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资源,演绎精彩课堂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ti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堂呈现的是对未知的挑战,是充满活力的“历险式”的课堂。在这里,学生的探究欲望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在课堂上往往会“节外生枝”,这种不确定性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益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呢?笔者认为,应该灵活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预设,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出不曾预料到的精彩。
  一、巧用学生的争论,激发科学探究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产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从而激发科学探究。
  【案例1】
  在上《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时,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看一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正当大家仔细观察时,一向爱哭的李宇轩同学突然哭了起来。原来,他在用手碾碎土壤寻找里面的小动物时,不小心把里面的一只蚂蚁捏死了。了解事情的起因后,喜欢助人的邵康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反正蚂蚁是害虫。”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就不这样认为。”素有“小博士”之称的余凯反驳道。
  这时全班的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课堂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面对这个突发事件,教者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决定让学生讨论下去。于是,一场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的争辩开始了。
  生1:“我认为蚂蚁是益虫。因为我看到蚂蚁经常搬运一些动植物的尸体回去当食物,没有它们,地球上不会很脏吗?”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蚂蚁是害虫,有一次一只蚂蚁爬到我身上后咬我了,又疼又痒。”
  生3:“我也觉得蚂蚁是害虫。大家听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你们看,它们不光会咬人,还会破坏堤坝、造成洪水呢!”
  生4:“我反对。我认为蚂蚁是益虫。我们不是学过《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吗?老师都让我们学习蚂蚁的勤劳呢。”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们能说蚂蚁一定是益虫还是害虫吗?”(教师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引导。)
  生6:“老师,我知道了。蚂蚁在有的方面是害虫,有的方面就是益虫,要从这两方面看蚂蚁。是吗?”
  课堂上蚂蚁的意外死亡引发了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的争辩。显然是一个突发事件。教者没有放过这个教育契机。孩子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了“蚂蚁是益虫还是害虫”的辩论,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质疑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善于表达各自见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科学地对待生命体的情感与价值观。也许从此,他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会这样思考:毛毛虫是害虫吗?故意踩死一棵小草对吗?对于孩子来说,学会这样思考问题,确实很重要!
  二、巧接学生的提问,促进科学探究
  好奇心、爱提问是科学家的重要品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从“苹果成熟后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的问题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大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教堂里的吊灯在风中不停摆动,引发了“吊灯摆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思考。问题促进了科学探究,于是发现了摆的秘密。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前进的桥梁,是促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生成的有效提问,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主体思维,促进科学探究。
  【案例2】在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时,有学生举手:“老师,我们组的蚕豆里有虫子。”其他组也赶紧看自己的蚕豆里有无虫子。“我们的蚕豆没有虫子。”“我们的蚕豆里也有虫子。”各小组纷纷说着自己的发现。这时,有同学便开始提问了。
  生1:“为什么有的蚕豆里有虫子,有的蚕豆里却没有虫子?”
  生2:“老師,蚕豆这么硬,虫子是怎么钻进去的?”
  生3:“这是什么虫子?”
  生4:“这种虫子是不是喜欢吃蚕豆?”
  生5:“是不是蚕豆放长了就长虫了?”
  生6:“不对,我家的蚕豆没放多久也长虫了。”
  生7:“是什么虫卵掉进去了吗?”
  ——显然大家的注意力已经不再是观察蚕豆,而是被“蚕豆里怎么会长虫子”的问题吸引了。教者没有打断学生的讨论,时间过去了五六分钟。
  师:“蚕豆里怎么会长虫子的?同学们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接下来,我们还有其他的任务。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请教大人,也可以用一些蚕豆做实验,看谁能发现蚕豆长虫子的秘密。”
  面对突然出现的小虫以及学生提出的与本课无关的问题,教者没有按照教学设计至上的传统做法,置学生的提问于不顾,而是机智地在保护学生探究兴趣的前提下,敏锐地捕捉生成性的提问,真正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本,因势利导,变“干扰因素”为有利的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课外探究。
  三、巧取学生的回答,深化科学探究
  在课堂上,学生常会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回答,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到其中有意义的部分,追根究源,就会使课堂上出现别具一格的闪光点,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深化科学探究。
  【案例3】在《我们吃什么》的教学中,当各组完成分类,教者请其中一组上来,按照荤、素的分类标准把食物卡片摆好,然后问:“对他们的分类还有不同意见吗?”教者原本的意图是让学生说说其他不同的分类方法和这组荤、素的分类是否有错误,然而意想不到的回答出现了:
  生1:“火腿肠不是属于荤类。因为它里面有面粉,面粉是素类。”
  ——在大家的印象中,普遍认为火腿肠属于荤类。教者之前的预设也把火腿肠归为荤类,面对意外的回答,当时愣了一下。   师追问:“那你认为火腿肠属于荤的还是素的?”
  生1:“可以说是素类。”
  ——这下一时激起了千层浪,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生2:“火腿肠主要是肉做的,应该分为荤类。”
  生3:“火腿肠是素类,有面粉存在。”
  ——教者面对突发的回答,干脆让他们放开说,这时的教学已脱离了原来的预设。
  生4:“我认为火腿肠应该是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当有学生提出这个新观点后,教者立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并提醒大家找证据。大家在火腿肠的包装袋上发现有好几种配料,有火腿、盐、面粉等,的确是属于荤素混合类的食物。
  本教学片断中,面对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教者虽然没有预设到,但能巧妙抓住生成资源,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深化科学探究,收获了意料之外的科学结论。其实,只要教师留心,巧取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引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和培养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这也体现了科学课的特征。
  四、巧抓学生的错误,拓展科学探究
  布鲁纳曾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答案不完整和错误时,不要轻易做出评价,更不要贸然否定,要善于把错误转化为可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4】在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中,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每个磁铁都有两极,教师正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拓展时,有一位学生一不小心把一块条形磁铁摔成了两段。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这块摔断的磁铁上,都在等待教师如何批评这位同学。面对这一意外,教师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举起这根摔断的磁铁问学生:“这根摔断的磁铁还有两极吗?”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生1:“还有两个。”
  生2:“我认为只有一个,因为另外一个已经摔掉了。”
  师:“那到底有几个,如何去研究呢?”
  生3:“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
  师:“怎么实验?”
  生3:“用断磁铁吸回形针。”
  ——于是,教师请这位学生上台演示断磁铁吸回形针,结果发现断磁铁两端都能吸回形针。
  师:“你們有什么发现?”
  生4:“断磁铁也仍然有两个极。”
  师:“那么这两个断裂处的磁极特性还是否相同呢?”
  ——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一样,一部分同学认为不一样。
  师:“哪位同学有办法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可以上台给大家演示。”
  本案例中,学生摔断磁铁就是一个“失误动态资源”。应该说,该意外完全偏离教学设计方向,出乎教者的意料。但教者能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巧妙地为学生“点拨导航”,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使学生的个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得到尊重和张扬,进一步拓展了科学探究。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上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在科学课堂中,只要我们时刻留心捕捉“时机”,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培养感情的催化剂,再辅以艺术的处理,合理、适度地调控,就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九里小学)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使得我国公路路网工程建设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诸多的显著成效。在这其中,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是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道路桥梁
伴随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不断拔地而起的建筑物,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地改善。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土地
小学英语课堂的评价是一个收集、综合和分析信息的过程,是了解学生的各项技能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师要以小学生的发展为导向,以师生的共同成长为发展目的进行课堂评价,因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因此,好的评价可以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催化剂、调和剂和清醒剂。  纵观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流于形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背景对各行各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变化速度快,传输
采用体外诱导卵母细胞成熟技术,比较研究了雌核发育银鲫和两性融合发育彩鲫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周期蛋白合成和MPF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7α,20β-二氢孕酮(简称DP)浓度为0.5μg/ml,温度为24℃,光照时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展现农村面貌和经济发展的亮点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自建房屋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用地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和设计是当
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根本,文章为此提出了通过建立汽车类教师年度学习机制、建立教师互助提升机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教师的教师团队合作机制、建
文章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等8项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桂林市1 6区县2 0 1 5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通过因
主持嘉宾: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Nano Materials Science执行副主编。张育新:您对重庆大学的发展以及我们的青年教师有什么真诚的建议?吕坚:首先祝贺重庆大学建校9
屋面、外墙、厨卫以及地下室,都是建筑施工项目中常见的渗漏部位,细致分析其渗漏原因,并加以有效处理,将能够切实减少渗漏现象。本文主要是从建筑工程施工实例分析入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