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常见意象的不常见解读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ung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透过意象感受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阅读理解一首古典诗歌的一般步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时候,常常指导学生抓住意象这一创造意境、抒发情感的载体。但由于诗歌的意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对意象的解读既要注意积累一般含义,也要注意其特殊性。
  
  一、积累意象的传统含义
  
  古典诗词中的不少意象,往往具有典型性。因为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它们被诗人不断地使用,从而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含义。如月亮,一般说来是怀人思乡的代名词。李白的《静夜思》里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的《虞美人》里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更有人编出一些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意象的传统义:“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诸如此类的均为常见解读,这方面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快速感知诗歌的情感。
  
  二、留心意象的特定含义
  
  有时在某一作品中也有可能带有与传统义不完全相同的特定含义。
  如“风雨”这一传统意象在古诗词中多用来表现诗人孤独苦闷、失落不得志之感。“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乌夜啼》)。凄风苦雨常与诗人愁苦的心境吻合,于是成为诗人表现乡愁、仕途坎坷、理想破灭的符号。风雨越是凄凉,诗人情感活动的背景越是令人感伤,反映出来的诗人情感越是深刻和细微。然而“风雨”也有“喜”的一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些诗句都将风雨写得喜人而别有一番情趣。
  由此可见,某一意象的传统意义与它在某一作品中的具体含义有时并不完全相同。在鉴赏一首诗歌时,切忌主观臆断,用传统的常见义来代替作品中的特殊含义。
  
  三、注意意象特定含义的有效品析
  
  鉴于古诗词意象有传统意义和特殊含义,在品析意象时,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一)认真揣摩意象的特征
  为防止曲解诗意,揣摩意象的特征在鉴赏过程中极为重要,因为它是作者的文学创新的表现。李白说:“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水”是寄托愁思的载体。而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却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水是雄奇瑰丽的,是磅礴有势的。因此,解读意象切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写诗讲求炼字。对意象特征加以描摹的词语足见字眼的传神。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可以跳出僵化思维的框框,从而确切了解真意。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中的“春风”,不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写得通人性,写出了季节变换的喜人景象,从而表达了作者隐居时的达观态度。把握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描写春风的“取”和“酬”上。
  再如2008年天津卷诗歌鉴赏题考了王维的一首诗——《山居即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题目是: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第一题其实就在引导学生学会把握分析景物特征。仙鹤之多与松树之茂盛,与后句访客之少形成对比,写出了山居环境的清幽。第二题学生在练习的时候,许多人把情感理解成了抒发作者的寂寞之情。究其原因,在于只看到首句中的“寂寞”二字。这种理解的偏差要求学会下面的一点。
  
  (二)整体把握意象群
  诗歌中往往不止一个意象,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会共同为作者的心境服务,这就构成整首诗的意境。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八个意象叠加构成诗人秋天萧索凄凉的意境,无限愁绪溢于言表。著名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用十个意象将漂泊之人的活动场景刻画得深入人心。一组蕴含着情思的景物,构成了秋日黄昏的一幅图画,画面透射出荒凉、萧瑟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客居异乡、日暮途穷、凄凉窘困的心境。
  但在《山居即事》中,许多学生受“寂寞掩柴扉”的影响,造成误读。其实如果认真分析,后四句分别描写了嫩竹、刚长出来的莲花、袅袅升起的炊烟、采菱而归的人,营造了和谐快乐的意境,作者隐居山中的恬然自得融于其中。由整体推敲局部,不难看出颔联中写物多人少并不是反映作者内心的寂寞,倒是“梅妻鹤子”般的悠闲自在的生活了。如果理解成寂寞,显然是相互龃龉的。“人访荜门稀”并不同于“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寂寞凄凉。
  张岱年的《中国思维偏向》里有这么一句话:“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可见,整体把握是阅读的一大基础。整体把握诗中意象群的意蕴,是全面理解文本的根本方法。只抓只言片语,就会一叶障目,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我们要的是站在高处俯瞰整座森林。
  所谓“诗无达诂”,我们在理解诗歌时要学会捕捉意象、深入揣摩意境、切实领会旨意。意象的传统意义固然是精华,但也不能忘记创新的东西、个性的东西。因为诗歌意象的特定含义,读者才能看到许多独特的审美意象。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微机电技术、通信导航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数量众多的无人机组成无人机群应用在军事领域将有可能颠覆未来战争的规则。  无人机群作战是指由数量庞大、成本低廉的小型无人机组成蜂群作战系统,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无线自组网等技术协同作战。在未来战场上,由数量众多的无人机对作战目标进行超饱和攻击,能有效提升己方的作战效能。  无人机群可以完成某些单架无人机难以完
近年来,随着微机电技术、通信导航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数量众多的无人机组成无人机群应用在军事领域将有可能颠覆未来战争的规则。  无人机群作战是指由数量庞大、成本低廉的小型无人机组成蜂群作战系统,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无线自组网等技术协同作战。在未来战场上,由数量众多的无人机对作战目标进行超饱和攻击,能有效提升己方的作战效能。  无人机群可以完成某些单架无人机难以完
古人称上学为“读书”,学堂内,学童摇头晃脑地“念”书,塾师在摇头晃脑地“听”书,书声琅琅。“读”会让学生产生浓烈的情趣,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之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像语言、网络语言的流行,读“文字语言”的弱点便突显出来了,因为文字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文字直观化后再去鉴赏,而这个过程通常受人的想象思维和知识阅历的制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自由的课堂讨论成了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课堂讨论应该是切中要害的,有些讨论往往流于形式,甚至会消解课堂其余时间的积极作用,因为不是任何内容都可以讨论的。语文课文自有一种美叫朦胧美,只能整体把握、感悟。下面以一堂公开课为例来谈。  这节公开课教学的是毕淑敏的《我的五样》。课文内容围绕一个游戏展开,在游戏中,老师让学生写下“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然后再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发表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原题为《天上的市街》,后来收入《星空集》。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渐趋退却,而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这首诗正表现了作者激情四射的《女神》时代过后的苦闷与彷徨,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现在,《天上的街市》一直作为必读篇目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学生认知新诗、放飞诗情、感受诗美的经典诗作。在多年的教
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看奔放的探戈,欣赏风格迥异的建筑和雕塑,在街角的咖啡馆消磨短暂的时光,你会感到浓郁的拉丁风情扑面而来……    “空气清新”之城    1536 年1 月,西班牙人门多萨率领探险队到达拉普拉塔河口时,一个船员大喊道:“这里的空气多好啊”,在西班牙语中,“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指好的空气,这个城市也就因此而得名。  五月广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核心,许多著名大街呈辐射状从广场延伸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本文的主人公杜小康在小说中原来是班长,学习一直在班里数一数二,家境优越却不骄纵,还大度“乐善好施”,关键时刻有胆识,深得同学的拥护甚至崇拜爱戴。家庭遭遇变故而失学之后,他对念书一事念念不忘,甚至去学校偷同学的书回来读,只是最后迫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让他继续上学才与父亲去了芦荡养鸭。  在《孤独之旅》一文中,作者通过多方面的描
本章原以“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为回目,后半部分入选中学教材后一直以“林黛玉进贾府”为题,而没有采用惯常说法“林黛玉去外婆家”或“林黛玉去舅舅家”。这是为什么?有评论认为是因为贾府对林黛玉冷漠无情,所以采用“进贾府”这个没有多少温情的说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欠恰当,贾府日后对林黛玉热情还是冷漠难以简单下结论,但无论热情抑或冷漠都是以后的事,用将来的感受表达此刻的心理显然犯了颠倒时间的错误
日本的3G刚推出时,服务同样相对单薄,音乐自由放送功能、PC短信功能、为儿童设定的趣味功能、信息费免费等,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新服务。    3G技术是如何给用户带来便捷和乐趣的呢?笔者访问了3G手机的忠实粉丝,他们都是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不同阶层人士,有高中生、留学生,还有白领、华侨主妇等。在谈到3G手机的便利时,他们都会滔滔不绝。  “呵呵,我最喜欢3G手机的音乐自由放送功能。”高中生小梅
课程开发背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手机APP软件、智能化服务与我们的生活愈发变得密不可分,中小学生从小便能接触到许多电子产品与各种程序软件,有着刻在基因里的程序意识,对“程序是如何运作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由于种种原因,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这门原本属于思维设计类的课程,逐渐成为偏软件操作类的课程。思维培养目标的缺失,教材内容的滞后,导致不少学科教师对学科发展、新技术的敏感性日益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