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GPS动态测量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叙述了GPS动态测量技术(RTK)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GPS动态测量技术在存在的优越性和不足分别进行分析,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测量技术的优点并考虑其不足,提出更好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RTK;动态测量;优劣性
  引言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Real Time Kinematic)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RTK测量技术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RTK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和高效性,使得其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实时动态测量技术,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地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是GPS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具有定点速度快,误差不积累,节省人力,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图以及图根控制等测绘领域。虽然RTK定位的测量精度可达厘米级,并且置信度可以达到99.9%,但RTK毕竟与静态测量或快速静态测量不同,RTK需要通过初始化过程在野外实时计算出整周未知数。由于初始化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差,例如数据链传输过程中外界环境电磁波影响产生的误差甚至错误,实际观测中有可能会导致整周未知数虽然求解出来了,但求解答结果不可靠或不正确,因此,和GPS静态测量相比,RTK测量更容易出错,必须通过对RTK测量成果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观测到成果精确可靠。
  1. GPS动态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GPS动态测量技术(RTK)的基本工作原理可分为两部分阐述。
  1.1实时载波相位差分
  众所周知,我们在进行GPS定位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消除误差源,必须将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步工作,GPS静态测量是将各个接收机独立工作观测,并使用处理软件进行差分解算。在RTK测量单方面来说,仍然是差分解算,但这是实时的差分计算。所以说,两台接收机(一台流动站,一台基准站)都在观测卫星数据,同时,基准站也通过接收机发射电台,把所接收到的载波相位信号或载波相位差分改正信号发射出去;那么,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和电台接收机准站的电台信号;在这两信号的基础上,流动站的固化软件便可以实现差分计算,从而可以精确地定出基准站与流动站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
  1.2 坐标转换
  空间相对位置关系不是我们要的最终值,因此还有一步工作就是把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纳入我们需要的坐标系中。GPS直接反映的是WGS-84坐标,而我们平时用的则是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所以要通过坐标转换把GPS的观测成果变成我们需要的坐标。这个工作有多种模型可以实现,我们的软件采用的是平面与高程分开转换,平面坐标变转换采用先将GPS测得成果投影成平面坐标,在用已知控制点计算二维相似变换的四参数,高程则采用平面拟合或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利用已知水准点计算出该测区的待测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他们的高程。
  2. RTK 测量技术的优越性
  GPS 动态定位技术(RTK)是否能顺利进行测量作业,其关键因素是无线电数据链电台的本身性能、环境无线电的干扰情况、设备的架设、参考站的选址、发射天线的类型等等有着直接的关系。用GPS动态定位技术在测量方面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定位id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无误差积累。跟全站仪等仪器不通,全站仪在经多次搬站后,会存在误差累积的状况,搬的次数越多,累积误差就越大,而RTK就没有,只要工作条件满足RTK的基本要求,且在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精度不会发生变化,平面和高程的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2.2 作业高效、方便快捷。在一般作业的地形形势下,RTK作业半径为10KM左右,大大的减少了设点需求和测量仪器的搬迁次数,且操作人员少,只需一人,坐标生成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成本低,效率高。
  2.3 操作简单,容易方便,处理数据能力强。只需进行简单的参数设置,移动站便可边走边测得坐标或进行工程放样。数据处理、转换、输入、输出和储存能力强,并能方便、迅速地与全站仪、计算机等进行数据通信。
  2.4不受传统测量通视条件的限制,RTK技术对两点间的光学通视没有要求,只要求满足对天基本通视和电磁波通视,所以,跟传统的测量比,RTK技术所受的外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相对来说要小很多,传统测量因地形复杂、地物障礙等因素不能正常通视地区,对RTK来说,只要能满足其基本工作条件,它都能进行作业。
  2.5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测绘功能强大。RTK能使用各种测绘的内、外作业,流动站利用软件控制系统,不用人工去操作就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大大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降低人为误差,确保作业精度。
  3. RTK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
  RTK测量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测量界最常用的工具。但是它并不是能胜任所有的测量工作,它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影响GPS动态测量技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高程异常问题
  RTK作业模式对高程的转换要求必须精确。但是我国现有的高程异常图存在误差,尤其是在山区,误差更大,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没有。这就加大了GPS大地高程转换至海拔高程工作的困难,精度也变得不均匀。
  3.2 数据链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数据链传输过程中会受到障碍物和高频信号源的干扰,在山区和城市楼房密集区数据链传输信号常会受到限制,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大大衰减,严重影响到作业的半径和作业的精度。
  3.3多路径效应的问题
  多路径效应是RTK定位测量误差中最严重的一种误差,在一般的情况下,多路径误差可达在1~5cm,而且多路径误差的大小会发生周期变化,一般以5~20min为周期。同时多路径效应的问题也是GPS静态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3.4检测环境的影响
  在中午电离层的干扰大,共用卫星数较少,GPS常会出现连接不到所需卫星的情况,故导致长时间不能初始化,有时还会直接导致不能进行初始化,进而不能进行动态测量。另外,RTK信号还受其他干扰源的影响,如电视台、反射物、无线电发射站、微波站、高压线等。
  3.5受卫星状况限制
  在没有足够的卫星数的情况下,会影响RTK的初始化完成,在城市高楼密布区、高山峡谷的深处、密集森林区卫星信号会长时间被遮挡,严重影响到一天在中可作业时间,且还会导致失锁现象。RTK测量还与数据链的性能及卫星的分布有关,并且测量的结果为独立观测值,缺乏兼容性和检验。
  3.6初始化的时间
  初始化是RTK系统能不能进行实时准确定位的最关键一步,在林区、山区及城市楼房密集区等地作业时,会有较多的GPS卫星信号被阻挡,故易引起卫星失锁参考站的数据信号发生中断,初始化的时间较长,有时还需要重新初始化,使得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降低。
  3.7电台电量不足问题
  RTK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都不如及全站仪,特别是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RTK比较容易受数据链传输状况、卫星状况、天气状况影响的原因。在不同的RTK作业系统中,所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差别。
  此外,GPS动态测量技术还受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轨道误差,和 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等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动态测量技术存在很多优秀的方面,如果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数量,降低工作成本。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像卫星、工作环境等因素都能影响到测量的精度和测量时间。只有理解GPS动态测量技术的忧缺点,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考虑到不足,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其他文献
【摘要】  建筑能耗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如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而其中的围护结构是建筑整个结构中耗能最大的部分,因此,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首先要从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开始。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外墙外保温    引言  推广建筑节能,主要是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建筑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不透明围护结构有墙
期刊
摘要: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不仅是作为一门学科或一门技术,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其价值,经济学家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到城市建设中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文章从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入手,探讨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法。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念;生态城市;城市规划    0.前言  
期刊
【摘要】投标决策阶段和施工中的经济索赔决定了施工单位的盈利状况,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施工单位在投标决策阶段和施工中的经济索赔。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施工单位 投标与索赔  2003 年7 月1 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开始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开创了工程预算工作的新格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实施又进一步促使新的计价模式将在统一计价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它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如雨后春笋,日新日异。但在消防设计的立足点上出现了新问题, 比如存在点火源多、 安全疏散困难、 扑救难度大等问题,因此, 急需为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设计寻找新思路, 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的防火结构设计和防火疏散设计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 防火疏散设计  前言  从城市建设角度来看,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可
期刊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施工企业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事关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强工程的造价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围之内,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运行。本文论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必要性等基本方面,详细分析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环节以及必要手段并提出解决办
期刊
前言:  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0%以上,如何利用山地地形,进行城市建设开发,一直是全球规划和建筑业关心的重点。本文结合自身主持的一个山区丘陵地带的大型社区规划,总结了丘陵地区规划建设和投资开发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广州九龙潭水库周边地区可开发用地面积有14.1平方公里,山地地形地质复杂,生态环保要求。经过设计后总结的经验大体分为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建设要点两部分。  对山地规划经验的总结将有利于;更多
期刊
摘要: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发展永恒的话题。水电厂保证安全生产、可靠运行的基础管理,是水电厂实现集中调度、经济运行的基础。通过运行管理,确保水电厂安全生产和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针对水电厂运行人员存在工作消极、被动情况,就如何改进展开探讨,从激励机制、技能培训、企业文化活动与值班人员短缺矛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健词:水电厂;调度;运行管理;经济效益    1 前言  
期刊
摘要:智能配电网, 顾名思义,就是配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分为两个部分,智能输电网和智能配电网,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是以配电网为中心来对电网进行实施建设、运行、维护, 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达到使用安全的目标。我国在城区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满足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也推动了我国智能电网研究的发展。    关键字:智能配电网;建设;发展    一、城区建设
期刊
文摘:公路路基工程是公路质量的基础,施工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的成本控制问题。本文对公路路基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  关健词:公路;路基工程;成本控制  1引言: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公路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也越来越多,企业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还需要考虑到成本的控制问题。现代社会,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期刊
摘要:近几年,新型的墙体材料和保温节能材料在节能住宅普遍应用后,建筑外墙出现渗漏水现象也是节能住宅用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烦恼。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建筑外墙渗漏的成因,为根本性解决这一难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外墙;渗漏原因;防治对策  1前言  长时间以来住宅建筑外墙渗漏水问题一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主要有屋面漏水、粉刷层脱落和墙壁渗漏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