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智慧。适度的惩罚是必要的,但罚要有底线、讲方法,拿捏好分寸,才能发挥惩罚教育应有的作用。
惩罚要有底线原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已成为师德建设中不可触及的红线。这使得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变得畏手畏脚,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导致教育管理缺失力度。那么,如何实施必要的惩罚而又不触及红线,从而维护班规班纪,让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呢?
首先,班主任要把握好底线原则,避免“不敢罚”和“胡乱罚”的现象。这个原则就是,惩罚要具有强烈的教育性,不可带着情绪,惩罚教育的方式应直指“过错行为”本身。惩罚学生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获得发展,绝不能让惩罚行为变成一种纯粹的情绪发泄行为。
不得不说,有少数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例如,有的班主任因家庭琐事,或者工作上的不顺心等原因,带着情绪,夸大学生的过错,对学生实施不恰当的惩罚,无意识中把学生当作“出气筒”,对学生进行语言伤害甚或身体虐待。这样的行为,就越过了惩罚的教育性底线。
惩罚要有温度。什么叫惩罚?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惩罚是以“实施处罚使犯错误的学生身心感觉痛苦,但不损害受罚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处罚方式。既然不伤害学生身心,就肯定不等于体罚或变相体罚,不是要让学生身体受到伤害,更不是让学生心理受到虐待、歧视。笔者认为,惩罚应当是有温度的,应当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手段。
既然如此,班主任在批评、惩罚时不应该感情用事,把批评与惩罚作为对学生表示憎恶、发泄愤怒的“武器”。惩罚要出于爱心,要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与惩罚前,班主任必须深入调查,做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倾听、观察、分析和思考,理解学生外部表现中隐蔽的心理状态。
此外,批评与惩罚后还须及时疏导情绪。批评与惩罚作为控制手段,是教育者有意设置的一种挫折,目的是使那些不道德、违背集体利益、干扰和破坏共同行动的不正当需要,受到压抑、阻止,最后被放弃。这在学生思想上是一场激烈的、痛苦的斗争。为此,班主任要做好疏通感情的工作,使他们树立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明事理、辨是非、长见识,有利于学生转化、进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惩罚要拿捏好分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自控能力较弱,自律意识较差,犯点错误在所难免。班主任在惩罚学生时,要把握分寸,惩罚的严厉程度应与学生的过错相匹配,要适度。
“吃苦型”惩罚就需要掌握分寸。“吃苦型”惩罚的特点是让学生的身体“吃苦”,属于轻微的“体罚”。这种惩罚一定要掌握分寸,因人而异。以罚站为例,罚站最好不当众进行,找个地方让犯错的学生站在那里自我反省为好。时间长短根据年龄而定,中学生也不要超过半小时。罚体力劳动,罚做值日,罚为同学服务,对于那些比较懒惰和自私的学生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强度要因人而异,必要时可以有人陪着。还有些班主任采用在操场跑圈、做俯卧撑等办法来惩罚学生,也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强度。
“冷冻式”惩罚要见好就收。冷冻式惩罚是一种特殊的惩罚方式,就是“我不理你”,故意冷落你。经验告诉我们,这对有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对有些表现欲特强的学生,以及对班主任有点情感依赖的学生是有效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不可长时间使用,用一段时间收到成效,见好就收。
有效惩罚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一切做法和说法都需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场合不同,对象不同,事情不同,班主任采用的方式也就不同。但爱是惩罚的基础,只有班主任始终把握惩罚的原则、目的和方法,才能唤起学生的醒悟之心、改过之心。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学校)
惩罚要有底线原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已成为师德建设中不可触及的红线。这使得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变得畏手畏脚,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导致教育管理缺失力度。那么,如何实施必要的惩罚而又不触及红线,从而维护班规班纪,让学生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呢?
首先,班主任要把握好底线原则,避免“不敢罚”和“胡乱罚”的现象。这个原则就是,惩罚要具有强烈的教育性,不可带着情绪,惩罚教育的方式应直指“过错行为”本身。惩罚学生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获得发展,绝不能让惩罚行为变成一种纯粹的情绪发泄行为。
不得不说,有少数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例如,有的班主任因家庭琐事,或者工作上的不顺心等原因,带着情绪,夸大学生的过错,对学生实施不恰当的惩罚,无意识中把学生当作“出气筒”,对学生进行语言伤害甚或身体虐待。这样的行为,就越过了惩罚的教育性底线。
惩罚要有温度。什么叫惩罚?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惩罚是以“实施处罚使犯错误的学生身心感觉痛苦,但不损害受罚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处罚方式。既然不伤害学生身心,就肯定不等于体罚或变相体罚,不是要让学生身体受到伤害,更不是让学生心理受到虐待、歧视。笔者认为,惩罚应当是有温度的,应当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手段。
既然如此,班主任在批评、惩罚时不应该感情用事,把批评与惩罚作为对学生表示憎恶、发泄愤怒的“武器”。惩罚要出于爱心,要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与惩罚前,班主任必须深入调查,做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倾听、观察、分析和思考,理解学生外部表现中隐蔽的心理状态。
此外,批评与惩罚后还须及时疏导情绪。批评与惩罚作为控制手段,是教育者有意设置的一种挫折,目的是使那些不道德、违背集体利益、干扰和破坏共同行动的不正当需要,受到压抑、阻止,最后被放弃。这在学生思想上是一场激烈的、痛苦的斗争。为此,班主任要做好疏通感情的工作,使他们树立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明事理、辨是非、长见识,有利于学生转化、进步,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惩罚要拿捏好分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在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自控能力较弱,自律意识较差,犯点错误在所难免。班主任在惩罚学生时,要把握分寸,惩罚的严厉程度应与学生的过错相匹配,要适度。
“吃苦型”惩罚就需要掌握分寸。“吃苦型”惩罚的特点是让学生的身体“吃苦”,属于轻微的“体罚”。这种惩罚一定要掌握分寸,因人而异。以罚站为例,罚站最好不当众进行,找个地方让犯错的学生站在那里自我反省为好。时间长短根据年龄而定,中学生也不要超过半小时。罚体力劳动,罚做值日,罚为同学服务,对于那些比较懒惰和自私的学生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强度要因人而异,必要时可以有人陪着。还有些班主任采用在操场跑圈、做俯卧撑等办法来惩罚学生,也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强度。
“冷冻式”惩罚要见好就收。冷冻式惩罚是一种特殊的惩罚方式,就是“我不理你”,故意冷落你。经验告诉我们,这对有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对有些表现欲特强的学生,以及对班主任有点情感依赖的学生是有效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不可长时间使用,用一段时间收到成效,见好就收。
有效惩罚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一切做法和说法都需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场合不同,对象不同,事情不同,班主任采用的方式也就不同。但爱是惩罚的基础,只有班主任始终把握惩罚的原则、目的和方法,才能唤起学生的醒悟之心、改过之心。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