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知识共享理论,对数字影视专业原有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知识共享方式开展合作学习、以项目代替作品,构建“知识共享”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创意创新性,手法独特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通过准实验方法验证此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实验后发现:實验组的整体成绩提高显著,在方案创新、创新性实施结果、成果展示三方面比传统实践教学效果好,在方案完整和方案有效性方面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差异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知识共享;实践教学;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4-0134-02
Abstract: Based on theory of knowledge sharing, this article reform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volved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placing problem with project, sets up "Knowledge Sharing" teaching idea and model,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teaching method. Using an empirical study method, the research show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level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result of complete design and effectiveness are not noticeable.
Keywords: knowledge sha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empirical study
数字影视技术专业是随着新媒体时代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大量专业实践、创作,让学生谙熟数字影视制作流程,具备影视媒体创意设计、影视剪辑、特效制作、节目包装等能力,使其成为能够将创意思维与数字媒体技术有效结合并进行数字影像创作与制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公司、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台、及高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影视节目制作中心从事数字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与合成、影视广告、片头设计与制作及影视节目包装等工作。
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人才带有典型的应用人才特征,其专业包含技术与艺术,这也是高校培养高级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人才与各类培训中心、游戏学校、动画制作培训班几个月下来就能“速成人才”的最大不同之处,即高校培养的是多种知识、多样技能的综合应用型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人才,这就需要高校的数字影视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的培养,因此这对于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共享使得知识能够在一定范围自由流动,节约知识获取成本以提高知识的生产率,并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与创新[1],为此文章依据知识共享理论,将进行数字影视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通过准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一、实践教学改革设计
(一)以知识共享方式开展合作学习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通过课堂作品设计、实习活动安排等环节实现,不论那种设计都是通过学生个人动手完成作品完成实践环节,但是此环节中的学生往往是“在目标的引领下独立自主学习”,学习绩效较低。为此,文章强调的教学改革是依据“知识共享”理构建教育模式,促进个体之间的知识转移和转化,每个成员必须通过信息和经验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来协调完成各项工作,并在整合和应用中得以创新。
(二)以项目代替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作品”为中心,“作品”的命题往往是由教师精心设计,此种方法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而知识共享是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践运营中产品往往是基于某个“项目”而非“单一作品”,以“项目”代替“作品”更能够接近现实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项目为中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构建科学、完整的“知识共享”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小组团队塑造成“知识共享型组织”。
(二)理论基础
文章的理论基础:一是项目教学理论;二是知识共享理论。
(三)研究假设
文章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研究假设为:依据知识共享理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知识共享方式开展合作学习、以项目代替问题,从而构建科学、完整的“知识共享”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团队最终形成知识共享型组织,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输出知识能力和建立知识库能力,以提高创意创新性,手法独特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
(四)实验材料
本研究的实验材料是2015年、2016年的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数字影视专业的专业实践周(共三周),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选定实践项目,实践项目的设计为真实运营项目。
(五)测量工具
数字影视专业的实践作品种类多样,如MV、短片、粘土等等,而使用的软件、表现的形式更是多样,更是因为审美难以程序化、程式性,实践改革测量指标为创意创新性(40%),手法独特性(30%)、完整准确表现主体(30%)这抽象指标进行评判。 三、实验设计
(一)被试者说明
文章选取了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14级与15级数字影视专业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团队是由学生自愿、自主原则下组建的,并非严格的随机安排测试,所以文章主要采用准实验方法,以增強外部效度;为了贴近实际过程,并未通知受试者其正在参与一项实验,主要测试其现实化的表现。
(二)研究的方案
文章采取准实验设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实验组以基于知识共享学习模式改革后实践教学法为主,因变量为项目效果,其他均为常量。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前测;实验结束后,两组都接受后测,整体实验时间为三个星期,使用样本t检验方式进行计算。
(三)实施程序
文章的实验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首先,上课伊始进行分组;提交创意方案作为前测内容。
其次,不告知被试者实验内容,对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并不知晓。教师对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指导,对照组中教师采用将“问题提出——单个队员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师对于整个团队中的队员进行个人指导和团队的集体指导;在实验组中采用“项目任务提出——单个队员个人自学——团队知识共享——小组讨论”形式,教师对于整个团队中的队员进行个人指导和团队的集体指导,并帮助团队完成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单个队员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团队成员进行讲解、授课。
最后,期末提交创意项目,以此作为后测结果。
四、实验措施
(一)构建知识共享理念与模式
知识共享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知识学习,即团队成员确立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并将自身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二是知识贡献,是个体拥有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三是团队中每个成员将其总结后再转化成自己的内隐知识。
与以往学习以教师为主的二维模型不同,知识共享型团队是一个基于“团队成员-团队成员-指导教师之间”三维学习沟通结构。教师的启发式讲授不仅仅针对个别成员的单独指导,更要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学习。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逐一发现、逐渐学习,小组成员在目标的引领下独立自主学习,并随时开展学习以解决问题。
(二)教学策略
搜集、分析、加工、评价信息方面的指导。这方面的指导包括查阅文献的方法、步骤和工具,对收集到的文献内在、外在批评等。
引导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目标。由于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基本上都是教师确定的,为了防止在知识共享的开始阶段出现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分工,导致问题的解决和小组的合作进展缓慢这一情况,就教师在此环节加强引导,主要使学生尽快转变观念和学习方式,逐步学会自主地确定小组目标和任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探索的方向。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地检查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这时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和监督者。
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将学生解决问题方案时的线性垂直思维方式转变为跳跃性的水平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和眼界。
五、实验结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相似性分析
在实验前,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了前测,以测量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方面的情况,即每组提交创意作品,前测结果及分析如下: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均通过P>0.05的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在两个总体样本方差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双尾概率P值概率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二)实验后测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同时进行了实践项目测验,对照组和实验组都需要提交创意项目。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体分数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分项成绩中手法独特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成绩差异性不大。在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差异性较大。显著性进行检验,各项均通过P>0.05的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在两个总体样本方差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的双尾概率P值概率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手法独特性的双尾概率P值概率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六、结束语
通过准实验方法验证实践教学改革效果,部分验证了本实验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均得以提高;在手法独特性方面影响不够显著。这是因为,实践教学方法都注重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参与性以及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方面,使得学生愿意深入、系统学习知识,但是表现手法往往已经固定,独特性很难通过短时的培训进行提高。而对于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这些内容学生无法单独完成,更需要团队集体学习,知识共享更能够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顾琴轩,傅一士,贺爱民.知识共享与组织绩效: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用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2):59-66.
[2]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
[3]王志军.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23-24.
[4]Hooff,B.V&Ridder,J.A..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6):117.
关键词:知识共享;实践教学;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4-0134-02
Abstract: Based on theory of knowledge sharing, this article reform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volved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placing problem with project, sets up "Knowledge Sharing" teaching idea and model,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teaching method. Using an empirical study method, the research show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level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result of complete design and effectiveness are not noticeable.
Keywords: knowledge sha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empirical study
数字影视技术专业是随着新媒体时代发展而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大量专业实践、创作,让学生谙熟数字影视制作流程,具备影视媒体创意设计、影视剪辑、特效制作、节目包装等能力,使其成为能够将创意思维与数字媒体技术有效结合并进行数字影像创作与制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公司、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台、及高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影视节目制作中心从事数字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与合成、影视广告、片头设计与制作及影视节目包装等工作。
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人才带有典型的应用人才特征,其专业包含技术与艺术,这也是高校培养高级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人才与各类培训中心、游戏学校、动画制作培训班几个月下来就能“速成人才”的最大不同之处,即高校培养的是多种知识、多样技能的综合应用型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人才,这就需要高校的数字影视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的培养,因此这对于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共享使得知识能够在一定范围自由流动,节约知识获取成本以提高知识的生产率,并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与创新[1],为此文章依据知识共享理论,将进行数字影视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通过准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一、实践教学改革设计
(一)以知识共享方式开展合作学习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通过课堂作品设计、实习活动安排等环节实现,不论那种设计都是通过学生个人动手完成作品完成实践环节,但是此环节中的学生往往是“在目标的引领下独立自主学习”,学习绩效较低。为此,文章强调的教学改革是依据“知识共享”理构建教育模式,促进个体之间的知识转移和转化,每个成员必须通过信息和经验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来协调完成各项工作,并在整合和应用中得以创新。
(二)以项目代替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作品”为中心,“作品”的命题往往是由教师精心设计,此种方法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而知识共享是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践运营中产品往往是基于某个“项目”而非“单一作品”,以“项目”代替“作品”更能够接近现实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项目为中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构建科学、完整的“知识共享”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小组团队塑造成“知识共享型组织”。
(二)理论基础
文章的理论基础:一是项目教学理论;二是知识共享理论。
(三)研究假设
文章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研究假设为:依据知识共享理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知识共享方式开展合作学习、以项目代替问题,从而构建科学、完整的“知识共享”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团队最终形成知识共享型组织,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输出知识能力和建立知识库能力,以提高创意创新性,手法独特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
(四)实验材料
本研究的实验材料是2015年、2016年的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数字影视专业的专业实践周(共三周),根据教学进度的安排选定实践项目,实践项目的设计为真实运营项目。
(五)测量工具
数字影视专业的实践作品种类多样,如MV、短片、粘土等等,而使用的软件、表现的形式更是多样,更是因为审美难以程序化、程式性,实践改革测量指标为创意创新性(40%),手法独特性(30%)、完整准确表现主体(30%)这抽象指标进行评判。 三、实验设计
(一)被试者说明
文章选取了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14级与15级数字影视专业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团队是由学生自愿、自主原则下组建的,并非严格的随机安排测试,所以文章主要采用准实验方法,以增強外部效度;为了贴近实际过程,并未通知受试者其正在参与一项实验,主要测试其现实化的表现。
(二)研究的方案
文章采取准实验设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实验组以基于知识共享学习模式改革后实践教学法为主,因变量为项目效果,其他均为常量。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前测;实验结束后,两组都接受后测,整体实验时间为三个星期,使用样本t检验方式进行计算。
(三)实施程序
文章的实验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首先,上课伊始进行分组;提交创意方案作为前测内容。
其次,不告知被试者实验内容,对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并不知晓。教师对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指导,对照组中教师采用将“问题提出——单个队员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师对于整个团队中的队员进行个人指导和团队的集体指导;在实验组中采用“项目任务提出——单个队员个人自学——团队知识共享——小组讨论”形式,教师对于整个团队中的队员进行个人指导和团队的集体指导,并帮助团队完成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单个队员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团队成员进行讲解、授课。
最后,期末提交创意项目,以此作为后测结果。
四、实验措施
(一)构建知识共享理念与模式
知识共享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知识学习,即团队成员确立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并将自身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二是知识贡献,是个体拥有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三是团队中每个成员将其总结后再转化成自己的内隐知识。
与以往学习以教师为主的二维模型不同,知识共享型团队是一个基于“团队成员-团队成员-指导教师之间”三维学习沟通结构。教师的启发式讲授不仅仅针对个别成员的单独指导,更要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学习。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逐一发现、逐渐学习,小组成员在目标的引领下独立自主学习,并随时开展学习以解决问题。
(二)教学策略
搜集、分析、加工、评价信息方面的指导。这方面的指导包括查阅文献的方法、步骤和工具,对收集到的文献内在、外在批评等。
引导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目标。由于传统教学的长期影响,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基本上都是教师确定的,为了防止在知识共享的开始阶段出现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分工,导致问题的解决和小组的合作进展缓慢这一情况,就教师在此环节加强引导,主要使学生尽快转变观念和学习方式,逐步学会自主地确定小组目标和任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探索的方向。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地检查任务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这时教师的角色为引导者和监督者。
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将学生解决问题方案时的线性垂直思维方式转变为跳跃性的水平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和眼界。
五、实验结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相似性分析
在实验前,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了前测,以测量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方面的情况,即每组提交创意作品,前测结果及分析如下: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均通过P>0.05的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在两个总体样本方差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双尾概率P值概率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二)实验后测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同时进行了实践项目测验,对照组和实验组都需要提交创意项目。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整体分数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分项成绩中手法独特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成绩差异性不大。在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差异性较大。显著性进行检验,各项均通过P>0.05的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在两个总体样本方差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的双尾概率P值概率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手法独特性的双尾概率P值概率大于0.0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六、结束语
通过准实验方法验证实践教学改革效果,部分验证了本实验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均得以提高;在手法独特性方面影响不够显著。这是因为,实践教学方法都注重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参与性以及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方面,使得学生愿意深入、系统学习知识,但是表现手法往往已经固定,独特性很难通过短时的培训进行提高。而对于创意创新性、完整准确表现主体方面这些内容学生无法单独完成,更需要团队集体学习,知识共享更能够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顾琴轩,傅一士,贺爱民.知识共享与组织绩效:知识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用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2):59-66.
[2]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
[3]王志军.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23-24.
[4]Hooff,B.V&Ridder,J.A..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