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升路径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xiahe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在初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不仅是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提升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更与升学有密切联系,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数学,以及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掣肘于种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导致教学工作收效甚微,且难以深入推进。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具有逻辑严谨、知识抽象的基本特点,而初中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 一定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但依然保持着直观的、感性的认知习惯与认知方式,以此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导致学生并不能及时地理解与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导致教学有效性较低。鉴于此,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转变教学策略。尝试在课堂上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数学课堂回归现实生活。同时,也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去不断完善课堂内容。如此一来,数学课堂就可以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趣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更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有着密切关联。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把课堂打造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种课堂模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势必会受到“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而下降,对教学工作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插入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去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执教《简单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一些油画棒或蜡笔等绘画工具。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把纸张对折,以折痕对对称轴画出半只蝴蝶。此后,再次对折画纸,用尺子轻刮画纸,拓印出另一半图形。这样一来,学生就得到了一只完整的图形,从而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结合此前的趣味教学活动,学生便能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源自于现实生活,并且经常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鉴于此,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的数学成绩继续进步,就需要抓住数学的生活化特征。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并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学生引入其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设身处地的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把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的思考及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执教《一元一次方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我”在周末与好友外出购物,三人一共花掉了500元,其中“我”和朋友A一共花去总钱数的60%,,好友A比好友B多花掉70元。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情境更加具有真实感、代入感。此后,教师带领学生寻找这个情境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寻找其中的数量关系,并借由此列出方程。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更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寻找未知数、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的能力。
  三、提升备课质量,完善课堂内容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接受数学教育的主阵地。优质的备课工作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而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与学生的学习体验直接挂钩。由此可见,教师想要开展更具效果的教学活动,必须全面、细致地完成备课工作,做好万全的准备走进教室,为学生带去精彩纷呈的课堂。
  首先,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备好教材。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准地定位到本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此后,合理地借助教辅书、互联网等工具,寻求突破方法。但在此过程中,教师难免遇到瓶颈,因此,要善于向其他优秀教师请教,将他人的经验活用于自身的教学活动当中。
  其次,教师需要在備课的过程中备好学生。通过了解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与班级整体学习进度,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让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及时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并针对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关注与辅导。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教师承担起责任,付出足够的心血,才能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如预期般提升,助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更好。
  参考文献:
  [1]李颖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证研究[D].深圳大学,2018.
  [2]吴哲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96.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课堂关注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展开的教学工作。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冲击,更是一种革新。课堂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优化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推进课堂改革的动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优化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过于枯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使学生们出现了厌烦语文学习的心理。而新课程理念更
期刊
摘 要:对于低年级小学语文来说,识字写字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作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必须为小学生的识字写字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面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为此,本文从“结合多媒体,丰富识字教学内容”“联系生活,拓展识字学习的广度”“结合游戏,巩固小学生识字写字效果”这几方面出发,对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当前促进教育改革是整个教育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成为促进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感官,进而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学生可以快速理解的直观内容,加快学生学习进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学生不断进步,教师更要增强对多媒体技术的重视程度,突出其在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充满学习激情,主动投入到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最佳培养期,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不能将教学局限于教材,应当积极强化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为此,以下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方法展开探讨,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教育改革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进一步增强,出现了许多创新性的改革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教学任务也逐渐改变。在这种改革环境下,需要教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将两者有效结合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阅读教学:有效结合  引言: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为基础型的学科,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的日趋成熟,教师对于学生当前的教学主体的定位也越加清晰。因此,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和内容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在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关教学方法时,需要摒弃之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逐步转换为“诱导型”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更加优质高效。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学生学习知识,不仅仅是简单性的学习学科知识,还需要接受良好的素养教育,掌握能够长远性发展的素养。在这种背景下,小学高段数学教师有必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素养,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探究小学高段数学中引导学生思维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处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地适应了系
期刊
摘 要:教学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个体,关系方方面面,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可能会因为某个因素不合格,某个主体存在问题就导致教学工作的失败。其实,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产生失败也是正常现象,可怕的是教师忽视问题,逃避失败,不进行教学反思,导致问题呈现扩大化趋势。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英语课程为例,探究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素养,因为教师可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再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首先要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进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注重知识储备、培养思考习惯和提供练习机会都属于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笔者将在本文中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
期刊
摘 要: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三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其计算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讓学生掌握基础的运算方法之后,还要发现学生在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到克服学生计算障碍的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立足于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