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重大意义与现实挑战

来源 :新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人民币国际结算在宏观和企业层面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人民币国际结算的良好条件。人民币国际结算有助于中资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获取新客户、拓展收入来源,但银行也面临系统调整、相关制度和流程缺失等挑战。人民币国际结算还带来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外汇管理和货币政策等监管和政策问题。建议妥善安排海外人民币债权的运作渠道,监管调控与统计监测也应及时跟上,稳步推进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
  关键词: 外汇管理 人民币国际结算 制度安排 监管调控
  中图分类号: F830.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4-06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对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随之日益高涨。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性货币,首先应争取被用于国际结算。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对外经济交往进一步扩大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日渐提高,香港地区已开办了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边境贸易中通过互开账户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正在发展。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因此,加快推近人民币用于区域性国际结算的试点工作,迈开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
  
  一、人民币国际结算已经具备良好条件
  
  (一)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含义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是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本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即本币在国际贸易中执行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职能,是指在居民与非居民进行国际贸易(包括商品与服务两个方面,大致相当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时,进出口合同以本国货币计价;居民向非居民可以用本币支付,并且允许非居民持有本国货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因此,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即允许进出口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居民可向非居民支付人民币,允许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以便进行国际结算。
  在实践中,进出口合同以特定货币计价,基本上反映了该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的重要性和该国货币在世界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也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习惯以及融资的便利性。为此,进出口合同如果能以本国货币计价,说明该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国货币取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贸易金额通常较大,现金携带与结算不便,贸易结算总是以银行账户存款的转划进行。如果本国货币充当国际结算货币,那么,非居民方的银行就会在本国银行中持有本币存款账户,以此来进行国际结算。如图1所示,当本国向外国进口时,非居民银行持有的本币存款就会增加;当本国向外国出口时,非居民银行持有的本币存款就会减少。当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时,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方式运作。
  


  在现金结算问题上,正常的国际贸易总是通过银行账户转划进行,采用现金结算一般仅限于小额的边境贸易或者违法的黑市交易中,因而可被视为一种例外。严格地说,它并不表明其货币真正执行了国际结算职能。近年来在我国边境贸易中出现了人民币现金结算,且有不断发展之势,但相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总量来看现金结算量还十分小。现金结算方式存在是因为通过银行运作成本较高且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不能通过银行进行。
  
  (二)与货币自由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货币自由兑换包括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两项内容。货币自由兑换由政府决定,并大多采用对外宣布的形式,例如,我国宣布1996年12月1日起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实行可兑换。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质上属于货币自由兑换中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内容。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还可以分为境内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境外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目前我国所实现的只是前者。如果人民币可以广泛地用于国际结算,即实现了境外经常项目自由兑换。不能认为只有人民币实现了完全的自由兑换,人民币才能用于国际结算。事实上,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身就是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一种表现形式或一个发展阶段。我国政府已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宣布,人民币将最终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但人民币自由兑换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即从经常项目自由兑换逐步走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从境内自由兑换走向境外自由兑换,可见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本身就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或阶段。
  通常货币国际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地用来计价结算;第二层次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层次是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如果本币广泛地用于计价结算,那么该币将有可能逐渐地成为外汇交易的主要对象货币。如果本币被广泛用于国际交易,那么该币就可能成为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时买入外汇的对象货币,其结果是本币成为储备货币。因此,本币用于国际结算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尽管政府在本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即便政府想推动货币国际化,但如果本币对非居民没有吸引力,货币国际化也是难以实现的。例如,上世纪80年代过后,日本政府一直希望推广日元国际化,可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元国际化程度反而趋于下降。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总量稳居世界第三位,贸易依存度达60%左右,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说明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已相当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开放深度及广度的进一步扩大,必将产生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目前已部分地从边境贸易和地下交易中反映出来,而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三)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良好条件
  首先,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需求。本国居民在对外交往中自然愿意使用本币,但通常只有非居民对本币的接受程度比较高,愿意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使用本币作为结算币种,本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才可能成为现实。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大,2008年进出口总量高达2.56万亿美元,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需求日益发展。当前,对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需求较大的境内外企业主要有以下六类:(1)具有选择结算币种和定价能力的境内进出口商。(2)希望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取收益的境外出口商(向我国出口)。(3)母公司在境内、在东亚和东南亚区域有直接投资的中资企业。(4)母公司在境外、在大陆有一定投资规模的中资企业。(5)母公司在境外、在大陆有一定投资规模的中资企业。这类企业有相当部分的收入来自大陆,以人民币形态表现,其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贸易往来频繁。(6)母公司在境外、在大陆境内设有地区总部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交易类型基本与上述几类相同,只是其结构和层次稍稍复杂一些。
  其次,人民币汇率和我国通胀率较为稳定。非居民对本币计价结算的需求首先取决于对外经贸活动规模的扩大,其次是本币(一般是指与美元的)汇率与通胀率的稳定。如果本币汇率经常变动,特别是贬值,那么该货币就不会有吸引力。如果一国通胀率较高,无论是从货币购买力下降还是可能产生货币贬值预期看,非居民采用该货币用于国际贸易的计价结算的需求将明显减弱。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人民币将基本处于这样一个平稳升值的状态。与此同时,尽管2008年近6%的CPI涨幅较往年偏高,但仍属可控,且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基本确立。稳定坚挺的汇率和低位运行的通胀率十分有利于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
  第三,我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并逐步开放。本币用于计价结算的结果是非居民在本国银行中持有的本币账户存款额的变动。以对外贸易为例,如果本国的贸易收支为顺差,非居民的本币存款会减少,由此产生在国内金融市场上融资的需求。反之,如果出现收支逆差,非居民的本币存款就会增加,由此会产生投资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如果较为发达,并
  较为发达,并且非居民在市场上可以自由地进行资金交易,那么,本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非居民的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提供了便利。展望未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将进一步趋于开放。如果允许非居民人民币账户在境内实行直接投资和委托银行在境内进行理财,则近期内人民币对非居民的吸引力就相对较大。
  
  二、人民币国际结算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
  
  (一)企业是人民币国际结算的直接受益者
  第一,有利于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美、欧、日等境外企业与我国境内企业之间的贸易,通常以美元、欧元和日元进行计价结算,由此带来的美元、欧元和日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风险通常主要由境内企业承担。如果能以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则境内企业可以避免承受这类汇率风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其中主要是与东南亚和韩国等的贸易通常是以第三国货币进行计价结算,这样我国境内企业和这些国家企业也都要承担汇率风险,其中主要是美元的汇率风险。当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时,我国和周边地区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的企业所承受的外币汇率风险即可部分消除。
  第二,有助于营运成果清晰化。当我国企业以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时,通常其经营成果较为透明,表现为进口企业的成本和出口企业的收益能够较为清晰地固定下来,这有利于企业进行财务核算。
  第三,节省了企业进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有关费用。当企业在贸易中以非本币进行结算时,通常为规避汇率风险而委托银行进行衍生产品交易,从中资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的收费标准来看,买入三个月的美元按交易金额的2.5‰收取费用,卖出三个月的美元按交易金额的5‰收取费用。而外资银行这项交易的收费标准则普遍高于中资银行,根据调研,委托银行进行衍生产品交易约占企业营业收入的2—3%。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进行国际结算主要使用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因此为控制汇率风险承担了大量的外币衍生产品交易的费用,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若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我国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所承担的衍生交易费用即可消除。
  第四,节省了两次汇兑所引起的部分汇兑成本。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大都采用美元结算,而其国内又不能进行美元流通。因此结算通常要经过本币—美元—本币的两次兑换,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公司的内部交易即子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贸易之中。以美元兑换人民币为例,银行按交易金额的1.25‰收取汇兑费用。若人民币可用于国际结算则可减少其中一次兑换并节省有关费用。
  第五,加快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一次汇兑本身就减少了资金流动的相关环节,缩短了结算过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由于不需要进行外币衍生产品交易,企业可以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和相关资金投入,这也有利于企业加快运转速度。
  
  (二)人民币国际结算积极作用的宏观分析
  一是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投资往来,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余额占GDP的比重分别高达58%和20%左右,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向程度很高,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越来越紧密。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将为境内外企业的经济往来提供更为便利的支付和结算工具,从而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这将促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提升我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质量。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深化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人民币走向完全自由兑换和逐步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和内容。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用于国际结算之后,币值有了更大范围和更新角度的参照标准,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三是有利于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弱点。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就导致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长期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导致流动性过剩。而且,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继续采取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分摊次贷成本,把各国拖入了这场可能没有赢家的全球浩劫之中。因此,促进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逐步改变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抑制其弊端和负面影响。
  四是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开放。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其金融产品的种类和结算工具的类型。在此带动下,与此相关的针对非居民的业务包括结算业务、短期或超短期的资金拆放、中长期的投融资业务、衍生产品交易业务都会应运而生,非居民对人民币投融资产品和衍生产品需求的扩大将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务的增加会使金融机构有更多盈利的机会。
  五是有利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前,上海已明确将“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作为下一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营造环境为重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之后,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逐步发展它的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功能。随着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范围和规模的发展,上海将可能逐步成长为区域性人民币清算中心,这样上海的金融功能将更为完备,同时将带动其他金融功能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上海逐步树立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六是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从长远看,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对我国对外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地域范围和交易规模的扩大,国际市场上必将形成人民币存贷款需求等各种交易需求,并最终产生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人民币在国际交易、国际投融资和各国官方储备中将逐步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国境内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必将成为人民币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这将使我国的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大大增强。
  七是有利于打击境内外地下非法人民币与外币交易。随着我国与周边地区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走向坚挺,周边地区与我国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需求不断发展,但由于周边地区国家的货币大都为不可自由兑换货币,当地货币当局又要求以美元进行结算,所以在与我国的贸易结算中普遍存在两次兑换的问题,交易成本较高,且存在手续烦琐、结算速度较慢、汇率风险较大等一系列的障碍,这些都是地下人民币与周边地区国家货币非法交易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据估计,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流入内地的资金高达约2000亿元人民币,约为引进外资额的50%。如果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则在我国与周边地区国家的贸易中,有利于企业控制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和便捷交易行为,这将有助于打击境内外非法地下人民币与外币交易行为,维护我国的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三、中资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人民币可以用于国际结算,则商业银行将会获得新的业务发展空间,而中资商业银行将是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利于中资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如同外资银行一样,中资银行在本币结算中的相对优势将明显优于外资银行,因为中资银行具有资金实力强大,清算系统发达和经营网点广泛的诸多优势。若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充当计价和结算的比例越来越大的话,中资银行的人民币国际结算量会相应增加,结算网络会逐步延伸到国际,并带来许多派生的业务,增加新的盈利机会,这将有助于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二是有利于中资银行海外分行的发展。目前,中资银行在海外开设的分支机构已逐步增多,主要提供以美元为主的各类银行服务,但在当地的业务拓展情况不尽令人满意。如果中资银行海外分行可以开展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就拥有了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进而带动其汇兑业务等收费业务以及融资业务的发展,这将有利于它们在海外的逐步壮大。
  三是可以享受人民币清算行的好处。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使用范围的扩大,外资银行也可以从事这项业务,则中资商业银行就将承担起人民币清算行的角色,如同美国的商业银行成为美元的结算行一样。这不仅会促进中资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增加,而且会提升中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形象和荣誉度。
  四是有利于获取新的客户资源。如果人民币可以用于国际结算,有这种需求的企业(上述分析中列示的企业)都可能成为中资商业银行的客户。尤其是某些大型的境外企业随着与国内企业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在国内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的需求量也会随之扩大,以前这些企业与外资银行合作密切,与中资银行的合作机会不多。鉴于中资商业银行在这项业务上的相对优势,若中资商业银行开始开办该项业务,则与这类企业的合作前景广阔,中资商业银行可获取很多新的客户资源。
  五是增加收费业务收入,改善中资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模式。如果商业银行开办此项目业务,不仅会增加结算收入和汇兑收入,而且还会增加由结算业务衍生出来的其他业务的收入,如融资业务收入以及账户维持费、清算费、咨询费等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有利
  于中资商业银行改变比较单一的收入结构,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盈利模式的优化。
  但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对中资商业银行也将带来新的挑战。一是中资商业银行的现行国际结算系统不能适应新的业务要求,需做相应的调整。中资商业银行的系统按本外币分成两大系统,国际结算属于国际业务系统,不能做本币业务。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业务运作需要。二是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流程缺失,需要加以研究确定。包括需要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涉及到的结算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海外行管理等有关制度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和考核机制做相应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但经过深入调研发现,上述系统的研究开发和相关制度的研究确定均不存在障碍,一旦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制度安排明确,商业银行可以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根据监管要求开发出相应的系统和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三是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监管当局必将强化合并报表后的监管,要求中资银行加强对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这将考验中资银行合并报表后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四、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给监管和政策带来的挑战
  
  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涉及到人民币经常账境外可兑换即对非居民的可兑换,由此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第一,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问题。从国家意义上看,本币用于国际结算的结果就是形成了本币的境外债权债务。如我国企业进口外国货物并以人民币结算,其结果是我国企业需向外支付人民币。该笔人民币会通过银行代理行之间的清算划转到该笔进口交易的外国对手方即出口商的账户中,由此形成了该外国企业持有人民币的现象。该笔人民币将被作为对我国的债权(CLAIMS)存在;对我国来说则是一笔境外的人民币负债。由此而引申出来的问题有:(1)是否有可能因此形成境外人民币市场?(2)这部分因国际结算而产生的人民币在当此时点上为经常项目交易所得,按我国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原则是可以兑换成自由外汇的,但兑换发生点是否可以在境外还是必须在境内?如果当时不兑换则会成为境外人民币存款,其性质就会转变成资本及金融账户的交易;此时能否继续享受可随时兑换成自由外汇的便利还是必须纳入资本项目兑换管理?(3)若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用于直接投资时能否享受外商投资一样的优惠政策?直接投资后所得人民币可否兑换成自由外汇汇出?
  第二,外汇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来设计的,许多监管工作是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来开展的,如进出口核销制度是以企业出口贸易必须收到外汇、进口贸易必须支付外汇而设计的。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收到的是人民币、进口付汇支付的也是人民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当前的进出口核销制度出现操作性困难。因为,这里可能会存在人民币来源上的混淆,特别是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混淆时,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与进出口核销相关的还有出口退税的依据和凭证问题以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问题。
  第三,国内外清算安排问题。当人民币与其他可自由兑换货币一样,通过国际结算的主渠道(信用证、托收和汇款方式)进行结算时,对于银行的国际结算以及国内清算渠道都会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对结算流程的考察,发现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会涉及到(1)网络问题,即涉及国际结算网络与国内清算网络在国际结算网络方面。国内清算网络对于人民币的清算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会出现一个国内清算渠道承接人民币国际清算的业务量问题,如目前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元清算体系中,超过90%的清算量为美元的国际清算。(2)代理行账户问题。当参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的银行主体范围扩大后,即会出现代理账户问题。这是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将关系到人民币国际结算能否按照监管当局的制度设计意愿开展的问题,也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安排和风险控制等问题。
  第四,货币政策方面的问题。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会产生如下问题:(1)这种海外持有的规模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我国央行在海外的信誉、宏观调控能力以及金融监管的信心。(2)由于我国人民币被海外持有,在获得铸币收益的同时,货币供应量能否再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需要考虑。因为这部分资金将更多地随着境内外、本外币的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变化而流动。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一)妥善安排海外人民币债权的运作渠道
  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安排关系到能否有效管理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的问题。首先政府要确定对海外人民币市场的态度。由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必然出现的人民币海外持有现象,如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未对此有充分的考虑,极有可能出现一时被动和管理滞后的局面。因此建议在人民币走向区域化的初期,应该适当抑制海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便为我国央行逐步熟练地掌控海外人民币市场和交易赢得时间。在起始阶段应当规定,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形成的海外人民币债权债务的处理上遵循以下原则,即海外人民币资金可以按照规定的渠道使用和投资国内市场,即用于向中国进口的支付、对中国境内直接投资、就地兑换成其他货币以及委托存款银行开展代客理财业务投资中国境内金融资本市场。
  在初期可以通过以下安排来达到这一目的:(1)对于因国际结算而产生的人民币海外债权,我国必须承诺可以随时自由兑换。在具体处理上,可以参照当前的海外汇款预结汇模式,并进一步明确该海外分行可以就地售汇,并计入其总行的风险头寸进行综合管理。(2)在企业主体层面上,允许海外人民币债权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入我国:一是用于向我国进口的支付;二是委托该存款账户行开展人民币委托理财业务,投资国内的人民币资产或金融市场;三是可以向我国直接投资并享受外资投资同等待遇。(3)在银行主体层面上,允许银行以吸收的海外人民币存款办理当地企业与我国之间的贸易信贷融资业务即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业务;允许该行通过上存总行的方式投资境内人民币金融市场产品。
  
  (二)监管调控与统计监测必须及时跟上
  一是应调整监管的着力点,将长期以来以外汇以及外汇收支作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转变为以跨境资金流动为监管内容的管理框架,从制度安排及监管设计上将人民币的跨境流动以及境外资产负债纳入监管监测体系并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在银行监管层面上,应强化对法人的一体化管理,包括对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经营状况的管理和强化合并报表后的综合风险管理。从对人民币跨境流动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管理角度来看,要求央行密切关注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情况,加强与相关国家央行的配合和联系。与此同时,要研究如何与此相适应,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加强对进入国内市场的各类主体的监管,而非当前单纯地对外汇资金的监管。
  二是应增强央行对本外币市场联动的分析、预警、预测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应根据海外人民币的规模情况分析研究调控的渠道和效率,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同时要进一步缩短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通常可能存在的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对市场动态做出快速的反应。
  三是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香港地区开放银行人民币存兑汇业务后,市场人民币兑换活动十分活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口径要求,这部分资金规模应该进入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同样地,人民币在香港、东盟10国和韩国等国用于国际结算后形成的海外债权也应及时地通过适当方式反映出来。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在试点阶段,有必要通过规定银行的清算渠道和特别的会计处理来辅助完成这些统计监测要求,如是否可以考虑在银行内部开设特定的国际人民币账户,专门用于人民币与香港、东盟10国和韩国等国的国际贸易结算。
  
  注:
  本报告为交通银行《人民币用于区域性国际结算研究》报告中的一部分,略有修改。课题研究曾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的指导,以及交通银行香港、新加坡、上海、广东、新疆、内蒙古、延边等分行和总行会计结算部、法律合规部、业务处理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课题组组长:连平副组长:张小明
  课题学术顾问:许少强、丁剑平
  课题组成员:周昆平、张樊花、丰冰、鄂永健、蔡军、陆韩鸣、刘英
  执笔人:丰冰、鄂永健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亟需适时建立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通过对英国伦敦金融城集浆金融优势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历程分析,以构建金融软实力的战略视角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相关要素的综合评判,进而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 伦敦金融域
期刊
内容提要:正在演进中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银行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刚刚开始在发达国家实施的新资本协议也是争议焦点之一。本文首先讨论业界争论的四个重要问题:(1)国际化大银行遭受重创与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关系;(2)流动性危机与资本监管的关系;(3)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对资本监管的影响;(4)资本监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第二部分评述巴塞尔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几个新资本协议修改建议,最后分析金融危机
期刊
红梅傲雪,万象更新。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十一五”,迎来“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谨代表交通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代表《新金融》编委会,向关心支持交通银行改革发展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向《新金融》期刊的广大读者作者,向关心支持《新金融》期刊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诚挚的感谢!  “十一五”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
期刊
内容提要:在本轮全球物价上胀以及随后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中,货币过度供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华尔街的问题只是浅层次的技术层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对美元供给没有约束。美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将对全球包括中国产生重要负面影响,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具有持续发展的内在有利因素,而且本次危机也给中国提供了促进消费、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应
期刊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送走了不寻常、不平凡的2008 年,我们迎来了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2009 年。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交通银行高级管理层、代表《新金融》编委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交通银行改革和发展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向交通银行广大干部员工,向《新金融》期刊的广大读者作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新金融》期刊成长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
期刊
继新近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8版)之后,《新金融》又接到北京大学的通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之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的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的评选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的一项综合评价。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面临系统外风险、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风险和系统内风险,风险发生的机理关键是看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监管与混业经营以及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能否做到有效的协同。在综合审视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强调监管协同机制的一套监管模式。  关键词:混业经营 协同效应 系统风险 监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内容提要: 泛长三角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正在形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吸纳全球资源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日益增强。作为一家总行设在上海、身处长三角前沿的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促进泛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分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交通银行将充分发挥总部在长三角的优势,继续把泛长三角作为全行经营战略的重中之重,积极配合
期刊
内容提要:在银行业开放、金融脱媒以及金融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籍此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必须建立在资产负债关系的基础上,因而对这一关系的把握是选择最优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和策略的前提。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1998~2007年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
期刊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全年增长预测    (一)经济增长由繁荣期特为调整期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逐季回落的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现出“四落两升”特点。“四落”即GDP、工业、净出口、投资(实际投资增长率)增幅均明显回落;“两升”即消费增幅上升和物价明显攀升。四大因素影响导致经济增长出现“拐点”性变化。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