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爱乐》栏目纪实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ianqi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唐俊乔
  
  笛声清晰、响亮;吐音技巧干净利落,颗粒性强;柔美的长音、循环运气、音色恬美、线条起伏有序……,这就是唐俊乔演奏的特点。
  上海民族乐团笛子声部首席唐俊乔引人关注的是:前不久在大剧院与大型乐队合作的杨青作品《苍》音乐会。我曾在不同场合聆听过许多人演奏,但聆听年轻的唐俊乔的演绎实在有别于他人,那种投入,那种入微的气息控制不得不使人叫绝。一首古老的民谣衍化为一支生生不息的生命颂歌,其中的痛苦、喜悦、迷惘、向往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作曲家杨杰告诉我:“此曲在音域上运用近三个八度,在超高音开放及运用上可说更上一层楼。而在变化音的自由使用,也使得吹笛者面对传统竹笛音孔不足,需按半孔方式来达到作曲家的要求,是一首突破传统演奏法、极具挑战性的作品。”或许演奏者成功的演绎,于是,在第六届台北国际笛子协奏曲比赛中,唐俊乔以演奏此曲获得银奖。
  认识了唐俊乔,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准知道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俺们东北人”,直爽的性格,率真的脾气,用不着对她有所“遮挡”。在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时,他用六孔笛演奏十二音在音乐界引起关注,继而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先后师从笛子名师赵松庭和俞逊发。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
  作为东北人的唐俊乔面对改革开放的上海发自肺腑的由衷喜欢,据说,前不久,美国有关团体发出邀请,希望他加盟,被他婉拒了,因为,他所在的乐团,所在的声调使他无比骄傲。
  唐俊乔对笛子这一古老的乐器如何开拓更广泛的青年人欣赏范围,一直在探索。与青年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家朱磊合作演奏《挂红灯》,得到许多年轻人喜欢。
  关注唐俊乔,关注我们民族音乐的新一辈。
  
  爱乐快递
  
  △2月12日,广州星海音乐厅高朋满座,一台名为《龙腾盛世新春音乐会》从全国请来了民乐界顶级人物,上海的俞逊发、罗小慈,北京的宋飞、山东的胡天泉、广东的杨小琳等,这无疑是广东高雅音乐的又一次盛会。
  △2月20日,上海歌剧院女歌唱家方琼应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之邀,在新加坡音乐剧场举行独唱音乐会。
  △2月20,由上海大剧院和悉尼歌剧院联手举办的“2000的跨越——经典盛演卫星双方传送音乐会”由上海、映视国际歌际颇道、澳大利亚ABC电视台向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转播。
  △2月22日,“孔雀公主”杨丽萍从西双版纳请来四位民间艺人为她的上海独舞晚会伴舞。这四位民间艺人都是阿公阿婆级的人物,个个身怀绝技。其中一位腹中“藏”有2000首当地独特的乐器——独弦琴的曲目;另有一位老婆婆则有一边吹萧一边演唱的本事;还有一位老公公,身体前倾边打鼓边旋转,看似随时就要被旋转的离心力甩出去,却始终稳稳当当。据说,这些老艺人是第一次走出深山老林。 吴申
其他文献
本报讯 “华人第一男高音”莫华伦将于2月19日这个新千年第一个元宵佳节,放歌北京世纪剧院,以歌声和激情与北京观众共享浪漫与温馨。  莫华伦幼儿年时离开北京,在美国完成了他的学业,在德国找到了他歌剧事业腾飞的起点。近几年,莫华伦在北京主演了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卡门》,并频繁出现在新年音乐会和重大庆典晚会上,成为国内舞台最活跃的海外华人歌唱家。  虽然,莫华伦的求学与成名都在西方,他在
期刊
爱乐快递  刚刚获得第七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金编钟大奖”的专题音乐节目《龙吟》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正月十五堂而皇之地搬上美琪大戏院的音乐舞台。  据该节目的编创者毕志光介绍,为何叫“龙吟”,因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古代就有以“龙吟”来命名的琴曲,并把优美的笛声比作龙吟,所以,“龙吟”还象征着中国音乐。  这套音乐节目从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八千年前的骨笛开始,一直讲到近代名曲《春江花月
期刊
1994年毁于火海的欧洲第二大歌剧院(仅次于巴黎的BASTILL歌剧院)——西班牙巴塞巴那LICEU大剧院,在经历了近3年的重建和修缮后,终于从废墟中拔地而起,亮相世人。  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洛·贝尔冈齐高兴地说“修复后的LICEU和原来一样,只是比以前更漂亮了!”。负责修复歌剧院的建筑设计师伊格奈西·索拉莫拉莱斯也为能成功地尚袭老LICEU的漂亮颜色、结构布局和质地而感到荣耀。  此次新修
期刊
春节前就听说新排的贺岁京剧《宰相刘罗锅》,是力求要“好看好玩”。一出戏,这样定位,让观众未闻其声就先有了几分新切感,诱惑着你想进剧场瞅瞅。  趁着大过年的喜兴劲儿,笔者走进了长安大戏院。一进大厅,见卖节目半日就是一景:多折贴子式的大红节目单,设计得古香古色,还与邮政部门合作,使这风格别样的节目单兼有首日封的收藏价值。虽标价20元,但戏迷们觉着物有所值,不少人在排队购买并加盖上6枚纪念邮戳。这可谓宣
期刊
著名诗人、翻译家、国际活动家朱子奇的新文集《心灵的回声》,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出版的22本著作、译作。  谈到他的诗作成就,他竟说和音乐的结缘有关。朱子奇1920年生于湖南边城汝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和在本县女子学校当校长的祖母一起生活。祖母喜欢唱歌,更喜欢唱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古曲《满江红》、《木兰辞》,使他从小爱憎分明。在他幼小心灵中不灭的是共产党员的堂姑姑教她唱的《打倒列强》的歌声
期刊
“人人网站”http://sandy lam.renren.com近日推出林忆莲的独家个人网页,呈现给网友很多的有关林忆莲的精彩报道。另外她的首次网络聊天室已在元月28日晚上7:30分在renren.com上举行。renren.com是一个全球华人社区网站renren.com已开辟“上人人找名人”的娱乐新天地,已密集邀请大牌艺人来网上聊天,并制作艺人网络独家访谈。凭借网络的特性可以让您最关心艺人的
期刊
爵士(Jazz)一词从何起源?什么意思?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本世纪初在密西西比洲的威克斯堡(Vicksberg)某小乐队有个叫查尔斯·华盛顿(Charls Washington)的鼓手,风头出尽,名噪一时,每当乐队演奏迟缓时,指挥就大叫:“ New Chaz!”(Charles的简读),来激动演奏者们。Chaz逐渐演变为 Jazz。  第二种说法是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New Orleans)早
期刊
20年前,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曾经访问北京,并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此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斯特恩的访问就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打开了一扇窗户,使世界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为了纪念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北京国际音乐节准备邀请斯特恩先生再次访华,并与李德伦合作演出20年前他们曾经演出过的曲目——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除此这外,音乐节还安排曾经在影片中出现过的三个学习音乐
期刊
全国校园歌曲创作评选活动自99年12月6日正式启动以来,已收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稿件400余件,活动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在来信中,参与者热情称赞这次活动办得好,办得及时。北京作者曲林麟说:“创编一些思想内容健康、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并寓教于乐的好听的歌,确是当务之急并应成为一项长期的大事和重要工作来做。”哈尔滨作者李良说:“近年来每当听到广大青少年唱起那些‘爱呀爱’,的流行歌曲时,心里便感到特
期刊
2月3日至11日期间,亿唐网站www.etang.com举办了“新千年——爱情真言调查活动”,控寻当代青年对十大爱情问题的看法。同时,亿唐公司于2月14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阳光俱乐部举办了“欢聚亿唐一瓦伦汀”大派对。  本次活动是亿唐和MTV音乐电视频道的第一次合作。双方都志在关注中国年轻一代引导年轻人积极向上,丰富年轻人的娱乐生活。亿唐副总裁王怀东说:“亿唐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网站。亿唐将有更多的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