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教师节设立。那一年,我正好上初一。
记得9月10日那天,老师同学都集合到大操场上,整齐,端正。主席台上,一排长长的桌子,大红布,金话筒。后面墙上,“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十个大字,磅礴,苍劲,据说是县里最好的书法家的作品。
鎮长讲话,校长讲话,老师讲话,学生讲话。在讲话声中,我第一次听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然不知道工程师究竟是何方神圣,但心里认定应该是特别厉害的职业,“灵魂工程师”自然是厉害中的厉害。接着,桌子撤出,表演登场。歌舞,相声,小品……笑声、掌声,久久回响。我们都围拢到老师身旁,欣赏着节目,交流着心得。坐得近了,我惊讶地发现老师双鬓有白发,眼角有鱼尾纹。早秋的午后,阳光和暖,天高云淡。
那个教师节,没有礼物,只有欢歌。
1994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适逢第十个教师节。
当时送明信片成了种风尚。每个教师的桌子上都有一大摞,男生喜欢选择简约的,六十四开的硬纸板,正面是风景或人物,反面有地址栏、姓名栏。他们一律不填,直接在空白处用大字写上“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粗犷稚嫩的字迹里燃烧着青春的活力。女生们喜欢用对开的、可以折叠的大号明信片,多有新鲜的颜色、奇特的造型。祝福的话语,也往往写得密密麻麻的。一大摞明信片中,最欣喜的莫过于发现一份意料之外的祝福。没想到是他,真没想到。惊喜之余,又陷入深思。偶尔有学生写出奇文美句,忍不住读出来,在同事热烈的赞赏中,歆享一份骄傲。
改革大潮滚滚涌来,我的教师节礼物,慢慢有了新的时代印记。
节日到来之际,案头总会增添几件精美的工艺品。我最喜欢的是一个音乐盒,造型仿照磨盘。磨石,磨推,磨板,精致细腻,具体而微。磨盘底部,有一个锁钥,拧转,上满,松手,轻柔的歌声便在磨盘的旋转中叮叮咚咚地演绎。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时间到了2014年。
来到办公室,坐下,有学生敲门,笑意盈盈:“老师,节日快乐!”“噢,谢谢!”“这是我们班送您的节日礼物。”“谢谢。”惶惶接过——洗发水?怎么会是洗发水?忐忑中,慢慢捋清了学生的思路:老师喜欢什么?不知道。需要什么?每天都喝水,对!水杯、水壶——听说隔壁班送了。还需要什么呢?每天洗头——洗发水,谁都需要,老师自然也需要。好的,就送他最需要的。
可爱的孩子,原来是这样。
然而,我隐隐有些许不安。明信片,音乐盒,洗发水……这是时代的进步吗?由精神而物质,由崇高到朴实;和老师的相处,也慢慢地由仰视而平视,由情谊到约契。
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现在,青年必胜于老人。”或许,我的教师节的礼物,也在一年一年进化着,在岁月的旋律中,身着时代鲜亮的外衣,温暖我,感染我。
作文君:2017年,教师节走过第三十三个年头。第二个“我与教师节的故事”也闪亮登场啦!本期是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的马顺峰老师对教师节礼物的回忆。三十三个教师节,有他学生时代的回忆,也有作为教师的感动。在这三十三年里,教师节的礼物花样繁多、不断变化,但学生对老师的爱戴、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三十三年来从未改变,也将永远延续下去。
记得9月10日那天,老师同学都集合到大操场上,整齐,端正。主席台上,一排长长的桌子,大红布,金话筒。后面墙上,“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十个大字,磅礴,苍劲,据说是县里最好的书法家的作品。
鎮长讲话,校长讲话,老师讲话,学生讲话。在讲话声中,我第一次听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然不知道工程师究竟是何方神圣,但心里认定应该是特别厉害的职业,“灵魂工程师”自然是厉害中的厉害。接着,桌子撤出,表演登场。歌舞,相声,小品……笑声、掌声,久久回响。我们都围拢到老师身旁,欣赏着节目,交流着心得。坐得近了,我惊讶地发现老师双鬓有白发,眼角有鱼尾纹。早秋的午后,阳光和暖,天高云淡。
那个教师节,没有礼物,只有欢歌。
1994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适逢第十个教师节。
当时送明信片成了种风尚。每个教师的桌子上都有一大摞,男生喜欢选择简约的,六十四开的硬纸板,正面是风景或人物,反面有地址栏、姓名栏。他们一律不填,直接在空白处用大字写上“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粗犷稚嫩的字迹里燃烧着青春的活力。女生们喜欢用对开的、可以折叠的大号明信片,多有新鲜的颜色、奇特的造型。祝福的话语,也往往写得密密麻麻的。一大摞明信片中,最欣喜的莫过于发现一份意料之外的祝福。没想到是他,真没想到。惊喜之余,又陷入深思。偶尔有学生写出奇文美句,忍不住读出来,在同事热烈的赞赏中,歆享一份骄傲。
改革大潮滚滚涌来,我的教师节礼物,慢慢有了新的时代印记。
节日到来之际,案头总会增添几件精美的工艺品。我最喜欢的是一个音乐盒,造型仿照磨盘。磨石,磨推,磨板,精致细腻,具体而微。磨盘底部,有一个锁钥,拧转,上满,松手,轻柔的歌声便在磨盘的旋转中叮叮咚咚地演绎。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时间到了2014年。
来到办公室,坐下,有学生敲门,笑意盈盈:“老师,节日快乐!”“噢,谢谢!”“这是我们班送您的节日礼物。”“谢谢。”惶惶接过——洗发水?怎么会是洗发水?忐忑中,慢慢捋清了学生的思路:老师喜欢什么?不知道。需要什么?每天都喝水,对!水杯、水壶——听说隔壁班送了。还需要什么呢?每天洗头——洗发水,谁都需要,老师自然也需要。好的,就送他最需要的。
可爱的孩子,原来是这样。
然而,我隐隐有些许不安。明信片,音乐盒,洗发水……这是时代的进步吗?由精神而物质,由崇高到朴实;和老师的相处,也慢慢地由仰视而平视,由情谊到约契。
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现在,青年必胜于老人。”或许,我的教师节的礼物,也在一年一年进化着,在岁月的旋律中,身着时代鲜亮的外衣,温暖我,感染我。
作文君:2017年,教师节走过第三十三个年头。第二个“我与教师节的故事”也闪亮登场啦!本期是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的马顺峰老师对教师节礼物的回忆。三十三个教师节,有他学生时代的回忆,也有作为教师的感动。在这三十三年里,教师节的礼物花样繁多、不断变化,但学生对老师的爱戴、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三十三年来从未改变,也将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