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脑电图(EEG)诊断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脑电图诊断的5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一次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脑电图检查时,其临床症状非常严重,中度异常患者约占;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第二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40.4%,与第一次相比,患者异常程度明显降低(P<0.05);第三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3.8%,而重度异常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与第一次、第二次检查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诊断结果是评价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客观指标,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根据。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诊断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0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70-02
病毒性脑炎是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诱发的脑膜或者脑实质的弥漫性损伤[1]。为了研究分析临床应用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对其采用脑电图诊断,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脑电图诊断的5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20.5±5.3)岁。白细胞数目增高15例,脑脊液检查异常19例,氯化物稍微下降、但脑脊液糖未下降5例,脑脊液压力稍增高,但未伴随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的13例。5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合并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的方式不同。
1.2诊断方法。选用日本生产的型号为NEC21的数字视频脑电图仪,其时间常数为0.3s,高频滤波Wie60Hz,灵敏度为1MM=10uv。根据国际10/20系统安置头皮盐水电极,单极、双极分别依照常规描记(20~30)分钟,针对意识清醒可配合治疗的患者实施过度换气、睁闭眼及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
1.3观察指标。将黄远桂、吴声伶[2]等人所著的《临床脑电图学》作为评定脑电图诊断效果的标准,并以此分成四个等级:①正常脑电图;②广泛轻度异常脑电图;③广泛中度异常脑电图;④广泛重度异常脑电图。第一次用脑电图检查52例患者的时间为发病(2~7)天内,第二次为(14~24)天之内,第三次为30天以后。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包统计分析,所得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下表1可知:第一次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脑电图检查时,其临床症状非常严重,中度异常患者约占;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第二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40.4%,与第一次相比,患者异常程度明显降低(P<0.05);第三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3.8%,而重度异常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与第一次、第二次检查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病原体侵袭脑实质诱发的炎性病变,临床以病毒性脑炎较为常见[3]。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其中肠道病毒占大多数,病毒感染由免疫机制发生变态反应,损伤神经元,进一步改变病理学显示脑组织眼影反应改变、神经纤维脱髓鞘变化,进一步引起病变位置的脑细胞电位差发生变化,脑电图变化。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发热、脑膜刺激征、头痛及抽搐、偏瘫等症状,该病发病急。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检查主要有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及CT检查等,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当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2~3)天以后脑电图会显示异常,异常显示率高。本研究中第一次、第二次检查中有3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异常率为71.2%(37/52)。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医疗器械设备功能的增强,像多层CT、MRI等很多大型医疗设备的应用为明确诊断病毒性脑炎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其中脑电图检查能够最早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异常情况,但其特异性与CT、MRI检查相比较低。脑电图检查主要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器放大人脑自身的微弱生物电,按照曲线图的方式进行记录,其是一种协助医生准确诊断脑炎疾病的重要手段,且不会对患者带来任何伤害。若采用脑脊液检查,由于这种检查方式有一定创伤性,对于颅压较高的患者而言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采用脑电图检查可以准确反映出患者大脑功能损伤程度,进一步客观、准确地预测出脑损伤指标[4]。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且发病早期就能够在脑电图中清晰地看到异常表现。
本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脑电图检查时,其临床症状非常严重,中度异常患者约占;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第二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40.4%,与第一次相比,患者异常程度明显降低(P<0.05);第三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3.8%,而重度异常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与第一次、第二次检查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万江生[5]研究结果相符。说明了脑电图诊断结果是评价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客观指标,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根据。并且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多次采用脑电图检查,可为医生有效观察患者病情提供帮助,以便于其采用更加方法治疗。
总之,采用脑电图检查病毒性脑炎患者准确度高,安全系数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燕.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0,3(06):115-116
[2]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8-152
[3]刘英高,王淑娟.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0,1(02):88-89
[4]马伟红,刘瑛.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诊断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07):84-86
[5]万江生.42例病毒性脑炎病理与临床联系及MRI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4(29):118-119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诊断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10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70-02
病毒性脑炎是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的多发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诱发的脑膜或者脑实质的弥漫性损伤[1]。为了研究分析临床应用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对其采用脑电图诊断,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脑电图诊断的5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20.5±5.3)岁。白细胞数目增高15例,脑脊液检查异常19例,氯化物稍微下降、但脑脊液糖未下降5例,脑脊液压力稍增高,但未伴随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的13例。5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合并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的方式不同。
1.2诊断方法。选用日本生产的型号为NEC21的数字视频脑电图仪,其时间常数为0.3s,高频滤波Wie60Hz,灵敏度为1MM=10uv。根据国际10/20系统安置头皮盐水电极,单极、双极分别依照常规描记(20~30)分钟,针对意识清醒可配合治疗的患者实施过度换气、睁闭眼及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
1.3观察指标。将黄远桂、吴声伶[2]等人所著的《临床脑电图学》作为评定脑电图诊断效果的标准,并以此分成四个等级:①正常脑电图;②广泛轻度异常脑电图;③广泛中度异常脑电图;④广泛重度异常脑电图。第一次用脑电图检查52例患者的时间为发病(2~7)天内,第二次为(14~24)天之内,第三次为30天以后。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包统计分析,所得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下表1可知:第一次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脑电图检查时,其临床症状非常严重,中度异常患者约占;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第二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40.4%,与第一次相比,患者异常程度明显降低(P<0.05);第三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3.8%,而重度异常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与第一次、第二次检查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病原体侵袭脑实质诱发的炎性病变,临床以病毒性脑炎较为常见[3]。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其中肠道病毒占大多数,病毒感染由免疫机制发生变态反应,损伤神经元,进一步改变病理学显示脑组织眼影反应改变、神经纤维脱髓鞘变化,进一步引起病变位置的脑细胞电位差发生变化,脑电图变化。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发热、脑膜刺激征、头痛及抽搐、偏瘫等症状,该病发病急。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检查主要有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及CT检查等,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当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2~3)天以后脑电图会显示异常,异常显示率高。本研究中第一次、第二次检查中有3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异常率为71.2%(37/52)。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医疗器械设备功能的增强,像多层CT、MRI等很多大型医疗设备的应用为明确诊断病毒性脑炎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其中脑电图检查能够最早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异常情况,但其特异性与CT、MRI检查相比较低。脑电图检查主要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器放大人脑自身的微弱生物电,按照曲线图的方式进行记录,其是一种协助医生准确诊断脑炎疾病的重要手段,且不会对患者带来任何伤害。若采用脑脊液检查,由于这种检查方式有一定创伤性,对于颅压较高的患者而言有一定的危险性。此外,采用脑电图检查可以准确反映出患者大脑功能损伤程度,进一步客观、准确地预测出脑损伤指标[4]。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较高,且发病早期就能够在脑电图中清晰地看到异常表现。
本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脑电图检查时,其临床症状非常严重,中度异常患者约占;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第二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40.4%,与第一次相比,患者异常程度明显降低(P<0.05);第三次检查中度异常患者占3.8%,而重度异常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与第一次、第二次检查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万江生[5]研究结果相符。说明了脑电图诊断结果是评价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客观指标,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根据。并且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多次采用脑电图检查,可为医生有效观察患者病情提供帮助,以便于其采用更加方法治疗。
总之,采用脑电图检查病毒性脑炎患者准确度高,安全系数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燕.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0,3(06):115-116
[2]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8-152
[3]刘英高,王淑娟.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0,1(02):88-89
[4]马伟红,刘瑛.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诊断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07):84-86
[5]万江生.42例病毒性脑炎病理与临床联系及MRI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4(2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