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神奇美妙的方块字,正确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明确提出不仅能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虽然积累了诸如编顺口溜、换偏旁等记字方法,但字词教学形式单调、枯燥乏味等问题仍然存在,学生错字不断、词不达意。灌输、说理与重复抄写都不是好办法,我们尝试着换一种更灵动、活泼的方式,以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
一、辨析同音、形近字——让孪生姐妹说说话
中国的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但由于常见的基本音节只有四百个左右,对于繁多的汉字来说,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字多音少的矛盾。同音字是学生掌握字词的首要卡口,学生最容易张冠李戴。
【常规教学】找出相关的同音字,先在字形上进行比较:接着围绕字义进行枯燥的说理与区别;最后进行练习。这样做,学生能暂时性区分,但换一种语言环境,仍不会正确运用。
【改进措施】让汉字活起来,赋予其人的感情——说说孪生的字宝宝会怎样进行自我介绍。
在学完同音字“在、再”后,让学生先说说它们不同的性格,了解不同的意思:“在”后面跟的一般是地方,表示在什么地方。“再”表示又一次,有重复的意思。想一想,“在”和“再”姐妹俩会说些什么?一年级孩子的想象力格外丰富——
“再“对“在”说:“姐姐,你总是到处旅游,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看看我,总是做着相同的事情,多讨厌!”
“再”对“在”说:“姐姐,你常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跑,快告诉我一些新鲜事吧!”
“在”对“再”说:“妹妹,我东奔西跑的多累啊!哪像你,好朋友总能再次见面。”
“在”对“再”说:“妹妹,快告诉我一些老朋友的事吧,我总没机会和它们再次见面。”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抢着要替字说话。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慢慢摸透了这两个字的特点,练习错误明显减少,即使有错,立刻又有同学替字儿说话进行纠正。以后,再碰到同音字,学生们都乐意运用这种方法,抢着编对话,让同音字们精彩地作着自我介绍——
“坐”对“座”说:“兄弟,在一个地方坐久了,麻木了吧。快起来动一动呀!瞧我,坐下、起来,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呢!”
“座”对“坐”说:“大哥,我也想动动身体呀!可是我的位置被固定了,动不了呀!”
“蓝”对“篮”说:“姐姐,你戴的是竹帽,我戴的是草帽。你的帽子比我耐用!”
“篮”对“蓝”说:“妹妹,你的草帽多柔软,颜色又是蓝蓝的,多漂亮。我真羡慕你!”
“连”对“莲”说“哼,别以为戴了顶草帽就变成睡美人了。咱们名字可是一样的。”
【举一反三】形近字教学,也可采用类似方法——
“秀”对“透”说:“姐姐,你坐船走了,怎么名字变成tou了’这个名字可不美!”
“才”对“闭”说:“兄弟,你有房子住了,我真羡慕你。但你却不自由了!”
“清”对“请”说:“我喜欢洗澡,所以总是清清爽爽。你喜欢说好话,所以总是很有礼貌。”
学生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慢慢搞清与摸透了同音、形近字的特点。的确,字词教学,有时换一种方式,学习效果会出奇的好!
二、关注字形细节——咱们做个游戏吧
中国的汉字富有变化,加一点、少一点,加一横、少一横,甚至一横长点或短点、笔画出头或不出头都直接影响汉字的字形,变成不同的几个字。因此,学生特别容易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汉字字形的细节,写规范字。
【常规教学】教学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但低年级学生容易忽略细节,出现错别字或不规范字。反复几遍后,心急的教师就会训斥学生:“你怎么又写错了,不是教过你了吗?把这个字再写十遍!”
单纯靠机械抄写的方法不能降低错字率,仍是“字写百遍,其义不见”!
【改进措施】关注汉字字形上的细节,运用游戏的方法强化字形易错处。如“躲”的教学:
“躲”字本身不难记,“身” “朵”。然而正是因为作为偏旁的“身”有了好几处的变化,学生对于这个偏旁总是易忽略细节而写不规范,以致出现错误,教师可尝试改变教学方式。
了解这个字读“du6”后,教师做了个动作—躲在讲台下面,问:“你们看到老师了吗?为什么没看到呢?”
生:因为老师的身体被讲台挡住了。
教师趁机指导学生书写,“躲”是把身体躲藏起来,“身”作偏旁时最后一横要变提,并且提和最后一笔撇都不能出头。想想如果提、撇出头了,会怎么样?
生:“身”的提、撇好像人身体上的器官,比如手呀、脚呀什么的。如果出头了,就说明他没“躲”好。
师:你们说得真好!“身”的提、撇真的好像是人身上的器官,所以躲的时候,我们要把身体藏好,不能露胳膊露腿的,要不然就会被发现。(再次动作演示,故意探出头,露出胳膊)现在,你们看到我了吗?
生(兴奋地):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的头!我看到了你的胳膊!
师(意味深长地),所以写“躲”的时候,我们要“躲”好,不要被发现了。来,把“躲”字写下来,比比谁“躲”得好!
学生在写这个字时,个个沉浸在玩捉迷藏游戏的氛围中,都想把自己的字宝宝“躲”得好些!
【举一反三】
教学“丹”字时,关注“里面只有一点”的细节。可引导学生将其与“舟”字比较,做做猜字游戏。然后引导编顺口溜:“舟”字脱了帽、擦了汗,成了“丹”。
教学“冒”字时,关注“上面不是‘日’,下面两横不封口”的细节,做做戴帽子的游戏。”冒”字原来就是指帽子,我们戴帽子的时候帽檐在哪最合适呢?对了,刚好在眼睛的上面,所以冒字下面是个“目”。如果帽口被封起来了,还能戴进去吗?不能!所以“日”下面两横不能封口。
将课堂小游戏与关注汉字字形细节链接起来的方式,使识字教学抹上了游戏色彩,也浓厚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掌握起来更牢固。的确,字词教学,有时换一种方式,学习兴趣会出奇的浓!
三、据词定音——联系课文知其所以然
多音字要据词定音,首先必须理解词语的意思。可很多时候,我们把理解词语停留在以词解词、就词论词或单纯地依靠词典上,以致学生在词语的学习理解及运用上出现了断层,多音字无法做到据词定音。
【常规教学】直接告诉学生字、词的读音,或是查字典确定读音,学生对于为什么读此音并非明白得很透彻。
【改进措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语境理解意思,确定读音。如《小摄影师》中“打量”一词据词定音的教学:
师:你知道“量”读“№ng”的词语有哪些?
生:量身高。
生:量体温。
生:测量。
师:在测量的时候,一般需要什么?
生(略作思考):测量的时候,一般都要用到工具才能知道结果。
师:想一想,“打量”该怎么读7为什么?
回到课文情境中,出示句子:“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生:我知道“打量”的“量”读“liang”。
生:噢,我知道了,这里小男孩打量着高尔基是在上上下下仔细地观察高尔基。
师(点拨)-我们知道“量”读“liang”时一般都表示用工具测量。如果小男孩也在用工具测量高尔基的话,那么他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可见打量人的“工具”是——
生:眼睛。
师:想象一下,小男孩可能在打量高尔基的什么?(身高、胖瘦、精神、风采……)
“打量”的读音不再是教师单纯的灌输,而是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确定读音,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还走进文本去猜测小摄影师眼里的高尔基的形象,将学词、理解、运用结合起来,可谓一举多得。
【举一反三】
狐狸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确定“转”的读音)
说说“转”的读音,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读这一读音。明确当“转”表示“绕着圈转动”意思时读“zhuan”。请学生学狐狸动作演示,边演示边读“转来转去”,再想想狐狸转来转去可能在想些什么?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有时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教学方式,看似平淡的字词教学也会有无穷的乐趣,而我们的孩子也会因此爱上那灵动而又富有魅力的祖国语言文字!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山小学31 60D0)
一、辨析同音、形近字——让孪生姐妹说说话
中国的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但由于常见的基本音节只有四百个左右,对于繁多的汉字来说,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字多音少的矛盾。同音字是学生掌握字词的首要卡口,学生最容易张冠李戴。
【常规教学】找出相关的同音字,先在字形上进行比较:接着围绕字义进行枯燥的说理与区别;最后进行练习。这样做,学生能暂时性区分,但换一种语言环境,仍不会正确运用。
【改进措施】让汉字活起来,赋予其人的感情——说说孪生的字宝宝会怎样进行自我介绍。
在学完同音字“在、再”后,让学生先说说它们不同的性格,了解不同的意思:“在”后面跟的一般是地方,表示在什么地方。“再”表示又一次,有重复的意思。想一想,“在”和“再”姐妹俩会说些什么?一年级孩子的想象力格外丰富——
“再“对“在”说:“姐姐,你总是到处旅游,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看看我,总是做着相同的事情,多讨厌!”
“再”对“在”说:“姐姐,你常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跑,快告诉我一些新鲜事吧!”
“在”对“再”说:“妹妹,我东奔西跑的多累啊!哪像你,好朋友总能再次见面。”
“在”对“再”说:“妹妹,快告诉我一些老朋友的事吧,我总没机会和它们再次见面。”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抢着要替字说话。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慢慢摸透了这两个字的特点,练习错误明显减少,即使有错,立刻又有同学替字儿说话进行纠正。以后,再碰到同音字,学生们都乐意运用这种方法,抢着编对话,让同音字们精彩地作着自我介绍——
“坐”对“座”说:“兄弟,在一个地方坐久了,麻木了吧。快起来动一动呀!瞧我,坐下、起来,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呢!”
“座”对“坐”说:“大哥,我也想动动身体呀!可是我的位置被固定了,动不了呀!”
“蓝”对“篮”说:“姐姐,你戴的是竹帽,我戴的是草帽。你的帽子比我耐用!”
“篮”对“蓝”说:“妹妹,你的草帽多柔软,颜色又是蓝蓝的,多漂亮。我真羡慕你!”
“连”对“莲”说“哼,别以为戴了顶草帽就变成睡美人了。咱们名字可是一样的。”
【举一反三】形近字教学,也可采用类似方法——
“秀”对“透”说:“姐姐,你坐船走了,怎么名字变成tou了’这个名字可不美!”
“才”对“闭”说:“兄弟,你有房子住了,我真羡慕你。但你却不自由了!”
“清”对“请”说:“我喜欢洗澡,所以总是清清爽爽。你喜欢说好话,所以总是很有礼貌。”
学生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慢慢搞清与摸透了同音、形近字的特点。的确,字词教学,有时换一种方式,学习效果会出奇的好!
二、关注字形细节——咱们做个游戏吧
中国的汉字富有变化,加一点、少一点,加一横、少一横,甚至一横长点或短点、笔画出头或不出头都直接影响汉字的字形,变成不同的几个字。因此,学生特别容易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汉字字形的细节,写规范字。
【常规教学】教学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但低年级学生容易忽略细节,出现错别字或不规范字。反复几遍后,心急的教师就会训斥学生:“你怎么又写错了,不是教过你了吗?把这个字再写十遍!”
单纯靠机械抄写的方法不能降低错字率,仍是“字写百遍,其义不见”!
【改进措施】关注汉字字形上的细节,运用游戏的方法强化字形易错处。如“躲”的教学:
“躲”字本身不难记,“身” “朵”。然而正是因为作为偏旁的“身”有了好几处的变化,学生对于这个偏旁总是易忽略细节而写不规范,以致出现错误,教师可尝试改变教学方式。
了解这个字读“du6”后,教师做了个动作—躲在讲台下面,问:“你们看到老师了吗?为什么没看到呢?”
生:因为老师的身体被讲台挡住了。
教师趁机指导学生书写,“躲”是把身体躲藏起来,“身”作偏旁时最后一横要变提,并且提和最后一笔撇都不能出头。想想如果提、撇出头了,会怎么样?
生:“身”的提、撇好像人身体上的器官,比如手呀、脚呀什么的。如果出头了,就说明他没“躲”好。
师:你们说得真好!“身”的提、撇真的好像是人身上的器官,所以躲的时候,我们要把身体藏好,不能露胳膊露腿的,要不然就会被发现。(再次动作演示,故意探出头,露出胳膊)现在,你们看到我了吗?
生(兴奋地):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你的头!我看到了你的胳膊!
师(意味深长地),所以写“躲”的时候,我们要“躲”好,不要被发现了。来,把“躲”字写下来,比比谁“躲”得好!
学生在写这个字时,个个沉浸在玩捉迷藏游戏的氛围中,都想把自己的字宝宝“躲”得好些!
【举一反三】
教学“丹”字时,关注“里面只有一点”的细节。可引导学生将其与“舟”字比较,做做猜字游戏。然后引导编顺口溜:“舟”字脱了帽、擦了汗,成了“丹”。
教学“冒”字时,关注“上面不是‘日’,下面两横不封口”的细节,做做戴帽子的游戏。”冒”字原来就是指帽子,我们戴帽子的时候帽檐在哪最合适呢?对了,刚好在眼睛的上面,所以冒字下面是个“目”。如果帽口被封起来了,还能戴进去吗?不能!所以“日”下面两横不能封口。
将课堂小游戏与关注汉字字形细节链接起来的方式,使识字教学抹上了游戏色彩,也浓厚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掌握起来更牢固。的确,字词教学,有时换一种方式,学习兴趣会出奇的浓!
三、据词定音——联系课文知其所以然
多音字要据词定音,首先必须理解词语的意思。可很多时候,我们把理解词语停留在以词解词、就词论词或单纯地依靠词典上,以致学生在词语的学习理解及运用上出现了断层,多音字无法做到据词定音。
【常规教学】直接告诉学生字、词的读音,或是查字典确定读音,学生对于为什么读此音并非明白得很透彻。
【改进措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语境理解意思,确定读音。如《小摄影师》中“打量”一词据词定音的教学:
师:你知道“量”读“№ng”的词语有哪些?
生:量身高。
生:量体温。
生:测量。
师:在测量的时候,一般需要什么?
生(略作思考):测量的时候,一般都要用到工具才能知道结果。
师:想一想,“打量”该怎么读7为什么?
回到课文情境中,出示句子:“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生:我知道“打量”的“量”读“liang”。
生:噢,我知道了,这里小男孩打量着高尔基是在上上下下仔细地观察高尔基。
师(点拨)-我们知道“量”读“liang”时一般都表示用工具测量。如果小男孩也在用工具测量高尔基的话,那么他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可见打量人的“工具”是——
生:眼睛。
师:想象一下,小男孩可能在打量高尔基的什么?(身高、胖瘦、精神、风采……)
“打量”的读音不再是教师单纯的灌输,而是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确定读音,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还走进文本去猜测小摄影师眼里的高尔基的形象,将学词、理解、运用结合起来,可谓一举多得。
【举一反三】
狐狸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确定“转”的读音)
说说“转”的读音,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读这一读音。明确当“转”表示“绕着圈转动”意思时读“zhuan”。请学生学狐狸动作演示,边演示边读“转来转去”,再想想狐狸转来转去可能在想些什么?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有时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教学方式,看似平淡的字词教学也会有无穷的乐趣,而我们的孩子也会因此爱上那灵动而又富有魅力的祖国语言文字!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山小学31 60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