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电力系统中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及发展,功能技术水平也已经日臻完善。本文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方式和应用,以及阐述了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方式应用
  1、关于电气自动化监控的几种方式
  1.1 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预要求也不高,系统的设计也很简单便捷。但是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系统的每个功能都汇集到一个处理器进行监控,处理器的任务会很艰巨危险,因此处理速度会受到影响。
  1.2 远程监控方式
   最初研发的自动化系统主要是远程控制装置,主要应用的是模拟电路,由电话继电器、电子管等分立元件组成。这一阶段的自动控制系统不涉及到软件。主要由硬件来完成数据集中及判别,无法完成自动控制和远程调解。它们对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装置,相互之间独立运行,没有故障诊断能力,在运行中若自身出现故障,不能提供告警信息,有的甚至会影响电网安全。
  1.3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得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及优点,对于不同的间隙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隙的大小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所有优点之外,还应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也应该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升,任一装置故障仅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将来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2、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
  2.1 集中模式
   集中模式也就是传统的硬接线方式,将强电信号转变为弱电信号,采用空接点方式和 4mA~20mA 标准直流信号,通过电缆硬接线将电气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一对一接至DCS 的 I/O 模件柜,进入 DCS 进行组态,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监控。这种模式又分为直接 I/O接入方式和远程 I/0 接入方式两种,前者是将电缆接至电子间集中组屏,后者是在数据较集中且离主控室较远的电气设备现场设立远程 I/0 采集柜,然后通过通信方式与 DCS 控制主机相连,两者具有相同的实现技术,本质上没有区别。电气量的采集集中组屏,便于管理,设备运行环境好;硬接线方式成熟,响应速度快。缺点主要有:电缆数量大,电缆安装工程量比较大,长距离电缆引进的干扰也可能影响了DCS的可靠性;DCS 系统按“点”收费,不仅投资大,而且只有重要的电气量才能进入 DCS,系统监测的电气信息不完整;所有信息量都要集中汇总至 DCS 系统,风险集中,影响了系统可靠性;由于 DCS 调试一般是最后才进行,采用集中模式经常难以满足倒送厂用电的要求;没有独立的电气监控主站系统,没有办法完成复杂的电气运行管理工作(如防误、事故追忆、继电保护运行与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录波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不能及时实现电气的“综合自动化”。
  2.2 分层分布式模式
   间隔层是由开端保护测控单元组成的,是利用面向电气一次回路及电气之间间隔的方式进行设计,将测控单元和保护单元按时分布安装在每个开关柜及其他一次设备附近。网络层由通信管理机、光纤或电缆网络构成,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数据汇总、规约转换、转送数据和传控制命令的功能。站级监控层通过通信网络,对间隔层进行管理和替换信息。间隔层测控开端就地安装,减少了占用面积,各装置功能独立,组态灵活,可靠性高。模拟量采用交流样本,节省二次电缆,降低了成本,抗干扰能力增强,系统采集的数据也得到了大大提高。系统采集的数据量提高,监控信息完整,能实现在远方对保护定值的修正及信号回复,运行操作方便。分布式结构方便系统扩大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的(部件)正常运行。设置独立的电气监控主站,便于分步调试和运行,满足倒送电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厂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
  3、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与国外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所以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开发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3.1 保护、控制、测量一体化
   鉴于目前的运行体制、人员配备、专业分工,我国的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站内监控采集数据而保护相对独立的模式,以提供较清晰的事故分析和处理的界面。但是从技术合理性、减少设备重复配置、简化维护工作量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考虑,将保护与控制、测量结合在一起会更有优势。
  3.2 国际标准的应用
   近年来,IED 电力自动化方面有了广泛应用。为了实现不同厂家 IED 设备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使厂站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成为开发系统,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IEC61850 国际标准。为了与国际接轨,国内已经开始了基于 IEC61850 标准的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产品研发,相信这将是未来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
  3.3 以太网技术的兴起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多,對通讯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以速度快、传输数据量大为特点的以太网满足了这一要求。以太网最典型的应用形式是 Ethernet+TCP/IP。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继承了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工业过程应用,产生新一代以以太网为核心的现场总线技术。
  4、结语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这也使得电网管理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使一些概念不断被更新和修正,传统的技术界线逐渐模糊,各种原来看似不相关联的技术会彼此融合和渗透,这些推动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围之内,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运行。本文论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必要性等基本方面,详细分析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环节以及必要手段并提出解决办
期刊
前言:  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0%以上,如何利用山地地形,进行城市建设开发,一直是全球规划和建筑业关心的重点。本文结合自身主持的一个山区丘陵地带的大型社区规划,总结了丘陵地区规划建设和投资开发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广州九龙潭水库周边地区可开发用地面积有14.1平方公里,山地地形地质复杂,生态环保要求。经过设计后总结的经验大体分为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建设要点两部分。  对山地规划经验的总结将有利于;更多
期刊
摘要: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发展永恒的话题。水电厂保证安全生产、可靠运行的基础管理,是水电厂实现集中调度、经济运行的基础。通过运行管理,确保水电厂安全生产和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针对水电厂运行人员存在工作消极、被动情况,就如何改进展开探讨,从激励机制、技能培训、企业文化活动与值班人员短缺矛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健词: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经济效益    1 前言  
期刊
摘要:智能配电网, 顾名思义,就是配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分为两个部分,智能输电网和智能配电网,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是以配电网为中心来对电网进行实施建设、运行、维护, 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达到使用安全的目标。我国在城区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满足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也推动了我国智能电网研究的发展。    关键字:智能配电网;建设;发展    一、城区建设
期刊
文摘:公路路基工程是公路质量的基础,施工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的成本控制问题。本文对公路路基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  关健词:公路;路基工程;成本控制  1引言: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公路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也越来越多,企业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还需要考虑到成本的控制问题。现代社会,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期刊
摘要:近几年,新型的墙体材料和保温节能材料在节能住宅普遍应用后,建筑外墙出现渗漏水现象也是节能住宅用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烦恼。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建筑外墙渗漏的成因,为根本性解决这一难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外墙;渗漏原因;防治对策  1前言  长时间以来住宅建筑外墙渗漏水问题一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有屋面漏水、粉刷层脱落和墙壁渗漏等
期刊
摘要:本文叙述了GPS动态测量技术(RTK)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GPS动态测量技术在存在的优越性和不足分别进行分析,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测量技术的优点并考虑其不足,提出更好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RTK;动态测量;优劣性  引言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Real Time Kinematic)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RTK测量技术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RTK测量技术因其精度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中国目前的基础施工中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措施;质量一.概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市,而平均的可使用土地却在不断减少。这就使得房屋的建筑不得不向高层建筑发展,这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挑战,对基础施工的要求更是一直增高。建筑基础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基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质,水压,水量,水温,对排水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以上方面,很大成度取决于排水管道施工工程的质量.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建设市政给排水管道在设计应用阶段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参考建议。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排水管道; 污水管道   引言   按照国家传统设计方法建成的
期刊
摘要:AC型沥青路面的体积指标是影响着道路质量的重要参数,其中空隙率较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路面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抗老化性,疲劳耐久性。因此,应该合理控制空隙率的范围,来保证AC型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高温性能;水稳定性;抗老化性  1.前言  AC型沥青混合料是我国传统的路面材料,采用了连续密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拌合而成,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经压实后,密实度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