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学等高校举办的68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此前一天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说:“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推动中国办学体制改革,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开始进入我国,随着合作范围的拓宽、合作程度的加深,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交换学生到合作办大学的过程。不过,由于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内容和管理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难点一:教育内容的契合度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我国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初衷。如何筛选国外教育资源、引进国内急需的紧缺专业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国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理念也必然不同,这样导致双方大学之间的课程内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那么,对于要引进的专业,让学生们在4年之内学什么课程最适合呢?
双方对教学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的契合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一大难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处长王骏表示,“引进国外领先甚至国内空白的先进课程,学习国外职业化、成熟的课程体系是合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体内容,也是主要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外方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起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要针对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优化。”因此,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是该校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合作开办。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采用中外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外文原版专业教材。本校教师和外籍教师用外语教学,学生获得的学分为中外双方承认。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天津理工大学颁发的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外合作学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或专修证书。”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该专业引进了加拿大汤姆逊大学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管理思维与沟通、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商法、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商业伦理、财务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市场调查、中外商务行为比较学、企业战略管理等一系列主要核心课程。另一方面,由于双方教学体制和评估标准的不同,为适应国内学生的实际需要、弥补外方课程的不足,该学院还另行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学院自行规定的其它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
《教育》旬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北美会计学概况(双语)》是该院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为降低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难度,该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引进了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同时,为促进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打破合作教学时的不和谐、不衔接之处,在教学实践中,该学院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共同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统一专业评价体系;还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大外方教学服务的比重,将数字化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设立课堂教学多媒体服务区、虚拟教学参考阅览室、虚拟教学讨论室、专业课资源服务区等,帮助外方教师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知识并指导实验实训,进而完善和配合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在对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合理配置之后,这一办学难点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该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北美会计学概况(双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处理会计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和美方院校的好评。”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从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看,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涉及11个学科,举办项目最多的是工学,占37%;而法学、文学、历史学项目所占比例均在2%以下,没有出现过度扎堆、比例失调等问题。此外,着力支持高校在大气科学、灾害护理学等新兴和前沿交叉学科开展合作办学,填补了国内学科的空白。”因此,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合作高校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除了课程设置之外,授课方式、双语教学也是影响教学内容契合度的重要因素。
外方教师授课方式一般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取讨论式、合作式进行教学,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教师基于传统习惯,多为照本宣科,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就导致了中外双方出现了双重培养标准,给学生的学习及成绩考核带来了困难。
随着国内高校与国际先进高校的逐步接轨,我国高校在合作办学时越来越倾向于吸纳带有留学经历或留学背景的中方教师参与教学,以最大限度地迎合外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面对双语教学中学生接受程度与文化差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学院常年聘请外教15人,并有合作大学每年派来短期外教10余人次来院授课,外教人数占该院教师总数的42%;此外,中方教师90%具有留学背景和硕士以上文凭,可以全部用双语教学。其中,“中法双学士项目”是重庆工商大学与法国图卢兹大学合作的双学士交流项目,主要采用法语教学,同时开设英语课程,聘请外方教师和本校优秀教师授课。为解决双方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双方共同制定了“教学大纲”,并能互认课程。这样,学生先在本院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具有良好的语言和专业准备的前提下,再在法国图卢兹大学继续学习。
难点二:有效管理成困局
有效管理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另一大难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从课堂教学到质量评估、再到行政管理,都涉及到中外双方的办学主张和各自利益的实现,需要双方详细协商,共同管理和解决。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学籍与教务科副科长张卓群指出:“异体植入的办学性质,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必然有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之处。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同时,还要考虑所涉及到的外方因素。如思想意识形态和国家主权的问题,同时也必须关注外教、外方管理人员在生活和管理理念方面的文化差异性。” 为破除合作办学管理制度的衔接障碍,实行有效管理,我国高校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合作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从而使每个合作项目能自成体系,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据生建学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1.4%。”
实行有效管理的难点,主要在于引进和适应外方差异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如何尽快破除管理制度衔接障碍问题。除了项目合作办学外,成立二级管理的国际学院和合作大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流趋势。
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于2004年,由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出资建设、英国诺丁汉大学负责教学。中国政府定义学校为中外合作大学,英国政府定义学校为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校区。该校规定:“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学生可以按照招生大专业填写,在录取进大专业(除工程学外)后可根据考生兴趣自行选择该大专业下的专业方向。”这是当时世界主流高校实行的先进录取方式之一,几年后,中国一些知名高校也模仿并采取此类录取方式。
“4 0”办学模式是宁波诺丁汉大学主要实行的办学模式之一,即为四年全都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读,仅第三年有短期的交换生和海外学习机会。然而,为了使双方管理体系更加衔接,该校还同时推出了“2 2”办学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读,后两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就读。而且,“2 2”办学模式因为有在英国两年的学习经历,对于学生如何更快地融入国外社会或到国外高校读研提供了便利可能。随着一届届学生毕业,宁波诺丁汉大学“学校实行全英文教学;教材及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园管理条例均采用英制;颁发英国诺丁汉大学相同的文凭”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学子青睐的对象。
实行有效管理的难点,还包括如何平衡合作双方学分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等各层面的办学主张。其主要突破口就在于如何立足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
广东商学院具有传统的“商科”优势,2007年该校创建国际学院,在开设一系列国际化专业时,采取了学院统一协调和各专业院系联合办学的模式,不仅实行标准学分制,而且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上力求与国际接轨。据该学院网站显示,截止目前,该院先后与世界各地3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包括“1 2 1”、“2 2”、“3 1”学分互认(双学位),“4 1”、“3 1 1”本硕连读,“1 3”国际预科等多层次的合作项目,并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同时为在校学生提供寒暑假海外游学、赴美带薪实习、德国“F U”专业实习培训等多种合作交流项目。这种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项目,为该学院平衡合作双方管理制度、实现有效管理提供了可能。
难点一:教育内容的契合度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我国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初衷。如何筛选国外教育资源、引进国内急需的紧缺专业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国家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理念也必然不同,这样导致双方大学之间的课程内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那么,对于要引进的专业,让学生们在4年之内学什么课程最适合呢?
双方对教学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的契合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一大难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产业处处长王骏表示,“引进国外领先甚至国内空白的先进课程,学习国外职业化、成熟的课程体系是合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体内容,也是主要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外方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起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要针对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优化。”因此,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是该校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合作开办。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采用中外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外文原版专业教材。本校教师和外籍教师用外语教学,学生获得的学分为中外双方承认。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天津理工大学颁发的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外合作学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或专修证书。”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该专业引进了加拿大汤姆逊大学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优质教育资源,包括管理思维与沟通、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商法、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商业伦理、财务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市场调查、中外商务行为比较学、企业战略管理等一系列主要核心课程。另一方面,由于双方教学体制和评估标准的不同,为适应国内学生的实际需要、弥补外方课程的不足,该学院还另行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学院自行规定的其它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
《教育》旬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北美会计学概况(双语)》是该院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为降低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难度,该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引进了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同时,为促进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打破合作教学时的不和谐、不衔接之处,在教学实践中,该学院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共同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统一专业评价体系;还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大外方教学服务的比重,将数字化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设立课堂教学多媒体服务区、虚拟教学参考阅览室、虚拟教学讨论室、专业课资源服务区等,帮助外方教师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知识并指导实验实训,进而完善和配合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在对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合理配置之后,这一办学难点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该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北美会计学概况(双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处理会计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和美方院校的好评。”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从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看,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涉及11个学科,举办项目最多的是工学,占37%;而法学、文学、历史学项目所占比例均在2%以下,没有出现过度扎堆、比例失调等问题。此外,着力支持高校在大气科学、灾害护理学等新兴和前沿交叉学科开展合作办学,填补了国内学科的空白。”因此,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合作高校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
除了课程设置之外,授课方式、双语教学也是影响教学内容契合度的重要因素。
外方教师授课方式一般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取讨论式、合作式进行教学,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教师基于传统习惯,多为照本宣科,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就导致了中外双方出现了双重培养标准,给学生的学习及成绩考核带来了困难。
随着国内高校与国际先进高校的逐步接轨,我国高校在合作办学时越来越倾向于吸纳带有留学经历或留学背景的中方教师参与教学,以最大限度地迎合外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面对双语教学中学生接受程度与文化差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学院常年聘请外教15人,并有合作大学每年派来短期外教10余人次来院授课,外教人数占该院教师总数的42%;此外,中方教师90%具有留学背景和硕士以上文凭,可以全部用双语教学。其中,“中法双学士项目”是重庆工商大学与法国图卢兹大学合作的双学士交流项目,主要采用法语教学,同时开设英语课程,聘请外方教师和本校优秀教师授课。为解决双方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双方共同制定了“教学大纲”,并能互认课程。这样,学生先在本院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具有良好的语言和专业准备的前提下,再在法国图卢兹大学继续学习。
难点二:有效管理成困局
有效管理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另一大难点。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从课堂教学到质量评估、再到行政管理,都涉及到中外双方的办学主张和各自利益的实现,需要双方详细协商,共同管理和解决。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学籍与教务科副科长张卓群指出:“异体植入的办学性质,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必然有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之处。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同时,还要考虑所涉及到的外方因素。如思想意识形态和国家主权的问题,同时也必须关注外教、外方管理人员在生活和管理理念方面的文化差异性。” 为破除合作办学管理制度的衔接障碍,实行有效管理,我国高校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合作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从而使每个合作项目能自成体系,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据生建学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1.4%。”
实行有效管理的难点,主要在于引进和适应外方差异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如何尽快破除管理制度衔接障碍问题。除了项目合作办学外,成立二级管理的国际学院和合作大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流趋势。
宁波诺丁汉大学成立于2004年,由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出资建设、英国诺丁汉大学负责教学。中国政府定义学校为中外合作大学,英国政府定义学校为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校区。该校规定:“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学生可以按照招生大专业填写,在录取进大专业(除工程学外)后可根据考生兴趣自行选择该大专业下的专业方向。”这是当时世界主流高校实行的先进录取方式之一,几年后,中国一些知名高校也模仿并采取此类录取方式。
“4 0”办学模式是宁波诺丁汉大学主要实行的办学模式之一,即为四年全都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读,仅第三年有短期的交换生和海外学习机会。然而,为了使双方管理体系更加衔接,该校还同时推出了“2 2”办学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就读,后两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就读。而且,“2 2”办学模式因为有在英国两年的学习经历,对于学生如何更快地融入国外社会或到国外高校读研提供了便利可能。随着一届届学生毕业,宁波诺丁汉大学“学校实行全英文教学;教材及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园管理条例均采用英制;颁发英国诺丁汉大学相同的文凭”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学子青睐的对象。
实行有效管理的难点,还包括如何平衡合作双方学分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等各层面的办学主张。其主要突破口就在于如何立足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
广东商学院具有传统的“商科”优势,2007年该校创建国际学院,在开设一系列国际化专业时,采取了学院统一协调和各专业院系联合办学的模式,不仅实行标准学分制,而且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上力求与国际接轨。据该学院网站显示,截止目前,该院先后与世界各地3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包括“1 2 1”、“2 2”、“3 1”学分互认(双学位),“4 1”、“3 1 1”本硕连读,“1 3”国际预科等多层次的合作项目,并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同时为在校学生提供寒暑假海外游学、赴美带薪实习、德国“F U”专业实习培训等多种合作交流项目。这种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项目,为该学院平衡合作双方管理制度、实现有效管理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