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修电工是一个对综合知识要求较高的工种。维修电工职业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
一、问题提出
1.教学改革的需要
笔者学校由主校区和设立在机械城的机电LED实训中心组成,实训中心建设有钳工、焊接、光电等6个实训车间。光电专业因校安工程整体搬迁到实训中心,实施工厂模式管理方式,推行理实一体教学;同时专业部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带领下开展课程改革。根据专业部安排,笔者担任维修电工教学,选拔优秀学生组建电气安装与调试兴趣小组,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准备选手。
2.课堂现状与原因
调研发现,多数中职学校技能实训课存在参加技能考证的同学认真练习、不参加技能考证的同学却在睡觉或玩游戏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是上网是一种心理寄托,电子游戏的升级过关能产生完成阶段目标的成就感;二是课程没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三是老师讲课不具有吸引力;四是老师的课堂组织有问题。
3.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发生变化
家长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社会对学生安全要求很高,安全责任一票否决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调查表明,2000年以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较高,不会读书没关系,但要在职业学校学到一技之长;2000年以后,家长的职业教育观念发生转变,认为中职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没关系,只要不打架斗殴、不加入不良团体,待到孩子毕业、社会观成熟后再考虑就业取向。
4.师生间相互评价存在差异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与全国各地中职老师交流,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对学生评价不高。笔者在学生中开展对老师和课程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不高,比值平均为0.65,个别老师低至0.47。
5.示范学校建设提出改革要求
2011年,笔者所在学校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第二批),并被成功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立项校,学校采取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等多种措施,提升软实力。在创建示范学校的过程中,笔者参与了申报书、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等的编撰工作,深刻理解了示范学校建设的要求,认真考虑了如何在维修电工教学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二、提升维修电工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
(1)课程安排。结合市场调查结果,考虑光电专业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安排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光电专业因专设有电子技能课程,所以维修电工删除电子技能部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钳工、焊接技术、照明线路、电动机结构等,重点突出电力拖动内容,增加机电一体化内容,安排PLC课程(初步)部分,适应维修电工工种发展需要。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理论与实训时间比约为1:2(见下表),安排更多的时间开展技能训练。
(2)增加钳焊知识和技能实训。通过与钳焊车间实习指导老师沟通,决定由钳焊老师传授理论课,再让具备一定钳焊技能的机械专业学生一对一指导光电专业学生进行钳焊实训,训练钳工基本锯削、锉削,掌握测量方法和理解精度要求;了解焊接基本材料、焊接工艺、安全操作要求和现场焊接操作,特别是焊接作业安全。不同专业学生间同场进行技能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双方均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3)补充机电一体化知识。维修电工安排拓展可编程控制器知识﹝机电一体化知识(初步)〕,以西门子S7-200为基础,介绍PLC在电气控制系统应用,完成以PLC为核心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实训,了解系统集成知识。通过PLC编程与电力拖动的对比,深化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拓展了知识面。
2.转变教学模式
基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教师执教能力,在调研和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严格课堂秩序,开展有效教学,手把手传授技能,这是技能训练成果的保障。教学相长,教与学双方真心互动,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1)把握课堂秩序,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教学中首先强调参与技能训练与考技能证的关系。维修电工是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每个学生必须学习、参与训练;考技能证是自己对自己提出高要求,要考最好。这样杜绝同学以不考证为借口不参加技能训练。做好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引导;严格课堂纪律要求,说到做到,让同学知道任课老师的严肃性。笔者做过大量的电工作业、电工培训和电器维修工作,对专业应用有较深入的理解。对于每个实训项目,笔者都是自己先做一遍,对实训中出现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涉及的细节,均能清楚把握学生思路,有效解决问题。课堂中老师不是坐在一边监控,而是在每个工位间不断走动,及时主动与同学交流,指导同学练习技巧、分析训练思路,指导安装工艺,集中讲解实际应用与技能实训的对比。
(2)设立技能成就卡,营造交流竞争平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模块,每个模块对应设立技能训练成就卡,根据训练内容撰写材料清单、工作报告、工艺文件。照明、电力拖动和机电一体化实训项目要求同学合理选择电器、设计导线走向、布置整齐有序,安装好后进行线路检查、通电运行、分析工作过程,给电路设置故障,分析故障现象,测量参数变化,判断故障位置,解决问题。每个模块完成后,在技能卡中同学自己给自己打分,就像游戏过关一样——追求阶段目标、确定自我成就感。每位同学均能明确自己的成绩,由于成绩明确,同学间形成良性竞争的气氛。专业技能实训中,笔者发现个别同学存在“我学这个课程没用、就业时我又不从事这行业”的想法,这时,老师要从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上与他们沟通,从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找到学习方法和工作思路等方面入手去引导。
(3)组织兴趣小组,认真培养,塑造技能训练好助手。开学初即在学生中公布要组织兴趣小组,进行技能深化训练。通过布置书面阅读和检查、在钳焊和电力拖动技能训练中发现技能能力、课后与同学沟通等多种渠道,选拔爱学习、肯动脑、领悟能力高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学生每天早上和下午第一节大课与班级同学一起上课,利用下午第二节大课和晚上时间开展兴趣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比较,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学习时间多且辛苦,要求更具有主动性。老师带领他们参观实训中心相关机床设备,研究机床工作的电动控制过程、保护原理、配线大小、导线布线工艺、人机工程等内容,布置拓展、提升知识应用,兴趣小组学习主动、积极,成效明显。上课期间兴趣小组同学与班上同学一起,他们就成了同学的指导老师,是老师的助手,同班同学不明白的地方,兴趣小组的同学可以帮他们解答,反过来同班同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促使他们认知提升,发现自己原来在训练中没想到的地方,形成良性循环,课堂互教互学兴趣浓厚。
(4)7S管理养成职业素养。配合学校实施的7S管理,上课前同学把所携带的包、水瓶等与课堂无关的物品放到指定位置,不许带到工位上,保证工位整洁有序,与训练工作无关的事不在训练工位上进行。实施课堂整理,要求同学把手机放到课桌左上方,置于大家共同监督下,减小课堂玩手机的可能性。实训时要求工具材料排列整齐,导线整理成直线并一端对齐、捆扎成束,安装时按需要选取合适导线,比需要长的导线不要剪断,走线整齐美观。根据安全操作规定实行带电作业监护,保证实训安全。实训结束、器件拆除导线后,螺钉等用旋具回旋紧固,防止松开掉落,设备轻拿轻放,学生应参与设备整修、爱惜设备等。下课前列队讲评,肯定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指出需要加强的方面;课后及时进行清扫,物品归位,排列有序。
3.信息化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建设也是示范学校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多媒体信息化时代,“一本书两支粉笔”的口头讲解形式,已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他们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维修电工课程结合,营造技能实训最重要的现场感,有利于开展有效教学。通过设备工作过程录像分析每个实训课题的工作原理,以学生为模特把实训内容拍成视频、把操作姿势拍成相片,把工作任务、教学要求、实训动作要领、实训安全注意事项等做成课件,以图像、视频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模仿性,使学生表现出有效的学习行为。
三、评价体系改革的探索
只在学习、纪律上对学生评价是片面的,中职阶段的学生评价只是反映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行为,是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东西。在人的成长过程,阶段评价是动态的、变化的和片面的,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背后,都有很多的东西有待于老师去沟通、了解。在维修电工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从多方面客观评价学生个体,主要根据实训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技能训练完成情况等体现技能成绩,降低笔试成绩比例;还应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职业道德、社会适应性等进行评价,以及采取同学间相互评价等多角度的测评方式;老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测评结果,肯定成绩、改进不足。临近期末,安排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调查,主要有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性、教材二次开发、课堂秩序把握、课程接受程度、老师的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同学均很乐意参与评价。
笔者曾听到一个令人深感不安的故事:某校有位有维修电工中级技能证的学生,自己家中的灯不亮,家长说孩子都已学过维修电工,应去检查看看,孩子直接一句话否定——“我不懂!”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提倡知行合一。中职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教育,是培养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践行自己能力与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学有效性是教学成果的主要检验标准,直接体现学习的成效,最重要的是它需要在实际生活、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中职教育需要老师、学生都具有这种职业习惯。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一、问题提出
1.教学改革的需要
笔者学校由主校区和设立在机械城的机电LED实训中心组成,实训中心建设有钳工、焊接、光电等6个实训车间。光电专业因校安工程整体搬迁到实训中心,实施工厂模式管理方式,推行理实一体教学;同时专业部在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带领下开展课程改革。根据专业部安排,笔者担任维修电工教学,选拔优秀学生组建电气安装与调试兴趣小组,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准备选手。
2.课堂现状与原因
调研发现,多数中职学校技能实训课存在参加技能考证的同学认真练习、不参加技能考证的同学却在睡觉或玩游戏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是上网是一种心理寄托,电子游戏的升级过关能产生完成阶段目标的成就感;二是课程没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三是老师讲课不具有吸引力;四是老师的课堂组织有问题。
3.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发生变化
家长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社会对学生安全要求很高,安全责任一票否决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调查表明,2000年以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较高,不会读书没关系,但要在职业学校学到一技之长;2000年以后,家长的职业教育观念发生转变,认为中职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没关系,只要不打架斗殴、不加入不良团体,待到孩子毕业、社会观成熟后再考虑就业取向。
4.师生间相互评价存在差异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与全国各地中职老师交流,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对学生评价不高。笔者在学生中开展对老师和课程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不高,比值平均为0.65,个别老师低至0.47。
5.示范学校建设提出改革要求
2011年,笔者所在学校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第二批),并被成功确立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立项校,学校采取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等多种措施,提升软实力。在创建示范学校的过程中,笔者参与了申报书、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等的编撰工作,深刻理解了示范学校建设的要求,认真考虑了如何在维修电工教学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二、提升维修电工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
(1)课程安排。结合市场调查结果,考虑光电专业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安排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光电专业因专设有电子技能课程,所以维修电工删除电子技能部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钳工、焊接技术、照明线路、电动机结构等,重点突出电力拖动内容,增加机电一体化内容,安排PLC课程(初步)部分,适应维修电工工种发展需要。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理论与实训时间比约为1:2(见下表),安排更多的时间开展技能训练。
(2)增加钳焊知识和技能实训。通过与钳焊车间实习指导老师沟通,决定由钳焊老师传授理论课,再让具备一定钳焊技能的机械专业学生一对一指导光电专业学生进行钳焊实训,训练钳工基本锯削、锉削,掌握测量方法和理解精度要求;了解焊接基本材料、焊接工艺、安全操作要求和现场焊接操作,特别是焊接作业安全。不同专业学生间同场进行技能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双方均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3)补充机电一体化知识。维修电工安排拓展可编程控制器知识﹝机电一体化知识(初步)〕,以西门子S7-200为基础,介绍PLC在电气控制系统应用,完成以PLC为核心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实训,了解系统集成知识。通过PLC编程与电力拖动的对比,深化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拓展了知识面。
2.转变教学模式
基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教师执教能力,在调研和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严格课堂秩序,开展有效教学,手把手传授技能,这是技能训练成果的保障。教学相长,教与学双方真心互动,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1)把握课堂秩序,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教学中首先强调参与技能训练与考技能证的关系。维修电工是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每个学生必须学习、参与训练;考技能证是自己对自己提出高要求,要考最好。这样杜绝同学以不考证为借口不参加技能训练。做好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引导;严格课堂纪律要求,说到做到,让同学知道任课老师的严肃性。笔者做过大量的电工作业、电工培训和电器维修工作,对专业应用有较深入的理解。对于每个实训项目,笔者都是自己先做一遍,对实训中出现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涉及的细节,均能清楚把握学生思路,有效解决问题。课堂中老师不是坐在一边监控,而是在每个工位间不断走动,及时主动与同学交流,指导同学练习技巧、分析训练思路,指导安装工艺,集中讲解实际应用与技能实训的对比。
(2)设立技能成就卡,营造交流竞争平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模块,每个模块对应设立技能训练成就卡,根据训练内容撰写材料清单、工作报告、工艺文件。照明、电力拖动和机电一体化实训项目要求同学合理选择电器、设计导线走向、布置整齐有序,安装好后进行线路检查、通电运行、分析工作过程,给电路设置故障,分析故障现象,测量参数变化,判断故障位置,解决问题。每个模块完成后,在技能卡中同学自己给自己打分,就像游戏过关一样——追求阶段目标、确定自我成就感。每位同学均能明确自己的成绩,由于成绩明确,同学间形成良性竞争的气氛。专业技能实训中,笔者发现个别同学存在“我学这个课程没用、就业时我又不从事这行业”的想法,这时,老师要从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上与他们沟通,从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找到学习方法和工作思路等方面入手去引导。
(3)组织兴趣小组,认真培养,塑造技能训练好助手。开学初即在学生中公布要组织兴趣小组,进行技能深化训练。通过布置书面阅读和检查、在钳焊和电力拖动技能训练中发现技能能力、课后与同学沟通等多种渠道,选拔爱学习、肯动脑、领悟能力高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学生每天早上和下午第一节大课与班级同学一起上课,利用下午第二节大课和晚上时间开展兴趣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比较,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学习时间多且辛苦,要求更具有主动性。老师带领他们参观实训中心相关机床设备,研究机床工作的电动控制过程、保护原理、配线大小、导线布线工艺、人机工程等内容,布置拓展、提升知识应用,兴趣小组学习主动、积极,成效明显。上课期间兴趣小组同学与班上同学一起,他们就成了同学的指导老师,是老师的助手,同班同学不明白的地方,兴趣小组的同学可以帮他们解答,反过来同班同学出现的各种问题能促使他们认知提升,发现自己原来在训练中没想到的地方,形成良性循环,课堂互教互学兴趣浓厚。
(4)7S管理养成职业素养。配合学校实施的7S管理,上课前同学把所携带的包、水瓶等与课堂无关的物品放到指定位置,不许带到工位上,保证工位整洁有序,与训练工作无关的事不在训练工位上进行。实施课堂整理,要求同学把手机放到课桌左上方,置于大家共同监督下,减小课堂玩手机的可能性。实训时要求工具材料排列整齐,导线整理成直线并一端对齐、捆扎成束,安装时按需要选取合适导线,比需要长的导线不要剪断,走线整齐美观。根据安全操作规定实行带电作业监护,保证实训安全。实训结束、器件拆除导线后,螺钉等用旋具回旋紧固,防止松开掉落,设备轻拿轻放,学生应参与设备整修、爱惜设备等。下课前列队讲评,肯定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指出需要加强的方面;课后及时进行清扫,物品归位,排列有序。
3.信息化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建设也是示范学校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多媒体信息化时代,“一本书两支粉笔”的口头讲解形式,已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他们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维修电工课程结合,营造技能实训最重要的现场感,有利于开展有效教学。通过设备工作过程录像分析每个实训课题的工作原理,以学生为模特把实训内容拍成视频、把操作姿势拍成相片,把工作任务、教学要求、实训动作要领、实训安全注意事项等做成课件,以图像、视频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模仿性,使学生表现出有效的学习行为。
三、评价体系改革的探索
只在学习、纪律上对学生评价是片面的,中职阶段的学生评价只是反映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行为,是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东西。在人的成长过程,阶段评价是动态的、变化的和片面的,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背后,都有很多的东西有待于老师去沟通、了解。在维修电工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从多方面客观评价学生个体,主要根据实训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技能训练完成情况等体现技能成绩,降低笔试成绩比例;还应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职业道德、社会适应性等进行评价,以及采取同学间相互评价等多角度的测评方式;老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测评结果,肯定成绩、改进不足。临近期末,安排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调查,主要有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性、教材二次开发、课堂秩序把握、课程接受程度、老师的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同学均很乐意参与评价。
笔者曾听到一个令人深感不安的故事:某校有位有维修电工中级技能证的学生,自己家中的灯不亮,家长说孩子都已学过维修电工,应去检查看看,孩子直接一句话否定——“我不懂!”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提倡知行合一。中职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教育,是培养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践行自己能力与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学有效性是教学成果的主要检验标准,直接体现学习的成效,最重要的是它需要在实际生活、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中职教育需要老师、学生都具有这种职业习惯。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