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校园青春足迹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活跃着这样一群学生,他们会经常穿梭于校园间,用心记录着大家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校园里的姹紫嫣红、春华秋实。他们,就是文峰摄影社团的成员们。他们用一幅幅摄影作品,展现出了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和同学们的青春年华。每周,他们都会相聚在光影工作室,学习摄影技术,进行照片后期处理,相互交流心得。闲暇时,他们还会到学校外采风,捕捉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中别样的美。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文峰摄影社团的小成员们一起来品味镜头下的温馨时刻吧!
  期末考试结束了,作为摄影社团成员的我,满心欢喜,因为我们又可以跟老师一起到社区参加新春慰问活动了。此次活动的拍摄可是新闻拍摄的一次实战。来之前,我做足了功课,预习了新闻摄影的各种要素,电池也充足了电,预想了很多真实活动场景的拍摄画面。来到社区会议室,书法社团的同学立即摆下阵势,铺红纸、拿毛笔、蘸上墨,为孤寡老人写上一幅幅“福”字和春联,我随即按下相机快门。这时,摄影指导老师来到我身边,接过相机说:“让我看看你的照片。”看完后接着说,“新闻拍摄主题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经典瞬间,视觉要有冲击力。”根据老师的指点,我仔细观察场景,取景、对焦,抓住书法社团同学全神贯注写字的瞬间迅速按下快门。嘿,拍的效果果然好多了,画面简洁,书写者神情专注。最后,我还为书法社团的同学与孤寡老人拍了合影。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八(3)班 关逸凡
  那天,校园里柳树刚刚抽芽,柳条缀着点点翠绿,樱花、桃花竞相绽放,空气里溢满了醉人的芳香。我们漫步在雨后微微湿润的学校广场上,静静品味着这满园春色,纷纷用相机轻轻定格这独好的美景。我情不自禁地驻足在满树桃花下,春风微拂,淡白的花儿随风飘荡,送来阵阵芳香。我举起单反相机,仔细对焦,“咔嚓”,相片成形,但光线却暗得看不清。重新调试,“咔嚓”,又是一张,却曝光过度。老师仿佛看出我的窘迫,来到我的身旁,握住我的手,慢慢调动相机的“主拨盘”和“控速拨盘”,和蔼地安慰我说:“不要急,慢慢来。还记得老师教你的口诀吗?要记牢而且要理解,才能灵活运用。”说完,便站在一旁,耐心等我拍照。“风景测中灰,白加黑要减,前景位关键,三分九宫格。”我按照老师教的口诀,蹲下身去,镜头微微仰起,对准那挺立枝头娇艳无比的花儿,对好焦,调高一档曝光,按下快门,试着拍了一张,“咔嚓”,一幅满载诗意的画卷映入眼帘......嘿!再没有曝光不足,也没有曝光过度,真不错!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八(12)班 陈铖
  秋天校园里桂花飘香,月季花的盛开给宁静的校园带来了一片生机。在这金色的秋季,我们摄影社团一行正沿着林荫小道捕捉校园的美丽景色,在一棵枝叶茂盛的樱花树下,遇见了文学社的一群同学,他们三五成群或坐或站正在读书,多么好的一幅人景交融的画面啊!我们立即找准角度,调整镜头,按下快门拍下这一瞬间。回放照片,嘿,效果还不错,好一幅“书香一刻”图!此时,我突然领悟到摄影社团指导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摄影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心拍摄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八(2)班 刘普
  近日,我们教院附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而我们摄影社团也开展了相应的摄影活动。上午,骄阳似火,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一切似乎都十分火热,我们摄影社团的小伙伴们也一起带着相机来到操场为运动健儿们加油鼓劲。跑道上,男子一百米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只听发令枪声一响,选手们就像离弦之箭向前奔去。我们摄影社团的小伙伴们早早地就蹲在选好的位置上,手上拿好相机,摆好姿势,准备拍下这一精彩瞬间。当选手们刚跑出去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按下了快门,可不小心手抖了下,照片拍“糊”了!于是我又摆好姿势,准备重新拍摄。在新一轮的比赛中,我再一次地按下快门,又“糊”了!于是我去请教老师,在老师的讲解下,我重新调整相机,把自动模式改为运动模式,再把相机设置成多次连拍。只听“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四声,一组照片就拍好了。我按照老师说的选取了最好的一张,果真一点都不“糊”,还记录下了同学们生动形象的表情。真开心!这次活动既让我参与到了运动会中,又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真是受益匪浅啊!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八(11)班 周思静
  摄影社团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参与了学校许多活动的拍摄。比如去年的元旦联欢晚会,同学们有趣又精彩的节目让我的照相机快门按个不停,在拍摄过程中我学会了舞台摄影的方法。又如运动会上摄影老师教会我们怎么样拍摄快速移动中的人,只要将照相机的模式调到运动模式,就可以清晰地拍出奔跑中的运动员。还有我们与高邮农村初中的学生的结对活动,我们一起采风,在新建万福大桥以及扬州市科技馆度过了令人难忘的一天。
  摄影社团活动让我的摄影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出去旅游和游玩的时候我都随身带着照相机进行拍摄,我拍的《高原风情》还获得了扬州市中小学才艺大赛的大奖呢! 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八(6)班 朱天宇
其他文献
时值深秋,寒冬即将到来。有些同学每到冬季严寒侵袭时,就会生冻疮,先是患处皮肤发白,然后变为暗红肿块,奇痒,严重的还痛得厉害,甚至溃烂流脓水。冻疮虽不是大病,但也十分痛苦。  冻疮发生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长时间生活在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生冻疮,因为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
作者简介:张凝伊,江苏省张家港常青藤实验中学国际部2013年毕业生。现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  为了追逐梦想,我选择了到美国留学。在踏上美利坚的土地之前,我对未来的留学生活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和家人分别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场景,来到一个陌生又未知的国度会有怎样的憧憬,面对新环境、新室友、新生活会有怎样的心情……但是当这些幻想和假设都变为现实,当真正开始这段崭新的求学旅程后,我才发现我所经受的困
“平时我闲着没事干就写点文章写点诗,也没人要求,就是自己想写,不写不舒服。”  对于费东来说,写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不可或缺。  说起写诗,费东也算是传承家学,因为费爸爸就喜欢写诗,家里有他写的厚厚的几本诗。而费妈妈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平时也非常注重培养费东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于是,在家庭的熏陶下,费东早早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据费妈妈回忆,当费东还是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时,有一天,在很偶
今年冬天是个寒冬,外面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玻璃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纹,北风呼呼地吹着,怎一个“冷”字了得。  天刚蒙蒙亮,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热被窝,带着面包和热水就急匆匆地上学去了。今天还是爷爷送我,我坐上爷爷的“爱车”——一辆敞篷式三轮车;爷爷戴着棉帽,穿着厚厚的大衣,全副武装。我背对着爷爷,刚刚行走不远,一股刺骨的寒风就灌进了我的胸口。我不禁缩起了脖子,把外套的拉链拉到最高,想找一个可以避风的地
今年10月,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共和党学生组织邀请了一个叫吉姆·吉尔克里斯特的人来演讲。这个吉尔克里斯特,是“民兵”组织的发起人。这个组织专门招募志愿者,在美墨边境巡逻,阻挡非法移民从墨西哥入境。近年来非法移民问题是美国的一个热点问题——右翼势力倾向严格禁止非法移民入境,左翼主张更宽松的政策。吉尔克里斯特来哥大讲演,无非是来宣传他在移民问题上的右翼主张。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校园活动吧。不,让你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学校也会在这个美好的季节组织同学们春游,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在春风里沐浴暖阳,看花花草草恣意生长,与老师同学欢歌笑语,无不是关于春游的美好回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春游的动人故事,有哪些地方、哪些风景、哪些趣事留在了你的记忆里?在这春风和煦、万物生长的季节,快来跟笑笑一起聊聊,那些年,大家一起参加的春游!  自然春色最动人  金陵笑笑生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练兵场(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0分)  编zhuàn( ) mí( )猴 áo( )游 吮( )吸 病入膏huāng( )  kǎi( )甲 胚( )胎 濒( )临 华yì( ) 梦mèi( )以求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 。  ③ ,今日又南冠。  ④ ,灵旗空际
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自发表以来,对中国几代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人能滚瓜烂熟地将全文背诵出来,说“字字句句烙在心底”毫不夸张。那么,作为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典议论文,《纪念白求恩》强大的说服力又是来自哪里呢?  一、 由分到总,思路缜密  文章先简述了白求恩的经历,既让大家对白求恩有个大概的了解,也使下面的议论有了一定的事实基础,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接着,以“这是什么精神”设问,引
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告诫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不断地进步,才能趋于完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平时在作业、练习、甚至于考试中的错误,通过它来提高我们对某些概念、思想方法和知识要点的新的认识,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让我们一起在错误中进步!接下来,我们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一章为例,对这一章常见的错误进行举例分析.  一、概念理解有偏差  例1 关于全面
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直跳起来,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又听得嗡的敲了一声磬,自己的嘴也说道:“这回又完了!”  ……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碗筷也洗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寓在这里的杂姓是知道老例的,凡遇到县考的年头,看见发榜后的这样的眼光,不如及早关了门,不要多管事。最先就绝了人声,接着是陆续的熄了灯火,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