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yu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关键词:科技创新 农业发展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零点零六七公顷的耕地上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
  十多年来,我国在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全国大部分的县(市)已开展“星火计划”,共实施了十万多个科技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并造就出一代能运用科学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的新农民;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机构、创新基地、创新机制、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建设,建立起新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宏大的、高效精干的、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队伍,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科技支撑的重任,把农业发展不断推向新高度。
  
  一、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
  
  农业科技创新形成生产力,一般体现于物化形式之中。而且任何一项技术措施,随着本身的不断改进、创新,其增产效益和作用会不断提高,从而可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可以说,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具有无限的创造力。
  1、农业发展离不开重大科技的发明和应用
  在种植业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20多年,组织了耕作制度改革、优良品种、科学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塑料薄膜覆盖栽培以及低产田改良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的推广,使农作物单产、总产稳步提高。
  2、提高物质投入的资源配置效益
  物质投入都有一个适宜用量的临界点,即最大边际效应。无论是大量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改变技术的应用方式,都会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产生重大作用。例如:采用配方施肥,即根据土壤普查数据和田间试验结果,为农民列出肥料配比及施肥方法,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一般可使各种作物增产8%-15%,高的可达20%,比习惯施肥方法节约肥料约15%。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如果通过采用配方施肥和其他合理施肥技术,使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这等于多投入1/3化肥量,即相当于一年增加1500多万吨化肥供应。农业节水技术对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的作用十分明显,如果通过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使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把灌溉面积扩大一倍。
  3、扩大种植区域和改善生长条件
  例如: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可弥补我国高寒地带及大部分地區早春、晚秋及冬季的温度低、积温不足,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2-4度,向高海拔推进1000-2000米。
  4、不断提高品种生产性能
  任何作物、畜禽品种,随着本身遗传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生产在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秆品种改为矮秆品种,由于耐肥抗倒、收获指数高,单产通常比高秆品种增产30%以上,实现了水稻生产的第一次飞跃;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选育成功,通过利用杂交优势,又使单产比当时常规品种增产了15%-20%,实现了水稻生产的第二次飞跃;现在正在进行的超高产(超级稻)育种,已育成一季亩产800公斤左右的品种,进一步研究可使一季亩产达到900-1000公斤,几乎比现有品种单产提高近一倍,有可能使水稻生产实现第三次飞跃。
  5、开辟农业生产新领域
  科技进步使粮食等农产品既可满足人民直接消费的基本需求,也可以通过选育专用品种和加工技术的应用满足人民的专用化、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玉米子粒除供食用或饲用外,还可以通过精炼提纯,生产淀粉、甜味剂、玉米油和酒精等;通过蒸馏提炼,生产饮料和酒精。又如菜籽油由于对人体营养不利的芥酸和亚麻酸含量高,菜饼中有毒的硫代葡萄糖音高,因而通过选种育成“双低”品种,菜籽油供食用,菜籽饼供作饲料。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但是,市场经济不可能包揽一切,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以及带有攻关性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研究,政府无疑应承担其基本职能,而大量的开发、应用性研究,政府可放手让市场去做。换言之,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技创新要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政府除了加强基本农业科研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外,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对大量开发性、应用性的研究推广工作,政府应放手让社会去做,让市场去做。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农业重大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科技发展特点,制定和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科技机构和队伍的结构性调整。对从事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实行优惠政策,切实稳住农业科技研究的技术骨干人才。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探索企业办科研等科技发展新路子。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
  国家要大幅度提高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要拨出专项经费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调整信贷结构,增加科技贷款,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问题,推动农业重大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积极开辟新的经费来源,形成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包括科技贷款、社会投入等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3、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在实验室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继续加强农作物种子工程建设,形成育、繁、销配合协调,销售渠道畅通、运输灵活、高效的新体系。建立以科技为先导的不同类型综合农业试验示范区,加强农业中间试验基地建设。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培训中心和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和应用。
  4、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扩大与国际合作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业技术、资金、设备的引进,并做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重视人才引进,特别是引进新兴学科、薄弱学科、交叉学科等前沿领域的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和合作经营,以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等形式的国际合作,选择具有较大优势的科技领域,参加国际大型科技计划和项目研究。
其他文献
我们对自己脚底下在发生的事知道得实在太少。福特公司开始生产汽车,棒球世界联赛开始举办,其时间比我们知道地球有个地核还要长,想到这点真令人觉得怪有意思。当然,人们知道大陆在地球表面像浮在水面上的睡莲叶子似的到处移动的事,还远不到一代人的时间。“我们对太阳内部的物质分布的认识,远比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要多。”  从地面到地心的距离为6 370公里。这不算太远。有人计算,要是朝地心打一口井,然后扔下一块砖头
在新媒体盛行的现下,图片新闻可以更加直观的表达报纸新闻报道内容,这使得以文字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报纸新闻报道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本文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当前
我们养护的黑河——大连公路宝泉至拜泉南共有21座桥梁,都存在过不同程度的跳车,都不只一次地被处治过。从使用情况上看,桥头跳车是一个普遍问题,给养护部门带来了养护困难,影响了
马家滩地区构造格架受基底断裂控制,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发育北部花状断裂系统、中部反转-冲断断裂系统和西部叠瓦-逆冲断裂系统3大断裂系统;形成挤压走滑型和反转冲
关键词:地黄补益酒 川续断皂苷Ⅵ 含量测定 HPLC  地黄补益酒为本厂自主开发研制的中药新药,由地黄、山茱萸、女贞子、续断等十味中药经现代工艺制备而成,具有养阴助阳,益肾填精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保证药品临床疗效,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中所含的川续断皂苷Ⅵ进行了含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1仪器与试药 
蒸发岩与油气经常共存于一个沉积盆地中,蒸发岩是优良油气藏盖层,故应用油气的测井数据进行盆地地下蒸发岩地层岩性的判别,可为在油气探区蒸发岩研究和寻找油气与钾盐资源提
本文对小秦岭金渠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矿体一般均赋存在剪切带内,在各个矿体受统一应力场作用并由相同构造条件所制约情况下,矿体在平面图上呈现等间距分布,该特点为
杨树在我国北方林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及绿化的主要树种是杨树。近年来,随着农田公益林项目的实施,发展集约栽培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也是以杨树为主。营造的杨树林已给广大的农村带来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乌兰县现种植的树木病虫害普遍较重。尤其杨树病虫害给海西州林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尤以杨树烂皮病、蚧类的危害更加严重,成为目前海西州病虫防治的重点。下面就杨树病虫
金色阳光照耀燕赵大地,和谐社会一派欢歌笑语。11月10日上午11时许,河北省科技馆改造工程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永瑞,河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
当爱因斯坦和哈勃在弄清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成果累累的时候,另一些人在努力搞懂近在手边的而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又是非常遥远的东西:微小而又永远神秘的原子。  加州理工学院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有一次发现,要是你不得不把科学史压缩成一句重要的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哪里都有原子,原子构成一切。你四下里望一眼,全是原子。不但墙壁、桌子和沙发这样的固体是原子,中间的空气也是原子。原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