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语文之城,画晕轮之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晕轮”而产生的积极、有利的效果我们称之为“晕轮正效应”或曰“正晕轮”;产生消极、不利的效果我们称之为“晕轮负效应”或曰“负晕轮”。
  学困生之所以难转化,不仅因为教师、家长的帮扶不力,还因为他们常用一种病态的目光看待问题,犯了错误,不是及时地反省而是把个人封闭起来,认为自己无能、老师偏心来逃避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却有着一种强烈的病态自尊。鉴于此,笔者试从语文老师的角度,借语文学习这个主阵地,尝试为他们画好一个个大大的“正晕轮”,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尊和自信。
  一、借语文式宽容,画“乐学”之晕
  大多数的学困生表现为对老师和家长的苦口婆心无动于衷,对事冷漠。攻其身不如攻其心,我们何不宽容一些,为他们画一个大大的“乐学之晕”?
  1.友爱的姿态。学困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一句适宜的鼓励,一个充满赞许的暗示,一句关切的话语,都会点起学困生心中希望的火焰,构建学困生乐于学习的氛围。
  2.幽默的语言。有魅力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语文式的幽默。面对学生在学习中无意犯的错,尤其是学困生,大声呵斥于事无补,幽他一默又何妨?
  案例1:有位三年级老师看到学困生将“桌”写成了“卓”时,故作惊讶地对他说:“这张桌子不得了,砍了两条腿还能站住!”孩子便在玩笑中会意了。
  3.入耳的说教。学生犯了错误,用什么样的话语对学生最有效?恶狠狠的话语就一定有效吗?我曾见过学生当着教师的面摔门。在教育界,到处流传着陶行知老先生“四颗糖”的故事。没有义正词严的批评,没有语重心长的说教,更没有疾风暴雨的体罚,而谁能说这样的教育不动听入耳呢?
  4.契合的心灵。有些课任老师常会对学生说:“你们班纪律真差!”而班主任常会说:“我们一定能赢!”“我们”与“你们”,前者亲和,后者对立。不要小看了教师不经意间的用词。教师在对学生恶语相向时,就是将这些学生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而很多优秀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无不向孩子们暗示着一个信息——“我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老师,是其中一员。
  二、借语文式帮助,画“悦己”之晕
  所谓语文式帮助,意为含蓄的、育人于无形的帮助形式。
  1.鼓励化整为零。学困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似乎一无是处,拿写字来说,满本的习字册上你找不到一个可以称得上整洁、美观的字。怎么办?将鼓励化整为零!
  案例2:我用红笔圈画出他们每个字中相对漂亮的笔画以示褒奖,哪怕只是一笔略带笔锋的捺。这方法还真奏效,有两个原本写字如乱草的孩子,就因为半个学期中,我用这种方法送他们数百个红圈圈,现在开始认真写字了!
  2.竞赛有纵有横。与学优生相比较,学困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不多的,这就需要老师针对他们的特点为他们多提供成功的机会。
  (1)纵向评比:当然是拿他们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相比,不断发现并表扬他们的进步。此时,给他们备一个成长记录袋真的很有必要。有时,针对特殊情况还要采取一些非常方法。
  (2)横向评比:为了不让学困生离群或是自封,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横向竞赛。可以指导全班学生在班里找一个竞赛对手,在学习上制造你追我赶的氛围。不过,学困生的结对子竞赛一定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之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要不动声色地给他们安排一个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
  3.评价短中见长。不可否认,学困生虽然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也许文体方面有一定特长;他们虽然一时落后于人,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他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高,但却乐于助人等。我们要勇于跳出传统的思维束缚,对自己的学生进行重新“定义”,做到“短中见长”。
  4.距离远近适当。笔者在此处要重点说一说,细心的语文教师是如何把握好和学困生之间的空间距离的。
  (1)授课时的距离。教育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教室里有四组学生,教师始终站在三、四组之间过道的三分之一处上课,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教师身边的三、四组学生的听课状态明显好于一、二组。所以,我们不要总高高在上地站在讲台上,要常走进过道进行课堂教学,并且要时常变换两个过道。
  (2)评价时的距离。如果批评,对那些胆子大,屡教不改的孩子要近距离批评,使他能够感受到压力,对胆量较小的孩子最好远距离批评,使其不会太感觉压迫;如果表扬,那就最好是近距离了,因为对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孩子进行靠近表扬都具有明显的教育功效,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借语文式交流,画“亲子”之晕
  如何用语文方式与家长更有效地交流,为学困生与家长之间画好“亲子”之晕呢?
  1.拓一条渠道。对于中高年级的学困生,家长的教育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而且经过多次较量,他们也已经像他们的孩子一样油盐不进。对于不愿或不敢与你交流的家长,不同的情况要借助不同的交流渠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家校良好沟通。
  案例3:剛接这个班里阿凡(单亲家庭)的爸爸是基本请不动的,于是我果断地放弃了与他面谈的交流方式,改为给他写信。孩子每有点滴进步,我都会写上只言片语让孩子捎回。53封信写完了,他的爸爸竟然开始主动到学校来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状况了。更可喜的是,在捎信的路上,孩子也悄悄增长了自信!
  2.换一个角度。其实,我们做教师的如果能在改变观念去欣赏孩子的同时,也教会家长换一个角度去欣赏孩子,才可谓功德无量。我的同事徐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最常问家长的一句话是:“这孩子在家有什么优点是我还不了解的呢?”
  3.炫一个瞬间。我的包里每天都带着相机,常悄悄地拍摄下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珍贵的照片,更多地将学困生可爱、进取的一面借各种机会反馈给家长。不需要多高的拍摄水平,不需要多美的山水画卷,只拍下的是孩子的一点一滴进步,谁能说它不是“最美的瞬间”?这种方法曾令众多家长动容。
  4.搭一个舞台。笔者关注的是这舞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也要能让家长受到及时真切的感染,在这舞台上看到鲜活的希望,并积极主动参与到转困工作中来。我在实践中搭的最成功的两个舞台是:(1)校报上的习作选登。(2)家长会上的“语文表演”。班里的许多学困生和其家长都在这两个舞台上找到了自信。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以及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精心设计的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高中政治课堂  合作学习是根据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而要求在课堂上要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完成课堂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
摘要: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 活动课 开发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感兴趣、有成效,就必须认真实施“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尝试活动课的教学,要充分认识活动课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并按步骤实施,这样才能发挥思品课在培养
基于热传导方程和高斯赛德尔数值计算方法,对部分抽运板条激光器的温度分布、热应力和热致折射率变化等热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单侧抽运及双侧抽运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组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并在课改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纵观实践,却发现新课标下“小组合作探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往往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本人以下就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一、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方法  1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主要以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老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文化课,掌握好文化课知识,必须在授课前设计出好的方案,上课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学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之中去,这样的学习才能奏效。反之,则事倍功半。  
期刊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把讲礼仪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对个人而言,礼仪则是衡量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有它的特殊意义。  教师,是学生处理人世疑难的导师,也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楷模。教师礼仪,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近年来,礼仪教育已赋予崭新的内容纳入学校精神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