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它,爱与无私而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班的同学们参观完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以后,总想写点什么。一来这是在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所台湾学校,并且在我们东莞;二来参观完这所学校,与众多的大陆学校相比,还真的有点不一样,那种说不出的教育感觉这几天一直在萦绕着我,难以释怀。
  2015年12月22日,一个阳光不算太充裕的日子,我们走进了这所学校。走进校园的感觉不算太好,或许来得太早,校方的接待人员还没有来到学校门口,我们进入后在等待。校园的建筑给我第一眼的感觉,不算太美,主色调也不是特别的鲜艳、活泼。
  或许因为是冬天,让人感觉到静逸和冷凉。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期待的落差渐渐强烈,心里嘀咕广艺外学院怎么选择这样的一所学校,值得我们名师来参观吗?
  活动安排的时间是一天,有听报告、听课、参观校园等,内容比较翔实而常规,但时间安排比较宽松,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校园“游荡”。随后的接触、所见所闻,随意的溜达,彻底颠覆了刚来时的那点“灰灰”的印象。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还真是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对教育的理解和表达原来可以这样。
  它让我想到了很多名词,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而难以践行的字眼:文化、传承、生活、精神、尊重、生命……
  一、不一样的课堂
  去课堂听课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一直没有机会目睹台湾学校的真实课堂。这次,有三个学科的课可以选听:语文、数学、英语,但没有我任教的学科—科学,一切的课都是常态的。任课的教师有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具体的不太清楚。我倒是个另类,听了10分钟左右的语文课后,偷偷地找到一位老师带我去听科学课,带我去二楼自然教室听课的老师没什么意见很热情,我就这样溜进了教室,两节课都是很常态的。
  实事求是地讲,台商子弟学校的教师在讲课上没有很多“高超”的教学艺术,倒是很实在的简洁、自在。语文课上的是《冲破逆境》,教材很有人文气息,文化味道特重,繁体字在这里让人觉得很舒服。教师也是边讲边与学生讨论,学生边听边完成教师发给他们的“学案”,上面好像都是填空式的,感觉像是边听边填写“作业”一样。教室里时而爆发出学生的笑声,教师没有刻意地点名让学生回答某一个问题,倒是一个学生讲完另一个学生跟着发表自己的意见,随意但很自然,就像大家在聊天,只是遵从先后的顺序而已。
  这样的课堂,给人的感觉就是轻松,没有压力,但学生都学得很认真。我想:没有过多的压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你会很累吗?
  上科学课,情形大不一样。在教室里学生都是单人单桌,但在自然教室,4人一组,教学组织比教室里难度大一些,两节科学课连起来上,学生告诉我,第一节课是讲授课,第二节课是实验课,看来学生对上实验课的兴趣特别高,教室里还是有些热闹,学生有些自由离位,但没怎么影响别人。科学课在我国台湾地区叫《自然与生活科技》,里面的知识体系性更强更严谨,深度比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教材要深一些,但每一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聚焦,也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在教材里面,教师使用教材的难度相对容易一些,一般按照教材的呈现方式来上就可以了。不怎么像我们的科学教材,教师还要对教材“二次处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而在《自然与生活科技》感觉就可教教材,大大降低了授课教师的难度。
  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记录。学生除了一本教科书之外还配套有“作业手册”,有点像我们的其余学科的练习册。学生的实验记录和作业都可以在上面完成。“作业手册”上面也盖有学校教务处检查的印章和家长签字的手迹。看来在这门学科上,学校是十分重视的,地位等同于其余学科。
  做完实验后,学生进行分组汇报。其余小组汇报的时候,有的小组也还在弄自己的东西,教师也没有过多地批评和干涉。结束后,每个小组收拾好自己的实验材料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拓展和小结后,科学课就这样结束了,有的学生感觉很有意思,个别学生觉得无聊。不知道是内容太简单还是不喜欢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科学课是否真的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也还真的值得研究。
  课后,与科学教师交流,她不是纯粹的台湾籍教师,是本地人但在这所学校工作多年,或多或少地有点我国大陆教师的味道。
  也许是听课的时间短,无法全面地了解学校的课堂教学,但有一点是不可否定的:课堂里,师生之间那种平等的关系总是能让人感觉到的,教师虽站在教室的前台,但没有命令、指责、批评等语言出现,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伙伴,总是用那些平实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许这就是最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文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这一点呢?还是一会儿婉转温情一会儿声高八度,让情绪控制课堂。
  二、不一样的学生
  这里的学生很文明,让人感觉到有一种真正“学生”的味道,总的来讲比较“雅”气一些,学校的学生不算太少,但没有我们平时在校园里常见到的喧闹,一切都那么有序而规范。中午吃饭进餐是学校的一件大事情。因学生太多,饭堂不是足够得大,一切都要错峰吃饭,稍微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前后的学生就会“碰撞”在一起,这对学校管理来讲是一种考验。我们刚进餐的时候,大概是小学生进餐,饭堂里坐满了学生,围桌的、面对面的,木质饭桌整齐有致,很有点家里的味道,不怎么像我们现在的大学校,饭桌全部是金属的,冷冰冰的感觉。虽然坐满了进餐的学生,但不怎么喧哗,学生在自由地吃饭,是自助餐,吃多少拿多少。学生很有序,也在讲着话,但都在可控的范围内,感觉不到吵闹,让人的感觉很好。倒是我们这些名师班的老师吃饭时讲话的声音比他们大,这种习惯的养成也许是长期影响的结果,这一点让我钦佩。没有一个学生在自由地浪费,“光盘行动”在这里得到真正的体现。倒是我早晨没吃饱,进餐的时候装了满满的菜和饭,最后实在吃不完,只得偷偷地倒掉,心里因此愧疚了一阵,面对学生的行为让我深受教育,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这让我想到学校的生活教育的理念,把每一点细微之处做到极致。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我们喊得很多,但做到实处的却很少。但在这里,总能见到这样的痕迹。偌大的校园,我没有看到一处随手乱丢的垃圾;学校明天举行“耶诞节”,教室里虽然堆满了师生制作的“道具”,但地面还是出奇地干净……
  三、不一样的教育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悦读草堂、台湾文化教育馆、校史室、思源堂等颇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设施,试图找寻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结果让我们激动了一番,与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教育相比,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学校的图书馆在这里其实就是悦读草堂,但比图书馆赋予了更多的内容,里面的风格古色古香,纸质图书与电子阅览相融并存。主题图书展、绘本专柜、民族服饰小饰物等琳琅满目,倒有点像博物馆。学生的阅读区域也设计得很有特色,连借阅归还书籍的书签也很雅致。图书管理员告诉我们,在这些书里面,与生活相关联的书籍,学生借阅的次数最多,我想这是不是与学校的生活教育的理念有关,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已经在这方面呈现。
  参观过台湾教育文化馆,可以知道,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所营造的氛围,虽然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很近,但那些文化的东西已经在这里深深渗透,让我们流连忘返。在校史室内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学校在管理、课程、计划之类的资料的整理,学校的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活动计划都能翻阅到。用规范、严谨、科学等词语都不为过,简直就是陈列的文献,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和轨迹,以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我和一起参观的老师私下开玩笑,真想“偷”几本带走,心里又想,书籍能“偷”,资料能带走,文化能“偷”吗?
  于是,在这里反复地翻阅,久久地停留,真是爱不释手。文化这东西最是吸引人的,又最让人不能平静。回想一些学校的校史室,总把荣誉的东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领导的照片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怂恿还是教育的浮华,还是对文化的浅认知?学校建有思源堂,独具特色!这是一个可以烧香跪拜,面对炎帝祈福许愿的地方,这让我想到西方人的教堂,但也不一样。思源堂旁边的文化墙上,镌刻着中华始祖炎帝传世的四大精神“坚忍不拔的开阔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金碧辉煌,多么厚重,多么富有民族的味道,看到就深受教育。
  从悦读草堂到思源堂,可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许这与学校所处的位置有关系,但也折射出我国台湾地区教育在文化熏陶方面的共性。
  下午,负责小学部的温副校长与我们作交流,让我们对学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温副校长讲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让我们对学校的认识建构更有体系。尤其是对温副校长其人,由衷地敬佩。70多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把每一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孙子”,置身于孩子之间,乐“子”不疲地享受着教育的快乐还在不断地学习。他对教育的理解、跨界的学习、敏锐的思维,即使我们这些人也难以跟上。接近两小时的交流,他始终是站着的,滔滔不绝,层次清晰。这让我们想到,他对学校的发展和思考都是了如指掌,对教育的理解藏于胸中。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在一次市科技教育论坛上与其有过接触,当时他在论坛上进行专题发言—介绍学校的环境教育,那时我就疑惑一个校长怎么对自然(科学)课程那么了解,现在想起来,原来如此。
  活动结束要离开台商子弟学校了,才感叹:如此近的一个学校,十年来却没有来了解过,舍近求远往往错过很多机会,教育需要更多的开放!
  对台商子弟学校还有很多想追寻的地方:探索教育、生命力学习营地、资讯教育、全人教育等,还好较近,还有机会重来。
  临别之时,又让我想到学校宣传册上创办人叶宏灯董事长讲过的一句话:“教育无它,爱与无私而已。”
  教育无它,爱与无私而已。以此言与自己和教育同行共勉,权当学习感受結言。
  责任编辑:任媛媛
其他文献
教师教育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者的质量。教师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未来发展有赖于一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研究队伍。他们在传承、研究和实践教师教育中扮演着中坚力量,为此,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接受田家炳基金会的赞助,从报名参会的青年学者中选拔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开设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以下简称“田青论坛”),旨在为优秀青年学者及国外知名教师教育专家提供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促进
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在一起研讨学校文化和教师专业的问题。有一点先做一下说明,“丰悦于心,慧通于世”是郭锋校长提出来的理念,我也非常赞同,所以我就按学校的要求题写了这几个字。今天来到学校,听了校长的介绍,我对樱花园实验学校有了很形象的、很好的印象。确实,学校这几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特别是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文化。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一个是学校文化,一个是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主题是学
王笑梅,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心理中心科研员,北京市德育学科骨干教师。  《中国教师》:生涯规划在国外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而我国开展得比较晚,也不成熟。具体到海淀区,是从什么时候、基于何种考虑开始推行高中生涯规划的呢?  王笑梅:从全国来说,民国时期开始就已经有生涯指导了,但那个时候主要是侧重于对职业的指导,后来是间断性的。20世纪90年代国家也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生涯指导,但当时侧重于农村
编者按:  成立于2009年,办学仅有两年多时间的深圳市南湾学校,在教学质量突飞猛进的同时,以其家长义工和国学特色这两道亮丽风景在深圳市享有美誉。享誉深圳的南湾“家长义工制”有着怎样的源起和发展?面对建校之初的种种困难,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校长李化春和他的团队打赢了那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学校发展进入平稳期后,年轻的学校又是如何挖掘自身的国学渊源,将国学底蕴融入办学思想与日常教学?本期《校长论坛》将
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儿子和孙女也走上了教育岗位。儿子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我们县的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孙女也于2013年成功应聘特岗教师,在县的一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我希望他们能真正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口述者:李南生,男,汉族,1940年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人,毕业于剑阁初级师范学校,小学高级教师。1959年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先后在1所中心校和4所村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读书和以往不同。以往读书或是纠结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或是沉溺于人物情感的百转千回,而作为读者的我,只是我,故事外的看故事的我。而今已近不惑,捧卷再读,却总在不经意间,在书中的故事里,遇见自己。  龙应台在作品中写出自己生命历程中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二是目送渐渐老去的父亲的背景,表达出面
“翱翔计划”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突破传统意义上被动、依赖的学习模式,逐渐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科学家的带领下走上属于自己的科学之路。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人们普遍具有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而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也是
市场经济、互联网 、信息爆炸……生活在这一现代化、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反而日趋强烈。人们关注到在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国人的内涵修养、综合素质如何跟上国力的发展,踏出国门的中国人怎样才能充满自信,跻身国际舞台?必须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要有强大的中国灵魂来支撑。这个“魂”,植根于我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基础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办
《中国教师》:林教授您好!作为一位在美国大学工作的华裔教授,您如何看待今日大学教育的国际化?  林静:美国大学从许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机会,如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各学校都自行设立国际交流项目等。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该注重国际化的双边效益问题。例如,美国将本土学生通过各种项目送到北师大来交流、学习,对于美国学生而言,他们无疑能从中获得发展。对于北师大这类接收机构而言,应该更注意应用这批“资源
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在最近20多年的发展中,获得了诸多全国性及北京市的奖项,跃身成为北京市名校,在国内基础教育界享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史家教育集团的“和谐教育”理念与优质的课程体系成为“史家名片”,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前来参观、研讨。史家教育集团成立了“北京市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不仅向学区内的11所学校开放,而且向整个东城区敞开了大门,搭建起“区域共享的优质