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必由之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现实力量,提升国家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价值观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资源,软实力实际上是一种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力,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实质就是国家核心价值的竞争。国家核心价值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灵魂。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内在价值基点是以人为本;基本价值追求是和平与发展;最高价值目标是和谐。
关键词: 和平发展; 软实力; 核心价值; 以人为本; 和谐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73-9973(2010)02-0078-04
Construction of Soft Pow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Strategy
WANG Yong-zhi , ZHANG Yong-tao
(Graduate School,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China’s development is a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only way of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oft power is an important realistic power. To promote soft power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China to achieve peaceful development. Values are the core of a country’s soft power resources. In fact, soft power is an identical power of national core values. Competition of national core values is substantially soft power competition among nations. National core values are the soul of Chinese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China’s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the inherent value basis is human-oriented; the basic value pursuit is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highest value aim is harmony.
Key words: peaceful development; soft power; core values; human-oriented; harmony
大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基本走向,回顾15世纪以来的大国关系史,我们发现侵略、掠夺、扩张和战争无不是大国交往的常态,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也正是这样开始的。今天,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再循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老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然战略选择。那么,中国应该怎样实现和平发展呢?和平发展战略与软实力建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应该怎样建设国家软实力呢?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阐述。
一、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力量源泉
国家实力是一个综合体,从构成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实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组成的,硬实力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力量,它为软实力提供基本的物质支撑;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非实体性力量,作为硬实力的无形延伸,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基本的精神动力。硬实力和软实力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对一个国家的实力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使国家实力结构更趋于合理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在一个国家成长的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不一定会同步发展,表现出时间上的先后性。在国家成长的初级阶段,硬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常常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成就的主要指标,但是,随着国家发展的逐步推进,硬实力指标的重要性会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软实力的重要性将会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更多地表现在硬实力建设方面,以往我们过于强调经济建设,在注重硬性经济指标提升的同时,忽略了软实力建设,导致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上的不同步、不平衡。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软实力具有“缓和性”和“融入性”,这与和平发展所强调“和平性”和“共存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应该说,软实力能够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力量来源,加强软实力建设是中国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家影响力,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能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软实力建设,就成为中国能否顺利地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软实力建设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中国自身发展,实现大国成长的基本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今天,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国家成长所倚重的一种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性力量。作为“一种重要的现实”,[1]软实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
(二)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支撑
软实力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从短期来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并不明显,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很突出;从长期来看,软实力是一种的重要战略支撑,对国家实现持续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不足以支撑起强大的国家实力,文化、价值、外交、发展模式等软实力必不可少。软实力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等硬实力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成长具有战略性和决定性意义。因此,提升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战略诉求,在判断时代主题的基础上,积极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软实力战略,是一个国家抓住国际机遇、迎接国际挑战的现实选择。
软实力制约着硬实力战略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制约性愈发明显,例如美国自恃强大的军事实力,执意挑战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推行单边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依靠军事力量解决国际争端,但是在赢得战争的同时,国家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美国所面临的战略困境从根本上说明了国家软实力战略的重要性,可以说,软实力战略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和荣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整体战略走向。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从战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软实力建设是中国打破大国崛起悖论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向,是中国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2]8-9近几年,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软实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软实力建设已经被纳入到了国家的整体战略考量之中。
(三)软实力是中国消除国际社会顾虑的最佳选择
作为一种潜在性力量,软实力无形且无处不在,正如自由市场上“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左右着国家的行为。软实力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以实现由无形到有形的转换。软实力的形式转换内含着力量的转换,通过文化交流、情感沟通和价值认同,最终在潜移默化中生长、积淀和提升。软实力追求一种非零和状态,鼓励通过接触、融入和交流的形式达到共赢。因此,软实力与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基本诉求是一致的。应该说,软实力的非零和特征有助于增加国际信任、减少敌视、消除误解,对中国来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一种与之极不协调的声音——“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一方面,由于受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一些国家坚持冷战思维,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冲击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打破国际力量平衡,对国际安全体系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战争—崛起—扩张的思维定式出发,中国周边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的强大将会促使中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威胁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硬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社会的猜疑、不安和顾虑会愈加强烈,以致于可能形成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因此,中国在国家实力建设的整体进程中必须突出和强调具有和平、发展、和谐和共存色彩的软实力建设,尽可能消解外部的不利因素。[3]中国提出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不以武力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中国以和谐理念为核心构建大战略框架,开始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注入了更积极的内在动力”。[2]7
二、软实力是一种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力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某种社会价值的认可和内化,价值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一个社会的认同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人们对一种社会价值的认同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强制性认同,另一种是吸引性认同。强制性认同是指人们在外在强制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下,被迫接受某种价值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吸引性认同是指在没有强制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下,某种价值基于内在的吸引力而对人们所产生的价值吸引。近代以来,强制性认同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推行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对其他民族实行殖民化,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对其他国家殖民化的过程说到底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被强制认同的过程。强制性认同的实现依靠的是国家强大的硬实力,硬实力是强制性认同的基础和力量来源,强制性认同是硬实力的基本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价值观不可能再依靠“枪炮”,对其他国或地区实行殖民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要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价值观,首要的前提是自己的价值观要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吸引力就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能否被认同的前提。吸引性认同排斥外在强制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强调认同者主观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内化,其实质就是对国家软实力的认同和肯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实力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影响力,是一种国家价值的认同力,也是一种道德感召力。”[4]
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建设需要核心价值的引领和支撑,核心价值是软实力建设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国家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堪称典范,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价值观是美国软实力的核心,积极推广和宣扬其价值观是美国制定和实施对外战略的既定方针。美国软实力的推广实质上就是美国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推广,通过向其他国家推广内含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正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政策所在。[5]35国家软实力的影响主要是核心价值的影响,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主要依赖于核心价值的构建,因此,价值意义上的软实力更具有战略性,国家间软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家核心价值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吸引力、政策影响力、国家公信力、媒体传播力等软实力大幅度提升,[6]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基础正在逐渐消失,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迷失和缺位、价值冲突、价值多元化、价值认同危机等一些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三、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软实力的价值取向内在地规定着其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具体的建设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价值导向作用,在此意义上,软实力建设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价值取向不同,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容、方向、途径和目标迥异,因此,进行软实力建设必须首先确定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内在价值基点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一切社会价值的根据、标准和归宿,强调以人为核心,把人的发展作为价值权衡与价值选择的根本。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作为一种价值观,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价值导向、价值评价和价值整合的功能。以人为本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价值基础,决定着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内在地规定了软实力建设的最高价值目标。中国软实力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以人为本是贯穿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软实力建设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以人为本承认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真正相信群众;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依靠人民,从根本上肯定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指出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主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注重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解放人和发展人作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而规定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出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落脚点。
(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价值理想,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安全。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清楚地认识到,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的情况下,争取较长时间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可能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必将促进世界的和平,“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那时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会起比较显著的作用”。[7]因此,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世界价值,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软实力建设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一方面,在软实力建设过程中,中国要坚持多元共存的文化价值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看待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积极挖掘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进一步提炼和丰富和平、发展、和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国际关系中,中国要积极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发展模式多样化,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8]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开放、和谐、负责的国际形象。
(三)和谐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最高价值目标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理念,“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既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谐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决定着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引申到国际关系领域,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9]45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安全和繁荣的愿望;真诚地向世界人民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友好、开放、对话和包容;真切地向世界昭示了一个民主、和睦、协作和共赢的东方大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价值思考。
作为一种价值观,和谐规定着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方向,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要以实现和谐为最高价值目标。在国内层面上,要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9]17
在国际层面上,中国要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谐价值的基础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要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10]和谐也是硬道理,和谐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软实力,[11]追求和谐发展,实现和谐繁荣是中国人矢志不渝的价值理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世界不仅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而且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Joseph S.Nye.Jr. Soft Power: The Means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NewYork: Public Affairs, 2004:8.
[2]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与增进方略[A]//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7.
[3]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A]//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106.
[4]胡鞍钢,门洪华.知己知彼:加强中国软实力研究[A]//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91.
[5]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
[6]王国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软实力的提升[EB/OL].(2008-04-11)[2010-02-01].http://ipra2008.chinapr.com.cn/jiab-i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5.
[8]胡锦涛.坚持改革开放 推进合作共赢——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2008-04-12)[2010-02-01].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12/content_7966434.htm.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G]//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EB/OL](2005-12-22)[2010-02-01].http://www.gov.cn/zwgk/2005-12/22/content_134060.htm.
[11]胡鞍钢.和谐也是硬道理 已成为中国最大软实力[EB/OL].(2006-10-13) [2010-02-01]http://www.chinanews.com.cn/other/news/2006/10-13/803601.shtml.
[责任编辑、校对:杨贤]
关键词: 和平发展; 软实力; 核心价值; 以人为本; 和谐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73-9973(2010)02-0078-04
Construction of Soft Pow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Strategy
WANG Yong-zhi , ZHANG Yong-tao
(Graduate School,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China’s development is a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only way of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oft power is an important realistic power. To promote soft power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China to achieve peaceful development. Values are the core of a country’s soft power resources. In fact, soft power is an identical power of national core values. Competition of national core values is substantially soft power competition among nations. National core values are the soul of Chinese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China’s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the inherent value basis is human-oriented; the basic value pursuit is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highest value aim is harmony.
Key words: peaceful development; soft power; core values; human-oriented; harmony
大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基本走向,回顾15世纪以来的大国关系史,我们发现侵略、掠夺、扩张和战争无不是大国交往的常态,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也正是这样开始的。今天,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再循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老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然战略选择。那么,中国应该怎样实现和平发展呢?和平发展战略与软实力建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应该怎样建设国家软实力呢?围绕着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阐述。
一、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力量源泉
国家实力是一个综合体,从构成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实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组成的,硬实力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力量,它为软实力提供基本的物质支撑;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非实体性力量,作为硬实力的无形延伸,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基本的精神动力。硬实力和软实力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对一个国家的实力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使国家实力结构更趋于合理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在一个国家成长的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不一定会同步发展,表现出时间上的先后性。在国家成长的初级阶段,硬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常常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成就的主要指标,但是,随着国家发展的逐步推进,硬实力指标的重要性会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软实力的重要性将会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更多地表现在硬实力建设方面,以往我们过于强调经济建设,在注重硬性经济指标提升的同时,忽略了软实力建设,导致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上的不同步、不平衡。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软实力具有“缓和性”和“融入性”,这与和平发展所强调“和平性”和“共存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应该说,软实力能够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软实力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力量来源,加强软实力建设是中国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家影响力,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能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软实力建设,就成为中国能否顺利地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软实力建设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中国自身发展,实现大国成长的基本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今天,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国家成长所倚重的一种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性力量。作为“一种重要的现实”,[1]软实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
(二)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支撑
软实力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战略性的特点。从短期来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并不明显,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是很突出;从长期来看,软实力是一种的重要战略支撑,对国家实现持续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硬实力不足以支撑起强大的国家实力,文化、价值、外交、发展模式等软实力必不可少。软实力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等硬实力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和成长具有战略性和决定性意义。因此,提升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本的战略诉求,在判断时代主题的基础上,积极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软实力战略,是一个国家抓住国际机遇、迎接国际挑战的现实选择。
软实力制约着硬实力战略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制约性愈发明显,例如美国自恃强大的军事实力,执意挑战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推行单边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依靠军事力量解决国际争端,但是在赢得战争的同时,国家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美国所面临的战略困境从根本上说明了国家软实力战略的重要性,可以说,软实力战略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和荣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整体战略走向。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从战略的角度诠释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软实力建设是中国打破大国崛起悖论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向,是中国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2]8-9近几年,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软实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软实力建设已经被纳入到了国家的整体战略考量之中。
(三)软实力是中国消除国际社会顾虑的最佳选择
作为一种潜在性力量,软实力无形且无处不在,正如自由市场上“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左右着国家的行为。软实力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以实现由无形到有形的转换。软实力的形式转换内含着力量的转换,通过文化交流、情感沟通和价值认同,最终在潜移默化中生长、积淀和提升。软实力追求一种非零和状态,鼓励通过接触、融入和交流的形式达到共赢。因此,软实力与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基本诉求是一致的。应该说,软实力的非零和特征有助于增加国际信任、减少敌视、消除误解,对中国来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一种与之极不协调的声音——“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一方面,由于受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一些国家坚持冷战思维,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冲击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打破国际力量平衡,对国际安全体系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战争—崛起—扩张的思维定式出发,中国周边一些国家担心中国的强大将会促使中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威胁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硬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社会的猜疑、不安和顾虑会愈加强烈,以致于可能形成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因此,中国在国家实力建设的整体进程中必须突出和强调具有和平、发展、和谐和共存色彩的软实力建设,尽可能消解外部的不利因素。[3]中国提出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发展,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不以武力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中国以和谐理念为核心构建大战略框架,开始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注入了更积极的内在动力”。[2]7
二、软实力是一种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力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某种社会价值的认可和内化,价值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一个社会的认同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人们对一种社会价值的认同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强制性认同,另一种是吸引性认同。强制性认同是指人们在外在强制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下,被迫接受某种价值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吸引性认同是指在没有强制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下,某种价值基于内在的吸引力而对人们所产生的价值吸引。近代以来,强制性认同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推行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对其他民族实行殖民化,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对其他国家殖民化的过程说到底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被强制认同的过程。强制性认同的实现依靠的是国家强大的硬实力,硬实力是强制性认同的基础和力量来源,强制性认同是硬实力的基本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价值观不可能再依靠“枪炮”,对其他国或地区实行殖民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要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价值观,首要的前提是自己的价值观要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吸引力就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能否被认同的前提。吸引性认同排斥外在强制性力量的影响和作用,强调认同者主观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内化,其实质就是对国家软实力的认同和肯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实力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的影响力,是一种国家价值的认同力,也是一种道德感召力。”[4]
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建设需要核心价值的引领和支撑,核心价值是软实力建设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国家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堪称典范,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价值观是美国软实力的核心,积极推广和宣扬其价值观是美国制定和实施对外战略的既定方针。美国软实力的推广实质上就是美国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推广,通过向其他国家推广内含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正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政策所在。[5]35国家软实力的影响主要是核心价值的影响,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主要依赖于核心价值的构建,因此,价值意义上的软实力更具有战略性,国家间软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家核心价值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吸引力、政策影响力、国家公信力、媒体传播力等软实力大幅度提升,[6]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基础正在逐渐消失,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迷失和缺位、价值冲突、价值多元化、价值认同危机等一些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三、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软实力的价值取向内在地规定着其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具体的建设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价值导向作用,在此意义上,软实力建设问题首先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价值取向不同,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容、方向、途径和目标迥异,因此,进行软实力建设必须首先确定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内在价值基点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一切社会价值的根据、标准和归宿,强调以人为核心,把人的发展作为价值权衡与价值选择的根本。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作为一种价值观,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价值导向、价值评价和价值整合的功能。以人为本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价值基础,决定着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内在地规定了软实力建设的最高价值目标。中国软实力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以人为本是贯穿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国软实力建设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以人为本承认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真正相信群众;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依靠人民,从根本上肯定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指出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主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注重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解放人和发展人作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而规定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出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落脚点。
(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价值追求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价值理想,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安全。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清楚地认识到,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的情况下,争取较长时间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可能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必将促进世界的和平,“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那时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会起比较显著的作用”。[7]因此,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世界价值,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软实力建设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一方面,在软实力建设过程中,中国要坚持多元共存的文化价值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正确看待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积极挖掘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进一步提炼和丰富和平、发展、和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国际关系中,中国要积极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发展模式多样化,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8]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开放、和谐、负责的国际形象。
(三)和谐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最高价值目标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理念,“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既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谐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决定着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引申到国际关系领域,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9]45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发展、安全和繁荣的愿望;真诚地向世界人民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友好、开放、对话和包容;真切地向世界昭示了一个民主、和睦、协作和共赢的东方大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价值思考。
作为一种价值观,和谐规定着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方向,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要以实现和谐为最高价值目标。在国内层面上,要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9]17
在国际层面上,中国要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谐价值的基础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要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10]和谐也是硬道理,和谐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软实力,[11]追求和谐发展,实现和谐繁荣是中国人矢志不渝的价值理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世界不仅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而且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Joseph S.Nye.Jr. Soft Power: The Means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NewYork: Public Affairs, 2004:8.
[2]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与增进方略[A]//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7.
[3]刘杰.中国软力量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A]//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106.
[4]胡鞍钢,门洪华.知己知彼:加强中国软实力研究[A]//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91.
[5]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
[6]王国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软实力的提升[EB/OL].(2008-04-11)[2010-02-01].http://ipra2008.chinapr.com.cn/jiab-i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5.
[8]胡锦涛.坚持改革开放 推进合作共赢——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2008-04-12)[2010-02-01].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4/12/content_7966434.htm.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G]//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EB/OL](2005-12-22)[2010-02-01].http://www.gov.cn/zwgk/2005-12/22/content_134060.htm.
[11]胡鞍钢.和谐也是硬道理 已成为中国最大软实力[EB/OL].(2006-10-13) [2010-02-01]http://www.chinanews.com.cn/other/news/2006/10-13/803601.shtml.
[责任编辑、校对:杨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