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早已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如今在教学方面它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如今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成了科学、合理、高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关键之一。对于如何科学、合理、高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我们从如下几方面来思考:
1、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教学《认识角》,教材只借助钟面指针、扇面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角?这样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角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用不同颜色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再分别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叉开的大小有关。然后再出示两个角一样大,一个角的边很长,另一个角的边很短,让学生猜猜哪个大,哪个小,很多学生都说边长的那个角大,通过课件演示把两个角叠在一起,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从而引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的概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更乐意学数学。
1.2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然后提出平行四边行面积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通过课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虚拟化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用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圆柱,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首先表扬了他们爱动脑筋,敢说、敢争辩的精神,然后提出“到底是什么图形呢?再通过课件演示三种圆柱的展开图,学生发现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再让学生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更有效
2.1 教师要真正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运用水平
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意识、信息的获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素养。作为数学教师更应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全面了解各种相关软件的功能,提高驾驭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真正使现代信息技术为优化教学服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2 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反对形式主义
利用多媒体教学,切忌盲目扩大课堂容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过程像是走马观花,接触得多,掌握得少,此外,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要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切忌只注重直观演示而削弱数学逻辑推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实现,信息技术不能被用来代替基本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与传统的粉笔黑板运算、逻辑推理、列表作图等达成协调。要从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功能进行精心设计,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把两者尽量地完美结合起来。
2.3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必须注意不能让多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优化教学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只有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地思考,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和作用,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3-05-17
1、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教学《认识角》,教材只借助钟面指针、扇面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角?这样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角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用不同颜色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再分别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叉开的大小有关。然后再出示两个角一样大,一个角的边很长,另一个角的边很短,让学生猜猜哪个大,哪个小,很多学生都说边长的那个角大,通过课件演示把两个角叠在一起,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从而引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的概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更乐意学数学。
1.2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然后提出平行四边行面积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通过课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虚拟化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用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圆柱,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首先表扬了他们爱动脑筋,敢说、敢争辩的精神,然后提出“到底是什么图形呢?再通过课件演示三种圆柱的展开图,学生发现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再让学生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更有效
2.1 教师要真正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运用水平
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意识、信息的获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素养。作为数学教师更应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全面了解各种相关软件的功能,提高驾驭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真正使现代信息技术为优化教学服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2 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反对形式主义
利用多媒体教学,切忌盲目扩大课堂容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过程像是走马观花,接触得多,掌握得少,此外,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要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切忌只注重直观演示而削弱数学逻辑推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实现,信息技术不能被用来代替基本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与传统的粉笔黑板运算、逻辑推理、列表作图等达成协调。要从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功能进行精心设计,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把两者尽量地完美结合起来。
2.3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必须注意不能让多媒体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优化教学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只有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地思考,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和作用,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