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电子政务》近4年所发表论文的研究热点、作者单位、合作研究与引文等数据,发现目前《电子政务》所发论文的主要来源机构是政府信息部门与大学信息管理类院系,研究主题中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等“电子”类研究占据优势地位,行政与治理等“政务”类研究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从而辨识出目前电子政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其次才是政务,最后指出未来电子政务的研究重点应当关注“电子”与“政务”的结合。
[关键词]电子政务 期刊 文献计量 引文分析
在我国,人们对电子政务的关注始于政府上网工程。1999年后,我国学者开始广泛关注电子政务发展,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针对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由于电子政务的跨学科属性,其研究成果分散于管理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专业期刊上[1]。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技术的不断成熟,实践领域关于“是电子还是政务”的争论不断升温。一方面,大量的学术研究主题集中于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另一方面,政府电子政务的管理与应用部门不断呼吁,决定电子政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已经不再是早期的技术因素,而是政府管理体制、决策机制与流程等政务因素。实践层面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研究的指导,因而会很快反映在学术研究当中。但是,由于目前电子政务的研究成果分散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公共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领域,自然形成的专业分隔难以综合反映电子政务的最新进展,为此,我们需要选择综合性的电子政务专业期刊,来考察目前电子政务实践与理论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主题。
《电子政务》是我国首家电子政务专业期刊,创刊于2004年。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学术性专业期刊(月刊),着眼数字时代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和政府未来发展,致力于探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提供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性和参考性意见,着力推进国家信息化和中国电子政务进程。对《电子政务》进行统计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现状。本文对该期刊2007-2010年4年间发表的1 172篇文章进行研究热点与主题、作者及作者单位、期刊引文等方面的分析,以揭示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与理论前沿所关心的研究主题、研究合作以及学术影响情况。
1 作者与合作分析
1.1 核心作者分析
通过对《电子政务》期刊四年间所发表论文的作者频次进行统计,发现该刊4年间共出现过939位作者,其中727位作者仅出现过1次,出现2次的作者有135位,出现3次及3次以上的作者有77位。表1为出现频次为4次及4次以上的作者,可视之为该期刊的核心作者。
出现频次10次以上的作者有3位,分别为张少彤、姚国章、张向宏。其中张少彤和张向宏均来自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姚国章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与政务研究所。排名第四位的杨道玲和第五位的张新红,出现频次分别为10和9,两位作者均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从对作者频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电子政务》期刊已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单位的从事电子政务研究的优秀作者,形成了广泛的作者群,并且具备一批稳定的核心作者。
1.2 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收集2007-2010年间《电子政务》期刊中的作者单位数据,统计第一作者单位出现的频次,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电子政务》4年间第一作者单位共有449个,表明该期刊拥有丰富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大批来自不同单位的科研人员投稿。这些作者单位主要有国家和各省市信息中心与咨询机构、高等院校
与科研院所、企业、协会及其他研究机构等,充分显示出《电子政务》密切关注电子政务的实践进展,同时也较为关注学术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发文最多的是政府信息中心和信息咨询机构。以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文最多,其他还有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江苏省信息中心、山西经济信息中心、福建经济信息中心、安徽经济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这表明,目前在实践中最关注电子政务的政府机构是信息中心,其他部门关注较少。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仍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资源管理为主。
? 在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中,信息管理类院系占据主要地位,如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等。这表明目前高校电子政务的研究主要由信息管理类院系承担。
? 公共管理类研究机构包括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南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但发文总量略低于信息管理类院系。
? 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企业相对较少,以咨询公司与软硬件提供商为主,有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东方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
1.3 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为了分析《电子政务》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情况,笔者收集了《电子政务》期刊近4年的作者单位数据,选择出现频次大于1的作者单位,利用Bibexcel软件构造作者单位合作矩阵,通过Netdraw软件绘制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各点代表出现频次大于1,且与其他单位有过合作的作者单位。各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合作次数的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单位只与一个其他单位合作过,有的单位与多个其他单位有合作。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强度也不同。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合作次数最多,合作强度最高。其次不同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广度也不同。合作范围最广的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其他5个单位都有过合作;其次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与其他4个单位有过合作。通过合作网络还可发现不同单位之间的潜在合作路径。例如,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没有直接合作过,但他们都与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有过密切的合作,可以通过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这一个桥梁取得直接的合作,另外也可以通过江苏省信息中心和江苏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这一条途径取得合作。 从图1可以发现,《电子政务》期刊的合作研究主要包括同类机构合作与跨类机构合作两种,前者包括大学与大学间的合作、咨询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等,其中政府信息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非常少;后者包括大学与咨询机构、大学与政府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等,其中以咨询机构与政府信息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为最少。总体看来,大学更容易进行合作研究,其中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合作最为频繁,而由政府机构生发的合作研究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大学之间具有学缘联系以及悠久的合作研究传统,同时也说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业务研究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电子政务》研究主题分布情况
收集《电子政务》4年间发表的1 172篇文章的关键词,利用Bibexcel软件统计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以及两两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可反映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共现次数高的两个或多个关键词可反映某一研究主题。
2.1 词频分析
《电子政务》4年间的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
高频关键词可反映《电子政务》期刊论文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表3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热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政府网站和政府信息资源方面的研究。包括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安全、信息共享、信息技术、政务外网、信息系统、SOA、等级保护、电子文件、目录体系、资源整合等。
? 政务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热点。包括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信息公开、政府CIO、信息服务、公共管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子治理、网上审批、在线办事、电子监察等。
? 政府信息化建设和公众方面的研究。包括政府信息化、数字鸿沟、信息社会、农村信息化、公众参与、电子民主、信息化规划、网络民主、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等。
? 电子政务研究方法方面。包括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问题、策略等。
? 电子政务研究对象的区域。包括美国、欧盟、中国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府信息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等几个方面。关于政务研究的主题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电子治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在线办事、管理创新、政府采购、应急管理等,数量与出现频次远远少于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相关主题。
2.2 共词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两两配对,统计其共同出现的文章篇数,构造共词矩阵。共现次数多的关键词为相近关键词,多个相近关键词聚集到一起可以反映某一或某几个研究主题。通过Netdraw软件可绘制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MDS多维尺度图(见图2)。其中点的大小反映点的度数的大小,即与其相连的点的多少;点与点之间越接近,表明两个关键词越容易出现在一篇文章中,从而反映某一研究主题。
对共词网络图和后台共词矩阵进行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的重点研究主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 政府信息化。包括农村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研究;欧盟信息社会项目研究、美国电子政府建设和应对数字鸿沟策略研究、电子民主和网络民主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架构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揭示了新农村信息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2]。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汪向东对我国电子政务政策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阶段定位、未来走向和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与政策建议[3]。
? 政府网站与信息系统研究。包括: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政务外网的信息安全与等级保护研究、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政府网站网上公众参与方式与实践研究、政府网站公众认知度与满意度调查与评价、电子政务平台应急管理系统研究、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与服务体系研究。如南京大学朱庆华、杜佳从评价方法和构建指标体系两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政府网站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4]。中国人民大学周晓英研究了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些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相应对策[5]。
? 政务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相关研究主题。包括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建设和评估、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研究、政府CIO制度的建设以及政府CIO角色的定位研究、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建设与评价研究。如燕山大学刘邦凡、覃思思将电子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理念,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6]。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和北京大学张勇进阐述了业务流程再造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指出推行政务流程重组和再造是再造政府运动的重要选项之一[7]。
? 政府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相关研究主题。包括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与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政府电子文件管理体系研究,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服务体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体系、机制和法律制度研究。如武汉大学魏吉华和王新才从管理机构、基础建设、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引导公众利用等4个方面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8]。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包括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绩效评估、政府网站服务能力评价、政府信息公开能力评价、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用户满意度评估、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估。国家信息中心于施洋、杨道玲对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进行评析,提出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制度建设、评估模式的选择、注重电子政务的整体绩效等建议[9]。
电子政务的其他研究主题还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外电子政务相关研究及对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启示,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管理、Web挖掘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服务、GIS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我国各省级和地市级电子政务建设实践等。
如上所述,除了“政务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相关研究主题之外,其它四大研究领域都与“电子”密切相关。
3 引用与被引分析 期刊的被引情况可以衡量期刊的质量,同时期刊的引用和被引也能反映知识的流向。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集《电子政务》4年间引用期刊的数据以及截止到2010年底该期刊的被引数据,引用和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期刊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2007-2010年《电子政务》共1 511篇引文。引用该刊文章的频次最多,为273次,自引率为17.6%;截止到2010年底,该刊总共被引用1 418次,被自引324次,被自引率为22.8%。(由于数据库在统计引用频次时,参考文献中出现多篇同一期刊的文章时,数据库只算作引用该刊一次,所以出现了引用和被引不一致的情况。)《电子政务》期刊的自引率和被自引率均相对较高,这与专门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期刊较少以及电子政务研究的边缘交叉性有关。除《电子政务》自身以外,该刊引用文章较多的来源于《信息化建设》和《中国行政管理》两种期刊,分别引用71次和66次,其次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4种期刊,合计116次。在该刊的被引数据中,被《图书情报工作》等5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期刊引用的次数最多,表明电子政务与情报学的关联性,也表明图书馆学情报学是电子政务研究热度较高的学科。
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能够体现期刊之间知识的传播和流动。被《电子政务》引用的期刊可以体现该期刊知识吸收的来源;引用《电子政务》的期刊可以体现该刊知识的去向和利用价值。同时,通过分析《电子政务》引用和被引期刊的学科类别,可以反映电子政务的关联学科和学科交叉情况。将该期刊引用和被引期刊进行分类,发现《电子政务》期刊引用和被引期刊主要分为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政治与法律、人文和社会科学综合类、科学学、经济与管理类、档案学类等几个类别,各个类别的被引和引用频次如表5所示。
从《电子政务》引用和被引期刊的主要类别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关联学科有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政治学与法律、经济学与管理学、科学学、档案学等,其中与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电子政务》引用某一类别和被某一类别引用的频次多少不尽相同,体现电子政务知识的来源和去向之间有区别。电子政务知识的来源主要为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政治学与法律。电子政务知识的去向主要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也说明图书馆学情报学是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学科领域。其次,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学科领域还有经济与管理领域、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政治学与法律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是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知识来源,但是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领域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论文却相对较少;图书馆学情报学既是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知识来源,也是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领域。
《电子政务》引文分析表明, 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中,“电子”类的知识流动如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研究比例占据绝对优势,“政务”类的知识流动如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的研究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4 结 论
《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研究的专业期刊,本文对其发表论文进行分析,反映了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研究的现状,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通过对《电子政务》期刊近4年所发表论文进行作者与作者单位、合作研究、关键词、期刊引文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与主题主要有政府信息化、政府网站与信息系统研究、政务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相关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府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
? 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也形成了一部分核心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主要的核心机构来源于政府信息中心和信息咨询机构。通过对作者单位进行合作分析,发现大学之间的合作最为频繁,而政府信息机构发起的合作研究较少。
? 通过对《电子政务》期刊的引用和被引期刊进行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研究涉及到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政治与法律等学科领域知识,目前进行电子政务研究最多的领域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研究中“电子”研究占据优势地位,而“政务”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更多地关注政务与技术的结合问题。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尽管《电子政务》是我国专门研究电子政务的期刊,但是仅通过对这一本期刊的计量分析来揭示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全貌,是有局限的。要了解某一领域的电子政务研究现状,还需要通过对本领域期刊中的电子政务论文做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赵国洪.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范式与学科发展[J].情报杂志,2009,28(8):45-47,56.
[2] 李广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架构研究[J].电子政务,2008(1):13-18.
[3] 汪向东.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09(7):44-68.
[4] 朱庆华,杜佳.国内外政府网站评价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07(7):31-39.
[5] 周晓英.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内涵、经验、问题和对策[J].电子政务,2008(5):41-48.
[6] 刘邦凡,覃思思.论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转变与创新[J].电子政务,2007(Z1):58-61.
[7] 汪玉凯,张勇进.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浅析政务流程再造[J].电子政务,2007(6): 29-33.
[8] 魏吉华,王新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探讨[J].电子政务,2007(Z1):78-83.
[9] 于施洋,杨道玲.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再认识:国际视角[J] .电子政务, 2007(7):7-14.
[作者简介] 纪雪梅,女,1985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计量,电子政务;发表论文10余篇。
王 芳,女,197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信息经济,情报学基础理论; 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部。
王 颖,女,1988年生,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1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 期刊 文献计量 引文分析
在我国,人们对电子政务的关注始于政府上网工程。1999年后,我国学者开始广泛关注电子政务发展,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针对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由于电子政务的跨学科属性,其研究成果分散于管理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专业期刊上[1]。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技术的不断成熟,实践领域关于“是电子还是政务”的争论不断升温。一方面,大量的学术研究主题集中于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另一方面,政府电子政务的管理与应用部门不断呼吁,决定电子政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已经不再是早期的技术因素,而是政府管理体制、决策机制与流程等政务因素。实践层面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研究的指导,因而会很快反映在学术研究当中。但是,由于目前电子政务的研究成果分散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公共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领域,自然形成的专业分隔难以综合反映电子政务的最新进展,为此,我们需要选择综合性的电子政务专业期刊,来考察目前电子政务实践与理论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主题。
《电子政务》是我国首家电子政务专业期刊,创刊于2004年。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学术性专业期刊(月刊),着眼数字时代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和政府未来发展,致力于探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道路和模式,提供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性和参考性意见,着力推进国家信息化和中国电子政务进程。对《电子政务》进行统计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现状。本文对该期刊2007-2010年4年间发表的1 172篇文章进行研究热点与主题、作者及作者单位、期刊引文等方面的分析,以揭示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与理论前沿所关心的研究主题、研究合作以及学术影响情况。
1 作者与合作分析
1.1 核心作者分析
通过对《电子政务》期刊四年间所发表论文的作者频次进行统计,发现该刊4年间共出现过939位作者,其中727位作者仅出现过1次,出现2次的作者有135位,出现3次及3次以上的作者有77位。表1为出现频次为4次及4次以上的作者,可视之为该期刊的核心作者。
出现频次10次以上的作者有3位,分别为张少彤、姚国章、张向宏。其中张少彤和张向宏均来自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姚国章来自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与政务研究所。排名第四位的杨道玲和第五位的张新红,出现频次分别为10和9,两位作者均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从对作者频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电子政务》期刊已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单位的从事电子政务研究的优秀作者,形成了广泛的作者群,并且具备一批稳定的核心作者。
1.2 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收集2007-2010年间《电子政务》期刊中的作者单位数据,统计第一作者单位出现的频次,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电子政务》4年间第一作者单位共有449个,表明该期刊拥有丰富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大批来自不同单位的科研人员投稿。这些作者单位主要有国家和各省市信息中心与咨询机构、高等院校
与科研院所、企业、协会及其他研究机构等,充分显示出《电子政务》密切关注电子政务的实践进展,同时也较为关注学术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发文最多的是政府信息中心和信息咨询机构。以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文最多,其他还有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江苏省信息中心、山西经济信息中心、福建经济信息中心、安徽经济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这表明,目前在实践中最关注电子政务的政府机构是信息中心,其他部门关注较少。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仍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资源管理为主。
? 在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中,信息管理类院系占据主要地位,如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等。这表明目前高校电子政务的研究主要由信息管理类院系承担。
? 公共管理类研究机构包括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南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但发文总量略低于信息管理类院系。
? 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企业相对较少,以咨询公司与软硬件提供商为主,有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东方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
1.3 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为了分析《电子政务》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情况,笔者收集了《电子政务》期刊近4年的作者单位数据,选择出现频次大于1的作者单位,利用Bibexcel软件构造作者单位合作矩阵,通过Netdraw软件绘制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各点代表出现频次大于1,且与其他单位有过合作的作者单位。各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合作次数的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单位只与一个其他单位合作过,有的单位与多个其他单位有合作。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强度也不同。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合作次数最多,合作强度最高。其次不同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广度也不同。合作范围最广的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与其他5个单位都有过合作;其次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与其他4个单位有过合作。通过合作网络还可发现不同单位之间的潜在合作路径。例如,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没有直接合作过,但他们都与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有过密切的合作,可以通过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这一个桥梁取得直接的合作,另外也可以通过江苏省信息中心和江苏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这一条途径取得合作。 从图1可以发现,《电子政务》期刊的合作研究主要包括同类机构合作与跨类机构合作两种,前者包括大学与大学间的合作、咨询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等,其中政府信息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非常少;后者包括大学与咨询机构、大学与政府信息机构之间的合作等,其中以咨询机构与政府信息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为最少。总体看来,大学更容易进行合作研究,其中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合作最为频繁,而由政府机构生发的合作研究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大学之间具有学缘联系以及悠久的合作研究传统,同时也说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业务研究与理论研究之间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电子政务》研究主题分布情况
收集《电子政务》4年间发表的1 172篇文章的关键词,利用Bibexcel软件统计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以及两两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可反映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共现次数高的两个或多个关键词可反映某一研究主题。
2.1 词频分析
《电子政务》4年间的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
高频关键词可反映《电子政务》期刊论文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表3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热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政府网站和政府信息资源方面的研究。包括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安全、信息共享、信息技术、政务外网、信息系统、SOA、等级保护、电子文件、目录体系、资源整合等。
? 政务管理和服务方面的热点。包括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信息公开、政府CIO、信息服务、公共管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子治理、网上审批、在线办事、电子监察等。
? 政府信息化建设和公众方面的研究。包括政府信息化、数字鸿沟、信息社会、农村信息化、公众参与、电子民主、信息化规划、网络民主、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等。
? 电子政务研究方法方面。包括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问题、策略等。
? 电子政务研究对象的区域。包括美国、欧盟、中国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府信息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等几个方面。关于政务研究的主题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电子治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在线办事、管理创新、政府采购、应急管理等,数量与出现频次远远少于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相关主题。
2.2 共词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两两配对,统计其共同出现的文章篇数,构造共词矩阵。共现次数多的关键词为相近关键词,多个相近关键词聚集到一起可以反映某一或某几个研究主题。通过Netdraw软件可绘制高频关键词共词网络MDS多维尺度图(见图2)。其中点的大小反映点的度数的大小,即与其相连的点的多少;点与点之间越接近,表明两个关键词越容易出现在一篇文章中,从而反映某一研究主题。
对共词网络图和后台共词矩阵进行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的重点研究主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 政府信息化。包括农村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研究;欧盟信息社会项目研究、美国电子政府建设和应对数字鸿沟策略研究、电子民主和网络民主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架构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揭示了新农村信息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2]。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汪向东对我国电子政务政策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阶段定位、未来走向和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与政策建议[3]。
? 政府网站与信息系统研究。包括: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政务外网的信息安全与等级保护研究、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政府网站网上公众参与方式与实践研究、政府网站公众认知度与满意度调查与评价、电子政务平台应急管理系统研究、电子政务运维管理与服务体系研究。如南京大学朱庆华、杜佳从评价方法和构建指标体系两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政府网站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4]。中国人民大学周晓英研究了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些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的相应对策[5]。
? 政务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相关研究主题。包括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建设和评估、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研究、政府CIO制度的建设以及政府CIO角色的定位研究、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政府电子公共服务的建设与评价研究。如燕山大学刘邦凡、覃思思将电子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理念,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6]。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和北京大学张勇进阐述了业务流程再造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指出推行政务流程重组和再造是再造政府运动的重要选项之一[7]。
? 政府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相关研究主题。包括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与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政府电子文件管理体系研究,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服务体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体系、机制和法律制度研究。如武汉大学魏吉华和王新才从管理机构、基础建设、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引导公众利用等4个方面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8]。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包括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绩效评估、政府网站服务能力评价、政府信息公开能力评价、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用户满意度评估、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估。国家信息中心于施洋、杨道玲对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进行评析,提出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制度建设、评估模式的选择、注重电子政务的整体绩效等建议[9]。
电子政务的其他研究主题还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外电子政务相关研究及对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启示,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管理、Web挖掘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服务、GIS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我国各省级和地市级电子政务建设实践等。
如上所述,除了“政务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相关研究主题之外,其它四大研究领域都与“电子”密切相关。
3 引用与被引分析 期刊的被引情况可以衡量期刊的质量,同时期刊的引用和被引也能反映知识的流向。通过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集《电子政务》4年间引用期刊的数据以及截止到2010年底该期刊的被引数据,引用和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期刊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2007-2010年《电子政务》共1 511篇引文。引用该刊文章的频次最多,为273次,自引率为17.6%;截止到2010年底,该刊总共被引用1 418次,被自引324次,被自引率为22.8%。(由于数据库在统计引用频次时,参考文献中出现多篇同一期刊的文章时,数据库只算作引用该刊一次,所以出现了引用和被引不一致的情况。)《电子政务》期刊的自引率和被自引率均相对较高,这与专门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期刊较少以及电子政务研究的边缘交叉性有关。除《电子政务》自身以外,该刊引用文章较多的来源于《信息化建设》和《中国行政管理》两种期刊,分别引用71次和66次,其次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4种期刊,合计116次。在该刊的被引数据中,被《图书情报工作》等5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期刊引用的次数最多,表明电子政务与情报学的关联性,也表明图书馆学情报学是电子政务研究热度较高的学科。
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能够体现期刊之间知识的传播和流动。被《电子政务》引用的期刊可以体现该期刊知识吸收的来源;引用《电子政务》的期刊可以体现该刊知识的去向和利用价值。同时,通过分析《电子政务》引用和被引期刊的学科类别,可以反映电子政务的关联学科和学科交叉情况。将该期刊引用和被引期刊进行分类,发现《电子政务》期刊引用和被引期刊主要分为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政治与法律、人文和社会科学综合类、科学学、经济与管理类、档案学类等几个类别,各个类别的被引和引用频次如表5所示。
从《电子政务》引用和被引期刊的主要类别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关联学科有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政治学与法律、经济学与管理学、科学学、档案学等,其中与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电子政务》引用某一类别和被某一类别引用的频次多少不尽相同,体现电子政务知识的来源和去向之间有区别。电子政务知识的来源主要为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政治学与法律。电子政务知识的去向主要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也说明图书馆学情报学是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学科领域。其次,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学科领域还有经济与管理领域、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政治学与法律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是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知识来源,但是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领域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论文却相对较少;图书馆学情报学既是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知识来源,也是进行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领域。
《电子政务》引文分析表明, 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中,“电子”类的知识流动如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研究比例占据绝对优势,“政务”类的知识流动如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的研究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4 结 论
《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研究的专业期刊,本文对其发表论文进行分析,反映了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研究的现状,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通过对《电子政务》期刊近4年所发表论文进行作者与作者单位、合作研究、关键词、期刊引文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与主题主要有政府信息化、政府网站与信息系统研究、政务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相关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府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
? 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也形成了一部分核心作者和核心研究机构,主要的核心机构来源于政府信息中心和信息咨询机构。通过对作者单位进行合作分析,发现大学之间的合作最为频繁,而政府信息机构发起的合作研究较少。
? 通过对《电子政务》期刊的引用和被引期刊进行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研究涉及到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学情报学、政治与法律等学科领域知识,目前进行电子政务研究最多的领域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研究中“电子”研究占据优势地位,而“政务”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更多地关注政务与技术的结合问题。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尽管《电子政务》是我国专门研究电子政务的期刊,但是仅通过对这一本期刊的计量分析来揭示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全貌,是有局限的。要了解某一领域的电子政务研究现状,还需要通过对本领域期刊中的电子政务论文做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赵国洪.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范式与学科发展[J].情报杂志,2009,28(8):45-47,56.
[2] 李广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架构研究[J].电子政务,2008(1):13-18.
[3] 汪向东.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09(7):44-68.
[4] 朱庆华,杜佳.国内外政府网站评价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07(7):31-39.
[5] 周晓英.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内涵、经验、问题和对策[J].电子政务,2008(5):41-48.
[6] 刘邦凡,覃思思.论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转变与创新[J].电子政务,2007(Z1):58-61.
[7] 汪玉凯,张勇进.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浅析政务流程再造[J].电子政务,2007(6): 29-33.
[8] 魏吉华,王新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探讨[J].电子政务,2007(Z1):78-83.
[9] 于施洋,杨道玲.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再认识:国际视角[J] .电子政务, 2007(7):7-14.
[作者简介] 纪雪梅,女,1985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计量,电子政务;发表论文10余篇。
王 芳,女,197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信息经济,情报学基础理论; 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部。
王 颖,女,1988年生,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