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富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所努力达到的境界。科学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现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有效利用动态生成式资源、创造性完成教学目标的新观念。
关键词:科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探索
一、研究的背景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所以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
传统科学课堂教学,教师一直习惯于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认真执行预设的教案,教学突出“以师为本”,把教学仅仅看成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忽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異,把原本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人为地变成了知识的简单传授过程。
然而,科学课堂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生成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具有不可预设性。教师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课堂动态生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资源研究的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施真正的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效能、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二、科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的探索运用
1.精心预设孕育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在具体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但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教师也不会手足无措。
2.抓住意外,涌动生成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而出现的意外是最常见的。平时我们常常生怕这些“意外”破坏了自己预先设计好的课堂节奏而把它忽略过去,无视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其实对于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干扰”,只要能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就会把尴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
案例1:在讲解《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节时,许多同学利用小磁针进行实验时发现“小磁针静止时磁极的南北指向恰好与书本中描述的相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有问题还是学生买的那套设备中小磁针的红色和蓝色涂错方向了?学生们议论纷纷。笔者抓住时机,让他们进行以下实验:用条形磁体北极靠近小磁针的南极,一会后再用该小磁针指示南北极。学生发现原来有问题的小磁针都能正确指示方向了。在他们惊叹的目光中,笔者讲述了磁化的概念。然后提问:同学们你能找到小磁针南北指向恰好相反的原因吗?
一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经过激烈地讨论和仔细的排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电学设备箱:原来小磁针与蹄形磁体放在同一个袋子里。
评析:“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对于课堂教学,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只要教师树立生成意识,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完全可能将这个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3.利用错误促进生成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学生随时可能发生各种预想不到的错误,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误,而是应该巧妙地利用错误,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4.捕捉冲突,有效生成“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产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精心提炼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要求并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找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案例2:在《二氧化碳制取和检验》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把导管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大部分小组一小会就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有一小组的同学却喊到:“老师,我们实验失败了。澄清石灰水又变澄清了。”老师请大家给这个小组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石灰水变质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导管气密性不好。于是要求他们给大家重做实验时,大家都发现一开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但是通了一会后,突然又变澄清了。学生们感觉很奇怪,都重新做了实验,结果都发生了跟这一组相同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很困惑,笔者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生成性资源,马上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下册学的溶洞形成的原因。原来碳酸钙可与二氧化碳和水进一步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从而使液体又变澄清。
评析:课堂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质疑能力和发现能力,创设民主的课堂能使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和促进者。
四、结语
生成性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教学趋势,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富有机智和充满变数的。在生成中获得不曾预约的精彩,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周建秋.探索初中科学教学即时评价.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
[2].朱清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科学课本(七年级、八年级)[M].
[3].孙宏安.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311200)
关键词:科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探索
一、研究的背景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所以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
传统科学课堂教学,教师一直习惯于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认真执行预设的教案,教学突出“以师为本”,把教学仅仅看成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忽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者心理世界的差異,把原本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人为地变成了知识的简单传授过程。
然而,科学课堂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生成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具有不可预设性。教师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课堂动态生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资源研究的内容,促进课程资源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施真正的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效能、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二、科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的探索运用
1.精心预设孕育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在具体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但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教师也不会手足无措。
2.抓住意外,涌动生成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而出现的意外是最常见的。平时我们常常生怕这些“意外”破坏了自己预先设计好的课堂节奏而把它忽略过去,无视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其实对于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干扰”,只要能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就会把尴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
案例1:在讲解《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节时,许多同学利用小磁针进行实验时发现“小磁针静止时磁极的南北指向恰好与书本中描述的相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有问题还是学生买的那套设备中小磁针的红色和蓝色涂错方向了?学生们议论纷纷。笔者抓住时机,让他们进行以下实验:用条形磁体北极靠近小磁针的南极,一会后再用该小磁针指示南北极。学生发现原来有问题的小磁针都能正确指示方向了。在他们惊叹的目光中,笔者讲述了磁化的概念。然后提问:同学们你能找到小磁针南北指向恰好相反的原因吗?
一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经过激烈地讨论和仔细的排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电学设备箱:原来小磁针与蹄形磁体放在同一个袋子里。
评析:“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对于课堂教学,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只要教师树立生成意识,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完全可能将这个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3.利用错误促进生成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学生随时可能发生各种预想不到的错误,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误,而是应该巧妙地利用错误,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4.捕捉冲突,有效生成“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产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精心提炼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要求并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找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案例2:在《二氧化碳制取和检验》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把导管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大部分小组一小会就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有一小组的同学却喊到:“老师,我们实验失败了。澄清石灰水又变澄清了。”老师请大家给这个小组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石灰水变质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导管气密性不好。于是要求他们给大家重做实验时,大家都发现一开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但是通了一会后,突然又变澄清了。学生们感觉很奇怪,都重新做了实验,结果都发生了跟这一组相同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很困惑,笔者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生成性资源,马上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下册学的溶洞形成的原因。原来碳酸钙可与二氧化碳和水进一步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从而使液体又变澄清。
评析:课堂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质疑能力和发现能力,创设民主的课堂能使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和促进者。
四、结语
生成性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教学趋势,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富有机智和充满变数的。在生成中获得不曾预约的精彩,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周建秋.探索初中科学教学即时评价.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
[2].朱清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科学课本(七年级、八年级)[M].
[3].孙宏安.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3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