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要实现这一目的,地理课上的实验教学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初中地理中有些概念不容易被理解,实验教学则可以直观、形象地解决学生的这些疑惑。同时,实验教学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地理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一:区别“水资源”与“水能资源”
水资源,狭义地讲,是指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则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水能资源从本课来说,可以理解为建立水电站进行发电。在学习“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时,很多学生问: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量比上中游要多,为什么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点误区:一是对“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概念分不清,二是对产生水能资源的条件不清楚。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材料:
塑料卡纸做成的风车,脸盆一个并带有大量水,茶杯一个
具体做法:
一同学手拿风车,放在脸盆上方,另一同学用茶杯从脸盆舀水倒向风车,使其转动。
现象一:倒水时,靠近风车,风车可能根本不动。
现象二:拉开一定距离后,再倒水,风车开始转动。
现象三:距离越远倒水,风车转速越快。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联系水电站的原理,即可把此问题突破。总结河流水能大的原因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要有丰富的水量,二是要落差大。由于长江上游具备这两点,所以长江水能巨大。
实验二:“锋面雨”的演示
在学习“主要降水类型”中的“锋面雨”时,学生常常向我询问为什么暖空气轻、冷空气重,暖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课本对这部分知识没有做过多的描述,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验材料:
玻璃杯,开水,冰糕,玻璃板。
具体做法:
做法一:在玻璃杯中倒入开水,观察热气上升,由此说明暖空气轻。
做法二:将课前刚买的冰糕放在倒扣着的玻璃杯上,观察冷气下降,由此说明冷空气重(需仔细观察,现象与周围温度有关,有时不明显)。
做法三:在倒入开水的玻璃杯上方放玻璃板,观察上面出现水珠,说明冷凝成雨,也就演示了“锋面雨”。
实验三:自制“地球公转模型”
地球的公转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有自转,有公转,还有其它运动形式,对初中生来讲极其难以理解,单凭讲解就会使大多数学生越讲解越晕头转向。动画演示虽然直观容易理解,也很难让大多数同学能够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设计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归纳总结,就可以化难为易。在本节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四季变化。
实验材料:
地球仪一个,1米和1.1米长的硬度较大的铁丝两根(不容易弯曲的),铁架台一个,高度一般在60——70厘米高,具体高度根据你选择的地球仪的大小确定。
注意事项:
学生演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1.地球公转方向演示不对。
2.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变化。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出现上下移动,与公转轨道面不一致。
具体做法:
第一步:在地球仪上用彩带标注三条重要纬线:赤道(实线),南、北回归线(虚线)。
第二步:将两根铁丝呈“十”字形固定在铁架台上,代表四至点时的太阳光线。注意一定要调整好高度,高度的标准是铁架台的底座和地球仪的底座在同一水平面的时候,有一根铁丝正好指在赤道上。
第三步:将地球仪分别放置在铁丝的四个端点时,很容易发现太阳直射点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点时在地球上的位置。
这些实验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实验一:区别“水资源”与“水能资源”
水资源,狭义地讲,是指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则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水能资源从本课来说,可以理解为建立水电站进行发电。在学习“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时,很多学生问: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量比上中游要多,为什么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点误区:一是对“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概念分不清,二是对产生水能资源的条件不清楚。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材料:
塑料卡纸做成的风车,脸盆一个并带有大量水,茶杯一个
具体做法:
一同学手拿风车,放在脸盆上方,另一同学用茶杯从脸盆舀水倒向风车,使其转动。
现象一:倒水时,靠近风车,风车可能根本不动。
现象二:拉开一定距离后,再倒水,风车开始转动。
现象三:距离越远倒水,风车转速越快。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联系水电站的原理,即可把此问题突破。总结河流水能大的原因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要有丰富的水量,二是要落差大。由于长江上游具备这两点,所以长江水能巨大。
实验二:“锋面雨”的演示
在学习“主要降水类型”中的“锋面雨”时,学生常常向我询问为什么暖空气轻、冷空气重,暖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课本对这部分知识没有做过多的描述,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验材料:
玻璃杯,开水,冰糕,玻璃板。
具体做法:
做法一:在玻璃杯中倒入开水,观察热气上升,由此说明暖空气轻。
做法二:将课前刚买的冰糕放在倒扣着的玻璃杯上,观察冷气下降,由此说明冷空气重(需仔细观察,现象与周围温度有关,有时不明显)。
做法三:在倒入开水的玻璃杯上方放玻璃板,观察上面出现水珠,说明冷凝成雨,也就演示了“锋面雨”。
实验三:自制“地球公转模型”
地球的公转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有自转,有公转,还有其它运动形式,对初中生来讲极其难以理解,单凭讲解就会使大多数学生越讲解越晕头转向。动画演示虽然直观容易理解,也很难让大多数同学能够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设计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归纳总结,就可以化难为易。在本节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四季变化。
实验材料:
地球仪一个,1米和1.1米长的硬度较大的铁丝两根(不容易弯曲的),铁架台一个,高度一般在60——70厘米高,具体高度根据你选择的地球仪的大小确定。
注意事项:
学生演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1.地球公转方向演示不对。
2.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变化。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出现上下移动,与公转轨道面不一致。
具体做法:
第一步:在地球仪上用彩带标注三条重要纬线:赤道(实线),南、北回归线(虚线)。
第二步:将两根铁丝呈“十”字形固定在铁架台上,代表四至点时的太阳光线。注意一定要调整好高度,高度的标准是铁架台的底座和地球仪的底座在同一水平面的时候,有一根铁丝正好指在赤道上。
第三步:将地球仪分别放置在铁丝的四个端点时,很容易发现太阳直射点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点时在地球上的位置。
这些实验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