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5日,借全民营造“新北京新奥运”环境文明工程的契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在清华大学主楼举办了“首都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论坛”。论坛上,“2007年北京高校网络辅导员培训班开班典礼”引来了众人关注的目光。之后,来自北京70所高校的200余名网络辅导员将走马上任,在虚拟世界展开工作。
这个由虚拟世界衍生出的现实职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是网络时代造就的产儿,同样也是迎着时代前进的冲浪儿。
网络,不可规避的“双刃剑”
上世纪80年代,网络诞生并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全球。网络的盛行,对现存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行为以及生产方式产生的冲击力,大大地突破了其本身的含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学生,一直是互联网的“常客”,同时也是网络企业高度关注的热点人群。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l亿。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而且,上网大学生中56.4%的人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网络的出现,打破了校园生活的“温室”状态,拆掉了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围墙,通过它,学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广阔空间,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了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可以说,网络的繁华,架起了大学生与外部社会沟通的桥梁。
网络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可抹杀。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开阔的网络空间里,学生用独特的姿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悟社会。这些摸索,为他们以后参与社会生活做了前期培训。“大学生们通过网络拥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着的世界”,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凤说。
不仅如此,网络早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学习主要通过老师讲授和个人阅读资料,而互联网增加了学生信息来源的渠道。通过对武汉原华中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有63.9%的上网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增加了学习资料的来源。可以这样说,互联网为广大学生求知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然而,网络在诞生之初,便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过去是点缀生活,现在是干预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说。
广大学生纷纷“触网”,上网的热情空前高涨,自由度也大大增加。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则会无节制地在网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武汉市原华中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60%以上上过网的学生中,有近二成的学生利用上课时间上过网。又如湖南某高校已将网络引进学生宿舍,学生上网的积极性骤增,常常造成校园“信息公路”塞车。而在这些上网的学生中,40%左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下降,有的以前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出现一学期有部分功课不及格的现象。
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不时带来“人性异化”和出现“数字化人”的现象。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学生逐惭远离集体,形成消极处世的态度或逃避现实,对他人漠不关心。“网络性心理障碍”也是上网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网络职业病,由于无节制地在网上聊天,以致出现了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损害了身体健康。而且,很多学生在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中,迷失了方向,掉进了网络的“温柔陷阱”。
而且,作為网络的衍生物,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进入学生宿舍后,使学生上网缺少了相应的监督,为一些“心理失窃”或有好奇心理的学生利用网络犯罪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网上进行诽谤恐吓、传播非法作品、从事色情贩卖、电脑情报、经济盗窃以及进行电子赌博等,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网络上,似乎每天都在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此背景下,网络辅导员应运而生。网络确实需要规范,但是绝不能“一关了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陆士桢说,解决由网络带来的问题要真正进入到青少年中去,“网络道德决不产生于学者的书斋中,它一定产生于每天接触网络的青少年中”。因此,陆士桢认为网络辅导员的做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网络辅导员,行走在虚拟世界
所谓网络辅导员,就是能够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优势而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即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一队伍的出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需要。
网络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的最大不同,在于载体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辅导员,之所以被人称之为“保姆”、“妈咪”,正是因为他们渗透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通过上课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来展开思想教育工作。而网络辅导员主要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和引导。
王想平,于北京交通大学从事网络辅导员工作已有数年。在网络这块阵地上做德育工作,王想平有更多的感悟。
根据王想平的介绍,网络辅导员日常所作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把思想教育的信息资源,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思路、方针、政策以及相关著作、新闻报道、经验介绍等等,通过专门的网站、网页、栏目或信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供大学生网民们来浏览、阅读,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二是针对收集、发现、捕捉社会生括(包括网上、网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片面或不正确、不真实的舆论倾向或热点问题,有意识地通过在网上发布正面引导信息,包括答疑、解释、评论、披露或澄清事实等方式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网民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交互的特性,通过在线论坛、在线聊天或BBS等信息即时交流的方式,与大学生网民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四是依托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通过网上的法律知识宣传、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明示,网下的跟踪惩戒和处理等措施,来教育、约束和引导大学生网民们的思想行为。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辅导员,必须站在思想战线的前沿,具备行走网络的本领。在王想平看来,要做好网络德育工作,首先要具备的素质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责任感,也就是辅导员本身要有“主心骨”,“教育者先受教育”。面对形形色色的网民,网络辅导员必须在各种思想观点中站稳脚跟,坚定信念,不能人云亦云。 另外,作为网络辅导员,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也是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网络表达有其独特的风格,掌握能引起学生注意和理解的语言技巧,是一个网络辅导员的基本功之一。同样的观点,如果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说出来,学生会欣然接受,如果用“老生常谈”的口气,学生很可能会起逆反心理。平等而又不失亲和力的交际方式,在吸引学生靠近的同时,对赢得学生认同也有很大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多年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王老师说,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越是摆出“老资格”,以强制的姿态让学生接受,实际上越难达到效果,反而朋友般的老师更能引导学生的思想动向。
网络辅导员,是近几年才诞生的职业,相对于目前的学生数量来说,专职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很少,真正做到实质性地介入学生网上空间的人员更少,这一现状给目前的网络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王想平在网上的名字,便是WXP。他说,如何实质性地介入学生的网络空间,是目前工作的一个难点。从工作实践上看,大家都用匿名登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非常希望看到真实的人或信息,这正是网络德育工作一个非常有利的切入点。在北京交通大学的BBS上,如果出现了WXP这个网友发布的消息,学生们会很信任,王想平如此说。
任何一个新兴起的职业,在成长过程中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网络辅导员的成长历程也不例外。网络辅导员的执行者是独立的人,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掌握信息鉴别、筛选以及解释的主动权,是每个网络辅导员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比如,当媒体炒作某一事件的时候,各种观点林立于网络平台。这个时候,如何在缤纷的言论和观点中抓住主流,便是对网络辅导员的挑战,只有施教者本身站稳了立场,才能正确地施教于人。
比如说,近日对杨丽娟事件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追星热再次受到各界关注。在这个背景下,作为网络辅导员就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展开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偶像追求方式。
而且,网络辅导员不能成为孤军奋战的小团体,台前幕后大量的协调工作执行起来也颇具难度。德育工作者,不管是网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施教的平台是不同的,然而其任务却都是一样的。网络上学生面临的问题形形色色,网下的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失去了现实生活的“照应”,网络教育总归是要失败的。用王想平的话说,就是要保持“前后口吻一致,慢慢进行说服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网络新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輔导员也在教育事业的成长过程中慢慢演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确立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
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开始专职化,不再是兼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2006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意见》规定,“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配备辅导员的数量应该与学生数量的比例达到1:200。在这一文件的号召下,各大高校开始大批量地招聘专职辅导员,把辅导员培养成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并不断向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方向发展。
专职辅导员的出现,给高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春天般的活力。“有人说,幸福的人生有三个标准,有目标、有事做、能爱人;而我认为,幸福的老师也有三个标准,以学识激励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如果这三点都能够做到,我相信他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幸福和快乐的人……”这段发自肺腑的文字出自北京工业大学新招聘的一位学生辅导员,透过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他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热心。
然而,专职辅导员的诞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便是网络的繁荣。网络开辟了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新天地。长期以来,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途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模式。互联网的普及,把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联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给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教育手段也实现了由“灌输式”为主向“交互式”与“灌输式”交互的转变。
在专职辅导员队伍扩大与网络教育盛行的双重背景下,网络辅导员日益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上海电力学院从2001年9月开始设置了专职的网络辅导员,通过校园网传递政府和地方的重大决策和信息,通过校园的BBs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辅导员信箱和学生进行交流,明显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上海电力学院的这一做法起到了示范作用,显示出网络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潜在价值。
虽然网络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辅导员,但是仍然属于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范畴,是顺应网络时代而衍生出的辅导员队伍的分支。因此,网络造就了网络辅导员这一特殊职业的同时,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平台。
网络、网络辅导员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湖北省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专门设立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站上始终挂着这样一个表,表上明确标有值班网络辅导员的姓名和值班时间,值班网络辅导员的QQ、电话、邮箱等,以及值班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认真回复网络留言,热情接待来访者,耐心细致的做好跟踪回访,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学院相关部门反映,协助处理等等。通过这个值班表,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和他们进行交流的辅导员是谁,同时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他们想表露心声的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跳上了网络这个空间无限的平台,其面前便展开了一幅无尽的画卷。现在,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在任何地方开展都现实得多。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硕士杨春说,现在高校学生没有谁不上网,没有谁不受网络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因为网络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了,如果放弃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丢掉了大半个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紧紧抓住网络这一抓手,通过网络辅导员的独特作用,不但可以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的作用,而且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舞台更加广阔。
这个由虚拟世界衍生出的现实职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是网络时代造就的产儿,同样也是迎着时代前进的冲浪儿。
网络,不可规避的“双刃剑”
上世纪80年代,网络诞生并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全球。网络的盛行,对现存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行为以及生产方式产生的冲击力,大大地突破了其本身的含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学生,一直是互联网的“常客”,同时也是网络企业高度关注的热点人群。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显示,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l亿。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网民在结构上仍然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而且,上网大学生中56.4%的人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网络的出现,打破了校园生活的“温室”状态,拆掉了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围墙,通过它,学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广阔空间,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了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可以说,网络的繁华,架起了大学生与外部社会沟通的桥梁。
网络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可抹杀。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开阔的网络空间里,学生用独特的姿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悟社会。这些摸索,为他们以后参与社会生活做了前期培训。“大学生们通过网络拥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着的世界”,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凤说。
不仅如此,网络早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学习主要通过老师讲授和个人阅读资料,而互联网增加了学生信息来源的渠道。通过对武汉原华中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有63.9%的上网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增加了学习资料的来源。可以这样说,互联网为广大学生求知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然而,网络在诞生之初,便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过去是点缀生活,现在是干预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说。
广大学生纷纷“触网”,上网的热情空前高涨,自由度也大大增加。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则会无节制地在网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武汉市原华中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60%以上上过网的学生中,有近二成的学生利用上课时间上过网。又如湖南某高校已将网络引进学生宿舍,学生上网的积极性骤增,常常造成校园“信息公路”塞车。而在这些上网的学生中,40%左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下降,有的以前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出现一学期有部分功课不及格的现象。
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不时带来“人性异化”和出现“数字化人”的现象。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学生逐惭远离集体,形成消极处世的态度或逃避现实,对他人漠不关心。“网络性心理障碍”也是上网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网络职业病,由于无节制地在网上聊天,以致出现了行为异常、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损害了身体健康。而且,很多学生在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中,迷失了方向,掉进了网络的“温柔陷阱”。
而且,作為网络的衍生物,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进入学生宿舍后,使学生上网缺少了相应的监督,为一些“心理失窃”或有好奇心理的学生利用网络犯罪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网上进行诽谤恐吓、传播非法作品、从事色情贩卖、电脑情报、经济盗窃以及进行电子赌博等,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网络上,似乎每天都在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此背景下,网络辅导员应运而生。网络确实需要规范,但是绝不能“一关了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陆士桢说,解决由网络带来的问题要真正进入到青少年中去,“网络道德决不产生于学者的书斋中,它一定产生于每天接触网络的青少年中”。因此,陆士桢认为网络辅导员的做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网络辅导员,行走在虚拟世界
所谓网络辅导员,就是能够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优势而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即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一队伍的出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需要。
网络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的最大不同,在于载体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辅导员,之所以被人称之为“保姆”、“妈咪”,正是因为他们渗透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通过上课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来展开思想教育工作。而网络辅导员主要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和引导。
王想平,于北京交通大学从事网络辅导员工作已有数年。在网络这块阵地上做德育工作,王想平有更多的感悟。
根据王想平的介绍,网络辅导员日常所作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把思想教育的信息资源,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思路、方针、政策以及相关著作、新闻报道、经验介绍等等,通过专门的网站、网页、栏目或信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互联网上,供大学生网民们来浏览、阅读,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二是针对收集、发现、捕捉社会生括(包括网上、网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片面或不正确、不真实的舆论倾向或热点问题,有意识地通过在网上发布正面引导信息,包括答疑、解释、评论、披露或澄清事实等方式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网民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时交互的特性,通过在线论坛、在线聊天或BBS等信息即时交流的方式,与大学生网民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四是依托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通过网上的法律知识宣传、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明示,网下的跟踪惩戒和处理等措施,来教育、约束和引导大学生网民们的思想行为。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辅导员,必须站在思想战线的前沿,具备行走网络的本领。在王想平看来,要做好网络德育工作,首先要具备的素质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责任感,也就是辅导员本身要有“主心骨”,“教育者先受教育”。面对形形色色的网民,网络辅导员必须在各种思想观点中站稳脚跟,坚定信念,不能人云亦云。 另外,作为网络辅导员,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也是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网络表达有其独特的风格,掌握能引起学生注意和理解的语言技巧,是一个网络辅导员的基本功之一。同样的观点,如果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说出来,学生会欣然接受,如果用“老生常谈”的口气,学生很可能会起逆反心理。平等而又不失亲和力的交际方式,在吸引学生靠近的同时,对赢得学生认同也有很大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多年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王老师说,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越是摆出“老资格”,以强制的姿态让学生接受,实际上越难达到效果,反而朋友般的老师更能引导学生的思想动向。
网络辅导员,是近几年才诞生的职业,相对于目前的学生数量来说,专职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很少,真正做到实质性地介入学生网上空间的人员更少,这一现状给目前的网络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王想平在网上的名字,便是WXP。他说,如何实质性地介入学生的网络空间,是目前工作的一个难点。从工作实践上看,大家都用匿名登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非常希望看到真实的人或信息,这正是网络德育工作一个非常有利的切入点。在北京交通大学的BBS上,如果出现了WXP这个网友发布的消息,学生们会很信任,王想平如此说。
任何一个新兴起的职业,在成长过程中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网络辅导员的成长历程也不例外。网络辅导员的执行者是独立的人,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掌握信息鉴别、筛选以及解释的主动权,是每个网络辅导员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比如,当媒体炒作某一事件的时候,各种观点林立于网络平台。这个时候,如何在缤纷的言论和观点中抓住主流,便是对网络辅导员的挑战,只有施教者本身站稳了立场,才能正确地施教于人。
比如说,近日对杨丽娟事件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追星热再次受到各界关注。在这个背景下,作为网络辅导员就应该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展开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偶像追求方式。
而且,网络辅导员不能成为孤军奋战的小团体,台前幕后大量的协调工作执行起来也颇具难度。德育工作者,不管是网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施教的平台是不同的,然而其任务却都是一样的。网络上学生面临的问题形形色色,网下的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失去了现实生活的“照应”,网络教育总归是要失败的。用王想平的话说,就是要保持“前后口吻一致,慢慢进行说服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网络新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輔导员也在教育事业的成长过程中慢慢演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确立学生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
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开始专职化,不再是兼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2006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意见》规定,“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配备辅导员的数量应该与学生数量的比例达到1:200。在这一文件的号召下,各大高校开始大批量地招聘专职辅导员,把辅导员培养成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并不断向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方向发展。
专职辅导员的出现,给高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春天般的活力。“有人说,幸福的人生有三个标准,有目标、有事做、能爱人;而我认为,幸福的老师也有三个标准,以学识激励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如果这三点都能够做到,我相信他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幸福和快乐的人……”这段发自肺腑的文字出自北京工业大学新招聘的一位学生辅导员,透过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他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热心。
然而,专职辅导员的诞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便是网络的繁荣。网络开辟了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新天地。长期以来,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途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模式。互联网的普及,把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联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给思想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教育手段也实现了由“灌输式”为主向“交互式”与“灌输式”交互的转变。
在专职辅导员队伍扩大与网络教育盛行的双重背景下,网络辅导员日益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上海电力学院从2001年9月开始设置了专职的网络辅导员,通过校园网传递政府和地方的重大决策和信息,通过校园的BBs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辅导员信箱和学生进行交流,明显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上海电力学院的这一做法起到了示范作用,显示出网络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潜在价值。
虽然网络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辅导员,但是仍然属于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范畴,是顺应网络时代而衍生出的辅导员队伍的分支。因此,网络造就了网络辅导员这一特殊职业的同时,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平台。
网络、网络辅导员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湖北省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专门设立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站上始终挂着这样一个表,表上明确标有值班网络辅导员的姓名和值班时间,值班网络辅导员的QQ、电话、邮箱等,以及值班辅导员的工作要求:认真回复网络留言,热情接待来访者,耐心细致的做好跟踪回访,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学院相关部门反映,协助处理等等。通过这个值班表,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和他们进行交流的辅导员是谁,同时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他们想表露心声的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跳上了网络这个空间无限的平台,其面前便展开了一幅无尽的画卷。现在,在网络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在任何地方开展都现实得多。清华大学法学院的硕士杨春说,现在高校学生没有谁不上网,没有谁不受网络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因为网络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了,如果放弃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丢掉了大半个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紧紧抓住网络这一抓手,通过网络辅导员的独特作用,不但可以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科学理论武装、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的作用,而且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舞台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