云南提出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口号,要求全省进一步深化认识,破解难题,力图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随后,云南旅游进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全省旅游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美誉成为云南丰富独特旅游资源的生动体现。当然,在云南旅游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发展思路陈旧,过度消费生态资源,旅游方式老化,旅游产品简单等,如果不及时解決这些问题,必然影响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央将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列入“十二五”规划,就给云南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9月召开的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强调云南旅游发展要紧紧围绕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克服发展中的问题,保持云南旅游的快速和谐科学发展,云南旅游必须走出一条创新型的新路子。
  一、云南旅游发展中的新问题
  虽然云南在旅游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部分人员只顾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盲目开发旅游业,片面追求旅游收入,缺乏系统规划, 忽视生态平衡,忽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使云南的很多自然遗产和名胜景区沦为城市化的附庸,削弱了应有的内涵和发展潜力, 使旅游资源失去了自身特色。
  (一)过度依赖和开发自然资源的问题严重。据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的研究, 云南生态破坏最轻的主要在滇西北迪庆州、丽江地区一带是云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重点旅游区,但这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情况仍在不断加剧。不少地区在旅游核心景区内破坏水土和林木,大量建设现代饭店和仿古建筑,开发主体只从自身利益出发, 政府部门也重利用轻保护,破坏了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原生性和整体性,使一些名山胜水处于伤痕累累的生态恶化之中。
  (二)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不高、不够完善和规范,旅游模式老化。旅行社分散经营,为争夺客源恶性竞争,管理各自为政;传统旅游客户群多为城市游客,现在相当部分的都市人和年青人选择了驾车或徒步自由行,传统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萎缩为以农村居民或打工族以及老年人为主,客源陕小且不稳定;旅游市场缺乏统一领导和管理,行业管理不健全,竞争不规范,市场定价不完善,特色和优势资源不能按市场规律配置;特别是一些传统旅游线路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老的旅游景点由于超负荷运转和一些人为改造使其质量和文化品位下降等等,这些弊病都严重制约了云南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缺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云南旅游的灵魂在于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正是有了不同民族的特色风俗与独特文化,才赋予云南旅游特有的风格与生命力。近些年云南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却忽视了这一重要性,一味追求现代化流行性,发展模式多追随别人的发展路子,结果是在发展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特有的优势。这种变异实际上丧失了旅游胜地的自然和文化底蕴,而特色的东西一旦丢失再想恢复就几乎不可能了。
  (四)旅游发展观念陈旧,新型旅游模式开发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也相应变化的提升,但一些旅游部门和业内人员的旅游发展观念仍停留在传统发展思路上,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人民对文化生活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旅游发展观念,缺乏旅游思路和方式创新,提升旅游品位的思路不明,措施不力,使云南旅游发展的步伐赶不上时代的要求。
  二、旅游发展创新的必然与思路
  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大格局要求云南旅游必须有大的跨越发展。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并出台的《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确定了发展的五大战略定位、七个重要任务及工作重点。2012年9月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李纪恒省长提出云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核心景区、彰显发展特色、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区域合作和树品牌拓市场6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尽快实现“6个转变”。
  (一)旅游形式个性化。中国的旅游市场发展已经经过了从观光旅游时代发展到休闲度假时代,逐步从休闲度假旅游消费走向多样化旅游消费的时代。目前,我国以旅游景区门票经济为主的观光旅游收入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所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也进一步下降。因此依托云南现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特有植被、高原湖泊加强保护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建立一批森林公园、热带雨林、草原风光,高山古洞等多样性的生态旅游项目,开发适合各类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活动,徒步探险项目,稀有动植物考查调研项目,摄影项目,登山漂流项目等。这样即可以分散主要景区景点的人流压力以利提升旅游品质,又可满足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的多样需要,提高旅游综合收入。   (二)旅游内容丰富化。包括参加民族节日,探险,科考,度假,娱乐,购物,会展等。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的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云南可以依托云南少数民族绚丽奇异的民族文化和风情,创建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模式和基地,向广大中外旅游者展示各种民族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民族节日、风味食品、体育活动、生产劳动等民族风情文化,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游览民族村寨,参加民族节庆,品尝民族餐饮,体验民族歌舞,购买民族商品,领略各种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云南“立体气候”的优越自然条件,尤其是“春城”的气候和地理区位优势,搞好国际国内会展,同时围绕会展旅游需要,配套发展高尔夫球、网球、自行车等文化体育娱乐及会展中心等设施,在组织好一年一度的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和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心会的基础上,办好各种有关体育、文艺、休闲、商贸等大型国内外会议和展览,把昆明建成亚洲著名的国际会展旅游中心。
  (三)加大跨境旅游产品的开发。云南具有8个地州27个县(市)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陆路接壤,与泰国、柬埔寨水路相通,并拥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优势,这为大力开展边境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要按照发展边境旅游的规划要求,对边境旅游的主要口岸和通道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发展成为在周边国家有一定知名度的边境旅游城镇;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和多國旅游精品产品;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招商引资、连锁经营、安全救援、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保护和投诉受理的一体化格局,强化国内旅游交流与合作;推进边境地区国际机场建设,加快开通昆明直飞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等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航线,积极争取开通更多的直通航班;加快湄公河黄金线路合作建设,积极开辟新的边境旅游线路。
  三、建立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加速旅游产业转型。要不断树立整体性开发旅游资源的观念,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将过去过度开发和依赖旅游资源的方法转变到旅游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来,将旅游的资源消费转变为以文化消费为主上来,这样就能即充分展现了云南的文化资源特色,使其得到发扬和传承,同时也减少了对生态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要不断整合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行社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在景区的开发上特别注意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开发和扩大旅游景区和景点建设,减少对旅游景区的人为改造,尽量保持原有的风格和风貌。
  (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是历史渊源、精华沉淀和哲理内核,他渗透于旅游本身而又有具体的显现,地域景观、现代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等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的全部内容。作为民族文化大省云南应突出自身特色,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结合,使云南旅游既突出国际性,又显民族文化性,更富有文化内涵。
  (三)为新旅游模式创造条件。高尔夫、探险、攀岩、自驾车旅游、徒步以及到云南体验少数民族风情都是云南旅游中新的旅游项目。高尔夫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经济对地区旅游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云南体验经济的新亮点。目前昆明已建成分别由国际高尔夫大师设计的山地和湖畔两个18洞72杆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吸引了大批来自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新老顾客;自驾车旅游,甚至自驾车跨国旅游也成为云南旅游新的时尚,徒步攀登高山峡谷,充分领略云南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也成为一部分人的追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和扩大这些新的项目带来的收入,云南要加大这些方面的旅游投入,为这些旅游新项目创造必需和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便能留住和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加快乡村公路的建设,加强湖泊水域的管理,不断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提高旅游区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与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同时也要加强旅游安全防范,完善旅游预警机制。
  当前云南旅游业虽然面临二次创业的艰难时刻,但也有当前桥头堡建设为云南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为它将云南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将更有利于云南旅游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大通道、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和进一步改善我省旅游交通通达条件,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竞争力,更有利于把云南建成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性区域旅游集散地,全面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高职学院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后,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本科院校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质量不能深入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企业参与高职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之后,教师可以逐渐改变教育理念和方式,在教学活动当中以培养技能实践型人才为宗旨,提高了自身的综合执教能力,也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企业;“双师型”;人才培养  企业参与高职学院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双师型人才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它是我国几十年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宝贵结晶,是民族区域政策和制度的法律化标志。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自治的标志。自治权行使是否妥当直接影响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通过提高对自治权行使的认识,明确党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和自治机关的关系等措施来保证自治权的有效行使,以促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的世纪中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
期刊
摘 要: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面设计随之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现代平面设计从创新性和审美性角度不断进行完善,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从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性和审美性角度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发展提出一些策略,从而为推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性与审美性提供借鉴,推动平面设计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创新性;审美性  现代平面设计主要包括网
期刊
摘要:数学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教育专家积极引进一种电子书包的模式教学,主要是针对培养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扩展能力。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电子书包的项目开始广泛的推行开来,本文的笔者就小学阶段的数学电子书包的可行性案例分析,有效的指出现阶段推进该教学方式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数学;电子书包;信息技术  G623.5  一、电子书包环境应用可行性意义分析  1.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防水材料是土木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土木工程中许多部位都离不开防水材料,如房屋建筑的屋面、地下室防水、公路桥梁的桥面防水、水利工程中的防水等。防水材料质量的优劣与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  关键词:工程;防水;材料;应用  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防水材料品种繁多,但主要有三类,即:自防水类(如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等)、覆盖类(如金属或塑料屋面板、覆面瓦等)、贴涂类(如高分子
期刊
凸轮廓形磨削曲线的通用数学模型包括:升程表数据转换为直角坐标值的数学模型;磨削速度和加速度及磨削位置相对应的磨削曲线数学模型。在加工一个凸轮时,会依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得出坐标轴对应的关系和凸轮升程表,凸轮升程表包括对应的每度升程数值和转角。我们需要在平面坐标系中描述凸轮廓形的曲线,首先需要将凸轮升程表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数值,从而将升程表中的原始工艺数据转换为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数值,这样才能绘制出凸
期刊
绘本故事是幼儿园开展语言教学以及情感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以生动简单的画面、富有深意却又趣味盎然的情节,深深吸引着幼儿的眼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方法.在情感教
G633.6  《角》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主要是认识角及角的表示方法,能准确使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度数。  由于角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的平面幾何图形,那么我就找到了本节课的切入点,由生活当中与有关角的实物进行导入,三角形的屋顶、张开的圆规、剪刀、楼梯的拐角,挂钟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角的印象,又给七年级的学生带到一种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