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赫塔·米勒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中国读者能看到这位作家的作品太少,研究她的学者更是寥寥。于是,许多读者好奇:这是怎样一位作家?
命运 先抑后扬
赫塔·米勒1953年生于罗马尼亚。1982年,她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处女作”《低地》短篇小说集,但立即遭到了当局的审禁。1984年,这部作品未删节版在德国发行,触角伸向当时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村落,给予下层人民极大同情。此书在德国引起轰动。1987年,赫塔·米勒举家移民德国。米勒出版过22本书,仅4种被译成英文,写作主题局限于专制社会里的人性,她的小说和诗歌却永远围绕压迫、流亡和独裁,这也是米勒写作意象的标签。
小说 优美如诗
中国台湾地区的时报出版社曾在1999年推出过赫塔·米勒《风中绿李》,叙述一群朋友的故事,描述他们的友情如何在独裁政权下摆荡,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如何尝试贿赂、适应,甚至反抗,直到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而瓦解、自杀……然而,这本书10年来只卖出5000本。2001年第6期的《译林》翻译发表过米勒的小说《黑色的大轴》,《世界文学》在2003年第5期发表过她的短篇《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
获奖作品《呼吸钟摆》讲述的是二战后在一个苏联劳改营里的俘虏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德国《时代周刊》文学评论开篇就如是评价。
在那个时期的专制社会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逮捕、酷刑和谋杀,这种恐怖的阴影像某种气味一样弥漫在人们日常生活所呼吸的空气当中。赫塔·米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这种窒息的恐怖感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出来。
那个时代的牺牲者不仅包括纳粹分子本身,还包括当时被战胜者抓捕的人们:如所有17至45岁的罗马尼亚籍德国人,他们在1945年1月被送到了苏联劳动营中。其中遭到流放的有当时17岁的罗马尼亚裔诗人奥斯卡·帕斯提奥(Oskar Pastior),以及赫塔·米勒的母亲。奥斯卡·帕斯提奥与赫塔·米勒不仅有相似的经历,他们的共同之处更在于他们对语言力量的信任,一种根植于语言内部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穿越文字表面直达真理本身以及关于人类和政治的矛盾关系。正因为这样,这两位诗人作家决定共同完成赫塔·米勒在2001年开始的这部文学作品。奥斯卡·帕斯提奥在2006年意外去世之后,赫塔·米勒的文学创作因此停了一年之后才得以继续。
这是一部关于精神匮乏的纪实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是一个没有爱、没有希望的极端孤独世界。文中没有出现“仇恨”这样的字眼。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虱子,黑夜中苍蝇的轰鸣,以及饥饿天使对每一个俘虏的守护,这是一个只有皮和骨头而没有血肉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恶魔给我们的晚餐送来的是杂草和土豆皮”。
“‘饥饿天使’这个词也是他(指奥斯卡·帕斯托)先说的。我敢肯定这个词不是他后来编出来的,而是当时在劳动营里就想出来的。他很可能为了重新定位自己、感知自己,把那时长期的饥饿感拟人化了,让自己感觉有个人面对面。人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甚至会把实实在在的物体拟人化。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了,就会特别注意周围的每一样事物, 比如一个跳蚤、一个铁罐子、身上穿的衣服等等。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已经超出一般人的理解了,而这些事物也定义了人本身。我觉得,人们拥有的东西越少,人们就越会用他拥有的东西来定义自己,因为他们谁也不是了,什么都被剥夺了。他们定义自己的时候就通过眼前可以看到的这些他们还拥有的东西。”赫塔在谈及自己的这部作品时说道。
(白轮船摘)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中国读者能看到这位作家的作品太少,研究她的学者更是寥寥。于是,许多读者好奇:这是怎样一位作家?
命运 先抑后扬
赫塔·米勒1953年生于罗马尼亚。1982年,她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处女作”《低地》短篇小说集,但立即遭到了当局的审禁。1984年,这部作品未删节版在德国发行,触角伸向当时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村落,给予下层人民极大同情。此书在德国引起轰动。1987年,赫塔·米勒举家移民德国。米勒出版过22本书,仅4种被译成英文,写作主题局限于专制社会里的人性,她的小说和诗歌却永远围绕压迫、流亡和独裁,这也是米勒写作意象的标签。
小说 优美如诗
中国台湾地区的时报出版社曾在1999年推出过赫塔·米勒《风中绿李》,叙述一群朋友的故事,描述他们的友情如何在独裁政权下摆荡,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如何尝试贿赂、适应,甚至反抗,直到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而瓦解、自杀……然而,这本书10年来只卖出5000本。2001年第6期的《译林》翻译发表过米勒的小说《黑色的大轴》,《世界文学》在2003年第5期发表过她的短篇《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
获奖作品《呼吸钟摆》讲述的是二战后在一个苏联劳改营里的俘虏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德国《时代周刊》文学评论开篇就如是评价。
在那个时期的专制社会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逮捕、酷刑和谋杀,这种恐怖的阴影像某种气味一样弥漫在人们日常生活所呼吸的空气当中。赫塔·米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这种窒息的恐怖感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出来。
那个时代的牺牲者不仅包括纳粹分子本身,还包括当时被战胜者抓捕的人们:如所有17至45岁的罗马尼亚籍德国人,他们在1945年1月被送到了苏联劳动营中。其中遭到流放的有当时17岁的罗马尼亚裔诗人奥斯卡·帕斯提奥(Oskar Pastior),以及赫塔·米勒的母亲。奥斯卡·帕斯提奥与赫塔·米勒不仅有相似的经历,他们的共同之处更在于他们对语言力量的信任,一种根植于语言内部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穿越文字表面直达真理本身以及关于人类和政治的矛盾关系。正因为这样,这两位诗人作家决定共同完成赫塔·米勒在2001年开始的这部文学作品。奥斯卡·帕斯提奥在2006年意外去世之后,赫塔·米勒的文学创作因此停了一年之后才得以继续。
这是一部关于精神匮乏的纪实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是一个没有爱、没有希望的极端孤独世界。文中没有出现“仇恨”这样的字眼。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虱子,黑夜中苍蝇的轰鸣,以及饥饿天使对每一个俘虏的守护,这是一个只有皮和骨头而没有血肉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恶魔给我们的晚餐送来的是杂草和土豆皮”。
“‘饥饿天使’这个词也是他(指奥斯卡·帕斯托)先说的。我敢肯定这个词不是他后来编出来的,而是当时在劳动营里就想出来的。他很可能为了重新定位自己、感知自己,把那时长期的饥饿感拟人化了,让自己感觉有个人面对面。人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甚至会把实实在在的物体拟人化。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了,就会特别注意周围的每一样事物, 比如一个跳蚤、一个铁罐子、身上穿的衣服等等。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已经超出一般人的理解了,而这些事物也定义了人本身。我觉得,人们拥有的东西越少,人们就越会用他拥有的东西来定义自己,因为他们谁也不是了,什么都被剥夺了。他们定义自己的时候就通过眼前可以看到的这些他们还拥有的东西。”赫塔在谈及自己的这部作品时说道。
(白轮船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