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天气愈发寒冷,我愈发地痴爱阳光,每有遇见,免不了浪费光阴奢侈享受一番。只可惜近来阴雨绵绵,即使我愿为“美人儿”一掷“千金”,也难见“美人儿”一笑。
放学后,天气仍是阴沉着。我站在路口踌躇,不肯离去,期盼阳光乍现。但云朵对阳光总是不宽容,一丝也不肯露出,我心里失望极了,慢慢向前走。
人行道上只有一辆三轮车与我为伍,吱吱的声音直钻到耳朵里,我心下嚷道:好烦!抬头一扫,竟让我大吃一惊,骑车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车上还歪坐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娃娃。
老人蹬车极费力,脚蹬绕不过一圈,总在半圈时再绕回去,身子总无法安坐,用力时整个人犹如被线提起般向上,身体向前伏,一副极吃力的模样。
我站住了,目送这老人远去。
奶奶也有那么一辆三轮车,老旧的,骑起来吱吱作响,它作为一名特别的成员,陪伴与见证了我和弟弟的成长。因为我们都跟着奶奶长大,所以我们的童年、我们上学的路上都是三轮车的吱吱声。如今,这声音又在我耳畔响起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奶奶了,学习的忙碌挤掉了所有的活动,奶奶一直念叨我,可我却无法去看她,心里突然酸涩起来。
回到家,妈妈已经在忙碌晚饭,而令我诧异的是,桌上多了许多零食,床上也铺了电热毯。我跑到厨房去,妈妈讲:“你奶奶要我带着。”
我去看桌上的东西:糖块、麻叶、包子……我竟还看到了过节时送去的雪莲果,奶奶可能以为我爱吃,竟留到了现在,这些东西原是别人买了给她的。我坐不住了,拿了几片饼干吃,真甜,从嘴里漫到了四肢。
是奶奶打来电话,叫我用电热毯时注意些,多检查,末了,她说:“没事了,挂吧。”我答:“好,再见!”
眼睛顿时就被什么填充了,心里却很暖,如同冬日的阳光。是啊,今天阴雨无太阳,可奶奶将爱熬成了白粥,用阳光将粥包围,赠给了我。我拿什么回报呢?她不问的,奶奶不在乎这些,她只付出,只顾得上把阳光给我了,如同多年前的三轮车上,她只想着后座的我与弟弟。
奶奶的爱,如同冬日的阳光,温暖,可贵。
我看到缕缕阳光从云层中透出来。
总 评
本文有情节,故事叙述有详有略,描写能够注意细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开头以自然界的阳光烘托心情引起下文,结尾以自然界的阳光为喻结束全文,注意了烘托与陪衬,构思精巧;短句的运用,使语言表达干脆有力。存在的问题是有些情节详述不够,内容不够饱满,中间部分的渲染烘托不到位,语言平淡,缺少感染力。
升格指津
上文以自然界的阳光入题,以自然界的阳光结束,其间安排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喜爱冬日阳光——没有阳光而失落——骑三轮车的老奶奶——载着自己长大的奶奶——不能去看奶奶而愧疚——奶奶的爱——爱如冬日的阳光。应该说,这样的故事情节让文章有了一波三折的起伏。但问题在于,有些情节显得突兀,有些情节过于概括,导致内容不饱满。比如“目送”,为何目送?目送时的细节如何?只有详细描述才能完成故事情节的转折与过渡;再比如“学习的忙碌”,到底忙到何种程度竟至于无法去看奶奶?写出忙的程度才能使情节发展有可信度。另一个问题是,语言表述稍显平淡,缺少感染力,情感抒发不自然。同时,本文既然以自然界的阳光入题与结题,中间就要注意用自然界的阳光进行渲染烘托,以增强感染力,而本文缺少中间必要的渲染与烘托,致使倒数第三节的抒情显得生硬。
放学后,天气仍是阴沉着。我站在路口踌躇,不肯离去,期盼阳光乍现。但云朵对阳光总是不宽容,一丝也不肯露出,我心里失望极了,慢慢向前走。
人行道上只有一辆三轮车与我为伍,吱吱的声音直钻到耳朵里,我心下嚷道:好烦!抬头一扫,竟让我大吃一惊,骑车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车上还歪坐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娃娃。
老人蹬车极费力,脚蹬绕不过一圈,总在半圈时再绕回去,身子总无法安坐,用力时整个人犹如被线提起般向上,身体向前伏,一副极吃力的模样。
我站住了,目送这老人远去。
奶奶也有那么一辆三轮车,老旧的,骑起来吱吱作响,它作为一名特别的成员,陪伴与见证了我和弟弟的成长。因为我们都跟着奶奶长大,所以我们的童年、我们上学的路上都是三轮车的吱吱声。如今,这声音又在我耳畔响起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奶奶了,学习的忙碌挤掉了所有的活动,奶奶一直念叨我,可我却无法去看她,心里突然酸涩起来。
回到家,妈妈已经在忙碌晚饭,而令我诧异的是,桌上多了许多零食,床上也铺了电热毯。我跑到厨房去,妈妈讲:“你奶奶要我带着。”
我去看桌上的东西:糖块、麻叶、包子……我竟还看到了过节时送去的雪莲果,奶奶可能以为我爱吃,竟留到了现在,这些东西原是别人买了给她的。我坐不住了,拿了几片饼干吃,真甜,从嘴里漫到了四肢。
是奶奶打来电话,叫我用电热毯时注意些,多检查,末了,她说:“没事了,挂吧。”我答:“好,再见!”
眼睛顿时就被什么填充了,心里却很暖,如同冬日的阳光。是啊,今天阴雨无太阳,可奶奶将爱熬成了白粥,用阳光将粥包围,赠给了我。我拿什么回报呢?她不问的,奶奶不在乎这些,她只付出,只顾得上把阳光给我了,如同多年前的三轮车上,她只想着后座的我与弟弟。
奶奶的爱,如同冬日的阳光,温暖,可贵。
我看到缕缕阳光从云层中透出来。
总 评
本文有情节,故事叙述有详有略,描写能够注意细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开头以自然界的阳光烘托心情引起下文,结尾以自然界的阳光为喻结束全文,注意了烘托与陪衬,构思精巧;短句的运用,使语言表达干脆有力。存在的问题是有些情节详述不够,内容不够饱满,中间部分的渲染烘托不到位,语言平淡,缺少感染力。
升格指津
上文以自然界的阳光入题,以自然界的阳光结束,其间安排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喜爱冬日阳光——没有阳光而失落——骑三轮车的老奶奶——载着自己长大的奶奶——不能去看奶奶而愧疚——奶奶的爱——爱如冬日的阳光。应该说,这样的故事情节让文章有了一波三折的起伏。但问题在于,有些情节显得突兀,有些情节过于概括,导致内容不饱满。比如“目送”,为何目送?目送时的细节如何?只有详细描述才能完成故事情节的转折与过渡;再比如“学习的忙碌”,到底忙到何种程度竟至于无法去看奶奶?写出忙的程度才能使情节发展有可信度。另一个问题是,语言表述稍显平淡,缺少感染力,情感抒发不自然。同时,本文既然以自然界的阳光入题与结题,中间就要注意用自然界的阳光进行渲染烘托,以增强感染力,而本文缺少中间必要的渲染与烘托,致使倒数第三节的抒情显得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