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4日,法国科蒂(COTY)宣布,将停止在华销售丁家宜系列护肤产品,以专注于其它品牌。
丁家宜原本是中国民族品牌,创立于1995年,至今还不到20年,曾经是本土日化行业的骄傲,如今却沦落到下架停售的地步。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嫁入”豪门
丁家宜生化研究中心历经20年的潜心研究,探究长白山洗参人美白的奥秘,从天然人参植株中成功培育出“人参活性细胞(AGCA)”,从此丁家宜美白系列产品诞生。
以公司创始人丁家宜命名的丁家宜产品坐拥美白技术专利,“美白洗面乳”是丁家宜首推产品。随后,丁家宜又主推防晒产品。来自调查机构AC Nelson的数据显示,中国防晒乳液市场一年约有1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丁家宜的市占率曾达到15%,说“独占鳌头”一点也不为过。丁家宜在中国护肤品市场地位高居前列,防晒市占率第一,男士产品市占率第二,洗面奶市占率第三,面膜市占率第四。
丁家宜落入科蒂手中,是一段“嫁入”豪门的姻缘。科蒂1904年创立于法国巴黎,距今已有110年的历史,是全球香水老大,也是全球美容界公认的领导厂商。可是,面对增长迅猛、前景广阔的中国市场,全球化妆品巨头科蒂集团却因为不得法,长期徘徊在中国市场大门之外,眼睁睁地看着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竞争对手从中国市场收获丰厚利润。因此,科蒂集团需要一个“跳板”,以便迅速打入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于是,科蒂看中了丁家宜。
其实,当初被科蒂收购时的丁家宜就已显露疲态,那时的繁荣是用钱砸出来的,靠人海战术去促销,向经销商压货。而科蒂看中丁家宜的不仅仅是其品牌影响力,主要还是对它的销售渠道感兴趣。彼时,科蒂委托上海家化为其代理在中国的阿迪护肤、香水等业务。
虽然,科蒂当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将丁家宜“打造成为一个国际品牌”,但言不由衷,甚至包藏祸心。收购丁家宜后,科蒂收回了原来由上海家化代理的业务,改由丁家宜代理销售。通过丁家宜的渠道,科蒂旗下阿迪达斯个人护理用品及香水在2012年销售额达到三四亿元,同比增长了将近一倍。
而与之对比,丁家宜2012年销量大幅下滑50%。科蒂收购丁家宜之后,原有的导购撤离了不少,以自然销售为主,实际上就是让其“自生自灭”。
推完磨杀驴
当科蒂熟悉并完全占领了丁家宜的销售渠道后,就推完磨杀驴,将丁家宜从市场渠道中赶下台。这样的悲凉,令人扼腕。
大凡跨国公司收购外国品牌,多半是怀着“殖民”心路,科蒂也不能免俗。所谓“殖民”心路,就是采取“斩首行动”,将本土民族品牌精英兼并到手,然后变着法子蹂躏,先是搭顺风车,借助民族品牌的渠道推进旗下“嫡系”品牌,到了一定时间再将民族品牌打入冷宫,
“雪藏”起来。跨国公司通过大规模收购本土企业,在被收购企业的相关产业领域快速树立自己的江湖地位。这方面,我国有很多的教训。
比如2011年11月落入美国百胜集团口中的小肥羊,就是一只迷途的羔羊。那么又有多少小肥羊式的民族品牌被外资吞噬呢?人们沉痛地发觉,“汇源”断流了,“海鸥”折翅了,“西轴”不转了,“小护士”也香消玉殒了……一个个民族品牌在外资并购的虐杀下成为“刀下鬼”。
从长远利益来看,外资看中的不是中国品牌,而是市场资源,特别是经营渠道。在渠道为王的当下,谁占据销售渠道,谁就主宰商业市场。外资将到手的中国品牌易名重新包装,投放市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
而像丁家宜、小肥羊这样的民族品牌,本身或“美”而不“强”,或“肥”而不“壮”,被外资抓住软肋,被迫就范,即便不是主动卖,跨国公司也会通过要约收购,向股东“喊话”,强行购买股权,最终控股,兼并成功。
民族品牌当自强
当然,并购是国际市场上正常的商业活动,无需进行过多的“政治”解读。但有一点应当注意,民族品牌要想保全自己,成为长久的民族骄傲,必须健体强身,抗御跨国公司的“侵略”。其实我们也有强悍的民族品牌,如娃哈哈,在法国达能的淫威面前,誓死不从,凭自己的强大实力捍卫民族品牌的独立性,可歌可泣。当年徐工集团在三一重工的搅局之下,也振作起精神,在美国凯雷财务资本的“屠刀”下,保全了品牌,可圈可点。
国际市场竞争从来就不是曲水流觞的君子游戏,而是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品牌竞争也同样残酷,顶尖者昌,无名者亡。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只能向隅而泣,只能寄人篱下,只能吃别人的残羹剩饭,最后淹没在市场大潮中。
总体而言,眼下外资是狼,民族品牌是羊,中国民族品牌有4根软胁一
有的民族品牌是广告“炸”出来的,广告轰炸出来的只能是短期效益,在市场空白期,谁吆喝得勤快,谁的品牌就能先填补空白,“炸”出一大批消费者,获得快速增长。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成熟期,在市场经济的深水区,谁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强,谁才能存活;谁的品牌创新能力强,谁才能有新的发展机会。提升产品竞争力,才是拉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
有的民族品牌是网点“铺”出来的,销售网络科学合理的布点为促进产品销售增加了窗口和通道,但如果不计成本,一味花钱抢地盘、买名声,就得不偿失。还记得当年红桃K进军农村市场的壮观景象,红桃K的销售网点几乎覆盖到每个县乡。密如蛛网的销售网点确实给红桃K带来销售量的飙升。但好日子没有维持多久,红桃K自己也“缺血”。
有的民族品牌是价格“杀”出来的,刺刀见红的价格战看得人心惊肉跳,也消耗了企业的血本。企业利润和成本这两根摇摇晃晃的“柱子”,已经无力支撑价格战的“擂台”,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有的民族品牌是花样“翻”出来的,品牌的吸引力最终由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文化内涵决定,而不是花花哨哨的造型。造型美固然能吸引客户,但客户最终选择的还是用途。
如果能意识到这些,并扎扎实实地去操作,在市场开放的大势下,民族品牌在与“狼”共舞的同时,一定能坚守本土,甚至能走向海外。
丁家宜停售凸显民族品牌危机,这再次暗合、印证了本土曰化品牌被外资巨头“先收购、后雪藏”的炮灰命运。丁家宜没落了,留下太多的教训和启迪。耐人寻味的是,就在科蒂宣布停售“丁家宜”品牌系列产品之际,另一个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宣布收购中国面膜领导品牌“美即”。美即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丁家宜呢?
丁家宜原本是中国民族品牌,创立于1995年,至今还不到20年,曾经是本土日化行业的骄傲,如今却沦落到下架停售的地步。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嫁入”豪门
丁家宜生化研究中心历经20年的潜心研究,探究长白山洗参人美白的奥秘,从天然人参植株中成功培育出“人参活性细胞(AGCA)”,从此丁家宜美白系列产品诞生。
以公司创始人丁家宜命名的丁家宜产品坐拥美白技术专利,“美白洗面乳”是丁家宜首推产品。随后,丁家宜又主推防晒产品。来自调查机构AC Nelson的数据显示,中国防晒乳液市场一年约有1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丁家宜的市占率曾达到15%,说“独占鳌头”一点也不为过。丁家宜在中国护肤品市场地位高居前列,防晒市占率第一,男士产品市占率第二,洗面奶市占率第三,面膜市占率第四。
丁家宜落入科蒂手中,是一段“嫁入”豪门的姻缘。科蒂1904年创立于法国巴黎,距今已有110年的历史,是全球香水老大,也是全球美容界公认的领导厂商。可是,面对增长迅猛、前景广阔的中国市场,全球化妆品巨头科蒂集团却因为不得法,长期徘徊在中国市场大门之外,眼睁睁地看着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竞争对手从中国市场收获丰厚利润。因此,科蒂集团需要一个“跳板”,以便迅速打入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于是,科蒂看中了丁家宜。
其实,当初被科蒂收购时的丁家宜就已显露疲态,那时的繁荣是用钱砸出来的,靠人海战术去促销,向经销商压货。而科蒂看中丁家宜的不仅仅是其品牌影响力,主要还是对它的销售渠道感兴趣。彼时,科蒂委托上海家化为其代理在中国的阿迪护肤、香水等业务。
虽然,科蒂当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将丁家宜“打造成为一个国际品牌”,但言不由衷,甚至包藏祸心。收购丁家宜后,科蒂收回了原来由上海家化代理的业务,改由丁家宜代理销售。通过丁家宜的渠道,科蒂旗下阿迪达斯个人护理用品及香水在2012年销售额达到三四亿元,同比增长了将近一倍。
而与之对比,丁家宜2012年销量大幅下滑50%。科蒂收购丁家宜之后,原有的导购撤离了不少,以自然销售为主,实际上就是让其“自生自灭”。
推完磨杀驴
当科蒂熟悉并完全占领了丁家宜的销售渠道后,就推完磨杀驴,将丁家宜从市场渠道中赶下台。这样的悲凉,令人扼腕。
大凡跨国公司收购外国品牌,多半是怀着“殖民”心路,科蒂也不能免俗。所谓“殖民”心路,就是采取“斩首行动”,将本土民族品牌精英兼并到手,然后变着法子蹂躏,先是搭顺风车,借助民族品牌的渠道推进旗下“嫡系”品牌,到了一定时间再将民族品牌打入冷宫,
“雪藏”起来。跨国公司通过大规模收购本土企业,在被收购企业的相关产业领域快速树立自己的江湖地位。这方面,我国有很多的教训。
比如2011年11月落入美国百胜集团口中的小肥羊,就是一只迷途的羔羊。那么又有多少小肥羊式的民族品牌被外资吞噬呢?人们沉痛地发觉,“汇源”断流了,“海鸥”折翅了,“西轴”不转了,“小护士”也香消玉殒了……一个个民族品牌在外资并购的虐杀下成为“刀下鬼”。
从长远利益来看,外资看中的不是中国品牌,而是市场资源,特别是经营渠道。在渠道为王的当下,谁占据销售渠道,谁就主宰商业市场。外资将到手的中国品牌易名重新包装,投放市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
而像丁家宜、小肥羊这样的民族品牌,本身或“美”而不“强”,或“肥”而不“壮”,被外资抓住软肋,被迫就范,即便不是主动卖,跨国公司也会通过要约收购,向股东“喊话”,强行购买股权,最终控股,兼并成功。
民族品牌当自强
当然,并购是国际市场上正常的商业活动,无需进行过多的“政治”解读。但有一点应当注意,民族品牌要想保全自己,成为长久的民族骄傲,必须健体强身,抗御跨国公司的“侵略”。其实我们也有强悍的民族品牌,如娃哈哈,在法国达能的淫威面前,誓死不从,凭自己的强大实力捍卫民族品牌的独立性,可歌可泣。当年徐工集团在三一重工的搅局之下,也振作起精神,在美国凯雷财务资本的“屠刀”下,保全了品牌,可圈可点。
国际市场竞争从来就不是曲水流觞的君子游戏,而是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品牌竞争也同样残酷,顶尖者昌,无名者亡。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只能向隅而泣,只能寄人篱下,只能吃别人的残羹剩饭,最后淹没在市场大潮中。
总体而言,眼下外资是狼,民族品牌是羊,中国民族品牌有4根软胁一
有的民族品牌是广告“炸”出来的,广告轰炸出来的只能是短期效益,在市场空白期,谁吆喝得勤快,谁的品牌就能先填补空白,“炸”出一大批消费者,获得快速增长。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成熟期,在市场经济的深水区,谁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强,谁才能存活;谁的品牌创新能力强,谁才能有新的发展机会。提升产品竞争力,才是拉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
有的民族品牌是网点“铺”出来的,销售网络科学合理的布点为促进产品销售增加了窗口和通道,但如果不计成本,一味花钱抢地盘、买名声,就得不偿失。还记得当年红桃K进军农村市场的壮观景象,红桃K的销售网点几乎覆盖到每个县乡。密如蛛网的销售网点确实给红桃K带来销售量的飙升。但好日子没有维持多久,红桃K自己也“缺血”。
有的民族品牌是价格“杀”出来的,刺刀见红的价格战看得人心惊肉跳,也消耗了企业的血本。企业利润和成本这两根摇摇晃晃的“柱子”,已经无力支撑价格战的“擂台”,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有的民族品牌是花样“翻”出来的,品牌的吸引力最终由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文化内涵决定,而不是花花哨哨的造型。造型美固然能吸引客户,但客户最终选择的还是用途。
如果能意识到这些,并扎扎实实地去操作,在市场开放的大势下,民族品牌在与“狼”共舞的同时,一定能坚守本土,甚至能走向海外。
丁家宜停售凸显民族品牌危机,这再次暗合、印证了本土曰化品牌被外资巨头“先收购、后雪藏”的炮灰命运。丁家宜没落了,留下太多的教训和启迪。耐人寻味的是,就在科蒂宣布停售“丁家宜”品牌系列产品之际,另一个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宣布收购中国面膜领导品牌“美即”。美即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丁家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