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城建设理论”初探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他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战略模型
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推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
②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无独有偶,20世纪中国“最后的儒家”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一整套设计方案,而非仅仅是为了解决乡村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主张的乡村建设,乃是解决中国的整个问题,非是仅止于乡村问题而已”。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崩溃源于中国文化的失败,要把来自西方的“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应用于乡村,构造新的社会组织,复兴农业,从农业引发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才能完成中国的文化重建和民族复兴。
新世纪,新时代,新模式。与时俱进,“乡城建设模式”应运而生。新中国成立后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需要,一段时间内实行了城市和工业偏好性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加剧,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综合的解决办法。
“乡城建设模式”是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农村发展理论,他是以乡为单位,按照城镇化规划原则,根据地方实际,既注重城镇发展,又兼顾农村发展和农业建设以及打造新农民的全新综合发展模式。
主要内涵:
1.以乡为单位,在交通经济人口等要素比较聚集的地方进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2.人文化生态化产业化是其指导思想。
3.建设新型城镇,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4.实现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
二、战略审视: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的城乡分离和社会分化,已成为影响未来全局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城市与乡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其地理空间、经济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协同发展与否,是整合行政区划、产业布局和社会结构要素禀赋,是制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框架路线图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的城市化,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征:
一是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始终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大统筹推进大整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二是更加注重产业支撑,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开发集约,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城乡居民比较充分就业;
三是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公共资源整体布局、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实现区域协调和社会公平;
四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城乡居民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确保城乡居民拥有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之,新型城镇化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化上的具体体现,是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是一条产业支撑力强、资源集约度高、就业容纳量大、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共享文明成果的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三、战略基石:创新的“乡城建设理论模式”
“乡城建设理论模式”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模式的再发展、再突破,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有力补充,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创新。
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必须由“单极增长”进入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多轮驱动”的协同发展新时期。目前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由非均衡增长到互动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本质是通过经济协同和空间协同来整合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发挥“发展红利”的效应。
乡城建设理论模式是对“城乡一体化模式”的战略创新,是与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发展模式相得益彰的,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突破“拉美陷阱”的整体构想,是最大程度获取“发展红利”的全新实验,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四、战略目标:创建城乡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城市乡村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必须完善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的政治体制支撑、经济发展支撑、社会保障支撑、环境友好支撑、基础设施支撑和文化建设支撑在内的六大支撑系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城市”的规范标识为准则,择优遴选具有代表意义和示范价值的典型城市作为试点示范的战略支点,体现区位优势的代表性、发展前景的带动性和示范价值的全局性。
中国农村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
纵观新中国农村发展的轨跡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人民公社化农村
主要是1950——19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模式,这一代农村是以计划经济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是其显著特征,最著名的典型莫过于“农业学大寨”
第二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
诞生于70年代末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特征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迅速建立。人民公社解体,集体经济消亡,农民自主经营,独立耕作,不再受行政干预,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农村是安徽小岗村,通过土地家庭承包制迅速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个阶段:农工贸一体化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制最大的成就是摆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困绕人们的温饱问题,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但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到了90年代初,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农民还要致富,因此就必须走“以工促农,以贸促农”的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最典型的代表是华西村,通过壮大乡镇集体经济带动农业,同时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中国的农业也似乎找到了一条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发展的隐忧随即暴露,“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式的城市化,带来了诸如交通紊乱,运输效率降低;垃圾遍地,江河湖海受到大面积污染。交流范围小、机会少,人口的素质提高受到影响等等。因此需要有更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第四个阶段:股份制合作化农村
针对农工贸一体化所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企业没有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等不利原因,需要建立一套新 型的农业发展机制和运营模式,
股份制合作化农村是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探索,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新转折点。
以建设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农村为发展目标,尊重村民自愿的原则,实施农民以自己的家庭承包土地入股的新农村发展模式,集产业、居住、生态、文化为一体新农村体系,目的在于发展新农村集体经济,实行集约化管理模式,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大更充分的利用,打造新型农民和产业化工人,迅速转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模式。
第四代农村将是实践中国农村跨越式发展,创建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第四代农村表面上其建筑形态和一般农村并无两样,但就其发展理念,组织形式,运做机制,管理模式和传统农村相比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他将城镇建设和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将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人文化作为农村发展指导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尊重村民自愿的原则,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同时培养了新式农民,他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美学等对城市产生的整体效益。
第四代农村力图消除当今中国一部分地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畸形城镇发展模式,实现一种富有竞争力,和城市经济互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模式
第四代农村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使农民能迅速转变为产业型知识型技术性新式农民
第四代农村更加注重和谐农村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就业、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各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使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二、发展趋势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农业发展的宏伟目标,没有农业现代化,中国就谈不上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纸上谈兵。因此
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
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生态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人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精神食粮
第四代农村是中国农村在新时代发展的新起点,是中国全面现代化得关键突破口,是生态之村、人文之村、产业之村、城镇之村、休闲之村、宜居之村、创业之村、财富之村、幸福之村、和谐之村。
三、第四代农村的发展路径
1.启动中国土地制度“二次土改”,实现“集体土地”向“农业土地使用权”的转变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中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肯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同时,他认识到土地作为自然物在使用价值的生产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科学的阐明了地租理论,并赋予其科学的内容,创造劳动价值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和土地,土地报酬又称为商业租金,它包含两种成分:转移收入和经济租金。前者是对土地消耗的补偿,后者则反映土地稀有价值的支付。
总之,不同的地租理论其共同点就是承认了土地收益的不等值性,通过追加肥力和提高交通等手段可以增加收益,地租理论启发我们当前农村的土地收益还远未达到理论最佳水平,如果通过改造投入,所获地租收益完全有可能弥补改造所需投资,将新农村建设变成一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的大好事。
土地资产集约化经营是破解农村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农村土地资产经营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内涵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将城市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对资本进行聚集、重组、营运,并将其推向市场,实施所有权与使用权剥离,最终达到资本的良性循环与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从土地产权理论来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实际上是产权的市场化,土地资产经营实际是产权经营。
土地资产经营的基本宗旨是通过运用市场机制高效率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多元目标。因此,各类市场主体必须平等进入市场,公平竞争使用土地。
农业地租上升为城市地租所形成的土地收益是农村土地资产经营核心内容,其经营过程与一般城市土地相同,主要包括融资、改造投入、土地升值、资本进入市场、土地收益五个环节。
2.实施“三个集中”战略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打造新型农民
培育“四金”新农民。即拥有薪金、租金、股金和养老金“四金”新型农民:
薪金:建立城乡统一的非农产业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农民职业培训。
股金: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给农民股份,农民变股东,农民收入“股金”。将传统型农民转化为资产性农民,建立农民宅基地置换机制,对置换后的农民住房给予产权证,可以上市交易,转为产权房。
社会保障金:扩大介于农保与城保之间的“小城镇保险”的覆盖面。
4.“实行一个改变三个不变”
一个改变即现行的集体土地制一次性全部改为国有农业土地使用权制。
三个不变即:
合法土地使用权人——主体——农民;
用地功能性质不改变——农业用地;
土地使用期不改变——农业土地使用权期限。
四、第四代农村的发展目标
以生态人文化的环境为基础,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依靠绝大多数新型农民,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以小城镇发展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共同发展,科学规划,乡村联动,打造和谐农村新格局。
第四代农村的建设将成为席卷中国的一场农业大革命,将又一次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并深刻的影响世界发展进程,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既工业化、城市化之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新引擎。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H],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张暄,日本社区[H],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H],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倪鹏飞,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城乡双赢[H],北京: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王金凯,中国特色村实践探索[H],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威廉,配第,赋税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8]JOHNSTON,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O’SULLIVAN,城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他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战略模型
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推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
②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无独有偶,20世纪中国“最后的儒家”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一整套设计方案,而非仅仅是为了解决乡村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主张的乡村建设,乃是解决中国的整个问题,非是仅止于乡村问题而已”。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崩溃源于中国文化的失败,要把来自西方的“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应用于乡村,构造新的社会组织,复兴农业,从农业引发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才能完成中国的文化重建和民族复兴。
新世纪,新时代,新模式。与时俱进,“乡城建设模式”应运而生。新中国成立后迫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的需要,一段时间内实行了城市和工业偏好性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加剧,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综合的解决办法。
“乡城建设模式”是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农村发展理论,他是以乡为单位,按照城镇化规划原则,根据地方实际,既注重城镇发展,又兼顾农村发展和农业建设以及打造新农民的全新综合发展模式。
主要内涵:
1.以乡为单位,在交通经济人口等要素比较聚集的地方进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2.人文化生态化产业化是其指导思想。
3.建设新型城镇,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4.实现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
二、战略审视: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的城乡分离和社会分化,已成为影响未来全局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城市与乡村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其地理空间、经济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协同发展与否,是整合行政区划、产业布局和社会结构要素禀赋,是制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框架路线图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的城市化,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征:
一是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始终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大统筹推进大整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二是更加注重产业支撑,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开发集约,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城乡居民比较充分就业;
三是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公共资源整体布局、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实现区域协调和社会公平;
四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城乡居民的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确保城乡居民拥有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之,新型城镇化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化上的具体体现,是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是一条产业支撑力强、资源集约度高、就业容纳量大、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共享文明成果的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三、战略基石:创新的“乡城建设理论模式”
“乡城建设理论模式”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模式的再发展、再突破,是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有力补充,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创新。
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必须由“单极增长”进入更加强调互动协调发展的“多轮驱动”的协同发展新时期。目前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由非均衡增长到互动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本质是通过经济协同和空间协同来整合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发挥“发展红利”的效应。
乡城建设理论模式是对“城乡一体化模式”的战略创新,是与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区域发展模式相得益彰的,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突破“拉美陷阱”的整体构想,是最大程度获取“发展红利”的全新实验,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四、战略目标:创建城乡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城市乡村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必须完善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的政治体制支撑、经济发展支撑、社会保障支撑、环境友好支撑、基础设施支撑和文化建设支撑在内的六大支撑系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城市”的规范标识为准则,择优遴选具有代表意义和示范价值的典型城市作为试点示范的战略支点,体现区位优势的代表性、发展前景的带动性和示范价值的全局性。
中国农村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
纵观新中国农村发展的轨跡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人民公社化农村
主要是1950——19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模式,这一代农村是以计划经济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是其显著特征,最著名的典型莫过于“农业学大寨”
第二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
诞生于70年代末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特征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迅速建立。人民公社解体,集体经济消亡,农民自主经营,独立耕作,不再受行政干预,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农村是安徽小岗村,通过土地家庭承包制迅速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同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个阶段:农工贸一体化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制最大的成就是摆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困绕人们的温饱问题,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但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到了90年代初,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农民还要致富,因此就必须走“以工促农,以贸促农”的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最典型的代表是华西村,通过壮大乡镇集体经济带动农业,同时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中国的农业也似乎找到了一条奔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发展的隐忧随即暴露,“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式的城市化,带来了诸如交通紊乱,运输效率降低;垃圾遍地,江河湖海受到大面积污染。交流范围小、机会少,人口的素质提高受到影响等等。因此需要有更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第四个阶段:股份制合作化农村
针对农工贸一体化所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企业没有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等不利原因,需要建立一套新 型的农业发展机制和运营模式,
股份制合作化农村是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探索,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新转折点。
以建设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农村为发展目标,尊重村民自愿的原则,实施农民以自己的家庭承包土地入股的新农村发展模式,集产业、居住、生态、文化为一体新农村体系,目的在于发展新农村集体经济,实行集约化管理模式,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大更充分的利用,打造新型农民和产业化工人,迅速转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模式。
第四代农村将是实践中国农村跨越式发展,创建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第四代农村表面上其建筑形态和一般农村并无两样,但就其发展理念,组织形式,运做机制,管理模式和传统农村相比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他将城镇建设和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将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人文化作为农村发展指导思想,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尊重村民自愿的原则,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同时培养了新式农民,他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美学等对城市产生的整体效益。
第四代农村力图消除当今中国一部分地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畸形城镇发展模式,实现一种富有竞争力,和城市经济互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模式
第四代农村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使农民能迅速转变为产业型知识型技术性新式农民
第四代农村更加注重和谐农村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就业、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各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使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二、发展趋势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农业发展的宏伟目标,没有农业现代化,中国就谈不上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纸上谈兵。因此
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
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生态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人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精神食粮
第四代农村是中国农村在新时代发展的新起点,是中国全面现代化得关键突破口,是生态之村、人文之村、产业之村、城镇之村、休闲之村、宜居之村、创业之村、财富之村、幸福之村、和谐之村。
三、第四代农村的发展路径
1.启动中国土地制度“二次土改”,实现“集体土地”向“农业土地使用权”的转变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中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肯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同时,他认识到土地作为自然物在使用价值的生产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科学的阐明了地租理论,并赋予其科学的内容,创造劳动价值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和土地,土地报酬又称为商业租金,它包含两种成分:转移收入和经济租金。前者是对土地消耗的补偿,后者则反映土地稀有价值的支付。
总之,不同的地租理论其共同点就是承认了土地收益的不等值性,通过追加肥力和提高交通等手段可以增加收益,地租理论启发我们当前农村的土地收益还远未达到理论最佳水平,如果通过改造投入,所获地租收益完全有可能弥补改造所需投资,将新农村建设变成一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的大好事。
土地资产集约化经营是破解农村发展瓶颈的根本途径。农村土地资产经营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内涵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将城市土地资源转化为资本,对资本进行聚集、重组、营运,并将其推向市场,实施所有权与使用权剥离,最终达到资本的良性循环与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从土地产权理论来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实际上是产权的市场化,土地资产经营实际是产权经营。
土地资产经营的基本宗旨是通过运用市场机制高效率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多元目标。因此,各类市场主体必须平等进入市场,公平竞争使用土地。
农业地租上升为城市地租所形成的土地收益是农村土地资产经营核心内容,其经营过程与一般城市土地相同,主要包括融资、改造投入、土地升值、资本进入市场、土地收益五个环节。
2.实施“三个集中”战略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打造新型农民
培育“四金”新农民。即拥有薪金、租金、股金和养老金“四金”新型农民:
薪金:建立城乡统一的非农产业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农民职业培训。
股金: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给农民股份,农民变股东,农民收入“股金”。将传统型农民转化为资产性农民,建立农民宅基地置换机制,对置换后的农民住房给予产权证,可以上市交易,转为产权房。
社会保障金:扩大介于农保与城保之间的“小城镇保险”的覆盖面。
4.“实行一个改变三个不变”
一个改变即现行的集体土地制一次性全部改为国有农业土地使用权制。
三个不变即:
合法土地使用权人——主体——农民;
用地功能性质不改变——农业用地;
土地使用期不改变——农业土地使用权期限。
四、第四代农村的发展目标
以生态人文化的环境为基础,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依靠绝大多数新型农民,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以小城镇发展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共同发展,科学规划,乡村联动,打造和谐农村新格局。
第四代农村的建设将成为席卷中国的一场农业大革命,将又一次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并深刻的影响世界发展进程,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既工业化、城市化之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新引擎。
参考文献
[1]李佐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H],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张暄,日本社区[H],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H],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倪鹏飞,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城乡双赢[H],北京: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王金凯,中国特色村实践探索[H],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威廉,配第,赋税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8]JOHNSTON,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O’SULLIVAN,城市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