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CC九年:1996-2005
BACC,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位于京郊唐家岭的航天城。每次“神舟”飞船在太空飞行的时刻,人们透过各种媒体看到的那个著名的指控大厅就在这里。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指挥调度中心、飞行控制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这里连接着遍布全球的16个地面测控站及分布在三大洋上的测量船,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大航天指挥控制中心。2005年3月4日,记者团来到这里的时候,大厅里的120多台显示终端虚席而待,间或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安静地例行检查和调试。这里曾谋杀掉很多记者的胶卷、菲林以及闪光灯的电池。但更多时候,这里安静且默默无闻。
2005年1月13日,BACC再次安静而默默无闻地聆听了属于自己的荣誉: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中心记一等功。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剑听完这一宣布后,来到大厅,坐到了大厅第三排中部的一个计算机前。那是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试验时他的位置。这位成长于航天人之家的七十年代生人,一定想起了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时他痛哭流涕的情景。此时,航天城内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和李剑一样,想起了关于BACC更多的事。
1996年3月,飞控中心所在的北京航天城刚刚在一片稻田和荒地上破土动工。北京中心成立时“在硬件上,没有一台可用于载人航天的设备在软件上,没有一条语句、一本文档:在技术力量上,队伍年轻,绝大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主任席政口中的这番情景,注定要连同这个地方日后的辉煌一起载人中心的史册。日子越是久远,越是有着某种精神象征的意味。此后,BACC和中国乃至世界一起见证着这些时刻: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6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 12月30日以及2003年10月15日。无疑这是些振奋人心的时刻。当人们和媒体一起满怀豪情心情激动地用眼球和镜头刷新着中国航天的各种记录时,BACC的专家们正在各自位置上辛苦地陪伴着那些枯燥的数据读秒。在指控大厅一层后部玻璃后面左侧终端III机房一排,轨道室轨道组组长陈明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定轨,轨道室控制组组长谢剑峰面临的一摊是逃逸救生和落点预报,被日后媒体誉为“离杨利伟最近的人”的软件室实时组组长欧余军,坐在遥控操作台前,随时准备用他那双最关键的手给飞船发送密令。副总工程师王也隽在大厅楼下计算机心脏位置和天地通信主机位置密切监控,童斌副总工程师一会在软件操作控制室,一会跑到大厅第四排控制台的位置,总师助理周建亮坐在大厅第一排左第四计算机前进行可视化监控……那时候,人们正透过指控大厅巨幅屏幕骄傲地看到杨利伟在飞船上向地球和宇宙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以及他和军委副主席曹刚川的天地通话。
“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起飞约277秒后,一直到航天员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发出的每一个指令,注人的每一个数据,关键时刻的每一个操作,都由我们中心控制。”无疑,这些时间更属于默默读秒的他们,有如他们更熟悉镜头和闪光灯背后的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悬念时刻。
在执行神舟一号飞船试验任务时,当飞船飞行到第14圈,至“远望”三号船测控弧段时,北京中心按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飞船发出了返回控制指令。但是,从大屏幕上显示出的图像和数据表明,刚刚发出的返回控制指令,飞船没有接收。这帧数据包含了飞船返回段所有程控指令的时间修正参数,注入不成功将会使飞船失去控制或使返回落点产生较大偏差,直接导致首飞任务的失败。这时,距离飞船实施返回制动已不足40分钟,飞船即将飞过测控弧段,剩下可以实施遥控的时间窗口仅有47秒!作为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最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否则,飞船就将飞离测控弧段成为太空自由飘浮物。这时,时任中心副主任席政从指挥台前站起来,疾步走到发令台,果断指挥着几个关键岗位上的技术人员积极应战。担任这次飞行试验任务的总调度申敬松,当时年仅25岁,是一个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迅疾用宏亮、干脆、有力的声音再次进行调度,果断地向飞船发出了应急指令,顺利打开了飞船舱内配套设备、切断了应急电源,并在最后的10秒时间内成功地实施了一次计划外应急数据注入,使飞船按照注入的指令顺利执行了返回调姿、轨返分离、制动点火、升力控制启动等一系列太空动作,并准确返回。
“神舟”二号飞船进入上升段飞行至 358秒时,北京中心指挥大厅的两台计算机突然同时出现死机。此时距“神舟”二号飞船人轨还不到4分钟,已来不及层层请示汇报。“必须在飞船人轨前使计算机恢复正常!”席政决定强行重启计算机!这是一种最冒险也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如果这两台计算机不能恢复正常工作,将会使中心计算机系统的程序造成恶性循环,飞船将立即失去控制。结果两台计算机重启后,按程序正常运行。此时距“神舟”二号飞船入轨还不到1分钟。当时席政禁不住喊了声:“有戏了!”
从1996年3月成立至今,9岁的 BACC不断“有戏”。在BACC时间的年轮上,创新与风险共舞,光荣与梦想齐飞。当这里的每一个人开始默默而专注地用青春、激情和这项精细、庞大、深奥、诱人的事业“对表”,他们所迷恋的那些外人看不懂的数据,正为这里的事业带来一项项荣誉:200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先进单位”、二等功;200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一等功。
当然,这里的每个人更为珍视的荣誉是,他们亲自参与并履行了这项事业的“时间表”。
BACC制造:中国飞控技术
神舟飞船留轨舱,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空间站的雏形,在留轨任务中担负着军事情报、空间天文、地球环境等多项使命。作为留轨舱的长期测控管理者,飞管室高级工程师杨震平时的工作便是值班。“决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值班,因为每次神舟飞船的发射都带有试验性质而非像应用卫星那样采用完全成熟的技术,所以在留轨舱管瑚工作中经常碰到崭新的问题和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眼下,杨震便面临着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
那是“神舟”三号留轨任务期间的一次普通值班,因为留轨舱能源供应出现异常,作为应急对策需要对留轨舱连续注入多帧数据,前儿帧数据注入都实施得很顺利,但最后一帧注入因为测站跟踪不稳定而没能执行。—龟船上行时的执行状态无法确定,如果直接补发“送用户”指令,有可能因为注入到飞船上的数据有错误而导致意外后果,而重发该帧注入数据,则会因为连续两帧注入数据完全相同而无法执行,怎么办?杨震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对策;利用最后一分多钟时间把倒数第二帧数据重新注入一次,然后再注入最后—·帧数据。这样倒数第二帧数据重注,最多是把指令重新覆盖一次,却能够有效避免连续两帧注人数据相同的情况。就这样留轨舱化险为夷。有位专家开玩笑说这是偏方。杨震说,“这是我们北京飞控中心的应变能力”。
对于这种应变能力,李剑有着另—种年轻人惯有的表述方式:“可能每一个好的想法都是为了‘偷懒’而想出来的。”很快,陈险峰的“注人数据反算”、任俊杰、高宇辉们的“故障快速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周斌们的“遥测处理结果快速比对系统”、陈一民们的“天地通信监视系统”……各式各样的“XX宝典”纷纷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中涌现。“总结就是创新。”年轻人的表述总是稍显谨慎,中心副总师童斌干脆说:“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前进中的每一个脚步、开发出的每一段软件程序、测量计算出的每一个测控数据,都浸透着创新的光芒。”
BACC,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位于京郊唐家岭的航天城。每次“神舟”飞船在太空飞行的时刻,人们透过各种媒体看到的那个著名的指控大厅就在这里。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指挥调度中心、飞行控制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这里连接着遍布全球的16个地面测控站及分布在三大洋上的测量船,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大航天指挥控制中心。2005年3月4日,记者团来到这里的时候,大厅里的120多台显示终端虚席而待,间或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安静地例行检查和调试。这里曾谋杀掉很多记者的胶卷、菲林以及闪光灯的电池。但更多时候,这里安静且默默无闻。
2005年1月13日,BACC再次安静而默默无闻地聆听了属于自己的荣誉: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中心记一等功。中心总体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剑听完这一宣布后,来到大厅,坐到了大厅第三排中部的一个计算机前。那是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试验时他的位置。这位成长于航天人之家的七十年代生人,一定想起了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时他痛哭流涕的情景。此时,航天城内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和李剑一样,想起了关于BACC更多的事。
1996年3月,飞控中心所在的北京航天城刚刚在一片稻田和荒地上破土动工。北京中心成立时“在硬件上,没有一台可用于载人航天的设备在软件上,没有一条语句、一本文档:在技术力量上,队伍年轻,绝大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主任席政口中的这番情景,注定要连同这个地方日后的辉煌一起载人中心的史册。日子越是久远,越是有着某种精神象征的意味。此后,BACC和中国乃至世界一起见证着这些时刻: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6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 12月30日以及2003年10月15日。无疑这是些振奋人心的时刻。当人们和媒体一起满怀豪情心情激动地用眼球和镜头刷新着中国航天的各种记录时,BACC的专家们正在各自位置上辛苦地陪伴着那些枯燥的数据读秒。在指控大厅一层后部玻璃后面左侧终端III机房一排,轨道室轨道组组长陈明在进行数据处理和定轨,轨道室控制组组长谢剑峰面临的一摊是逃逸救生和落点预报,被日后媒体誉为“离杨利伟最近的人”的软件室实时组组长欧余军,坐在遥控操作台前,随时准备用他那双最关键的手给飞船发送密令。副总工程师王也隽在大厅楼下计算机心脏位置和天地通信主机位置密切监控,童斌副总工程师一会在软件操作控制室,一会跑到大厅第四排控制台的位置,总师助理周建亮坐在大厅第一排左第四计算机前进行可视化监控……那时候,人们正透过指控大厅巨幅屏幕骄傲地看到杨利伟在飞船上向地球和宇宙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以及他和军委副主席曹刚川的天地通话。
“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起飞约277秒后,一直到航天员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发出的每一个指令,注人的每一个数据,关键时刻的每一个操作,都由我们中心控制。”无疑,这些时间更属于默默读秒的他们,有如他们更熟悉镜头和闪光灯背后的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悬念时刻。
在执行神舟一号飞船试验任务时,当飞船飞行到第14圈,至“远望”三号船测控弧段时,北京中心按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飞船发出了返回控制指令。但是,从大屏幕上显示出的图像和数据表明,刚刚发出的返回控制指令,飞船没有接收。这帧数据包含了飞船返回段所有程控指令的时间修正参数,注入不成功将会使飞船失去控制或使返回落点产生较大偏差,直接导致首飞任务的失败。这时,距离飞船实施返回制动已不足40分钟,飞船即将飞过测控弧段,剩下可以实施遥控的时间窗口仅有47秒!作为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最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否则,飞船就将飞离测控弧段成为太空自由飘浮物。这时,时任中心副主任席政从指挥台前站起来,疾步走到发令台,果断指挥着几个关键岗位上的技术人员积极应战。担任这次飞行试验任务的总调度申敬松,当时年仅25岁,是一个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迅疾用宏亮、干脆、有力的声音再次进行调度,果断地向飞船发出了应急指令,顺利打开了飞船舱内配套设备、切断了应急电源,并在最后的10秒时间内成功地实施了一次计划外应急数据注入,使飞船按照注入的指令顺利执行了返回调姿、轨返分离、制动点火、升力控制启动等一系列太空动作,并准确返回。
“神舟”二号飞船进入上升段飞行至 358秒时,北京中心指挥大厅的两台计算机突然同时出现死机。此时距“神舟”二号飞船人轨还不到4分钟,已来不及层层请示汇报。“必须在飞船人轨前使计算机恢复正常!”席政决定强行重启计算机!这是一种最冒险也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如果这两台计算机不能恢复正常工作,将会使中心计算机系统的程序造成恶性循环,飞船将立即失去控制。结果两台计算机重启后,按程序正常运行。此时距“神舟”二号飞船入轨还不到1分钟。当时席政禁不住喊了声:“有戏了!”
从1996年3月成立至今,9岁的 BACC不断“有戏”。在BACC时间的年轮上,创新与风险共舞,光荣与梦想齐飞。当这里的每一个人开始默默而专注地用青春、激情和这项精细、庞大、深奥、诱人的事业“对表”,他们所迷恋的那些外人看不懂的数据,正为这里的事业带来一项项荣誉:200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先进单位”、二等功;200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一等功。
当然,这里的每个人更为珍视的荣誉是,他们亲自参与并履行了这项事业的“时间表”。
BACC制造:中国飞控技术
神舟飞船留轨舱,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空间站的雏形,在留轨任务中担负着军事情报、空间天文、地球环境等多项使命。作为留轨舱的长期测控管理者,飞管室高级工程师杨震平时的工作便是值班。“决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值班,因为每次神舟飞船的发射都带有试验性质而非像应用卫星那样采用完全成熟的技术,所以在留轨舱管瑚工作中经常碰到崭新的问题和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眼下,杨震便面临着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
那是“神舟”三号留轨任务期间的一次普通值班,因为留轨舱能源供应出现异常,作为应急对策需要对留轨舱连续注入多帧数据,前儿帧数据注入都实施得很顺利,但最后一帧注入因为测站跟踪不稳定而没能执行。—龟船上行时的执行状态无法确定,如果直接补发“送用户”指令,有可能因为注入到飞船上的数据有错误而导致意外后果,而重发该帧注入数据,则会因为连续两帧注入数据完全相同而无法执行,怎么办?杨震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对策;利用最后一分多钟时间把倒数第二帧数据重新注入一次,然后再注入最后—·帧数据。这样倒数第二帧数据重注,最多是把指令重新覆盖一次,却能够有效避免连续两帧注人数据相同的情况。就这样留轨舱化险为夷。有位专家开玩笑说这是偏方。杨震说,“这是我们北京飞控中心的应变能力”。
对于这种应变能力,李剑有着另—种年轻人惯有的表述方式:“可能每一个好的想法都是为了‘偷懒’而想出来的。”很快,陈险峰的“注人数据反算”、任俊杰、高宇辉们的“故障快速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周斌们的“遥测处理结果快速比对系统”、陈一民们的“天地通信监视系统”……各式各样的“XX宝典”纷纷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中涌现。“总结就是创新。”年轻人的表述总是稍显谨慎,中心副总师童斌干脆说:“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前进中的每一个脚步、开发出的每一段软件程序、测量计算出的每一个测控数据,都浸透着创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