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富裕”四字,可谓百听不厌,就像恋人口中的“我爱你”,引无数英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更令无数草根心潮澎湃如醉如痴,甘愿为之竭尽所有。是何故?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人求而不得的心声,勾画出人类渴盼了数千年的一张蓝图一个梦。特别是曾经品尝过不公,经受过贫困,或者富于济世情怀的人,更是难以抵挡对它的向往——试想,谁不想舒舒坦坦堂堂正正像个“人”样地活着,谁愿意自己或所爱的亲友沦落到食物链或者“鄙视链”的最底端?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唯因此,人的思维千差万别,可有一个愿景却是从古至今无人不向往,那就是“天下大同”。而经济层面上的“大同”——共同富裕,自然是其中应有之义。
根据“越缺越盼”的千古定律,越是處在社会底层,越是难以抵挡“均富”或“平等”梦想的诱惑,比如贫苦农民。于是,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历代农民起义,只要亮出这面旗帜,定能一呼百应,掀起惊天巨浪。比如,宋代揭竿而起的钟相就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七)
天下苦不均(不公)久矣!孔子早就一语道破:“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六个字,响亮地道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可谓言简意赅,直击人心,因此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号召力。今天我们已经明白了,该口号有个致命缺点——只要“均”就好,并未区分“共同富裕”还是“共同贫穷”。而绝大多数人群,分不清“不均”与“不公”之间的区别,更弄不清“不公”的真正根源何在。于是一次次犯下“绝对平均主义”错误。譬如张三勤恳能干,一天能制衣10件,卖得100元;李四笨拙懒散,只能制衣1件,卖得10元。若以“均贫富”的名义对二人所得110元实行平均分配,每人每天各得55元,李四就占用了张三45%的劳动成果,这就与“公平”“合理”背道而驰了。于是,张三一天也只制衣1件就停手,二人每天所得总额从110元下降到20元,平均分配,每人所得就从55元降到10元。长此以往,就实现了“共同贫穷”。
事实也证明,欲速则不达,简单粗暴“均贫富”或“劫富济贫”的最终结果是,消灭富人之后,穷人并未得到想要的富足,而是所有人一起走向“共同贫穷”。
然而,钟相的这个口号也不是没有优点。瞧,比起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要求轮流坐庄的简单鼓动,它就更具条理性和建设性,更像是一个施政纲领而非造反纲领;它不仅仅提出经济层面的“均贫富”理想,而且意识到了贫穷(或贫富悬殊)的根源在于阶层身份的鸿沟,要取消财富占有上的等级差、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先取消身份地位上的等级差,不能有特权,否则“均贫富”就必然成为空话和谎言。
可问题是,“等贵贱”能实现吗?试看提出该口号的钟相自己,起事不久就自封楚王,立妻尹氏为皇后,子钟昂为太子,做起了新的权贵。此前此后,一拨又一拨“欲成大事者”乘“希”而入,将“均”或“平等”之旗高高举起,引四海贤才纷纷来附,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顺便为举旗者铺平了通往宝座之路。蓦然回首,真信者的牺牲,只不过是替人火中取栗。赶走了老权贵,迎来了新权贵,扛轿的依然在扛轿,步行的依然在肩挑手提艰难步行,只不过坐轿的换成了另一拨人,而“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的情况却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俱往矣!如今人民当家作主,法律上拥有了话语权,不求“起点平等”,只求“规则公平”“机会均等”。人类“一梦万年”而一直未能实现的“共同富裕”之梦,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虽然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好歹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拭目以待吧。
童玲/图
唯因此,人的思维千差万别,可有一个愿景却是从古至今无人不向往,那就是“天下大同”。而经济层面上的“大同”——共同富裕,自然是其中应有之义。
根据“越缺越盼”的千古定律,越是處在社会底层,越是难以抵挡“均富”或“平等”梦想的诱惑,比如贫苦农民。于是,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历代农民起义,只要亮出这面旗帜,定能一呼百应,掀起惊天巨浪。比如,宋代揭竿而起的钟相就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七)
天下苦不均(不公)久矣!孔子早就一语道破:“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六个字,响亮地道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可谓言简意赅,直击人心,因此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号召力。今天我们已经明白了,该口号有个致命缺点——只要“均”就好,并未区分“共同富裕”还是“共同贫穷”。而绝大多数人群,分不清“不均”与“不公”之间的区别,更弄不清“不公”的真正根源何在。于是一次次犯下“绝对平均主义”错误。譬如张三勤恳能干,一天能制衣10件,卖得100元;李四笨拙懒散,只能制衣1件,卖得10元。若以“均贫富”的名义对二人所得110元实行平均分配,每人每天各得55元,李四就占用了张三45%的劳动成果,这就与“公平”“合理”背道而驰了。于是,张三一天也只制衣1件就停手,二人每天所得总额从110元下降到20元,平均分配,每人所得就从55元降到10元。长此以往,就实现了“共同贫穷”。
事实也证明,欲速则不达,简单粗暴“均贫富”或“劫富济贫”的最终结果是,消灭富人之后,穷人并未得到想要的富足,而是所有人一起走向“共同贫穷”。
然而,钟相的这个口号也不是没有优点。瞧,比起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要求轮流坐庄的简单鼓动,它就更具条理性和建设性,更像是一个施政纲领而非造反纲领;它不仅仅提出经济层面的“均贫富”理想,而且意识到了贫穷(或贫富悬殊)的根源在于阶层身份的鸿沟,要取消财富占有上的等级差、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先取消身份地位上的等级差,不能有特权,否则“均贫富”就必然成为空话和谎言。
可问题是,“等贵贱”能实现吗?试看提出该口号的钟相自己,起事不久就自封楚王,立妻尹氏为皇后,子钟昂为太子,做起了新的权贵。此前此后,一拨又一拨“欲成大事者”乘“希”而入,将“均”或“平等”之旗高高举起,引四海贤才纷纷来附,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顺便为举旗者铺平了通往宝座之路。蓦然回首,真信者的牺牲,只不过是替人火中取栗。赶走了老权贵,迎来了新权贵,扛轿的依然在扛轿,步行的依然在肩挑手提艰难步行,只不过坐轿的换成了另一拨人,而“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的情况却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俱往矣!如今人民当家作主,法律上拥有了话语权,不求“起点平等”,只求“规则公平”“机会均等”。人类“一梦万年”而一直未能实现的“共同富裕”之梦,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虽然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好歹提上了议事日程。那就拭目以待吧。
童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