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传统人生礼俗探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彝族是我国多民族国家中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彝族的传统民风民俗日益丰富和发展。彝族的礼俗内容繁多,囊括了人们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人生习俗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在族群文化中起着调适维系彝族地区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是彝族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彝族传统的人生习俗中的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这四个方面出发,探讨彝族传统人生习俗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彝族;礼仪;民俗
  彝族人口众多,广泛分布于云、贵、川、桂等省区。 彭兆荣指出:“社会的认同价值与族群紧密相连,许多仪式只有在所属的族群中才会产生特定的意义。”彝族的人生习俗仪式是在其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传统文化,仪式的程序严格,具有规范群体社会成员的作用。根据范热内普和特纳的礼仪定义,人生可分为四个重要的國限时期,它们是人的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对应的便产生了人生四个重要的礼仪,即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和丧葬礼仪。彝族的传统人生习俗礼仪寄托着彝族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传统信仰,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
  彝族的诞生礼仪
  诞生礼俗是人生礼俗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生育礼俗直接反映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体制发展。彝族的诞生礼仪大体包括祈子、怀孕、临产、催产、产后、报生、浴礼、三朝、命名和满月等十项内容,每个内容都有不同的信仰和禁忌。在这里,笔者就其中几个主要的礼仪进行阐释。
  祈子,即求子,在彝族的神灵信仰中,彝族人常常把求子的希望从人自身转移到神灵身上,通过自己虔诚的祈祷以求得人神心灵感应,达到自己求子的目的。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彝族人由传统的山神崇拜转化为生殖崇拜,一些形似生殖器官的石头会作为一种灵石而得到彝族人的崇敬。如在云南楚雄州大姚县昙华乡拉乍门村,有一根形状与男性生殖器官的两米长的石柱就长期得到未育女性的崇拜。另外,在云南楚雄树苴彝族诞生礼俗中,“树苴彝族每一个自然村都有一个土主庙,土主庙里供奉着各路神灵,一般情況下,土主神居中,送子观音居左,判官居右,其他神灵位于四周,多为画像形式受祭。” 普通的求子仪式由当事人自己进行,复杂的求子仪式则会请毕摩来主持。在这里,毕摩是彝族社会知识的集大成者,是人、鬼神之间的使者,受到彝族人的尊敬。
  怀孕,俗称“有喜”,是诞生礼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彝族妇女在孕期有许多禁忌,在怀孕期间内,孕妇不能见兔子,更不能吃兔肉,否则生下的孩子会豁嘴,也不能吃生姜,防止小孩长出六指,忌饮茶,否则婴儿在出生后会在夜里哭闹不止。孕妇不能做重活,尤其是在刚怀孕的头三个月,要特别注意防止流产。催生时毕摩需祭灶神,念祭灶神经等。
  报生。树苴的彝族,当孩子降生后,一般由姑爷到岳父母家报喜,生男孩,背只公鸡;如生女孩,则背只母鸡。岳父母看了鸡就知道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姑爷回来时要背坛米酒回来,让产妇煮鸡蛋汤喝,以便催奶。
  洗三朝。婴儿出生第三天称“洗三朝”。这天,婴儿的祖母或伯母要帮忙把婴儿用药水洗澡,  药水是紫苏、艾叶、荆芥等巾草药熬成的。洗净后,若是男孩,其父则抱一只公鸡到娘舅家去报喜,娘舅家则还一只母鸡,寓意下胎生个女孩,如是女婴,则抱一只母鸡去舅家报喜,  娘舅家还一只公鸡,寓意下胎生个男孩,这只鸡不能杀,一直要喂到小孩满周岁以后,才可处理。
  彝族的成年礼仪
  出生,代表新的希望,甚至代表一个民族的家庭或未来,而成年礼仪则是从孩童蜕变成成人的一个重大改变,成年礼在彝族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彝族的成年礼仪中,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彝族的成年礼有女性成年礼和男性成年礼,女性成年礼以流传于大、小凉山地区的女子换裙仪式最具代表性,而男性成年礼则以滇西北地区彝族男子成年时举行的换裤子仪式最具代表性。
  彝族男子的成年礼,则是穿裤子礼,一般等男孩十三岁后由母亲在火塘前为其举行穿裤子礼,祈愿男孩健康成长。
  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彝族儿童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在举行完成年礼后,年轻人便具有了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具有了婚恋和参加各种社交的权利。成年礼的举行,一方面是为了让彝族符合年龄的男女正式成为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也是为了祈求神灵的庇佑,族群的健康茁壮成长。
  彝族的婚姻习俗
  “婚姻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代表着某个群体社会的感知和认同,起着规范、调节人们婚姻关系和社会联系的作用,因此成为人们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彝族传统的婚姻礼仪包括婚前礼仪、正婚礼仪和婚后礼仪三个内容,婚前礼仪包括定亲行聘、婚期确定和婚前准备三个内容,根据男、女方的不同,正婚礼仪包括女方家出嫁时的送亲和男方家娶亲时的接亲两个内容,婚后包括回门和坐家等。
  云南红河等地彝族,男方初次到女方家求婚时,要先到神龛前鞠躬拜祖,并将传统的订婚礼品敬奉于神龛上;永仁县彝族男女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人求来女方的生辰八字,请毕摩占卜合婚;元谋凉山、羊街一带的彝族人订婚较早,还有指腹为婚的现象等。
  随着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改变,彝族人民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一些外出务工的彝族青年也将一些新观念带到彝族地区。近几年,彝族婚姻较自由,一般可以通过火把节、左脚舞等公共活动相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云南楚雄大姚县铁锁乡的彝族青年男女,通常在“冬街节”这种盛大的物资交流活动中相识,通过对歌、跳舞等形式增进感情、表达爱慕之情。
  结语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死亡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标志一个人生命历程的重大转折。彝族的人生礼俗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生命礼俗从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这几个方面透过仪式将家庭、未来及家庭、文化融合在一起。彝族的人生习俗蕴藏了丰富的传统道德文化,也包含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保安等传统民俗心态。
  参考文献
  [1]彭兆荣. 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2]郝萍瑞,岳瑞芝. 云南楚雄树苴彝族诞生礼俗探析[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9(8)
  [3]起国庆,冯炽安. 论彝族人生禁忌礼俗[J]. 毕节学院学报, 2007, 25(91)
  [4]徐莉, 廖宁燕. 彝族婚姻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6, 8(2)
  [5]李树翠,元谋彝族婚姻习俗探析[J]. 思想战线, 2009,35
  [6]苏静,浅析甘孜彝族的丧葬习俗[G],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4.
  [7] 杨学政,原始宗教论[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要:古老的中国大地,疆土遼阔、底蕴深厚,各种文化与物质文明交相辉映,一直延绵至今,历经着交融、演变、发展,最终凝聚成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长期积累与凝练,它既含有可见的物质符号,同时还包括无形的文化,它是支撑中华民族奋进向前的精髓。油国艺术自传入我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巨大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发展成就,油国艺术在主题内容、审美价值、表现形式上都很大程度的融入了中国传统文
期刊
摘要: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在触觉、嗅觉上得到充分的表现。新媒体时代呈现出后现代文化现象种种表征,科技的发展为摄影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应运而生的影像艺术削弱甚至覆盖了传统的摄影艺术概念,新媒体时代,摄影艺术更需要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摄影 数字影像 影像艺术  摄影最初是模仿绘画,之后逐渐找到了摄影语言,即传递信息,后来诞生了艺术与观念的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获得空前的成就。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我国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产业已经得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近些年来,建筑物数量已经越来越多,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建筑设计理念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其中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当今建筑设计应用的最为广泛的结构方式。所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由混凝土和钢筋这两种材料构成的建筑结构,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
期刊
摘要:原型批评是以一系列原型为核心而进行的文学批评,集大成者加拿大学者诺斯洛普·弗莱,在1957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批评的剖析》,奠定了他在批评界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完成了“原型”向文学领域的转型。结构原型是原型批评中的一个类型。弗莱提出的“四季循环论”对应文学中叙事结构的环形循环结构。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以及情节发展对应春夏秋冬的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系统。而结构原型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有
期刊
摘要: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的著作小说,也是最被人们所熟知的黑色幽默小说之一。整部小说没有整体性的故事发展,结构松散混乱,对话滑稽,充满逻辑上的错误。由此产生的意义上的不明确使整部小说无论从具体的人物意象,还是对话行为等方面都展现出浓厚的象征意味。  关键词:象征;“黑色”;异化;《第二十二条军规》  引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数十年的时间
期刊
摘要:当前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下,机械制造行业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设计理念,将节能设计理念应用于自动化与机械制造的设计当中,在积极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才能有效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及经济发展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设计中应用节能设计理念的优势,针对在机械制造和节能设计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自动化;节能设计理念;应用探讨;机械制造  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高污染和高能耗问题
期刊
一、课例背景  “五环节问题导学”,是通过“ 自读文本,发现问题→问题归类,分类寻解→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提炼方法→问题拓展,领悟提高”的一种教学,以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下面以《电势能和电势》一课为例介绍一下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本节课是一节温州市公开观摩课,课时为1课时。  二、课例实录  第一环节:自读文本,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任务是学生研读文本,自我感悟,在预习课本时发现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迁,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艺术之间的界限也不再如以前一样明显,各个艺术门类之间也开始相互渗透交融。摄影和绘画作为艺术两大门类,这两者之间的影响和发展会面临更复杂的内容。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交融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本文将对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摄影与绘画; 融合; 主观情感; 真实性;  摄影和绘画两者之间一直存在关联,在绘画早
期刊
摘要:庚斯博罗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英国画家。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静物画家,因此他早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后又在法国画家格霍夫洛特那里做助手并与海曼共事过一段时间。1768年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关键词:庚斯博罗;肖像画;色彩  英国十八世纪画家庚斯博罗是一个肖像画家,他把
期刊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架上绘画观念受到了冲击。在二十世纪初西方一批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将现成材料引入绘画创作。如立体派画家毕加索、油漆工人出身的勃拉克等,他们将油漆、木屑、报纸、甚至香烟粘到画面上,形成最初的“综合绘画”。这可以看作是在绘画中综合运用物质材料的开端。在二十世纪中期,西方艺术里出现脱离“纯”绘画的趋势,这种运用混合的综合效应手段来创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