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9年以前,学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当时只有暑期校外实践活动,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与督促,不少学生敷衍了事,效果不尽如人意。”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以下简称“思政部”)傅琛主任向记者介绍道。如何将思政课教学开展得富有成效,已成为当时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2008年1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将思政部独立设置。当时,傅琛就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到了改革和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随后构建起来的“教师课堂个性化、课程活动品牌化、社会实践统一化”的“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子们求知的心扉,也让思政课教学质量有了“火箭”式的提升。
课堂:老树新枝又逢春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这股春风,使思政课课堂老树新枝,生出蓬勃生机。在该校思政课情景教学实验室里,记者旁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思政课情景教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为支持思政课教学改革、满足思政课实践教学需求,投入70多万元打造的,是目前省内高校唯一的思政课现代化教学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由活动桌椅拼摆成了七个小组学习讨论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配有一台70吋交互式液晶触摸一体机,方便不同位置的学生学习使用。专供情景表演的舞台区上摆放着各种教学仪器,靠墙一角是一组专为沙龙活动而准备的沙发。支起在舞台一侧的LED屏上显示着“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的课题,告诉了记者这堂课的内容。
课后,一个名叫凌燕的女生告诉记者:“以前上思政课的时候,因为不感兴趣,就私底下做自己的事情,有时还埋头玩手机,教室里总是死气沉沉的,有的同学直接就不来教室。”与此鲜明对比的是,记者在堂课上看到了讨论十分热烈的场面。“刚开始在实验室上课的时候,我也是被动地参与讨论的,渐渐地,我们感觉到课堂变得有趣了,每个人都饶有兴致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凌燕说。
这堂课之所以成功,不仅是教学环境上有了明显的改变,而且教学组织形式也给人耳目一新。
“去年,学校思政部派我去华中科技大学考察学习。在这过程中,我才了解了医学教学中的Sandwich教学法。”胡伟菊老师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在引入新课后,便抛出七个教学问题分给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将学生重新组合。在新的小组里,每个学生将前一次讨论的问题及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学生交流。
“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尽可能多的意见和观点得到碰撞。”实验室里,学生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在近40分钟的大讨论后,胡老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他还将知识进行迁移,结合诸如“张艺谋超生事件”“龚如心遗产案”等人们热议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一轮讨论结束后,每一组还要推选代表参加话题沙龙。
在话题沙龙中,参加沙龙的学生则落落大方。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高潮迭起。观摩的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犹如在观摩一出高规格的辩论大赛。
胡老师已转变成了主持人。
这堂课便是思政部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后课堂变化的一个缩影。
自2009年以来,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部不仅积极改善教学条件,而且还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倡导课堂教学方法个性化、多样化。
“以往一个老师带好几个班,同样的内容一周讲个好几遍,一年一年地循环,千篇一律,老师没有一点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谈起以往的思政课教学,胡老师感慨颇多,“如今,我们的思政课教学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自主探索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也因之丰富起来,我们找到了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改变思政课课堂“灌输式”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无疑都是一个新的春天。
校园:满园春色竞芳菲
课堂内,教学方法的革新使课堂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校园内,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时间为193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晨雾还未散去,学生们便从各个方向迅速聚集在校园内的空地上,拿着旗帜和标语;在搭起的中央讲台上,七八个学生,手里拿着旗帜和标语,陆陆续续地上场。标语上写着:“反对内战,一致对外”“还我华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这样的情景再现就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课历史剧表演大赛的一幕。
在现场,记者听了几个学生的对话:“我激动得一宿没睡,怎么也睡不着,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倒是睡着了,可是这一夜梦到的全是咱东北老家,大片大片的红高粱、青纱帐,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这部历史剧以一二·九事件为背景,以当时东北大学师生的爱国救亡活动为主要内容。参演者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师生一致的好评。《西安事变》《历史的眼泪》《戊戌变法》等历史剧让学生们对那些历史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这些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们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了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是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参加完历史剧表演后,很多学生这样评论道。
“历史剧表演大赛”仅是思政部打造的“一课一品”中一种活动形式。思政部在设计教学改革方案时,力图把实践教学品牌化。“一课一品”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剧表演大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杯主题演讲比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主题有奖征文活动”。思政课四门主要课程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年分别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大型活动,突显品牌效应。依据课程特点,在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四门课程各有侧重点,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政部组建了“红色读书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两个学生社团,这两个学生社团由思政课老师负责指导开展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在思政课校内实践活动的主体框架下,社团在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突出的是中国梦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历史、追寻中国梦”历史剧表演大赛、“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实践杯“人生·梦想”演讲比赛。
“现在,学校每个学期都有一次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以当今的时政热点为主题。在2013年举办的历史剧表演大赛中,我们环境科学班获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而荣誉背后是我们在辛勤付出之后的受益。”2011级环境科学班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在思政课校内实践活动中学子们争奇斗艳、各展才华,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校外:春风催开花万种
无论是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教学还是四门课主题活动的开展,都让学生们得到了学习和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让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理论知识才能在他们的心田里开花结果。
2013年暑期,2011级医药营销1班的刁元兴在家乡四川泸州,实地调查了云龙镇龙溪河污染和治理的过程。在龙溪河旁,一个正在清洗水桶的阿姨告诉他:“以前酒厂排放污水时,这里的水又黑又臭,在这清洗衣服都不行,更别说吃了,连河附近的水井里的水都有臭味。”刁元兴还寻访两岸居民,造访镇政府的水管站,请教了相关负责人。亲身实践后,关于“环境污染”的活教材使他比书本上得来的要鲜活得多、真实得多。那里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整个过程,前前后后,包括暑假前的调研、暑假中的社会实践、实践结束后的总结和论文撰写,刁元兴都得到了思政部高虹老师的指导。他的调研论文《关于泸县云龙镇龙溪河污染及其治理的调查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报》专版发表。
几年来,一篇篇出于学生之手的优秀调研论文汇集成册,所播撒下的思想种子,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的见证。
刁元兴仅是参加2013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课暑期校外实践教学2000多人中的一个。2011级的全体学生都参加了思政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说课堂教学个性化,注重的是每一个教师的个性发挥和才华施展,那么“一课一品”的创建与开展,则突显了课程特色和组织者的集体智慧。
2009年开始,针对以往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思政部制定了《思政课暑期校外实践教学方案》,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实施的导师制,从调研选题的拟定、指导教师的安排、学生调研论文的撰写及评比等各个环节,都由思政部统筹考虑,注重全体教师的参与和所有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2013年,3个分队分赴上饶、共青城和遂川等地,围绕着江西省基层中医院发展、医学生实习情况、民生关注和爱国主义教育四个模块在基层中医院、城镇和乡村、红色教育景点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部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做到了校外实践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抓特色与促普及、重形式与重内容、重过程与重结果、理论与实践六方面的结合,如春风化雨,为思政课着上了一抹饱含生机的绿色。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2008年1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将思政部独立设置。当时,傅琛就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到了改革和有所作为的时候了。随后构建起来的“教师课堂个性化、课程活动品牌化、社会实践统一化”的“三化”实践教学模式,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子们求知的心扉,也让思政课教学质量有了“火箭”式的提升。
课堂:老树新枝又逢春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这股春风,使思政课课堂老树新枝,生出蓬勃生机。在该校思政课情景教学实验室里,记者旁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思政课情景教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为支持思政课教学改革、满足思政课实践教学需求,投入70多万元打造的,是目前省内高校唯一的思政课现代化教学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实验室里,由活动桌椅拼摆成了七个小组学习讨论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配有一台70吋交互式液晶触摸一体机,方便不同位置的学生学习使用。专供情景表演的舞台区上摆放着各种教学仪器,靠墙一角是一组专为沙龙活动而准备的沙发。支起在舞台一侧的LED屏上显示着“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的课题,告诉了记者这堂课的内容。
课后,一个名叫凌燕的女生告诉记者:“以前上思政课的时候,因为不感兴趣,就私底下做自己的事情,有时还埋头玩手机,教室里总是死气沉沉的,有的同学直接就不来教室。”与此鲜明对比的是,记者在堂课上看到了讨论十分热烈的场面。“刚开始在实验室上课的时候,我也是被动地参与讨论的,渐渐地,我们感觉到课堂变得有趣了,每个人都饶有兴致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凌燕说。
这堂课之所以成功,不仅是教学环境上有了明显的改变,而且教学组织形式也给人耳目一新。
“去年,学校思政部派我去华中科技大学考察学习。在这过程中,我才了解了医学教学中的Sandwich教学法。”胡伟菊老师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在引入新课后,便抛出七个教学问题分给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将学生重新组合。在新的小组里,每个学生将前一次讨论的问题及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学生交流。
“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尽可能多的意见和观点得到碰撞。”实验室里,学生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在近40分钟的大讨论后,胡老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他还将知识进行迁移,结合诸如“张艺谋超生事件”“龚如心遗产案”等人们热议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一轮讨论结束后,每一组还要推选代表参加话题沙龙。
在话题沙龙中,参加沙龙的学生则落落大方。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高潮迭起。观摩的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犹如在观摩一出高规格的辩论大赛。
胡老师已转变成了主持人。
这堂课便是思政部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后课堂变化的一个缩影。
自2009年以来,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部不仅积极改善教学条件,而且还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倡导课堂教学方法个性化、多样化。
“以往一个老师带好几个班,同样的内容一周讲个好几遍,一年一年地循环,千篇一律,老师没有一点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谈起以往的思政课教学,胡老师感慨颇多,“如今,我们的思政课教学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自主探索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也因之丰富起来,我们找到了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改变思政课课堂“灌输式”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无疑都是一个新的春天。
校园:满园春色竞芳菲
课堂内,教学方法的革新使课堂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校园内,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时间为193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晨雾还未散去,学生们便从各个方向迅速聚集在校园内的空地上,拿着旗帜和标语;在搭起的中央讲台上,七八个学生,手里拿着旗帜和标语,陆陆续续地上场。标语上写着:“反对内战,一致对外”“还我华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这样的情景再现就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课历史剧表演大赛的一幕。
在现场,记者听了几个学生的对话:“我激动得一宿没睡,怎么也睡不着,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倒是睡着了,可是这一夜梦到的全是咱东北老家,大片大片的红高粱、青纱帐,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这部历史剧以一二·九事件为背景,以当时东北大学师生的爱国救亡活动为主要内容。参演者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师生一致的好评。《西安事变》《历史的眼泪》《戊戌变法》等历史剧让学生们对那些历史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这些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们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了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是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参加完历史剧表演后,很多学生这样评论道。
“历史剧表演大赛”仅是思政部打造的“一课一品”中一种活动形式。思政部在设计教学改革方案时,力图把实践教学品牌化。“一课一品”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剧表演大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杯主题演讲比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主题有奖征文活动”。思政课四门主要课程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年分别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大型活动,突显品牌效应。依据课程特点,在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四门课程各有侧重点,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思政部组建了“红色读书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两个学生社团,这两个学生社团由思政课老师负责指导开展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在思政课校内实践活动的主体框架下,社团在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突出的是中国梦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历史、追寻中国梦”历史剧表演大赛、“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实践杯“人生·梦想”演讲比赛。
“现在,学校每个学期都有一次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以当今的时政热点为主题。在2013年举办的历史剧表演大赛中,我们环境科学班获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而荣誉背后是我们在辛勤付出之后的受益。”2011级环境科学班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在思政课校内实践活动中学子们争奇斗艳、各展才华,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校外:春风催开花万种
无论是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教学还是四门课主题活动的开展,都让学生们得到了学习和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让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理论知识才能在他们的心田里开花结果。
2013年暑期,2011级医药营销1班的刁元兴在家乡四川泸州,实地调查了云龙镇龙溪河污染和治理的过程。在龙溪河旁,一个正在清洗水桶的阿姨告诉他:“以前酒厂排放污水时,这里的水又黑又臭,在这清洗衣服都不行,更别说吃了,连河附近的水井里的水都有臭味。”刁元兴还寻访两岸居民,造访镇政府的水管站,请教了相关负责人。亲身实践后,关于“环境污染”的活教材使他比书本上得来的要鲜活得多、真实得多。那里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整个过程,前前后后,包括暑假前的调研、暑假中的社会实践、实践结束后的总结和论文撰写,刁元兴都得到了思政部高虹老师的指导。他的调研论文《关于泸县云龙镇龙溪河污染及其治理的调查报告》被评为优秀论文,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报》专版发表。
几年来,一篇篇出于学生之手的优秀调研论文汇集成册,所播撒下的思想种子,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的见证。
刁元兴仅是参加2013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课暑期校外实践教学2000多人中的一个。2011级的全体学生都参加了思政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说课堂教学个性化,注重的是每一个教师的个性发挥和才华施展,那么“一课一品”的创建与开展,则突显了课程特色和组织者的集体智慧。
2009年开始,针对以往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思政部制定了《思政课暑期校外实践教学方案》,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实施的导师制,从调研选题的拟定、指导教师的安排、学生调研论文的撰写及评比等各个环节,都由思政部统筹考虑,注重全体教师的参与和所有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2013年,3个分队分赴上饶、共青城和遂川等地,围绕着江西省基层中医院发展、医学生实习情况、民生关注和爱国主义教育四个模块在基层中医院、城镇和乡村、红色教育景点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政部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做到了校外实践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抓特色与促普及、重形式与重内容、重过程与重结果、理论与实践六方面的结合,如春风化雨,为思政课着上了一抹饱含生机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