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嘉德2007夏拍探营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r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嘉德夏季拍卖会将于5月19—20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开槌,5月17—18日为预展期。此次拍卖依然以国画、油画为主,共设6个专场。目前已征集到近800件名家精品,如郎世宁的《回部香妃消夏图》,张大千的《仿石涛山水》,黄宾虹的《山水》,徐悲鸿的《柳下神骏》,当代大师吴冠中《熊猫》等,均传承有绪。
  
  郎世宁《香妃消夏图》曾是吴昌硕旧藏
  
  一幅曾分别被吴昌硕、陆恢、潘飞声和郑孝胥等名家收藏过并为之题跋的郎世宁《香妃消夏图》将亮相此次拍卖会。
  郎世宁为意大利人,客死中国,是受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国皇帝赏识的宫廷洋画家,被称为是将西洋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以参照糅合的“西洋画师第一人”。他旅居中国51年,曾积极向中国宫廷画家传授欧洲油画技艺,还为乾隆平定西北蒙古族厄鲁特部和回部的叛乱,创作了一系列史诗画卷,如《阿玉锡持矛荡寇图》、《玛狑斫阵图》和《哈萨克贡马图》等;他也曾与其他中外画师一起,创作铜版组画《乾隆平定西域战图》。这套16幅的图稿后来被送往法国巴黎镌刻成铜版印刷,成为中国最早的铜版画作品和宫廷艺术珍品。
  现存郎世宁的作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明款的,画上题有“臣”字,都是为皇帝画的;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虽然没有他的题款,但西洋风格很浓,也能达到郎世宁绘画水平。郎世宁的作品现主要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镇江市博物馆、沈阳故宫、天津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两幅。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德国柏林的东亚美术馆也藏有个别作品。
  此幅《香妃消夏图》质材为色绢,高145厘米,宽49厘米,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仍品相完好,画上华装香妃慵倚院中树荫,表情漠然,整幅画面工致非凡,人物十分传神,显示出郎世宁中西合璧的高超画艺。绢边有吴昌硕、陆恢、寂园叟、仇继恒、潘飞声、郑孝胥等清代著名画家、鉴藏家的长跋,密集精致五百多字,或诗或词,也有一些历史情节,俱为发自肺腑的咏叹。郎世宁传世作品不多,《石渠宝笈》记录的郎世宁作品仅四五十件,且目前多为国内外著名大博物馆收藏,流入民间的寥寥无几,被这么多名家题跋的《香妃消夏图》实属罕见珍品。该作估价250万元。
  近来郎世宁的作品再度引起中国收藏界的关注,2000年,郎世宁的力作《苹野鸣秋》以1764.5万港币的价格拍卖成交。2005年5月,郎世宁的另一佳作《秋林群鹿图》,更是拍出了2149.6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为什么一个洋画家的中国画,在市场上的价格会这么高?一是郎世宁的地位特殊,存世作品少;二是郎世宁的画确实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画,尤精画马,他较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画作精细逼真,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惟妙惟肖
  
  张大千是仿古高手,尤其所仿石涛山水更几可以假乱真。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等名家几乎都曾被其“瞒天过海”,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此次拍卖会上,将有两件张大千仿石涛的山水露面。届时,鉴藏届人士可现场亲睹大千居士仿古的高超技巧。
  这两件张大千仿石涛山水画规格分别为80×39厘米、50×60厘米,酷似石涛面目,笔墨技法变化多端,肥、瘦、方、圆、尖、秃、软、硬、横、斜、顺、无所不有,而且配合着墨、水、色的全面运用,极尽用笔变化之能事。不仅画面与石涛如出一辙,连款识与印章都把石涛的风格临摹得惟妙惟肖,体现出张大千过人的绘画技巧和综合功力。要不是张大千在旁又题“大涤子本,大千居士临之”,恐怕一般鉴藏家恐怕真假难辨。
  张大千许多仿作却备受推崇追捧,因为其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迹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仿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
  
  王铎2.55米行草书力道千钧
  
  明末清初大书法家王铎的一件草书精品是本次拍卖会比较重要的书法作品,该作长2.55米,宽0.46米,共60余字,是王铎49岁时所作,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流转自如,力道千钧,估价80多万元。
  王铎(1592—1652)是明末礼部尚书,降清后又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王铎书法影响甚广,临习者众多,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更是备受崇拜。日本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近年来,王铎法书拍场表现不俗,2004年——2005年,过百万成交的有6件,其中2005年5月14日中国嘉德《临张芝帖》估价65万—80万,成交价231万元。
  (维洪)
其他文献
小拍规格质量明显提升是今年迎春拍卖的最大特色。中国嘉德2007年第1期四季拍卖会举办规格较以往大幅提高,成交额增幅50%,达到9230.32万元,接近亿元大关。“小拍不小”可谓2007年迎春拍卖的一大新变化。以往内地小拍因赝品比例较大口碑较差,藏家普遍对小拍不感兴趣,以致小拍沦为新玩家练眼的场所。从2005年开始,中国嘉德将小拍改名为“四季拍卖”,意欲提高小拍的规格水准,经过不懈努力,今春的首期四
期刊
苏富比春拍焦点之一的徐悲鸿的大型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估价约3000万港元。以底价2600万元开拍,竞投随即展开,一时间从3000万元上升到6000万元。当叫价超过6000万元时,逐渐成为电话投标者与场内一竞争者之间的较量。又过了两分钟,电话投标者最终以6400万港元胜出。全场响起热烈掌声。加上佣金后,这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竞投者以7200万港元的成交价获得该画。  苏富比春拍大部分画作只通过大电
期刊
繁花似锦百木成林  在时尚秀场上,植物印花从来就不会缺少。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元素,会否流行根本无需被细致讨论,因为其早已被列入每—季的基础元素。作为观众最直观的认知,印花往往是设计师灵感的最直接体现。从抽象到具象,大范畴到特定物,不论是繁花似锦还是百木成林,这些美妙的印花在吸引观众目光的同时,也展现出其中蕴涵的灵性,为色彩斑斓的时尚圈增添了细腻而艺术化的一笔。  说到植物印花,这两季以来最火的非G
期刊
2006年的四五月份,书画拍品价格承接跌势,除了零星的几场拍卖会外默默传递出令人沮丧的消息外,拍卖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大动静,春拍也被延迟到初夏才刚刚启动,2005年拍卖场上的热闹景象不现。有关业内人士称火爆了两三年的市场,存在泡沫投机炒作情况严重,递增的虚高利润,令市场自身选择了调整。而且预言这个调整期不可能是用一年时间得以消化,可能会贯穿06至07年。然而,07年开春北京的几场拍卖,却拍得有声有色
期刊
自4月10日起一连续四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苏富比香港春季拍卖会,超过1200件拍品(中国艺术品、珠宝及腕表),总成交额高达10.5亿港元(拍卖前总估价为8.91亿至11.62亿港元)。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女士表示:“苏富比香港特别为徐悲鸿的超凡油画代表作《放下你的鞭子》刷新中国画家画作的世界拍卖纪录而感到鼓舞。市场仍见强势,且位处高峰,各场拍卖也有新的买家参与。”苏富比欧洲及亚洲区副主席
期刊
香港佳士得(CHRISTIE'S)将于本年5月27至3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春季拍卖会,呈献精彩的亚洲艺术、珠宝和名表。    清康熙御制戗金填漆云龙纹宝座估价待询    5月29日举行的“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及“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其中一件清康熙御制戗金填漆云龙纹宝座(估价待询),预料将引起全球藏家的激烈竞投。  清康熙御用红白寿山石雕子母狮钮小玺《勤民》,朱文篆书印面(估价15
期刊
2007苏富比春拍,推出3场瓷杂专拍。透过成交额惊人的表象,实际向市场传递出“利好”与“不利”正反两方面消息。在这场瓷杂春拍中,高端的艺术品依然扛鼎着大拍的重头戏,而卖家一旦过高估计国内市场承受能力,对市场的预测失去准绳,立马就会遭遇藏家的冷眼旁观。泡沫正开始消带!  刚刚结束的2007香港苏富比春拍,瓷器与古玩杂项拍品共推出3场专拍,分别是“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品”专场,“玉承天命:乾
期刊
北京诚轩拍卖将于5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共推出油画雕塑、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邮品钱币四个项目和7个专场共3700余件拍品。    首次开设摄影专拍    此次春拍诚轩首次将摄影艺术独立出来,聚集中国百年摄影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摄影家与代表作品。这也是亚洲艺术市场上,第一次涵括了中国早期美术摄影、新中国以来的纪实摄影、当代观念摄影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摄影专拍。  这场概
期刊
原解放路湖滨路转角处,有一座曲尺形房子,上面是朝阳旅馆,下面是杭州书画社。在上个世纪50年代,杭州市委书记王孚夷对杭州市文化局长孙晓泉讲,杭州要办一个文化单位,像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那样,作为文艺工作者、知识分子购物休闲之所,要办成往来无白丁,很有文化气息的单位。后来市里就拨了解放路湖滨路转角处的房子,办了一个杭州书画社,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之际,正式开张。由郭沫若书写的招牌,在西泠印社没
期刊
黄士陵与吴昌硕是晚清印坛开宗立派的篆刻大师,他们成就极高。堪称一时瑜亮。吴昌硕生活在印学昌盛的江、浙、沪地区,影响遍及海内外。黄士陵从安徽南来广州寓居十八年之久,形成了独特的印风,对岭南印坛造成极大的影响,以至繁衍成一个新的篆刻流派“黟山派”。  黄士陵(1849—1909),字牧甫,号穆父、牧父,晚号黟山人、倦游巢主、倦叟。安徽黟县人。其父黄仲和工诗文,通文字训诂之学,著有《竹瑞堂集》。由于安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