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28-01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但面对比较新颖的题目,如实验探究题、情境创设题等,却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平时的生物学习过于依赖教师教学,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对知识本身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也极少对所考查的问题换角度思考。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一、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近年来,生物高考越来越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体现出高中生物教学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考查学生对于生物知识活学活用、对于生活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的目标导向。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为教而教的想法,让学生明确生物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运用生物思维,对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科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个人决策、生产实践、学习发展等。学习目标锁定后,再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学生以往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索,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动性,以亲身实践、讨论交流、反思总结等方式,多角度观察生活,多方面思考如何将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分子与细胞》,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分子的角度了解生命系统,着重介绍了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实例着手,提升课程内容的价值,比如举例:当人腹泻时会缺失大量的无机盐和水分,人就容易虚脱,急需补充无机盐和水。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性高、实用性强的运用案例,能让学生形成生物知识“源于生活”的概念。当然,教师在挑选讲解案例的时候,还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的链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后,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也不能自发而持续地自主学习,更别说很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兴趣点、实际需求点,在教学中“按需施教”。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按需施教”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1.学科能满足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的哪些实际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教师要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遗传与进化》中,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个知识点不仅有助于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还可以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让所学知识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日常生活。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先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导入问题,让学生运用思辨能力构建相关知识的前认知,引发好奇心。
2.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可能会有哪些需求,比如学生对知识引入的理解程度,有可能感到疑惑的地方,以及思维断点等。教师要以此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起点,注重研究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充分猜测学生对不同内容的理解深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引导其按实际需求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科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一些启发式、引导式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这样的培养方法,巩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率,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自主分析能力以及情境质疑能力等。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后,学生已获知相关基因突变的知识,深入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结合诱变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育种的问题,即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虽然通过课堂的引导,学生能获知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实例,但学生是否能理解这个原理的本质并在课外应用这个原理是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巩固,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回忆课上相关知识的构建、概念的理解,从基础层面上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其次要让学生结合知识理解诱变的原理,掌握诱变的方法。此时,学生对本节的内容已经掌握到一定的深度,思路也逐渐清晰,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即使学生不能马上解决疑问,也能形成思维困惑,采用多种途径突破,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得到提升。
活学活用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包括从学习本身的价值目标的锁定,到内在兴趣的激发,再到对于生物知识在生活运用中的价值思考。教师首先务必让学生由衷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体会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科综合素养;其次是充分获取和运用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激发学习信心,在自主学习中不断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对生物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责编 陈 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
0028-01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或训练中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但面对比较新颖的题目,如实验探究题、情境创设题等,却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平时的生物学习过于依赖教师教学,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对知识本身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也极少对所考查的问题换角度思考。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一、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近年来,生物高考越来越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体现出高中生物教学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考查学生对于生物知识活学活用、对于生活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的目标导向。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为教而教的想法,让学生明确生物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运用生物思维,对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科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个人决策、生产实践、学习发展等。学习目标锁定后,再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学生以往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索,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动性,以亲身实践、讨论交流、反思总结等方式,多角度观察生活,多方面思考如何将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分子与细胞》,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分子的角度了解生命系统,着重介绍了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实例着手,提升课程内容的价值,比如举例:当人腹泻时会缺失大量的无机盐和水分,人就容易虚脱,急需补充无机盐和水。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性高、实用性强的运用案例,能让学生形成生物知识“源于生活”的概念。当然,教师在挑选讲解案例的时候,还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的链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后,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也不能自发而持续地自主学习,更别说很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兴趣点、实际需求点,在教学中“按需施教”。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按需施教”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1.学科能满足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的哪些实际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教师要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感受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遗传与进化》中,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个知识点不仅有助于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还可以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让所学知识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日常生活。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先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导入问题,让学生运用思辨能力构建相关知识的前认知,引发好奇心。
2.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可能会有哪些需求,比如学生对知识引入的理解程度,有可能感到疑惑的地方,以及思维断点等。教师要以此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起点,注重研究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充分猜测学生对不同内容的理解深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引导其按实际需求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科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一些启发式、引导式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这样的培养方法,巩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率,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自主分析能力以及情境质疑能力等。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后,学生已获知相关基因突变的知识,深入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结合诱变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育种的问题,即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虽然通过课堂的引导,学生能获知诱变育种的原理、方法、实例,但学生是否能理解这个原理的本质并在课外应用这个原理是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巩固,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回忆课上相关知识的构建、概念的理解,从基础层面上回顾整节课的内容。其次要让学生结合知识理解诱变的原理,掌握诱变的方法。此时,学生对本节的内容已经掌握到一定的深度,思路也逐渐清晰,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即使学生不能马上解决疑问,也能形成思维困惑,采用多种途径突破,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得到提升。
活学活用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包括从学习本身的价值目标的锁定,到内在兴趣的激发,再到对于生物知识在生活运用中的价值思考。教师首先务必让学生由衷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体会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学科综合素养;其次是充分获取和运用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激发学习信心,在自主学习中不断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对生物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责编 陈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