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秋天的雨为什么会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二段。
(生自由朗读)
师:你喜欢哪一句?请你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写银杏叶的这句:“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我在学校的银杏树下捡来了银杏叶,我觉得它真的就像一把小扇子,刚好夏天过去凉爽的秋天来了,好像是这些小扇子把炎热扇走的。
师:被你这么一说,我也喜欢这个句子了,还有其他喜欢的句子吗?
生:我喜欢写果树的这句:”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觉得“你挤我碰”这个词把果子们写得像小朋友一样,争先恐后地让我们去摘它们。
师:我也觉得这个词写得很有趣,想象一下果子们可能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捂着嘴笑)我觉得苹果可能会说我的脸红红的,一看就知道很香甜,一定要先来摘我呀,它可能还会去挤开其他果子呢!
师:很有想象力,还有没有更有创意的说法?
生:石榴挤来挤去把肚皮都给挤破了,露出了红红的牙齿。
师哈哈!果然有新意。
师:刚才大家都读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在这一段文字里还有秘密,请大家两句两句读,看能不能发现这个隐藏的秘密?(生读)
生:我发现每两句的写法都是一样的。
师:到底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较一下。
教师出示课件,大家一起读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来写一写?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它把_________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师:不用老师给的图片,自己再来造一个这样的句子。
生:它把红色给了高粱,红红的高粱像一把把火炬,烧啊烧啊,烧来了秋天的美酒。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所谓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习的结论不是教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是个体对阅读材料独立的认识和见解。本教学片段设计以“朗读——感悟——想象”为基本流程,力图体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文本,引导想象,积累语言,引发思考,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王华娟)
(生自由朗读)
师:你喜欢哪一句?请你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写银杏叶的这句:“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我在学校的银杏树下捡来了银杏叶,我觉得它真的就像一把小扇子,刚好夏天过去凉爽的秋天来了,好像是这些小扇子把炎热扇走的。
师:被你这么一说,我也喜欢这个句子了,还有其他喜欢的句子吗?
生:我喜欢写果树的这句:”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觉得“你挤我碰”这个词把果子们写得像小朋友一样,争先恐后地让我们去摘它们。
师:我也觉得这个词写得很有趣,想象一下果子们可能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捂着嘴笑)我觉得苹果可能会说我的脸红红的,一看就知道很香甜,一定要先来摘我呀,它可能还会去挤开其他果子呢!
师:很有想象力,还有没有更有创意的说法?
生:石榴挤来挤去把肚皮都给挤破了,露出了红红的牙齿。
师哈哈!果然有新意。
师:刚才大家都读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在这一段文字里还有秘密,请大家两句两句读,看能不能发现这个隐藏的秘密?(生读)
生:我发现每两句的写法都是一样的。
师:到底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较一下。
教师出示课件,大家一起读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来写一写?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它把___________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师:不用老师给的图片,自己再来造一个这样的句子。
生:它把红色给了高粱,红红的高粱像一把把火炬,烧啊烧啊,烧来了秋天的美酒。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所谓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习的结论不是教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是个体对阅读材料独立的认识和见解。本教学片段设计以“朗读——感悟——想象”为基本流程,力图体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文本,引导想象,积累语言,引发思考,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王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