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洁的性文化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在印度一直备受推崇。在印度人看来,性是自然的、幸福快乐的,是人生追求的三个目标之一。从印度人神圣的性生活方式中,就能清晰地看出他们圣洁的性观念。
  印度,圣洁的性文化
  印度次大陆是古代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自文明兴起初期,性与宗教便在印度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印度对宗教与性的密切关系描述得相当透彻,无论是西方还是其它国家都无法与之媲美。从印度人神圣的性生活方式中,就能清晰地看出他们圣洁的性观念。性在印度一直备受推崇,因此,在印度人的眼里,性生活几乎无一不是从神开始的。
  印度的宗教传统主要有印度教和佛教。从总体上说,佛教一般比印度教更强调禁欲主义,但并非各个教派、各个时期都是这样。印度教本身不同教派中性观念也大相径庭,有的完全纵欲,而有的则绝对禁欲。
  古印度性文化——生殖器标志物
  很早以前,印度人就在印度河流域创造了十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2500~1500年,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从而使印度文明迅速衰亡。虽然人们对当时的文化不太了解,但在残存的古建筑遗迹中却明显地反映了性爱和宗教的关系。这些作品描写的信仰和事件,大多是印度教中心议题的初端。譬如,在一些古老的印度小雕塑中,人们见到雕刻着三个脸的有角人。他坐着瑜伽姿势,整个身子一丝不挂,阴茎直直地勃起,头部长得有些象植物,其它部位则类似动物。从图推断,他是一种有生殖能力的神,很可能就是后来印度教中传说的湿婆神。在其它一些古印度的雕塑中,时常也可见到各种“阴茎”动物,如公牛、犀牛、象等各种似牛的有角动物。这些男性生殖器官像,印度称之为呤咖莫。
  在印度,还有一类与呤咖莫相对应的赤土小雕塑,称为瑜尼。瑜尼上雕塑着佩戴腰带、项链和漂亮头饰的裸体女人。她们有的身已怀孕,个个挺着大大的肚子;而另一些则胸前抱着一团代表初生婴儿的粘土。这些早期的母神雕像,象征着人类繁衍。雕像的女神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都是代表湿婆神之妻——帕威蒂女神。古建筑物上,圆锥形的物体的环形的石雕,可能也是呤咖莫和瑜尼的前身——即印度教中常见的阴茎和阴道的标志物。
  吠陀传统——性是人世轮回的关键
  公元二世纪,欧印语系的人侵入印度,摧毁了早期的古印度文明。他们在印度建立了新宗教文化和主教,并强化了军备。印度的现代宗教和历史,就是源于这种宗教文化——吠陀经的圣歌集。早期的吠陀教中,控制自然和性现象的大力神主要有三个,都属于男神。在吠陀经中,几乎从未见过任何重要的女神。
  吠陀教传统中,性是永无终结的。人们将对性的信奉和拒绝当作决定灵魂存亡的措施,因而,性与宗教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它们都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因此,它们的教徒都信仰“投胎转世”的人生轮回说,认为人死后灵魂可变成人或动物继续存在。
  印度人的哲学基本上是一种否定哲学。吠陀教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和磨难的,即使快乐的王子,他也绝不会没有痛苦。因此,人生并不是追求世俗的享乐,而是以逃脱没完没了的人生轮回为最终目标的。
  然而,要这样拯救灵魂是相当困难的,能够达到此种境地的人必须要积累有足够的业。业对于人的来世有决定性作用,它控制着人的下辈子是投胎还魂还是进入永恒的极乐天堂。因此,人在世时必须宽容忍让,减少罪孽,才能不断积累业。积累的业越多,来世中受苦越少,他向极乐天堂也就更靠近一步。
  性是人类这种人生轮回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生殖与性欲就是人生最关键的连接点。因而即使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禁欲主义传统,也都不赞成禁绝性爱和性生活,以便使更多的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些传统却认为,人应该放弃对性自由、婚姻和家庭三种乐欲的追求,因为它们会影响人向幸福和极乐天堂的迈进。与此正好相左的另一种传统认为,性生活是人进入天堂的必经之路。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563~483年左右,创始人为佛陀,也尊称释迦牟尼。29岁时,佛陀扔下爱妻和幼子,创造了后人一直沿用的、逃避世俗的生活方式——深山隐居,使人能够摆脱痛苦。他不满自己经历的禁欲主义生活,因此独创了一套新的生活方式,把自己从性欲、生存欲和愚昧中解脱出来,成为不再完全顺从自然的自由人。他超脱人间痛苦的方法是,通过放弃各种欲望而达到“空无”和“超然”的全福境地,使人进入极乐天堂和涅槃。僧侣要遵守佛的“八戒”,坚持中庸之道,自律和冥想,超脱禁欲主义和世俗欲望。公元九世纪后,佛教在印度失利于印度教,从而不断衰落。
  怛特罗——宝就在忘忧树中
  怛特罗是从吠陀教发展演化而来。它创立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用祈祷和朝拜代替了原来的献祭仪式,信徒们通过物理和生理措施祈祷,以求获取人生快乐。
  怛特罗有多种含义,因此不好定义。它包括思想系统和魔法。怛特罗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性能量和性信仰仪式,它依靠性来达到获取快乐的目的。怛特罗传统的基础,是一个“性能量”起关键作用的复杂生理系统。怛特罗也同样信仰仪式图、神秘符号和公式;其最著名的方法就是口令“噢母吗呢帕德米呋母”——意思是“宝就在忘忧树中”和名正言顺地公开披露男女性器官的接触。
  怛特罗直接把性交本身当作一种宗教仪式,通过性交可以使男女变成一对男女神。这种性交前,要经过冥想和举行其它准备仪式,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情,然后双方以多种形式进行性交。怛特罗的性交并非取乐,而是借助性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印度人的这种观点,最早是来源于中国的信仰——即中国传统认识到的,在满足女人性要求的性交中,不射精的性交对男人伤害极大。
  激进的怛特罗教徒常常会砸碎世俗凡人的枷锁,他们不愿沿袭旧传统,故意当众犯戒。这些激进的男女教徒集中到火葬场,大家围坐在主持神学仪式的教主四周,公开破除“酒、肉、鱼、讳忌手势、性交”这五条戒条。参加这个活动的人摒弃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参加者互换妻子或者一群男人与妓女们性交。这就象60年代的嬉皮士一样,完全是利用性交向传统道德和价值观挑战。
  讫氏的罗曼史——神爱至上   印度人十分崇拜守护毗瑟摩的第八化身——讫里什那神,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终身献给讫里什那神。
  在印度,讫里什那神与女人哥毕斯的爱情奇遇是家喻户晓的。讫里什那是一位年青英俊的男神,他骗取了贱妇们的心并戏弄了她们。一次,哥毕斯妇女脱光衣服裸着身子洗澡时,讫里什那抱走了她们的衣服爬到树上,哥毕斯妇女只好一丝不挂地爬到树上取回衣服。他吹笛子时,哥毕斯妇女就像着魔似地向他冲来。他领着她们欢快地跳着舞,然后向每一个哥毕斯女人都表白爱心,并使她们深信他仅仅爱她一个人。传说中,被讫里什那玩弄过的女人成百上千。在众多的哥毕斯女人中,讫里什那最喜欢拉达。他们的情史被后人传为佳语,常常用作色情文学的主题。
  尽管讫里什那的许多罗曼史,如他勾引有夫之妻,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却受到神爱高于世欲乐欲的“神爱至上主义”的辩护。譬如,哥毕斯的裸体被说成是神显灵时灵魂的裸现。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讫里什那与许多女人的性交以及与拉达的多次性交,给人间和天堂都增添了极大的乐趣。总之,在印度,崇高的神性为淫荡的讫里什那神公开、大胆的性解放行为开脱了罪名。
  在英雄史诗中记载着,讫里什那与许多女人发生过性关系,但是这在一婚多妻制社会中是天经地义的,并非不道德。
  在印度的许多色情艺术中,有特权的男人可以同时取乐于数个女人。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女人已被贬成性爱的玩物,但讫里什那的做法却是鼓励女人去享受性爱的快乐。因此,真实的英雄人物既是利他主义者,又是性爱的崇拜者。
  寺庙——做爱的摹本
  中世纪印度寺庙里充斥着大量色情雕塑。这些独特的艺术在整个印度的色情艺术中极具价值。这些根据史诗时期各种传说创作的杰作,一直为后人所推崇。
  寺庙的墙上,到处都雕塑着以各种姿势性交的男女,有的是一对男女性交,有的则一大群人群交。作品中还有许多异常的性交方式,如口交,肛交等等。男人代表英雄,女人代表美丽漂亮的女神。这些女神是天堂中的高等妓女,人们常常认为她们是神的女仆,一般是生活在寺庙附近的歌女、舞女和寺庙妓女的化身。这些妓女在世时常参加寺庙的各种仪式。在特殊情况下,她们也为神事活动歌舞,或者通过卖淫为寺庙挣钱。
  寺庙妓女的性交不仅是为了乐欲,而且也是为了敬神。这些女人把自己当作是所伺候的神的娘子,因而她们的淫荡不受公众的指责。况且有许多妓女并非本人乐意卖淫,而是因为年幼时就被父母送给寺庙而被迫沦为娼妓的。
  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大多数时期印度都是受外国统治,先是穆斯林,然后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这两种外来文化对印度都有甚大的影响。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比较保守;而英国的影响主要是同化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精英,向他们灌输殖民统治者的维多利亚思想。1947年印度独立后,西方性文化观仍然影响着印度,从而富人的性生活并不完全沿袭印度传统,印度人的性生活也就变得复杂,没有一个统一通用的模式。
  《性典》——包罗万象的性与爱
  印度人的性观念,也表现在一本民间广泛流传、内容包罗万象的《性典》中。它既像中国道家的《玉房秘诀》,以严肃冷静的观点阐明各种性行为;也像罗马帝国奥维德所著的《爱的艺术》一书,以嘲讽的态度渲染调情艺术。地处中国与罗马之间的印度,在性文化方面多少综合了来自双方的影响。然而《性典》却几乎纯属于印度风味。它强调的容忍、温柔、精英主义、滥情和无情抽象混合等,都是印度的独特社会形态和思想所塑造出来的。
  如果说中国的《玉房秘诀》主要关心的是“在床上时所发生的事情”,那么罗马的《爱的艺术》则教你“如何到床上去”,而印度的《性典》内容更广,它罗列了每个家庭主妇取悦丈夫必备的各种知识,诸如唱歌、缝纫、造花甚至法术、巫术、斗鸡和赌博等。该书偏重性爱时的心理描述,在谈“性”之前花了很大的篇幅先谈论了关于“爱”的问题。虽然自有文字以来就有歌颂爱情的作品,在讴歌爱情的诗词中也经常见到性的描述。但在性文学中却甚少包括爱的内容,《性典》极可能是第一本包容“性”与“爱”的杰作。
  印度人的性观念与其他文化还有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古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或者是中国,对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各不相同,但都认为性交应该是发生在闺房或妓院中的事。换句话说,它是一种隐私行为,对别人是秘而不宣的,而印度人在这方面却不太注重私密性。
  在印度人看来,性是自然的、幸福快乐的,是人生追求的三个目标之一。他们认为经济与感情上的“饥饿”,会使性灵匮乏,所以他们谈论性时并不加以掩饰。但是,这种性观念与今日西方社会流行的“性是自然、快乐的,可以公开谈论而可以公开为之”的观念还是不一样的。
  印度人虽然撰写了第一本集“爱”与“性”为一体的《性典》,但他们却总是将“爱”与“性”完全分开,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无师自通的人类本能,无需任何指导;相反“性”却需要强调技巧。因而,印度关于性问题的书籍中常常用最主要的篇幅来介绍“无爱的性技巧”,即使《性典》一书也明显反映出这一倾向。
  印度人的性观念似乎是两种极端观点的奇妙融合,它具有粗鄙野蛮的一面,又有精美文雅的一面。
  印度人从极单纯的否定哲学出发,却发展出极其繁杂的性享乐方式。印度人谈到爱,也讨论性,而且两者可以完全无关。他们并未将这两种彼此冲突的东西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新体系,而是将它们互相掺杂——就象他们将人生划分成四个不同阶段一样,各阶段间彼此没有联系。也许这就是印度的文化特色吧!
  转载自搜狐女人频道
  (编辑 墨非)
其他文献
散步,是安全便捷的一种健身形式。许多中老年人都非常喜欢采用这种形式,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但是,不少散步者却很容易忽略一个细节,即散步时心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起到健
所谓“盘唇族”,其真名叫“莫西族”是一个奇特的非洲部族。他们生活在埃塞俄比亚南方的奥姆低谷的地方。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莫西人的居住区一直与世隔绝。在人们看来,莫西族是整个奥姆低谷最奇异、最神秘的民族。据说莫西人有过食人的记录;据说莫西人与他们的邻居伯迪人、班纳人为争夺畜牧而战争……但最令人惊异的,莫过于莫西妇女会在嘴唇上镶着一个大大的用泥烧成的陶盘。  在东非的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最让人神往的便是它无
本文主要论叙述了企业合并的概念、企业合并的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合并的范围及不合并公司会计处理的比较等方面内容。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
本文介绍自杀意念与人生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三个阶段为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在儿童时期的自杀意念阐述部分又分为儿童发展理论和儿童自杀研究、儿童时期的自杀风险因素
寒冬腊月,百卉凋零,唯有蜡梅蓓蕾满枝,斗寒吐艳,给寒冬平添几分春意.rn蜡梅,名梅而实非梅,在植物学上既不同科,也不同属:蜡梅属蜡梅科,而梅花属蔷薇科,可见这两者是完全不同
七旬老妪怒上法庭要离婚——凑合了一辈子,挨打了一辈子rn河南省内乡县民事庭副庭长张有菊法官告诉我这样一桩离婚案:rn今天上班,河南省内乡县民事庭副庭长张有菊法官遇到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企业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识型人才的竞争越演越烈,应根据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层次和特征,应用现代激励理论,有效激励知识型人才,提高管理的综合效益,实现引进的高层次知识型人才效益最大化.
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是一种存在于牙本质和骨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ousproteins,NCPs),属于SIBLING家族,在牙本质和骨组织形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基本形成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双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资产,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