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结构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船体结构与制图》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特点,针对教学过程中收集的学生学习上的具体情况,探索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使得教学过程能够实践与理论结合,形成教学理论和课程实践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船体结构与制图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2(a)-0204-02
  《船体结构与制图》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了船体结构识读部分以及船体制图及图纸绘制部分,船体结构部分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船舶的结构形式和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和特点,而船体制图部分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船体制图的标准规定,能较熟练地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基本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这门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1]。通过总结近几年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我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思索和改革。
  1 《船体构造与制图》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密切
  由于《船体结构与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低年级学习。大多数学生在这个阶段,对于船体的实际构造比较陌生,在识读图纸时缺乏空间思维,难以将二维的图纸与三维的实际船体结构联系起来,导致多数学生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而没有建立起系统的认知,到实习阶段见到船体结构也不能准确的将其与课程知识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2]。
  1.2 教学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
  该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准确认识船体结构、识读并绘制船体图纸,这一培养目标如果没有一定的上船参观实习作保障,仅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的。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多数学校的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讲授的模式,且主要借助PPT这一教学手段完成,没有针对学生由于上船实习参观机会有限所导致的对实船结构形式、布置及空间想象力缺乏的这些关键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弥补,教学针对性较弱,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3 考核形式单一,与教学要求结合度不高
  《船体构造与制图》作为一门对理论与实践均有较高要求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船体型线图、总布置图、基本结构图、典型横剖面图等船体图纸的绘制原理、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图纸绘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设置理论课时外还应设有与理论课时相当的实验课时,用于指导学生绘图。但该门课程的考核形式通常为理论考试,实验课程绘制的船体图纸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并未很好地体现出实践教学的效果及教学大纲对于绘图实践能力的要求,考核形式与教学要求结合度不高。
  2 《船体构造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程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改革,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1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由于该门课程强调对船体结构的掌握,如果只依靠理论图纸,很难对结构特征、布置有清晰直观的认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能够在课程进程中合理安排上船参观实习,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实船结构,因此,需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加学生实习频率。在学院领导的积极推进下,我院依托国有造船厂及航运公司建设了多个实习基地,在原有大三认识实习及大四生产实习的基础上,专门针对本门课程,在船体结构部分课时结束后安排实船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中来,同时,通过对实际船体结构的观察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
  2.2 探索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课程初期,对于结构的布置、连接形式等缺乏系统的认知,而在船体制图部分,尤其是型线图的各剖线的形成原理、平面图纸与立体外形的对应关系,也不够清晰,这些问题主要都是由于对实船结构的陌生及空间想象力的缺乏,导致其难以准确的构建起船体结构的空间模型造成的。虽然实船实习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由于场地、时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过多次数的实习是难以达到的。并且,实船的观察往往对部分结构的认识作用较大,对于船舶整体骨架形式以及船体图纸的绘制原理的辅助作用并不明显,仍然需要探究更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本课程小组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ANSYS联立了船体的三维模型,包括骨材部分,结合教学进度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船体分段的缩比木质模型,通过立体模型展示,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型线图学习时反映出问题,课程小组利用CAD的三维绘图功能,基于教材中提供的50m冷藏船型線图,将各纵剖线、各横剖线及各条水线按照其空间位置建出,形成由型线包围的船体外板轮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型线图生成原理可在CAD中完成对应操作。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其学习兴趣。
  2.3 考核方式多样化,注重与实践能力结合
  科学的考核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也是教师检测施教的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参考依据[3]。《船体结构与制图》作为一门对理论和实践都有较高要求的课程,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又要考核学生实际的绘图能力,且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应同等重要,由于课程安排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上机绘图,在确定最终成绩时,不能只看卷面的理论成绩,还要与平时的上机作业、学习情况等相结合,全面评定最终成绩。只有通过全面的考核,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4]。
  2.4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师提升途径
  教学质量高低,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船体结构与制图》由于其课程特点,对教师的理论及实践能力也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能够清晰地描述船体结构的特点、形式及布置,阐述船体图纸的绘制原理,还要熟练运用CAD软件指导学生绘图。同时,课程设置中安排了实船参观,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对于船体结构有理论上的认识,还要对实船结构较为熟悉,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的要求,对于船厂或设计院所实践经验较少的教师而言是比较高的。因此,本课程组一方面加强年轻教师的导师辅导制度,为课程组每一位年轻教师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年轻老师通过听课、协助指导上机、实习等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后续的独立上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学院积极支持年轻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包括去设计单位、船厂进行短期实习,通过亲身参与船舶的设计建造过程,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
  3 结语
  《船舶结构与制图》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结合课程特点,将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通过在巩固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育,丰富考核方式,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改进,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永祥.船体制图[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永正,屠艳,任华胜,等.船体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06-108.
  [3] 罗霁.《船体结构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26):201.
  [4] 吴春芳,彭公武.将兴趣引入到教学中去——高职船体识图与制图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现代交际,2010(1):54
其他文献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阅读技能包括理解主题和中心思想、辨认主题展开的重要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和短语的含义、进行适当的推理。文章拟从篇章、段落、句
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多关注个体发展.当前,我们应当把教育改革的目光移注于思考人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立足于为个体发展服务,以利于整个社会造就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当前课程改革中改革力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我们教材研究人员、教学人员都应跳出以往对教材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框框。着眼于通过加强
伴随着“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育人理念的不断普及,普通高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理念、教学理论实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然而目前普通高校
近年来,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制造业应用广泛,如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不仅加工的范围比较广,加工的工艺也比较复杂,同时加工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