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惟一的“专职角膜劝捐员”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这里打个勾,眼角膜。对。打个勾就行。然后,在这里填您的姓名。”
  陈淑莹的手指在纸上慢慢地滑动。坐在病床上的汪先生,一项项地填写着;《捐献者资料》上的空格,渐渐地满了。
  “这里打个勾,眼角膜。对。打个勾就行。然后,在这里填您的姓名。”
  汪先生手中的笔,沉重而缓慢地蠕动着。
  陈淑莹点着空格下的横线,“写个日期。零四年二月十六日。”汪先生放下笔,双手蒙住脸,仰天倒向了枕头。泪水,流出了他的指缝。这位病危的癌症病人,签下这一纸死后捐献眼角膜的文件,无疑是向自己签发了死亡的证书。
  “汪先生。你很坚强,你是很多人学习的榜样。”陈淑莹扶住他的双肩,由衷地说:“真的。你一定能挺过这一关的。还记得么,你还要好好享受生活。别哭了。别哭了。”
  这位中国目前惟一的专职角膜劝捐员,安慰着被她第九个说服的眼角膜捐献者。
  劝说汪先生捐献眼角膜的工作,还是从6天前开始的。起初,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因为汪先生自己也有死后捐献眼角膜的想法。可当汪先生的父亲来到之后,事情发生了变化。老人从家乡赶来看望临终前的儿子,白发人要送黑发人,心里是异常的悲痛。
  老人说:“我的儿子都要没了,哪有心思做这个事情。还管人家看不看得见东西。”说到最后,他一口回绝了陈淑莹:“我只有一个儿子,我坚决不同意。”
  陈淑莹能够理解做父亲的心情,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她的身影,依然在病房里出现。陪伴病人,拉家常,忙这忙那的,就像病人的亲属一样;还带给他们看介绍其他捐献者的报道……
  汪先生的父亲,终于同意了。
  2004年2月18日夜晚21.00。深圳市人民医院。
  白衣白帽的陈淑莹,向病床上的汪先生的遗体深深地三鞠躬。她的同事,也随着她一起弯下了腰,献上深深的致意。
  “我是陈淑莹。我来取你的眼角膜,帮你完成帮助别人的心愿……”
  摘除眼角膜的手术,就在这里进行,这张病床就成了手术台。一小时过去了,眼角膜就取了下来。陈淑莹双手抱住装着眼角膜的保温瓶。她的手在颤抖,止不住地颤抖。这不仅是因为眼角膜的来自不易,它更是关系到两个人的重见光明。12个小时后,汪先生的眼角膜分别被移植到两个期待已久的病人眼中。
  [人物]“我是在最后一天报名竞聘劝捐员的,思想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
  2003年5月8日。通过竞聘的陈淑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专职眼角膜劝捐员。
  那时,陈淑莹所在的深圳市眼科医院要招聘一名专职的角膜劝捐员,为眼库工作,向社会劝捐眼角膜。实际上,成立于2002年6月的眼库是一个组织,两块牌子;一块牌子是深圳市眼科医院,另一块是建于1917年的全球性慈善服务组织国际狮子会深圳分会。
  在为期一周的报名期里,医院里共有8个人报了名,陈淑莹是在截止前的最后一天报的名。之所以在最后的一天报名,是思想一直在进行反复的斗争。一方面是来自她的同事:科室的主任对陈淑莹说,做这个工作要有很强的心里素质。因为要与濒临死亡的病人打交道,要与即将失去亲人的家属打交道,要与死人打交道。同时,你还要有张厚脸皮,不怕热面孔贴上冷屁股。另一方面是来自她的家人:陈淑莹妈妈的反应尤其强烈,说当初护校毕业要你选择眼科医院,就是想让你一个女孩子避开重危病人。此外,陈妈妈还觉得这个工作不太吉利……而陈淑莹当时的男朋友,也就是今天成为她丈夫的邱海文,担心的是她的身体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工作。
  思想斗争虽然是反复的,但最后总是要有一个结果。报名或者是不报名,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5月的南方,暖风吹来已有几分夏日的味道。陈淑莹的脑海里,浮现出去年夏天参加深圳狮子会赴内蒙古医疗队的情景。在那里,他们进行了名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义务眼科诊治活动,十天之内共为512位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手术。
  那一天的画面是她永远不能忘怀的。医疗队为一个从小失明的男孩进行手术。当做完手术打开手术室大门的时候,陈淑莹看到门外站着一大群人,手里拿着哈达;有病人的家属、有病人、有医院和当地残联的干部。看到陈淑莹他们出来,掌声就在顷刻间响了起来。其中的几位已经做完手术、眼睛已经重见光明的老人马上就跪下磕起了头,什么也不说……
  陈淑莹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长得那么大,从来没有觉得你帮助别人,能够得到那么大的一个回报。去内蒙,可以说很大的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我觉得,社会上还有非常多的人需要帮助。”回想起来,陈淑莹还是抑不住她的激动。
  同去内蒙古的姚晓明博士是陈淑莹所在医院的一位副主任,他不仅是院里从事眼角膜移植的高手、他还创立和主持了深圳狮子会的眼库。陈淑莹就在那时、就从他那里知道了眼角膜的移植、眼角膜的捐献和劝捐;她至今依然清晰地记着姚博士的那番话:“一个人捐献的眼角膜,就能帮助两个以上的病人恢复光明。这不仅是救了两个人,有可能就是救了两个家庭。”
  通过竞争,陈淑莹终于成为了专职的角膜劝捐员,成为了姚晓明博士的助手。
  她能在8个人中胜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她本人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沉着冷静的性格,有曾经跟随姚晓明劝捐眼角膜的实践,有主持眼库工作的姚晓明对她的了解;还有一个他人所没有的开展工作的独特的语言优势,她会广东地区三种主要的方言——粤语(白话)、客家话、潮汕话。
  陈淑莹告诉我们,“当时我就在想,就是其他人都做不到,那我就想去试一下。”
  [叙述]“当问我什么时候最委屈的时候,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她要在一个难以启口的地方,说出同样是难以启口的话语。
  成为专职角膜劝捐员的陈淑莹,工作岗位变了。新的工作内容带来的新工作方式。
  就上班时间来说,也不像过去那样的固定和有规律。从前是再怎样的三班倒,上夜班多,可每班也倒不出8小时之外去,8小时之外就是我的自由。现在看起来是不要坐班满世界地跑,但工作的时间大大地延长,全天候,年中无休。她的手机号码是向社会公布的,全天24小时开机。就连陈淑莹在享受15天婚假的时候,手机一响,信息传来,就忙开了。她成功劝捐的9例中,有一例就是在度蜜月期间完成的。
  让陈淑莹倍感艰难的,就是怎样展开她的劝捐角膜的工作。“这个压力没人想得到。每天早上起来,看着大家提着包急匆匆上班,我有时就坐在那里。我说我完了,我现在要去干嘛。现在回想起来,那三个月过去了,简直就像无头苍蝇,拎着个袋子自己撞。”
  要劝说的对象从何而来?就说一个媒体,除了有自己庞大固定的通讯员队伍,还有众多热心的报料人。而陈淑莹是没有任何的线人,她还不如跑传销的幸福,可以有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等作为自己的发展下家。她怎么能开口对这些人说,等你死后,请捐出你的眼角膜,现在就请在这里签字吧。
  她必须这样做。从自己开始,自己签字死后捐献眼角膜,然后劝说父母,签下了字。
  知难而进的陈淑莹,还是打开了局面,并确定了她的“两条腿走路”的劝捐路线。“一条腿”是找医院的急诊科、急诊中心,还有死亡率比较高的脑外科、心血管等科室;把她的联系方式留给科主任和护士长。但由于涉及到病人的隐私等其他的因素,“一条腿”显得是有点的羸弱。而另“一条腿”,就是自己根据报纸等媒体报道的车祸等新闻线索,找上门去。
  千辛万苦、踏破铁鞋找到了线索,怎样谈又成了摆在陈淑莹目前的难题:如何启口,怎样走向主题,碰壁的对策,等等。这一切,需要艺术、需要技巧、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毅力;但是,没有老师、没有同学、没有教材。
  陈淑莹提着一小箱的蒙牛牛奶,向医院走去。今天,她要去深圳市人民医院,探望一个在半年之前就签了角膜捐献书的小男孩董斌。她边走边说,“我自己有个本,刚开始的时候,写了些开场白,要怎么怎么说,但是这些都没用的。”
  她把提着的东西换了一只手,继续说了下去:“我会背些台词,说捐献眼角膜对你们家里人来说,是一个福分啊福气啊。但很多时候就忘了,有时是家属一句话顶过来;哎呀,完了。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回答。”
  起初,陈淑莹见到病人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介绍自己的身份;但不等她进一步说明来意,对方已经晓得了她的目的。结果往往是被人家关门赶人,那回在盐田,差点就被人打。后来,她采用曲线接近目标的方法,先以比较模糊的身份出现,先与病人的家属拉家常套近乎,等熟悉和对方接受你之后,才选择时机,提出捐献的建议。尤其是看能不能为病人和其家属提供些什么服务,以服务取得信任。就在捐献者离开后,陈淑莹还东奔西走,为捐献者的亲属寻医看病,解决入学……
  “我觉得,你首先要把他们这些家属当成是自己的朋友,或者是亲人,就先站到他的立场去说话。不要老是说一些很大套的,你说怎么去贡献社会啊,帮助别人啊,人家不喜欢听你这些的。”
  身患脑瘤的董斌,是陈淑莹遇见的第一个自己主动打电话来要求捐献角膜的。她当角膜劝捐员后第一个劝说的对象,也是一个小男孩,4岁的迎澳。但她的劝捐,没有获得成功。
  更叫陈淑莹记着的,是这样的一次劝捐。那回,老天还未放出亮来,睡梦中的陈淑莹接到电话;医院里来一个车祸急诊,女孩抢救无效而亡。它急急忙忙赶去,却被一大群家属给轰了出来。
  陈淑莹站在路边,哭了许久。她不仅是因委屈而流泪,也恨自己是这般的无用。哭完了,她又转回医院。说是死者已经被送到太平间了,她连忙赶到太平间;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死者的家属已经回去了。陈淑莹没有气馁,还是想方设法地找到了这个名叫春华的女孩的母亲。
  陈淑莹紧挨着春华母亲,一只手搭在老人的腿上,“春华走了,我们什么都留不住她。但我们可以把她的名字、把她的眼角膜留下来,等于把她的光明留下来。”
  角膜捐献者的名字,现在都一一镌刻在眼科医院悬挂着的匾额上,今后还将刻在竖立在公园的纪念碑上。“春华她捐出眼角膜,就可以给两个,或者是四个盲人做手术。你就可以在这两个人的眼睛里面,又看到春华的眼睛了。”陈淑莹的话,打动了老人。春华的母亲,同意了。陈淑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一直忙到把遗体送到了殡仪馆。
  做得是这样的辛苦,收入还是和过去没做专职劝捐员一样,每个月是四、五千元。她说,“是自己的选择,就要把它做好。”
  就人体器官捐献而言,大部分的器官是属于活体捐献,就是说,是可以在捐献者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完成。但惟独眼角膜的捐献是要在捐献者故世之后才能进行,而且,一般要求是时间不能超过人死后的10个小时。因为要时常与死人打交道,陈淑莹的母亲每逢初一、十五就为她烧香拜佛。还经常从梅州老家给陈淑莹带来吉祥物和平安符。
  今年27岁的陈淑莹,是在2003年12月结的婚。自从当了专业角膜劝捐员,陈淑莹也为工作的诸多不顺和烦恼向丈夫抱怨过,说真不想干了。
  邱海文回答:“你自己挑的工作, 如果放弃,别人是会笑话的。你一定要做出成绩来,要下定决心,不能打退堂鼓。”
  陈淑莹说:“有时候,我老公会跟我说:你有一个月没有进厨房做过饭了,房子也有些日子没有打扫了。”说归说,只要是陈淑莹晚上回来迟了,邱海文就会到路口去等着。陈淑莹深有体会地小结,“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家庭的支持了,要是他们反对的话,那我可能是寸步难行的。”
  每每成功地劝说了一位志愿捐献者之后,陈淑莹也没什么来犒劳和慰问一下身心疲惫的自己。比如说美美地吃上一顿,或者是以年轻人喜爱的庆贺方式。但没有美食,也没有歌舞。陈淑莹久久不能人睡,她说自己实在是太兴奋了。
  她能不兴奋么。整整10个月的时间,向100多人进行了反反复复、苦口婆心地劝捐,最后只有9个人签下了他们捐献的名字。
  [结论]“眼角膜捐献在深圳,三年以后就会像无偿献血一样。”
  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严峻的。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约有盲人445万人,其中需要角膜的有300多万人,这里面包括120万角膜性盲人和190万角膜性视力残疾者。但有幸能够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每年只有四、五千人。然而在美国,每年能做角膜移植的,则是这个数字的十倍。
  如今,就我们所知在中国大陆还只有陈淑莹这么一位角膜劝捐员,劝捐的工作又是那么的艰难,叫人心力憔悴;但这位年轻姑娘对这项工作的未来是充满信心。她不止一次地这样说道“希望我能尽快失业,像那个献血一样,以后会主动踊跃来报名,就不需要有我这个劝捐员的存在了。”
  美好的愿望要变为现实,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事实已经证明,仅仅只有一个陈淑莹是不行的;事实同时也证明,毕竟有个陈淑莹,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据一位同仁说,在美国,驾照上写明你是否为器官的志愿捐献者。如果是的话,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不需要像陈淑莹这样的劝捐者奔过来开展工作,医院就按你生前的遗愿执行,让阳光最快地照耀到受益者的身上。
  陈淑莹说,她的手机常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有时甚至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对方只是想证实一下:是否有这样的一个电话。是否有这么一个人。……我想,那些电话想要证实的,恐怕是远远不止这些。
  鸣谢: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60’大型电视新闻周刊《1/7》友情协助。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给喜欢的男孩子打电话,讲到搜肠刮肚还不肯挂,他突然说:“你那边有鸟叫呢。”我傻兮兮地说:“有吗?你没有听错吗?”标准的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当然应该是有的,因为窗外就是江阴路,花鸟市场。  读中文的同学到我家里来,看到斜阳照壁,一株繁盛的泡桐树垂下花来,马上赞赏不已,误以为我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了。去动植物园,大家又以为我应该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却也大失望。我大概是那种神经很
期刊
我是一头牛,一头健壮的小公牛。我和我的兄弟们住在一个很大的牧场里。定期在我们中间都会有一批被送出去,再也不会回来。这次轮到我了。  我和同伴们被大卡车运到一个黑黑的小屋,进去一看,哇!都是我的同伙,我看见一头个儿比我高一点的,长得比我英俊的大公牛,它正凝视着一扇木门。我跑过去问它:“喂!我们是来干什么的?”  “来找死的!兄弟,你怕吗?”它先用双眼瞪了我一下,然后又望着那扇门。  “怕?哼!我才不
期刊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假定,如果你手头正好有100万,你会选择买什么样的房子呢?  100万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市中心的豪宅估计买不动,乡下的平房又看不上,这样的价格掰着手指算来算去,大概也只能买到市中心不大的二手房,要买大一点的,那就只有到效区,不过运气好的话,100万还可以买到一栋郊区的经济型别墅,不过地段就差了不少。那到底买哪种房好呢?这不仅仅是选择住在哪所房子里的问题,更是选择栖息在哪一种生活方
期刊
[策划人语]这是一个有关生命的主题,却不是宏大叙述,我们从“节约时间”入手。生命苦短,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一些生活化的细部经验和体验,更符合时间的点点滴滴与细致入微的常态。普通人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阐述,看似简单,容易被忽略,但却是真正的智慧和品行的体现。  就像一个看上去可以扛起大树的男人,和一个看上去可以生养很多孩子的女人,总让人感到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一样。时间就是生命;活泼泼的
期刊
这期扉闻的主题是道歉。  中国人爱面子,道歉自然就比较困难,失财事小,丢脸事大。都知道是在说郭敬明了。有大人倚老卖老地说,现在的小孩子真厉害,宁可赔钱,也不愿说声对不起。  其实,这是大人们不及小孩子的地方。时代不同了,要懂得会算账。赔点钱那是有形资产,而面子则是无形资产。钱可以再赚,面子丢了就很难再捡回来了。大人们长大成人的这些年,物质相对匮乏,或者还没有到“等我有钱了,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的
期刊
《上海:新十字街头》定价22.00元  发生在这上海新十字街头的无数琐碎、细微的变化的事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同时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传统与时尚、世俗与雅致、妖冶与矜持……它们或冲突、或融合、或变异、或淘汰……本书以跳跃的视角,动感的描述,充分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与万:广风情。《巴黎会不会塌陷》定价20.00元  007是怎么诞生的?他的父亲是谁?长得与梦露相像的:女人
期刊
七点刚过的地铁车厢,照例半空不满。若车是活物,此刻大约正酝酿着反胃——在吞吐即将汹涌起来的人流之前,它的绝望包裹在漠然里,全写到了乘客的脸上。  X就是掐好了这个点上车的。心里打着鼓点,脚下踩着棉花,对面的车窗玻璃上映着他纸一样白的脸。事不宜迟,他想,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老师的面孔和声音交叠起来,忽而远忽而近“两个字,突破。突破自己的极限。你的极限是什么?是表达。你知道表
期刊
每天下班回家,无论多晚,无论天雨天晴,在我家小区的门口,总能看见几个含肩屈背的身影。他们不是乞丐,他们有家,但他们给我的印象,却像是飘落在街边的枯叶,流浪是他们的宿命。他们是一群无照经营的街边摊贩,其中有一对,是我非常熟悉的夫妇,他们用三轮车推着时下最新鲜的水果,惨淡经营着这个刚刚能维持生计的生意。看得出,那辆有些破败的三轮车上,装载着他们家庭收入的全部,也装载着他们生活的全部。  他们的日子过得
期刊
打小就知道上海人把黄金一族叫做“黄货”,把大小金条喊成“大黄鱼”和“小黄鱼”。从那时起,心底里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黄金是天下最值钱、最宝贵的东西。  中国人发现黄金是比较早的,使用黄金的历史也是如此。在上古,它就被列为贡品,据《尚书·禹贡》记载“厥贡惟金三品。”其中又以黄金为尊,司马迁说:“虞夏之币,金有三等,或黄或白或赤。”但是,黄金并不是生来就是货币就成为人世间最值钱的物质。  二十多年前,在
期刊
澡堂子    见到城市的街头到处都是洗浴中心、洗浴广场、洗浴城的招牌,我想起了过去的澡堂子。  词语的变化总是与时代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步伐紧密相关的。澡堂子,一个通俗易懂的句子,现在却演化出了那么多的名堂。  其实,澡堂于就是专门供人们洗澡的地方,所谓堂子,就是盛水的池子,但是有不少单位的浴室,地方狭小,只有淋浴,不安池子,人们也俗称澡堂子,概指一切可供人们集体洗浴的地方。  过去,绝大多数家庭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